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的大基建哪些行业挣钱?

十四年前的大基建哪些行业挣钱?,第1张

IT行业。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新基建”开启的将是一个智能创造价值的时代,更是一个对于IT行业人才需求爆发的时代。

来源: 科技 日报

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 八部委推行物联网行动计划

物联网是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物联网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规划将其纳入了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但与此同时,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产业生态不够健全、规模化应用不足、支撑体系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等。

近日,工信部联合国家网信办、 科技 部等八部委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 社会 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具体包括四大行动目标:创新能力有所突破、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支撑体系更加健全。

《行动计划》也提出了到2023年底的一系列具体量化目标:推动10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能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龙头企业;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完成40项以上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修订等。

《行动计划》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技术融合创新、构建协同创新机制3个方面对提升物联网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部署安排,提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施“揭榜挂帅”,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加大对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新型短距离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补齐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等产业短板;力争到2023年底,突破一批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高端传感器、物联网芯片、物联网 *** 作系统、新型短距离通信等关键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行业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综合考虑各领域对物联网需求的紧迫性、发展基础和经济效益等重要因素,《行动计划》按照“分业施策、有序推进”的原则,提出在 社会 治理、行业应用、民生消费三大领域内,重点推进12个行业的物联网部署:以 社会 治理现代化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市政、乡村、交通、能源、公共卫生等应用场景,提升 社会 治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以产业转型需求为导向,推进物联网与农业、制造业、建造业、生态环保、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以消费升级需求为导向,推动家居、 健康 等领域智能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丰富数字生活体验。

《行动计划》还提出,鼓励地方联合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一批物联网技术孵化创新中心,调动物联网产业技术联盟、基金会、开源社区等机构协同创新形成合力。

此外,标准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行动计划》提出从标准体系建设与关键标准制定方面推动物联网标准化工作,依托全国信标委及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进一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计划3年内组织国内产学研力量加快制修订40项以上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同时,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贡献度。

众所周知,2022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之年。转型的关键就是用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替代国民支柱性行业房地产,关于这一点,相信已是共识。

关键问题是,在现在这个过渡阶段,疫情和俄乌危机两只黑天鹅的影响之下,国内经济减速转弯受到很大掣肘,以至于国内重启房地产行业“夜壶”的猜想和言论开始凸显,经济稳增长真的又要靠房地产?

五一假期前两天,国家多个重磅会议针对房地产发声,引发热论。其实仔细看,国家会议关于房地产这个板块的描述,就能搞明白这本质上是个“既要,又要,还要”的套路。

既要 居民加杠杆买房,拉动地方经济;

又要 房价维稳,不能暴跌暴涨;

还要 继续“房地产去金融化”,也就是不想地方再依赖“土地财政”,一心想的还是要降低中国经济环境中的地方,房企,居民三方的债务杠杆;

总得来讲,就是既要居民买房加杠杆,又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数据指标上降杠杆。

房地产本身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债务驱动性行业,钱就是房地产行业内流动的血液,金融杠杆对于房地产有多重要不言而喻,而地产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也是历经产能过剩的危机,处理方式通常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但如今不同往日,现在最严峻的问题不是“水”多少的问题,而是“面”没了。

就算顶层想给房地产放水,效果也不如往日了,所以一些人的担心,譬如怕保房地产就不能保汇率,保房地产就又得脱实就虚,其实根本没这必要,托举楼市没错,但是刺激效果非常有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需求端的基本面已经塌了。

也别说什么今年有1000多万的大学生流入 社会 ,刚需人口多的是,就问就业和收入这块有保障?工作都不好找到,疫情动不动就干死一片企业,失业人数还在增加,就敢让人背个30年房贷?对未来收入都没个信心,口粮保障都不好实现,让人有啥预期去买房子?

