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鸡肉好坏

怎样辨别鸡肉好坏,第1张

冻鸡质量好坏辨别:
质量好的冻鸡肉,皮肤有光泽,因品种不同呈淡、淡红或灰白等颜色,鸡肉切面有光泽。外表微湿润,不沾手。鸡肉指压后凹陷恢复慢,不能完全恢复。变质的冻鸡肉皮肤会变成灰白色,手摸有黏滑感,并有不正常的气味。
活鸡的变别:
最简单的方法是看烧鸡的眼睛,如果烧鸡的眼睛呈半睁半闭状态,就是用健康鸡制作的;如果烧鸡的眼睛是紧闭的,说明烧鸡是用病死鸡制作的。
其次看烧鸡的肉色,轻轻挑开烧鸡外皮,如果鸡肉呈白色,就是用健康鸡制作的;若鸡肉呈紫色,则说明是用病死鸡制作的,这是因为病死鸡没有放血,所以肉色不白。

数字 编码 备选 数字 编码 备选 数字 编码 备选
01 鱼 02 鹅 03 虾 山
04 蟹 05 猪 06 牛 鹿
07 鸡 08 马 09 狗 酒、球
10 棒球 蛇 11 筷子 12 婴儿
13 医生 雨伞 14 钥匙 15 鹦鹉 尼姑
16 杨柳 衣钮 17 荔枝 玉玺
18 篱笆 19 泥鳅 月球 20 耳环
21 鳄鱼 阿姨22 鸳鸯 23 和尚
24 盒子 25 二胡 26 河流
27 耳机 28 荷花 河马、恶霸 29 鹅脚 阿胶
30 森林 山洞
31 鲨鱼 32 仙鹤
33 仙丹
34 绅士 山狮 35 珊瑚 松鼠
36 山鹿 山路、香炉
37 山鸡 相机 38 沙发
39 香蕉
40 司令 41 雪梨 睡衣
42 柿儿 雪耳、死鹅
43 雪山 水仙 44 狮子 石狮、柿子
45 水壶 水母
46 石榴 47 司机 树枝
48 雪花 丝瓜、石板
49 雪球 水饺 50 五环
51 狐狸
52 孤儿 木耳、猪耳 53 牡丹 乌纱
54 护士 巫师
55 木屋 古墓 56 蜗牛
57 母鸡 乌鸡、火机
58 苦瓜 木瓜、尾巴 59 五角星
60 榴莲
61 轮椅 老鹰 62 驴儿 牛耳
63 留声机
64 老鼠 螺丝、律师 65 锣鼓
66 绿豆
67 楼梯 绿旗、流星 68 喇叭 萝卜
69 辣椒 牛角、鹿角

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解:
2×35=70(只)
94-70=24 (只)
24÷2=12 (只)
35-12=23(只)
我国古代《孙子算经》共三卷,成书大约在公元5世纪。这本书浅显易懂,有许多有趣的算术题,比如“鸡兔同笼”问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题目中给出了鸡兔共有35只,如果把兔子的两只前脚用绳子捆起来,看作是一只脚,两只后脚也用绳子捆起来,看作是一只脚,那么,兔子就成了2只脚,即把兔子都先当作两只脚的鸡。鸡兔总的脚数是35×2=70(只),比题中所说的94只要少94-70=24(只)。
现在,松开一只兔子脚上的绳子,总的脚数就会增加2只,即70+2=72(只),再松开一只兔子脚上的绳子,总的脚数又增加2,2,2……,一直继续下去,直至增加24,因此兔子数:24÷2=12(只),从而鸡有35-12=23(只)。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1只兔,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概括起来,解鸡兔同笼题的基本关系式是: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类似地,也可以假设全是兔子。
我们也可以采用列方程的办法:设兔子的数量为X,鸡的数量为Y
那么:X+Y=35那么4X+2Y=94 这个算方程解出后得: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
[编辑本段]例题
1班主任张老师带五年级(2)班50名同学栽树,张老师栽5棵,男生每人栽3棵,女生每人栽2棵,总共栽树120棵,问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解:设男生有X人 女生有(50-X人)。
3x=120-5-2(50-x)
3x=115-2乘50+2x
3x=115-100+2x
3x=15+2x
x=15
50-15=35(人) 答:男生有15人,女生有35人。
2大油瓶一瓶装4千克,小油瓶2瓶装1千克,现有100千克油装了共60个瓶子。问大小油瓶各多少个?
