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如何?

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如何?,第1张

201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不动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产业规模在持续扩大;二是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三是企业实力在明显增强;四是配套环境日益优化。
2017年4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旨在落实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推动汽车强国建设。工信部方面表示,《规划》的核心是要做大做强中国品牌汽车,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同时,《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507万辆,同比增幅达53%。虽然增长迅速,但仍未能完成原定的70万辆销量目标。如果以去年507万辆销量为基础,未来四年,按每年50%的增速增长,到2020年销量可达到257万辆。
但是,随着补贴渐退,要想实现年产销200万辆压力不小。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预测,未来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会持续增长,预计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过300万辆。

汽车新能源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上面这几个专业都会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新能源技术相对来说,它的起点会稍微低一点,汽车制冷技术的话,他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就前景来说的话,这几个专业都很好,特别是汽车智能技术。

新能源( 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1980年(庚申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

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话题非常火,不少人相信新能源汽车将会取代燃油汽车。未来新能源能取代燃油车吗能取代燃油车的原因是什么

所谓的新能源车就是使用电能、氢能等新能源的汽车。这类新能源车更加环保,使用上也更加方便。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在物联网、自动驾驶、智能软件方面具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同时,它们在长期发展下所积累的互联网思维和产品思维也更具有竞争力。

汽车产业的价值非常高,可以和房地产行业媲美,一旦在汽车产业站稳脚跟,国家经济总量会大幅度上涨,人均GDP也会水涨船高。目前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承担了汽车科技领域弯道超车,开辟新消费市场,提振内需的重要作用,是2035年计划的重要一环。所以,不管是买车优惠政策,还是配套设施,相关资源都会向新能源车聚集。

内地的房地产行业几乎走到了尽头,现在以高价买房子做投资非常危险,人们应该将资金放在更加有升值空间的产品上,比如有关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资。

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空间大,不过在短时间之内依然无法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行业,想在该行业投资获得更大收益,要多一点耐心。

若想在短期的投资内获得高收益,可以考虑现货黄金,支持双向交易,也就是买涨买跌都有机会盈利。目前金价处于高位,当避险情绪降温,支撑金价的因素不在,做空的投资者可以把握巨大收益空间。很多人担心现货投资风险高,其实搭配限价平台止损交易,就可以降低很多风险。

未来新能源能取代燃油车吗答案是肯定的。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开始在新能源汽车上发力,新能源取代燃油汽车的日子不会太远,若现在投资新能源汽车行业,可以在未来把握不少收益空间,当然现货黄金也是不错的投资产品,它交易灵活,可以给投资者更多回旋空间。