所以说,依靠低息放水,刺激居民加杠杆重启房地产的这套玩法已经是个死循环,对于这一点,顶层比谁都清楚。

这也是顶层重磅会议中,国家表达出既要又要还要的原因,因为,国内经济增长的核心不再是依靠房地产,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态度是托住不塌不拖后腿就行了。

国内经济最核心的关键是在经济发展新引擎上发力。

那么这个新引擎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暂且从我国国内经济结构的现状以及未来转型的方向来讲起。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是农业大国,在1978年前后,约069亿人在工业领域,049亿人在服务业(供销社啥的)领域,剩余人口全部都在农业上。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工业大厂业务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国家也开始逐渐放开农民的流动,工业虹吸农村人口的潮汐正式开启。

然后就是各种建工厂搞生产,搞基建翻新城市,卖土地盖高楼。

全国放眼望去,都是一片片大工地,那时候农民进城,要么是在工厂当工人,要么是在工地当工人。国内那时候全部是盖房建厂啥的,可没有什么互联网之类的 科技 企业,有的是代工厂和各种在建项目的搬砖工地。

彼时的中国需要挣钱搞基建,有了基建才能加大招商引资。

资本需要依靠基建搭好的台子才能进行生产建设和流通销售,有了基建设施才能吸引外资进入,我们才能挣外汇,才能买设备和技术继续进行工业化建设。

但是 历史 的发展阶段在那搁着,彼时的中国一穷二白,我们需要挣钱。中国结合自身人口优势把自己定位成了生产国,过去的中国生产原料来源在外国,资本技术在外国,消费需求也在外国,中国只负责加工。

要加工就得有更新换代的基础设施(基建),得有受过教育的劳动人口(劳动力素质需要跟上),满足了这两样,中国才具备了世界工厂的基因。

也就是说,基础建设是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平台架子,必须适度超前,才能带动工业发展。

所以,当时的中国重点工作完全围绕着建设和发展,说白了就是搞钱做基建的同时大力招商投资。

对外,使劲出口挣外汇。

对内,重税搞基建。

出口挣得外汇主要花在购买国外的原材料和技术设备上了,那么国内搞基建要花的钱怎么办?仅凭国内劳力挣得血汗钱根本就不够用,国家唯一的出路就是对外借债+对内挖掘剩余价值。

发债嘛,就是加大财政赤字,发专项债啥的,这是国家层面的事儿。

对内挖掘剩余价值这点就是积累原始资本,这和欧美很多国家靠着对外掠夺殖民地财富实现工业化的路径不大一样。

我们第一步靠的是剪农民羊毛,也就是低价买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高价卖工业品(价格大于价值),第二步靠的是重税做工程,但是重税总会影响招商引资吧,那就只有靠基建起来之后,拉动的国内支柱性产业的税收,也就是房地产行业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税收,后来随着房价的推升,一步步演化成农民的“进城税”,也就是买房落户,也称作土地财政,除了契税,交易税之类的明税,土地出让金才算是重头,属于隐形税收。

我国为啥会是基建狂魔,主要原因就是国内以房地产行业为载体,透支全国人的未来财富给基建工程冲了会员,有了会员资格,基建进一步开始井喷,拉动国内实业经济腾飞。

房地产行业担起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印钞机,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入土地市场,进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之中,又一步步流向市场,国家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架子才给搭了起来。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驱动模式中,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以土地,房地产为中心的闭环。

土地出让 开发商融资拿地 居民贷款购房 政府依靠土地金融+土地抵押融资启动基建 反哺房产行业+带动制造业发展。

地方政府靠着“基建”,用铁公基,市政绿化,公园水利等提升片区价值,从而提升地价和房价,然后是开发商融资开发,钱又以土地出让金的形式流到政府财政那里,最终用以偿还做大“基建”的地方债务。

这就是房地产+基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旧模式,可以说,大基建才是我国过去这些年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而这个闭环自带BUG,在经济发展的不断循环中持续推高了地方政府债务,还推高了企业债务和居民债务,提前透支了国民财富。

