双联开关实物接线图

双联开关实物接线图,第1张

   双联开关就是通过两个按钮来控制两个用电设备,简单的说就是两个开关控制这两条电路。

第一、双联开关接线

第二、双联开关原理图

第三、双联双控开关实物接线图

双联开关接线方式与图集:>

一楼一个灯,二楼一个灯,三楼一个灯,一楼就一个开关控制一楼,二楼两个开关可以控制一楼和二楼的,三楼同样两个开关控制三楼和二楼的灯。

~~~谢谢~

(1) 直流回路从正极到负极:列如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等。从一个回路的直流正极开始,按照电流的流动的方向,看到负极为止。
(2) 交流回路从火线到中性线:列如电流、电压回路,变压器的风冷回路。从一个回路的火线(A、B、C相开始,按照电流的流动方向,看到中性线(N极)为止。
(3) 见接点找线圈,见线圈找接点:见到接点即要找到控制该接点的继电器或接触器的线圈位置。线圈所在的回路是接点的控制回路,以分析接点动作的条件。见线圈找出它的所有接点,以便找出该继电器控制的所有接点(对象)。
(4) 利用欧姆定律分析继电器判断是否动作:判别的依据是,电压型线圈的两端加有足够大的电压,电流型线圈的通过两端加有足够大的电流。对于电压型继电器的线圈回路,当线圈的两端通过若干个继电器的接点或电流线圈与分别电源的正、负极贯通,则认为继电器(接触器)动作(励磁),当回路中有短开的接点,或线卷回路串接有比较大的电阻,或者线卷被并接的接点短接时,则认为继电器(接触器)不动作(不励磁)。
例如:开关分闸回路,当开关处于合位,分闸线圈的正极端串接有合位继电器(电阻大),则认为其不动作。当保护跳闸接点闭合,将线圈直接接到电源正极时,则认为分闸线圈动作。对于电流型(如跳闸回路的防跳跃继电器),当线圈的两端通过若干个继电器的接点或电阻较小的线圈与分别电源的正、负极贯通,则认为继电器(接触器)动作(励磁)。当回路中有短开的接点,或线卷回路串接有比较大的电阻,或者线卷被并接的接点短接时,则认为继电器(接触器)不动作(不励磁)。
(5) 看完所有支路:当某一回路,从正极往负极看回路时,如中间有多个支路连往负极,则每个支路必须看完。否则分析回路的就会漏掉部分重要的情况。
(6) 利用相对编号法、回路标号弄清安装图与展开图的接线原理图中设备的对应关系:核查安装图与展开图的对应关系的主要目的:第一是检查安装图是否与展开图相对应。第二,弄清展开图中各设备在现场的位置。从安装图(如保护屏端子排接线图)查清某个端子排的端子在展开图中的位置,则先查出该端子上所在的回路标号,再查对展开图中回路标号,相同的回路标号即同个回路,即可在展开图中迅速找到该回路,在展开图查明它在整个回路中的作用。如手上只有安装图或者发现安装图与展开图的原理接线图无法对应时,则从安装图中每个的设备端子上所标的编号,依据相对编号法,查到该所连接的另外设备的端子,然后再查出该端子所连接另外设备,直到查到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或交流回路的火线和中性线为止。最后把整个相关的回路都查出来,画成图后可分析连接是否符合动作原理。当想弄清展开图上设备的位置时,则一是利用展开图上的设备表提供的位置,然后去相应的安装图上查对。二是先弄清展开图中的端子符号,哪些是屏柜端子排的端子、哪些是(保护或自动)装置的端子,然后直接去可能的屏柜、端子箱中查找。
(7) 识图特殊问题的解决方法。
A、如何用设备的实际状态(现场能看到的设备状态)来描述回路或继电器的动作条件:先以回路的接点分、合状态来描述回路的条件,然后根据接点的分、合状态与设备的状态的对应关系,替换描述(如用开关机构箱的“远/近控切换开关”在“远方”位置来代替“远/近控切换开关”在远方控制回路中的接点状态。必须逐步形成这一能力,否则看图纸将停留在原始状态,只能看到接点的分、合和继电器的是否励磁,无法与运行中设备状态的监视和 *** 作结合起来。
B、如何弄清展开图中的部分采用方框画法设备与外部其他部分的连接?先查清方框画法设备的端子编号,然后利用能展示该设备内部接线图的装置说明书或厂家图,在这些图纸中找到往外部连接的端子编号,再与内部回路连接起来,然后通过往外的连接的端子再与外部回路联系起来。

弱电与强电的区别:
家庭电路分为强电和弱电。在电力系统中,36v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1kv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1kv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直接供电给用户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如用户电压为380/220v,则称为低压配电线路,也就是家庭装修中所说的强电(因它是家庭使用最高的电压)。强电一般是指交流电电压在24V以上。如家庭中的电灯、插座等,电压在110V~220V。家用电气中的照明灯具、电热水器、取暖器、冰箱、电视机、空调、音响设备等电器均为强电电气设备。