您好,您可以考虑学习汽车新技术专业,前景不错!例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等等。
现在是汽车时代了,热门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汽车来保障,从事汽车养护维修行业,学汽车美容维修技术,学会了时机成熟开这样的汽车养护店前景也不错的。汽修肯定是有前途的,现在汽修、汽车养护美容需求量都非常大,专业汽车人才紧缺,但是你要想好
第一,汽修这份工作到底是不是你喜欢的?有的人就是对机械感兴趣,喜欢研究发动机制动原理,若真是这样,你可以坚持下去
其二,是否能通过汽修获取除金钱之外的其他东西?若是能通过这份工作有所得,能够驾驭的问题越多,这样就不愁没有发展。当然,前提是你充分发挥主观主观能动性去学习
其三,学成汽修后,后面的晋升和发展的可能性如何?你不可能一辈子是个汽修工,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或走上专业技师岗,或在自身资金足够之后你能去自己经营一家店,这是两个可行的方向,你需要认真评估,通过自己的不懈努,是否能达到这样的结果。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趋势当然是不断的被市场接受并快速推动发展啦!中国政府已经向全世界做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承诺。并且新能源汽车企业蓬勃发展,C端用户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这都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逐步向市场化工业化转态迈进。除此之外,新能源背后,技术的进步带来的驱动力也加持着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因此,技术驱动下的成本降低对于新能源时代意义重大。新能源时代不仅仅是减排,而且往后成本比过去更低,这将会真实的推动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发展。
照例先放结论:大逻辑: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我们肯定会大力发展新能源并尝试主导。而新能源汽车又是产业链最庞杂的,是我们未来工业弯道超车最好的赛道,所以一定会大力扶持。小逻辑:对于汽车这个物种来说,即使对中国来说,也已经是一个存量市场了。 但是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却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增量市场。 汽车里面套着新能源车,存量套着增量。所以,只有能把存量和增量的逻辑都理清楚并做好的厂家,才能最后冲出来。下面主要是对新能源汽车存量和增量市场的一些讨论。这是我的几篇学习思考之一,来自启发俱乐部-李丰专场。写下来理理自己的思路,同时作为记录可以回顾。另外,因为是自己的学习思考,所以可能会对原文有一定的曲解,所以如果你想知道李丰老师的想法的话,请一定去读他的原文。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概要如下,可以先看看有没有兴趣再往下看:引子:先拿智能手机在中国崛起做比喻市场: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的不同本尊:中国新能源车现在处在哪个阶段今后:中国新能源车的竞争力在哪里今天讲第二部分:增量与存量市场,其实是消费逻辑的不同,同样就导致的市场逻辑的不同。概括的说:增量靠市场手段,存量靠产品实力这也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一些商业现象,比如:为什么小米会在2012年之后出现并且高速增长呢为什么华为要从2015、2016年之后才开始得到了你们的认可呢?这些都与当时市场是增量性质还是存量性质有关。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应该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吧。首发于:小林的杂七杂八增量市场什么是增量市场:就是这个市场本身在用户群上在非常快地扩大,而且大部分是第一次使用该产品,就是有非常多的没用过的人要进来准备开始用了。这个时候:增量市场的概念就是我只要在里边待着我就能长大。也就像雷总说的,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增量市场时的消费者: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或刚开始接触和使用一个产品,所以导致的结果是你不太容易判断到底哪个产品适合你、哪个产品你喜欢。你也不知道愿意为什么功能来付某种价格、你愿意采购什么样特性的东西。因为你还是第一次用,你还不了解到底什么适合你、你喜欢什么、你愿意付多少钱、什么是好东西。增量市场下的消费决策因素:在增量市场里通常什么手段最有效?通常marketing最有效。就是我怎么最先接触到你,让你认知到有一个这样的新产品你应该试一下,我最先接触到你,我就有最大的机会把你转成我的消费者。直白点,先搞市场先圈地。嗯,很现实也很残酷。小米是不是当时就是用1999元+高端发烧机的极致性价比来占领消费者心智的。这里强调下,没有任何一丝小米产品不好的意思。存量市场什么是存量市场:直白点说,用到这个产品的人基本上都用了。上帝都已经进门了,韭菜已经被收割完了。就意味着大家那张饼的大小已经差不多了,长得不太大,所以大家要解决怎么切饼的问题,就意味着我要多了就必须你要少了。存量市场时的消费者:存量市场最典型的特点叫作消费者的成熟度显著提高就是你终于用了好多部智能手机之后,两三部之后,你终于开始知道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智能手机,哪些功能对你最重要,以及什么样的应用和软件系统对你是最好的以及你喜欢手机具有什么样的设计和某些功能特点存量市场下的消费决策因素:成熟消费者:有判断能力了,不那么好忽悠了,开始有自己的鉴别、要求和购买需求所以那个时候就变成了:各自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会最终被得到认可。华为的高端形象,也是正好在哪个时期通过自身过硬的产品力及刚好市场留下来的空白树立起来的吧。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呢?回到新能源车,是增量是存量?却是一个有点绕的命题。对于汽车这个物种来说,即使对中国来说,也已经是一个存量市场了。但是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却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增量市场。汽车里面套着新能源车,存量套着增量。所以两种市场下的商业逻辑可能都得考虑。在存量的车这一部分:大家对于一台好车的认识基本已经有了认知了,不管是烧油的还是充电的,都首先是一台好开的车。关于如何造一台好车,我们自己的名族品牌其实现在都没怎么说好。所以弯道超车是可以,该补的功课却一个都不能少啊。在增量的新能源这一部分:看看有没有厂家能够在这一块先最快的触达消费者及占领用户心智了。目前来看:蔚来的用户企业、理想的奶爸车、小鹏的理工男硬扛特斯拉,苗头还是好的。如果有一家车企能把增量和存量的功夫都做好的话,前景应该会很不错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7269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