因为财富被透支,国民消费受到严重抑制和挤压。

在过去几十年,我们“一切向发展看齐”,国内GDP拉动大部分靠的是投资建设,也就是基础建设+房子建设+投资建厂。居民收入一大部分跑房子里,一部分跑循环经济里(还是投资建厂等),手里可用于消费的少之又少。

最终导致国家经济发展结构失衡,投资占比过高,消费占比过低。

这与一些发达国家投资与消费在整个经济中的占比约为3:7相比,差距非常大。

所以, 我们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以及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经济发展结构中的消费占比 ,这就要求城市化(生活服务)进程大于工业化(投资建厂)。

这就要求服务于生活质量的基础设施要扩建,比如说医疗,教育,水利,文化, 体育 ,环保等需要更新或加大建设。

在我国基建领域,对比其他发达国家,这些的确属于我们的短板,在过去,我们偏向于投资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交通运输,通信工程,能源工程等,在 社会 服务类基建上重视不够。

但是这样又形成一个矛盾点,那就是 社会 化基建产生的经济效益很低,对就业和产业链发展带动有限,比如说你建个图书馆或者博物馆,肯定没有建设一个机场,高铁等设施收益高,对经济增长贡献大。

没有经济增长和收益保障,居民的收入如何提高,消费占比如何拉升?

当然了,中国最近几年都在通过降税降费等方式来提高居民收入,但是因为整个国家的税收模式和大政府的模式,尤其是重税做工程的模式,决定了居民收入提高的空间有限,方式单一。

居民收入困境还得从根儿上解决,这个咱们在后面会讲到如何解决。

我国工业化升级的进程还在路上,与世界工业强国相比,与工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今年三月份国内经济日报上说的。

尤其是制造业这块,中国制造虽然已经摆脱了“低质”、“廉价”等标签,也摒弃了以往靠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暴生产模式,但与 科技 化,高端化、文化符号,创新等领域还差得远。截止目前,我国制造业仍与东南亚地区的低端产能重合度较高,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产业领域重合度偏低。

论品类,中国制造业品类非常全面,但论质量,我们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

就像经济日报在《 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从何而来? 》中引用的那句话:“中国制造业不能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工业经济的发展安全性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句话很明白地指出,我国工业的核心基础——中国制造业的地基还未夯实,核心技术,长期化规模型资金,关键性零件,基础原材料,能源等靠的都是海外。

这些都需要钱,需要资金,就算现在可以把这些买来,但是始终是“把房子盖在别人的地基上”,建好了利润的大头要被别人拿走大头不说,一点安全保障都没有,贸易冲突起来,人家跟你交手,直接地基给你掀了,找谁说理去?

如果要自己研发创新,那么就需要更多的钱。尤其是从研发到市场需要一定时间的试错,这试错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湮灭资金。

说到底,还是推动工业化继续升级需要的资金从哪里来?

房地产行业持续拉动?让旧的经济循环模式(土地财政 驱动基建 拉升房地产 反哺财政)持续,继续透支居民债务?

我们先看一下国内需求端的基本盘:

中国人口老龄少子化已经开始,楼市产能过剩,人均居住面积超50 ,居民债务超62%,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国内经济脱实就虚······

玩不转了!

房地产作为国内经济发展引擎的这个旧模式肯定不可续了,也就是说房地产行业需要一步步卸下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担,软着陆的同时光荣退休。

地产行业这台“印钞机”已经完成了 历史 使命。

但是,我国工业化还远未完成,工业结构还需升级。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中国基建存量已属世界第一位,但人均水平和设施质量与发达国家还有明显的差距。

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7万千米,较1949年增长了5倍之多,高铁营业里程约占世界高铁里程的2/3,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除此之外,中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约24万个,在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占有七席。