1/2=05(千克)4×60=240(千克)240-100=140(千克)140/(4-05)=40(个)60-40=20(个)
答:大瓶20个,小瓶40个。
3小毛参加数学竞赛,共做20道题,得67分,已知做对一道得5分,不做得0分,错一题扣1分,又知道他做错的题和没做的同样多。问小毛做对几道题?
这道题可以设小毛做对X道,那么做错(20-X)÷2,没做(20-X)÷2,然后用作对的乘5减去做错的乘1,等于67。
方程:
5X-(20-X)÷2×1=67 X=14 小毛做对14道
4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2对翅膀;蝉6条腿,1对翅膀),三种动物各几只?
[编辑本段]详细解法
一,基本问题
"鸡兔同笼"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或者用解它的典型解法--"假设法"来求解因此很有必要学会它的解法和思路
例1 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88个头,24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解:我们设想,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用两条后腿,像人一样用两只脚站着现在,地面上出现脚的总数的一半,·也就是
244÷2=122(只)
在122这个数里,鸡的头数算了一次,兔子的头数相当于算了两次因此从122减去总头数88,剩下的就是兔子头数
122-88=34,
有34只兔子当然鸡就有54只
答:有兔子34只,鸡54只
上面的计算,可以归结为下面算式:
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
上面的解法是《孙子算经》中记载的做一次除法和一次减法,马上能求出兔子数,多简单!能够这样算,主要利用了兔和鸡的脚数分别是4和2,4又是2的2倍可是,当其他问题转化成这类问题时,"脚数"就不一定是4和2,上面的计算方法就行不通因此,我们对这类问题给出一种一般解法
还说例1
如果设想88只都是兔子,那么就有4×88只脚,比244只脚多了
88×4-244=108(只)
每只鸡比兔子少(4-2)只脚,所以共有鸡
(88×4-244)÷(4-2)= 54(只)
说明我们设想的88只"兔子"中,有54只不是兔子而是鸡因此可以列出公式
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88只都是"鸡",那么共有脚2×88=176(只),比244只脚少了
244-176=68(只)
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4-2)只脚,
68÷2=34(只)
说明设想中的"鸡",有34只是兔子,也可以列出公式
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上面两个公式不必都用,用其中一个算出兔数或鸡数,再用总头数去减,就知道另一个数
假设全是鸡,或者全是兔,通常用这样的思路求解,有人称为"假设法"
现在,拿一个具体问题来试试上面的公式
例2 红铅笔每支019元,蓝铅笔每支011元,两种铅笔共买了16支,花了280元问红,蓝铅笔各买几支
解:以"分"作为钱的单位我们设想,一种"鸡"有11只脚,一种"兔子"有19只脚,它们共有16个头,280只脚
现在已经把买铅笔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利用上面算兔数公式,就有
蓝笔数=(19×16-280)÷(19-11)
=24÷8
=3(支)
红笔数=16-3=13(支)
答:买了13支红铅笔和3支蓝铅笔
对于这类问题的计算,常常可以利用已知脚数的特殊性例2中的"脚数"19与11之和是30我们也可以设想16只中,8只是"兔子",8只是"鸡",根据这一设想,脚数是
8×(11+19)=240
比280少40
40÷(19-11)=5
就知道设想中的8只"鸡"应少5只,也就是"鸡"(蓝铅笔)数是3
30×8比19×16或11×16要容易计算些利用已知数的特殊性,靠心算来完成计算
实际上,可以任意设想一个方便的兔数或鸡数例如,设想16只中,"兔数"为10,"鸡数"为6,就有脚数
19×10+11×6=256
比280少24
24÷(19-11)=3,
就知道设想6只"鸡",要少3只
要使设想的数,能给计算带来方便,常常取决于你的心算本领
下面再举四个稍有难度的例子
例3 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6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需10小时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小时后,因有事由乙接着打完,共用了7小时甲打字用了多少小时
解:我们把这份稿件平均分成30份(30是6和10的最小公倍数),甲每小时打30÷6=5(份),乙每小时打30÷10=3(份)
现在把甲打字的时间看成"兔"头数,乙打字的时间看成"鸡"头数,总头数是7"兔"的脚数是5,"鸡"的脚数是3,总脚数是30,就把问题转化成"鸡兔同笼"问题了
根据前面的公式
"兔"数=(30-3×7)÷(5-3)
=45,
"鸡"数=7-45
=25,