智能化系统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讯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等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的综合系统;家庭内各种数据采集、控制、管理及通讯的控制或网络系统等线路,则称为智能化线路(也就是家庭装修中所说的弱电)。弱电一般是指直流电路或音频、视频线路、网络线路、电话线路,直流电压一般在24V以内。家用电气中的电话、电脑、电视机的信号输入(有线电视线路)、音响设备(输出端线路)等用电器均为弱电电气设备。
强电和弱电从概念上讲,一般是容易区别的,主要区别是用途的不同。强电是用作一种动力能源,弱电是用于信息传递。具体而言,它们大致有如下区别:
(1)交流频率不同:强电的频率一般是50Hz(赫),称“工频”,意即工业用电的频率:弱电的频率往往是高频或特高频,以KHz(千赫)、MHz(兆赫)计。
(2)传输方式不同:强电以输电线路传输,弱电的传输有有线与无线之分。无线电则以电磁波传输。
(3)功率、电压及电流大小不同强电功率以KW(千瓦)、MW(兆瓦)计、电压以V(伏)、KV(千伏)计,电流以A(安)、kA(千安)计;弱电功率以W(瓦)、mW(毫瓦)计,电压以V(伏)、mV(毫伏)计,电流以mA(毫安)、uA(微安)计,因而其电路可以用印刷电路或集成电路构成。当然,强电中也有高频(数百KHz)与中频设备,但电压较高,电流也较大。又如手电筒与电动剃须刀虽然电压很低,功率及电流很小,仍属强电。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弱电己渗透到强电领域,如电力电子器件、无线遥控等,但这些只能算作强电中的弱电控制部分,它与被控的强电还是不同的。
在建筑电器技术领域中,人们习惯将它分为强电(电力)和弱电(信息)两部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说强电的处理对象是能源(电力),其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功率大、频率低,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减少损耗、提高效率,弱电的处理对象主要是信息,即信息的传送和控制,其特点是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主要考虑的是信息传送的效果问题,如信息传送的保真度、速度、广度、可靠性。一般来说,弱电工程包括电视工程、通信工程、消防工程、保安工程、影像工程等等和为上述工程服务的综合布线工程。弱电是针对强电而言的。强电=(380/220)、高压不管。

l1l2l3开关接线方法如下:

1、单联双控开关接线图

该接线图为两个一开双控开关同时控制一盏灯的亮与灭,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运用比较广泛,如楼道、卧室等。备注:示意图中“L、L1、L2”与其他产品中“com、com1、com2”对应,为同一接口。

2、单联双控、多控开关接线图

该接线方法为三个单联开关可同时控制一盏灯的亮与灭,其中用到了两个单联双控开关和一个单联多控开关,接线图中两端为单联双控开关中间为单联多控开关,实际安装中可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顺序调整。

备注:示意图中“L、L1、L2”与其他产品中“com、com1、com2”“LA、LB、LC”对应,为同类接口。

3、单联双控、多控开关接线图

接线图中展现的为四个单联开关同时控制一盏灯的亮与灭,其中两个单联双控与单联多控开关。这类4个开关同时控制一盏灯在实际家装中的运用是比较少的,常用于楼道安装使用,可以实现一楼二楼三楼四楼均可以控制楼道灯。

备注:示意图中“L、L1、L2”与其他产品中“com、com1、com2”“LA、LB、LC”对应,为同类接口。

4、双联双控开关接线图

该接线图展示的为两个双联开关同时可以控制两盏灯,其原理和单联双控开关接线图为一样的,这里只是增加了一个开关与一盏灯。备注:示意图中“L1、L2”与其他产品中“com1、com2”“LA、LB”对应,为同类接口。

5、三联双控开关接线图

接线图中展示的为两个三联开关可同时控制三盏灯,原理与单联双联开关接线的原理是一样的,这里只是增加一个开关与一盏灯。备注:示意图中“L1、L2、L3”与其他产品中“com1、com2、com3”“LA、LB、LC”对应,为同类接口。

6、四联双控开关接线图

接线图中展示的两个四联双控开关同时控制4盏灯,原理和上面二联三联开关一样。备注:示意图中“L1、L2、L3、L4”与其他产品中“com1、com2、com3、com4”“LA、LB、LC、LD”对应,为同类接口。

7、单联双控带二三极插座接线图

接线图中展示的为两个单联双控带二三极插座与一个单联多控开关接线图,从而实现了三个开关可同时控制一盏灯并不影响到插座。该方法可以用于卧室开关插座布局,床头柜两边各一个单联双控带二三极插座,门口安装一个一开多控开关。

相比以前的开两个孔安装一个开关与插座会相对节约一定空间与成本。备注:示意图中“L、L1、L2”与其他产品中“com、com1、com2”“LA、LB、LC”对应,为同类接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7264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