西气东输,西电东输,南水北调,能源通道等建设日益畅通,港珠澳大桥,洋山港等相继竣工,交通架构越发完善,京沪高铁,沪昆高铁相继通车,环京产业园, 科技 创新园,物流园,冷冻链建设等遍地开花······

有人说我国基建搞不了一年了,因为空间已经不大了。

其实这是误读,我们看一下我国基建与发达国际的对比就知道了。

据《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数据显示,我国铁路密度是1371千米/万平方千米,远低于美日英法德等国家,其中美国是246,日本是749,应该是696,而德国更是高达957(单位统一为:千米/万平方千米为)。

城轨方面,中国轨道交通里程居世界第一,人均高于美国,但低于日,英,法,德,俄等国。机场方面,中国公共机场仅有235个,相当于美国的62%, 科技 领域,中国研发总投入为美国的1/2,人均科研数远低于美,日,研究基础设施缺失。在教育领域,中国高校数量和质量全面低于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主要也是学校建设需要加强。文化领域,中国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数量分别是美国的18%和35%, 体育 领域,中国人均 体育 场地用地不到2 ,远低于美国的16 和日本的19 。

从内部结构看,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巨大,如城市用水率为99%,但乡村只有84%。

也就是说大基建(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等,主就是我们说的老基建):

总量够,但是人均不够。

城市够,但是农村不够;

数量够,但是质量不够。

经济发展的框架,基础台子质量都不达标,里面唱的戏哪会升级有创意?

所以,基建仍需进行,质量还得提高,但是资金来源的问题需要被解决,房地产—土地金融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下阶段的关键,是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

有人说,地方政府和居民没钱了,有税收啊。

房地产行业还在进行资产债务缩表,也就是房地产瘦身,能卖的业务板块在卖,卖了之后赶紧还债,而房企以往拿地靠的都是发债融资,债务这一环切除了,瘦的只剩一点本金,哪里还有钱高周转拿地开发建设?

没有房地产行业的循环,它牵涉到的上下游经济链条都缓了下来,经济景气度消退,土地财政和重税收的根基也就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国家税基也将大幅缩小了。

指望中小企业,制造业,服务业收税?疫情和美联储加息缩表,俄乌危机引发的大宗物品冲击等就决定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税收不会理想。

新的税改更不要指望,税收模式改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经济承压阶段,税务结构不可能动。

钱,从哪里来?

当然是财政支出,还有专项发债。

除了上述资金来源以外,还有REITS,盘活现有的基础设施,碳减排工具,股票注册制,养老金制度等。

总得来讲就是国家加大赤字出钱,以及引流市场长效投资基金介入。

这里又有问题了,国家可以短时间内出钱,加大赤字也有极限,还有所谓的股票注册制,养老金制度等只待推进就得几年时间,远水止不了近渴,只靠碳减排工具等货币手段,那不是完全指望 社会 上的企业自行扩张冲大规模,进而改善经济结构么?这也不靠谱。

还是需得开源。

如何开源?

老基建搭的台子以及孕育的产业链已经到了更新升级的地步,要开源,自然是要搭新架子,孕育新的产业链。

众所周知,国家推进工业化的前提是需要国家先搭台子(基建),再加上各种财税政策支持,金融政策支持,产业政策支持,然后才会培育出相对应的制造业或生活服务业。

新的产业链带来新的经济循环模式,提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还为国家提供巨大的税基。

如今老基建还在路上,新的基建设施需求也已经到来,因为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链要向全球中高端迈入,这就需要国家赶紧搭出新的唱戏台子,为新产业的孕育提供基础设施。

这就好比18世纪是蒸汽时代,到了19世纪进入电气时代,那么新的电网管道就要代替过去的蒸汽管道,到了20世纪,又进入信息与互联网时代,网络管道与城市更新又要提前启动,随后爆发信息技术革命,红利吃完之后又来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仍旧是要基建先行,架子搭好,才能为信息智能 社会 的芯片,半导体,软件,通讯等 科技 智能的发展提供相配套的基础设施。

所以,基建没盼头了?