也就是甲打字用了45小时,乙打字用了25小时
答:甲打字用了4小时30分
例4 今年是1998年,父母年龄(整数)和是78岁,兄弟的年龄和是17岁四年后(2002年)父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4倍,母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那么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是公元哪一年
解:4年后,两人年龄和都要加8此时兄弟年龄之和是17+8=25,父母年龄之和是78+8=86我们可以把兄的年龄看作"鸡"头数,弟的年龄看作"兔"头数25是"总头数"86是"总脚数"根据公式,兄的年龄是
(25×4-86)÷(4-3)=14(岁)
1998年,兄年龄是
14-4=10(岁)
父年龄是
(25-14)×4-4=40(岁)
因此,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兄的年龄是
(40-10)÷(3-1)=15(岁)
这是2003年
答:公元2003年时,父年龄是兄年龄的3倍
例5 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每种小虫各几只
解:因为蜻蜓和蝉都有6条腿,所以从腿的数目来考虑,可以把小虫分成"8条腿"与"6条腿"两种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8条腿的
蜘蛛数=(118-6×18)÷(8-6)
=5(只)
因此就知道6条腿的小虫共
18-5=13(只)
也就是蜻蜓和蝉共有13只,它们共有20对翅膀再利用一次公式
蝉数=(13×2-20)÷(2-1)=6(只)
因此蜻蜓数是13-6=7(只)
答:有5只蜘蛛,7只蜻蜓,6只蝉
例6 某次数学考试考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题,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
解:对2道,3道,4道题的人共有
52-7-6=39(人)
他们共做对
181-1×7-5×6=144(道)
由于对2道和3道题的人数一样多,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看作是对25道题的人((2+3)÷2=25)这样
兔脚数=4,鸡脚数=25,
总脚数=144,总头数=39
对4道题的有
(144-25×39)÷(4-25)=31(人)
答:做对4道题的有31人
习题一
1龟鹤共有100个头,350只脚龟,鹤各多少只
2学校有象棋,跳棋共26副,恰好可供120个学生同时进行活动象棋2人下一副棋,跳棋6人下一副象棋和跳棋各有几副
3一些2分和5分的硬币,共值299元,其中2分硬币个数是5分硬币个数的4倍,问5分硬币有多少个
4某人领得工资240元,有2元,5元,10元三种人民币,共50张,其中2元与5元的张数一样多那么2元,5元,10元各有多少张
5一件工程,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8天完成,现在甲做了若干天后,再由乙接着单独做完余下的部分,这样前后共用了16天甲先做了多少天
6摩托车赛全程长281千米,全程被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中,有的是由一段上坡路(3千米),一段平路(4千米),一段下坡路(2千米)和一段平路(4千米)组成的;有的是由一段上坡路(3千米),一段下坡路(2千米)和一段平路(4千米)组成的已知摩托车跑完全程后,共跑了25段上坡路全程中包含这两种阶段各几段
7用1元钱买4分,8分,1角的邮票共15张,问最多可以买1角的邮票多少张
二,"两数之差"的问题
鸡兔同笼中的总头数是"两数之和",如果把条件换成"两数之差",又应该怎样去解呢
例7 买一些4分和8分的邮票,共花6元8角已知8分的邮票比4分的邮票多40张,那么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
解一:如果拿出40张8分的邮票,余下的邮票中8分与4分的张数就一样多
(680-8×40)÷(8+4)=30(张),
这就知道,余下的邮票中,8分和4分的各有30张
因此8分邮票有
40+30=70(张)
答:买了8分的邮票70张,4分的邮票30张
也可以用任意假设一个数的办法
解二:譬如,假设有20张4分,根据条件"8分比4分多40张",那么应有60张8分以"分"作为计算单位,此时邮票总值是
4×20+8×60=560
比680少,因此还要增加邮票为了保持"差"是40,每增加1张4分,就要增加1张8分,每种要增加的张数是
(680-4×20-8×60)÷(4+8)=10(张)
因此4分有20+10=30(张),8分有60+10=70(张)
例8 一项工程,如果全是晴天,15天可以完成倘若下雨,雨天一天
工程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解:类似于例3,我们设工程的全部工作量是150份,晴天每天完成10份,雨天每天完成8份用上一例题解一的方法,晴天有
(150-8×3)÷(10+8)= 7(天)
雨天是7+3=10天,总共
7+10=17(天)
答:这项工程17天完成