还是那句话,政府先搭台,企业才能唱戏,大基建才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房地产只不过是我国第一阶段工业化进程中,伴随城市化(基建)而生的关键性产业之一而已(其他还有制造业,服务业等)。

参考过往 历史 ,1929年美国大萧条,罗斯福推出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其中一向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高了就业,增加了民众收入,还为后期美国经济转型及大发展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这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增发特别国债加强基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的四万亿计划时一样,都是大基建拉动,现在去看彼时的大改大建,不仅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释放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搭建台子的第一步还是国家主导,国家发债,这个已然成了事实,2022年年初以来,开年40多天的时间,上台8000个项目,加码5万亿的投资, 主要是财政负债支出,新基建项目占绝大部分比重。

道路已经很清晰了吧,我们又来到了新一轮基建大潮的时代。

第一步,借债搞新基建,拉动就业,保障居民收入。

第二步,指着这些基础设施孕育出新的能源类,数字 科技 类,电子信息类等产业,新的税收基础,再配合后期税制改革,形成新的经济循环模式。

开源是不是就做到了?

所以,重头戏押宝在新基建上,解决我们国内经济困境的突破点也在新基建上。

老基建有补短板的需求,但是新基建是开源的关键。

老基建 ,主要是“铁公基”,如机场,铁路,公路等, 针对的是人流和物流,依靠的是传统能源。

老基建驱动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以房地产行业为核心的“债务驱动——卖地扩张”型发展模式,通过推动区域间紧密交流,加速城镇化进程,加速土地升值,人,钱,物等资源加速聚集,然后通过卖地卖房回收成本还掉地方上搞老基建的债务。

说白了,就是老基建和地产行业相协作,共同从民间虹吸财富投入城市化建设,民间创造的钱绝大部分变成城市里的钢铁混凝土了。

所以,老基建模式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推高了地方,开发商和居民的债务,使得居民背负上沉重的房贷,还容易导致产能过剩,资源浪费,“鬼城”众多。

新基建 主要指的是5G,大数据,云计算,特高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的建设。已经没有了人口红利和城镇化进程衍生出的房地产来做印钞机,人流,货流也已经汇集,新基建需要做的是升级,表现为 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

对比人流,物流集聚的城市化,新基建的信息流,资金流集聚培育出的高端金融产业,数字 科技 ,新能源等才是未来的重头戏。

比如说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金融支付工具,为的是便于资金跨地区流动;比如说特高压,西数东算等,中国西部地区煤炭,光能,水能,风能,土地等资源丰富,而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稀缺,对电力和计算机算力要求较高,在西部建设特高压,智能电网,数据中心等硬件设施,满足东部能源,算力等使用要求,既能带动西部就业,又能促进东部发展,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一举多得。

所以,新基建下的经济循环模式是地区间资源协同发展,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孕育出新的 科技 智能产业,以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到了这里,未来经济发展的路径就很清晰了。

所以,没有什么经济不行搞基建,而是经济要发展就得先搞基建,尤其是我们身处这个关键的经济结构转折点,新基建加码要比老基建补缺更为重要。

但是在转型过程中,疫情的反复和俄乌危机的影响,使得我们大力搞新基建的同时,也得把老基建和房地产给扶稳了,通过老基建建设,再促进一下房地产项目溢价和平稳过渡也是有必要的。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吕明侠


作为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科大讯飞正在向外界展示AI商业落地的盈利潜力。

在继2019年营收创新高后,科大讯飞再次给出了亮眼的中期单。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 4349 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628%。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季度因疫情开工不利亏损超1亿元的情况下,科大讯飞在二季度实现了“加速狂奔”,单季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后净利润快速拉升至389亿元和141亿元,前者同比增长超300%。

从亮眼的半年报来看,科大讯飞已步入人工智能20时代,加速了AI在核心赛道兑现红利的步伐。尤其是在今年新基建加快推进的当下,公司有望迎来更大的舞台和发展机遇。


疫情刚需不受影响 在线教育、医疗业务增速强劲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线下很多实体受到了冲击,但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线上办公等行业受到追捧,用户线上使用习惯逐渐养成,相关公司业绩爆发增长。

一直致力于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落地的科大讯飞乘风而上,上半年两项业务分别实现了35%和665%的增长。

上半年,科大讯飞针对个性化学习场景进一步实现了以人推题、分层推题等核心功能。区域因材施教解决方案的应用成效在报告期内得到验证,并获得行业客户认可,继安徽蚌埠、青岛西海岸之后,在昆明五华、广西百色、重庆两江区多地持续落地。目前,智学网已覆盖全国16,000余所学校,年处理350亿条过程化学习数据。

智慧医疗方向,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安徽模式”开始在全国推广,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目前“智医助理”辅助诊疗系统,已在全国11个省市近百个区县、超2000个乡镇级医疗机构、超20000个村级医疗机构投入使用,日均提供超30万条辅诊建议,累计服务数亿人次。

随着3月初网上招标开始逐步实施,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驱动的各项业务加速落地。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整体新增中标合同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19%,其中不包括蚌埠、青岛项目,智慧教育项目中标额同比增长175%。可见,疫情对科大讯飞相关业务的长期刚需没有造成重大影响,反而带来更多的增长机会。


To C业务占比近四成,“AI+办公”场景产品受追捧

伴随 科技 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赋能行业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在赋能个体,通过人工智能辅助机器,人们可以去做更有创新的工作。

譬如在办公领域,围绕“AI+办公”场景的市场需求及用户痛点,科大讯飞发布了针对不同场景和用户的系列产品。目前,听见智能会议系统累计服务558场次的高规格大会,为全国政协、多省人大会议、国内及国际等诸多重要会议提供实时转写和翻译字幕支持。

2020年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推出智能录音笔A1、讯飞会议宝S8等,扩大应用场景和用户群体覆盖,将AI+办公的产品族进一步丰富。讯飞录音笔SR系列产品也进一步升级,新增支持录音声源定位,并增加角色分离、自动摘要功能对录音内容进行全面的语义理解与分析,自动抽取关键信息等多种功能。

此外,公司还与咪咕集团合作推出了智能阅读器R1和业内首款彩色电子墨水屏阅读器,进一步扩大公司面向C端消费领域的布局。

半年报显示,公司To C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635 亿,在整体营收中占比达 3759%,高于去年全年的3596%;实现毛利782 亿,To C业务毛利占比达 3924%。

以在2020年“6·18大促”的表现为例,科大讯飞C端产品斩获京东、天猫、苏宁易购三大平台22项第一,核心品类连续多年保持销售额第一。在疫情影响下实现逆势增长,整体销售额也实现逆市增长,同比增长超过40%。剔除讯飞翻译机的影响,其他硬件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40%。


站上新基建风口

2020年最强劲的产业风口当属新基建。

今年3月份,中央决策层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招商证券测算显示,新口径下新基建未来五年的投资规模最高可达11万亿以上。而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为传统基建赋能,正是科大讯飞近年来一直在力推且已经成功大规模商业化的业务范畴。

根据公开资料,科大讯飞已经和广东省政府,以及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阳江、河源、惠州、汕尾等城市实现全面战略合作 。《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明确指出“支持科大讯飞加快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截至目前,科大讯飞的技术创新已深入应用到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医疗、政法、城市、客服等多个领域。

8月11日,科大讯飞又与江西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培育与服务、重点行业和领域示范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依法依规开展深度合作。