请注意,如果把"雨天比晴天多3天"去掉,而换成已知工程是17天完成,由此又回到上一节的问题差是3,与和是17,知道其一,就能推算出另一个这说明了例7,例8与上一节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
总脚数是"两数之和",如果把条件换成"两数之差",又应该怎样去解呢
例9 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脚数比兔的脚数少28问鸡与兔各几只
解一:假如再补上28只鸡脚,也就是再有鸡28÷2=14(只),鸡与兔脚数就相等,兔的脚是鸡的脚4÷2=2(倍),于是鸡的只数是兔的只数的2倍兔的只数是
(100+28÷2)÷(2+1)=38(只)
鸡是
100-38=62(只)
答:鸡62只,兔38只
当然也可以去掉兔28÷4=7(只)兔的只数是
(100-28÷4)÷(2+1)+7=38(只)
也可以用任意假设一个数的办法
解二:假设有50只鸡,就有兔100-50=50(只)此时脚数之差是
4×50-2×50=100,
比28多了72就说明假设的兔数多了(鸡数少了)为了保持总数是100,一只兔换成一只鸡,少了4只兔脚,多了2只鸡脚,相差为6只(千万注意,不是2)因此要减少的兔数是
(100-28)÷(4+2)=12(只)
兔只数是
50-12=38(只)
另外,还存在下面这样的问题:总头数换成"两数之差",总脚数也换成"两数之差"
例10 古诗中,五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五个字;七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七个字有一诗选集,其中五言绝句比七言绝句多13首,总字数却反而少了20个字问两种诗各多少首
解一:如果去掉13首五言绝句,两种诗首数就相等,此时字数相差
13×5×4+20=280(字)
每首字数相差
7×4-5×4=8(字)
因此,七言绝句有
280÷(28-20)=35(首)
五言绝句有
35+13=48(首)
答:五言绝句48首,七言绝句35首
解二:假设五言绝句是23首,那么根据相差13首,七言绝句是10首字数分别是20×23=460(字),28×10=280(字),五言绝句的字数,反而多了
460-280=180(字)
与题目中"少20字"相差
180+20=200(字)
说明假设诗的首数少了为了保持相差13首,增加一首五言绝句,也要增一首七言绝句,而字数相差增加8因此五言绝句的首数要比假设增加
200÷8=25(首)
五言绝句有
23+25=48(首)
七言绝句有
10+25=35(首)
在写出"鸡兔同笼"公式的时候,我们假设都是兔,或者都是鸡,对于例7,例9和例10三个问题,当然也可以这样假设现在来具体做一下,把列出的计算式子与"鸡兔同笼"公式对照一下,就会发现非常有趣的事
例7,假设都是8分邮票,4分邮票张数是
(680-8×40)÷(8+4)=30(张)
例9,假设都是兔,鸡的只数是
(100×4-28)÷(4+2)=62(只)
10,假设都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首数是
(20×13+20)÷(28-20)=35(首)
首先,请读者先弄明白上面三个算式的由来,然后与"鸡兔同笼"公式比较,这三个算式只是有一处"-"成了"+"其奥妙何在呢
当你进入初中,有了负数的概念,并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就会明白,从数学上说,这一讲前两节列举的所有例子都是同一件事
例11 有一辆货车运输2000只玻璃瓶,运费按到达时完好的瓶子数目计算,每只2角,如有破损,破损瓶子不给运费,还要每只赔偿1元结果得到运费3796元,问这次搬运中玻璃瓶破损了几只
解:如果没有破损,运费应是400元但破损一只要减少1+02=12(元)因此破损只数是
(400-3796)÷(1+02)=17(只)
答:这次搬运中破损了17只玻璃瓶
请你想一想,这是"鸡兔同笼"同一类型的问题吗
例12 有两次自然测验,第一次24道题,答对1题得5分,答错(包含不答)1题倒扣1分;第二次15道题,答对1题8分,答错或不答1题倒扣2分,小明两次测验共答对30道题,但第一次测验得分比第二次测验得分多10分,问小明两次测验各得多少分
解一:如果小明第一次测验24题全对,得5×24=120(分)那么第二次只做对30-24=6(题)得分是
8×6-2×(15-6)=30(分)
两次相差
120-30=90(分)
比题目中条件相差10分,多了80分说明假设的第一次答对题数多了,要减少第一次答对减少一题,少得5+1=6(分),而第二次答对增加一题不但不倒扣2分,还可得8分,因此增加8+2=10分两者两差数就可减少
6+10=16(分)
(90-10)÷(6+10)=5(题)
因此,第一次答对题数要比假设(全对)减少5题,也就是第一次答对19题,第二次答对30-19=11(题)
第一次得分
5×19-1×(24- 9)=90
第二次得分
8×11-2×(15-11)=80
答:第一次得90分,第二次得80分
解二:答对30题,也就是两次共答错
24+15-30=9(题)
第一次答错一题,要从满分中扣去5+1=6(分),第二次答错一题,要从满分中扣去8+2=10(分)答错题互换一下,两次得分要相差6+10=16(分)
如果答错9题都是第一次,要从满分中扣去6×9但两次满分都是120分比题目中条件"第一次得分多10分",要少了6×9+10因此,第二次答错题数是
(6×9+10)÷(6+10)=4(题)·