日前,合肥市印发了《合肥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合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提到了要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以深度学习算法为核心,建立面向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教育、医疗等多行业应用的开源平台。对于合肥政府大力支持的龙头企业来说,科大讯飞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我们注意到,“平台+赛道”是科大讯飞一直以来坚定的发展战略。在平台方面,科大讯飞2010年上线国内首家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持续为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的创业开发者和海量用户提供人工智能开发与服务能力,积极构建了以自身为核心的产业生态。

同时,积极赋能行业领域,为运营商、金融、保险、电力等行业客户提供智能语音以及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改善用户体验、降低服务成本;面向人车交互应用场景,为 汽车 行业提供智能语音交互产品和解决方案等。

截至2020年6月30日,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总量133W+,总应用数83W+,累计终端用户数289亿+。

在应用赛道方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司法、办公等应用场景,已经实现了源头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的良性互动。

新基建新定义

所谓“新义”的理解指的是体现创新、绿色等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型基础设施建设。最典型的是中央电视台在2019年3月一次报道中提出的“七大领域”,即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这一提法广为媒体传播,对普通民众影响很大。这一定义不仅包含关乎数字经济的部分,而且又加入了特高压、高铁、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数据中心机架超过500万架

根据《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8)》,2017年全国数据中心机架170万,规划在建106万个。2017-2019年每年IDC机架增速保持在25%-30%左右,与网络经济发展速度持平。按照一个2U机架平均10台服务器来配置,每台2路服务器的硬件成本在5万元左右,加上相应的软件、安全设备、网络设备、制冷设备等,一个机架建设成本为50-80万,平均在70万元左右。2020-2022年新增机架约为220万个,总投资估计在15万亿左右。

工业物联网投资规模超过1400亿元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达21万亿元。预计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3%。根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年在建的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超过500个,每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投资规模都在15亿-2亿左右。预计2020-2025年工业互联网领域累计投资将达到6500亿元左右。

人工智能投资规模超过1200亿元

2014-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金额累计计约为3950亿人民币,其中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投融资总金额为931亿元。以城市据点来看,北京、深圳、上海三座国内超一线城市已成为了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三角着力点,以点带面地带动京津冀发展区、粤港溴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的人工智能技术崛起。

人工智能投资细分领域,从产业链看,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投融资事件最多的两大领域是计算机视觉和Al行业应用,占比分别为24%和216%。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占比达到16%和14%。其余依次为Al芯片、数据库、自动驾驶和生物识别。预计到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投融资规模将逼近1200亿元。

未来5年在5G基站的投资额将累计超过2万亿

5G基站通信使用26GHz和35GHz左右传输频率,均高于4G通信所使用的24GHz,根据电磁波在空间中传输损耗模型,使用电磁波频率越高,基站覆盖范围越小,为实现相同覆盖范围,5G基站数量将是4G的12-15倍左右。

在考虑5G基站布局密度、企业场景应用、运营共建共享等影响基站建设数量的因素条件下,以12倍数量计算,全国5G基站将约为653万座。

根据三大运营商公布4G基站建设周期等相关数据,5G基站建设高峰期为2021-2023年。按照中国移动前期招投标来看,单基站40万部署成本核算(其中主设备成本约15-20万),2019-2026年间全国基站累计投资将达26万亿左右。2024-2026年将是5G社会化应用爆发期,物联网应用、企业级应用将是5G应用创新的重点,预计间接带动投资将超5万亿。

新基建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简称。其具体的领域包括:信息通信、5G等基础网络建设;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先进制造产业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动的数字经济建设;生态绿化、水和大气污染治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文体等民生保障项目;智慧城市、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管理平台数字化等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水利、文卫等农业农村设施建设……目前国家政策支持,浙江省内很多涉及以上行业的企业都会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以物联网行业利尔达集团为例,深耕物联网多年,在人工智能、5G、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充电桩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化方面做了诸多努力。这也就是说,未来利尔达较比同行企业而言,”速度“是占绝对优势的,因为有了技术标准化平台之后,对技术的利用的效率会很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7409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