第一次答错 9-4=5(题)
第一次得分 5×(24-5)-1×5=90(分)
第二次得分 8×(15-4)-2×4=80(分)
习题二
1买语文书30本,数学书24本共花834元每本语文书比每本数学书贵044元每本语文书和数学书的价格各是多少
2甲茶叶每千克132元,乙茶叶每千克96元,共买这两种茶叶12千克甲茶叶所花的钱比乙茶叶所花钱少354元问每种茶叶各买多少千克
3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16次,雨天每天只能运11次一连运了若干天,有晴天,也有雨天其中雨天比晴天多3天,但运的次数却比晴天运的次数少27次问一连运了多少天
4某次数学测验共20道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不做得0分小华得了76分问小华做对了几道题
5甲,乙二人射击,若命中,甲得4分,乙得5分;若不中,甲失2分,乙失3分每人各射10发,共命中14发结算分数时,甲比乙多10分问甲,乙各中几发
6甲,乙两地相距12千米小张从甲地到乙地,在停留半小时后,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小王从乙地到甲地,在甲地停留40分钟后,又从甲地返回乙地已知两人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经过4小时后,他们在返回的途中相遇如果小张速度比小王速度每小时多走15千米,求两人的速度
三,从"三"到"二"
"鸡"和"兔"是两种东西,实际上还有三种或者更多种东西的类似问题在第一节例5和例6就都有三种东西从这两个例子的解法,也可以看出,要把"三种"转化成"二种"来考虑这一节要通过一些例题,告诉大家两类转化的方法
例13 学校组织新年游艺晚会,用于奖品的铅笔,圆珠笔和钢笔共232支,共花了300元其中铅笔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已知铅笔每支060元,圆珠笔每支27元,钢笔每支63元问三种笔各有多少支
解:从条件"铅笔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这两种笔可并成一种笔,四支铅笔和一支圆珠笔成一组,这一组的笔,每支价格算作
(060×4+27)÷5=102(元)
现在转化成价格为102和63两种笔用"鸡兔同笼"公式可算出,钢笔支数是
(300-102×232)÷(63-102)=12(支)
铅笔和圆珠笔共
232-12=220(支)
其中圆珠笔
220÷(4+1)=44(支)
铅笔
220-44=176(支)
答:其中钢笔12支,圆珠笔44支,铅笔176支
例14 商店出售大,中,小气球,大球每个3元,中球每个15元,小球每个1元张老师用120元共买了55个球,其中买中球的钱与买小球的钱恰好一样多问每种球各买几个
解:因为总钱数是整数,大,小球的价钱也都是整数,所以买中球的钱数是整数,而且还是3的整数倍我们设想买中球,小球钱中各出3元就可买2个中球,3个小球因此,可以把这两种球看作一种,每个价钱是
(15×2+1×3)÷(2+3)=12(元)
从公式可算出,大球个数是
(120-12×55)÷(3-12)=30(个)
买中,小球钱数各是
(120-30×3)÷2=15(元)
可买10个中球,15个小球
答:买大球30个,中球10个,小球15个
例13是从两种东西的个数之间倍数关系,例14是从两种东西的总钱数之间相等关系(倍数关系也可用类似方法),把两种东西合井成一种考虑,实质上都是求两种东西的平均价,就把"三"转化成"二"了
例15是为例16作准备
例15 某人去时上坡速度为每小时走3千米,回来时下坡速度为每小时走6千米,求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去和回来走的距离一样多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前提
平均速度=所行距离÷所用时间
去时走1千米,要用20分钟;回来时走1千米,要用10分钟来回共走2千米,用了30分钟,即半小时,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走4千米
千万注意,平均速度不是两个速度的平均值:每小时走(6+3)÷2=45千米
例16 从甲地至乙地全长45千米,有上坡路,平路,下坡路李强上坡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平路上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下坡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从甲地到乙地,李强行走了10小时;从乙地到甲地,李强行走了11小时问从甲地到乙地,各种路段分别是多少千米
解:把来回路程45×2=90(千米)算作全程去时上坡,回来是下坡;去时下坡回来时上坡把上坡和下坡合并成"一种"路程,根据例15,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现在形成一个非常简单的"鸡兔同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7281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