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项目,有哪些?

物联网项目,有哪些?,第1张

物联网( IoT ,Internet of things )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

1、智能交通

对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控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驾驶人,让驾驶人及时作出出行调整,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高速路口设置道路自动收费系统(简称ETC),免去进出口取卡、还卡的时间,提升车辆的通行效率;公交车上安装定位系统,能及时了解公交车行驶路线及到站时间,乘客可以根据搭乘路线确定出行,免去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不少城市推出了智慧路边停车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云计算平台,结合物联网技术与移动支付技术,共享车位资源,提高车位利用率和用户的方便程度。该系统可以兼容手机模式和射频识别模式,通过手机端APP软件可以实现及时了解车位信息、车位位置,提前做好预定并实现交费等等 *** 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

2、智能家居

家中无人,可利用手机等产品客户端远程 *** 作智能空调,调节室温,甚者还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实现全自动的温控 *** 作,使用户在炎炎夏季回家就能享受到冰爽带来的惬意;通过客户端实现智能灯泡的开关、调控灯泡的亮度和颜色等等; 插座内置Wifi,可实现遥控插座定时通断电流,甚者可以监测设备用电情况,生成用电图表让你对用电情况一目了然,安排资源使用及开支预算;智能体重秤,监测运动效果。

内置可以监测血压、脂肪量的先进传感器,内定程序根据身体状态提出健康建议; 智能牙刷与客户端相连,供刷牙时间、刷牙位置提醒,可根据刷牙的数据生产图表,口腔的健康状况; 智能摄像头、窗户传感器、智能门铃、烟雾探测器、智能报警器等都是家庭不可少的安全监控设备。

3、公共安全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情况频发,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大,网可以实时监测环境的不安全性,情况提前预防、实时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射频识别技术

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扩展词条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它通过天线将射频信息传递给阅读器,阅读器就是读取信息的设备。

2、传感网

它是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讯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器件系统。其目标是把信息的获取、处理和执行集成在一起,组成具有多功能的微型系统,集成于大尺寸系统中,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水平。它是比较通用的传感器。

3、M2M系统框架

M2M系统框架是一种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它将使对象实现智能化的控制。M2M技术涉及5个重要的技术部分:机器、M2M硬件、通信网络、中间件、应用。

4、云计算

云计算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 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先进的商业 模式让终端用户可以得到这些强大计算能力的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实训目标
1、掌握EMB5116主设备安装环境检查的方法。
2、掌握安装工具、仪表使用方法。
3、学会填写相关文档。
4、认识安全符号。
5、掌握基站主设备系统机构。
6、掌握基站主设备主设备安装。
实训步骤:
1、机房内设备安装空间的检查。
2、机房内防尘、防盗、防火、空调、防静电装置检查。
3、机房内地板承重能力,墙体的承重能力检查。
4、机房内照明,电源插座的检查。
5、设备接地线的检查。
6、了解各种安全符号种类与含义。
7、有毒危险品的识别与处理方法。
第 2 页
8、高压电安全注意事项。
9、雷电安全注意事项。
10、静电安全注意事项。
11、电源标签。
12、易燃空气环境。
13、电池使用规范及注意事项。
14、微波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15、激光使用安全。
16、基站主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第 3 页
17、基站主设备室外型硬件结构介绍。
18、主设备安装场景。
19、安装环境检查和验证。
20、安装工具准备。
21、19寸机柜内安装。
22、挂墙安装。
23、机框安装。
24、室外型机柜安装。
第 4 页
25、19寸机柜内安装检查。
26、室外型机柜安装检查。
三、实训说明负责基站产品安装、维护等 *** 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安全 *** 作知识,需经过严格培训,掌握正确的 *** 作方法,及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并具有相应作业资格,方可进行设备安装、维护等 *** 作。
安全符号说明
第 5 页
各种安全符号种类与含义见下表。
氧化铍
设备某些元器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含有毒性的氧化铍,只有在含有氧化铍的元器件被损坏时,元器件内的氧化铍才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接触或处理该种器件的人员应了解该器件的特性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 6 页
在设备中的很多地方使用了含有氧化铍的元器件,如功放电路、合路器电路等。任何可能造成如机械损坏等而引起器件释放出氧化铍到空气中的环境,含有氧化铍的器件或模块不得放置于该种环境下。
不得随意丢弃含有氧化铍的元器件,应依据当地的规定对含有氧化铍的元器件进行化学处理或特殊的废料处理。
氢氯化物
设备某些元器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含有
第 7 页
氢氯化物的化学物,燃烧这些元器件会产生有毒气体。避免燃烧器件,做好预防措施以避免吸入有毒的气体。
不得随意丢弃,应依据当地规定对含有氢氯化物的元器件进行化学处理或特殊的废料处理。
氢氟化物
设备某些元器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含有氢氟化物的化学物,燃烧这些元器件会产生有毒的气体。避免燃烧器件,做好预防措施以避免吸入有毒的气体。
第 8 页
不得随意丢弃,应依据当地的规定对含有氢氟化物的元器件进行化学处理或特殊的废料处理。
电气安全
高压
本系统设备未使用涉及高压部分的电器元件。
电源线
严禁电源线带电安装、拆除,在进行电源线的安装、拆除 *** 作之前,必须
第 9 页
关掉电源开关。在连接电缆之前,必须确认连接电缆、电缆标签与实际安装情况是否相符。
电源线在接触导体的瞬间,会产生电火花或电弧,可能导致火灾或人员受伤。
工具
进行电源、交流电 *** 作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不得使用普通或自行携带的工具。
钻孔
第 10 页
严禁自行在机柜上钻孔,不符合要求的钻孔会损坏机柜内部的线缆、器件,以及破坏机柜的外观和屏蔽效能。钻孔时产生的金属屑进入机柜也容易导致电路板短路。如果确需在机柜上钻孔,必须经过设备制造商的同意,并严格注意下列事项:
在机柜上钻孔时,必须先佩戴绝缘保护手套移开机柜内部的电缆;
钻孔时,注意保护眼睛,飞溅的金属屑可能会伤到您的眼睛;
第 11 页
严防金属屑进入机柜内部;
不规范的钻孔会破坏机柜的电磁屏蔽性能;
钻孔后,请及时打扫、清理金属屑。
雷雨
严禁在雷雨天气下进行高压、交流电 *** 作及铁塔、桅杆作业。在雷雨天气下,大气中会产生强电磁场,因此,为避免雷电击毁设备,应及时做好设备的防雷接地工作。
第 12 页
雷雨天气时与机柜保持安全距离,尤其不要触摸机柜顶部和接地地线,禁止在雷雨天气维修设备。
静电
人体产生的静电会损坏电路板上的静电敏感元器件,如大规模集成电路(IC)等。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人体所带的静电量可高达38kV,并较长时间地在人体上保存,带静电的 *** 作者接触并通过器件放电,损坏器件。
在接触设备、手拿插板、电路板、IC
第 13 页
芯片等之前,为防止人体静电损坏敏感元器件,必须佩带防静电腕带,并将防静电腕带的另一端良好接地。正确佩戴防静电腕带的方法如上图所示,腕带的另一端插在设备电源面板的专用接地插孔中,以保证良好接地。
腕带与接地点之间的联线上必须串接1M欧姆以上的电阻,以保护人员遭受意外电击的危险。防静电腕带应定期检查,严禁采用其它电缆替换防静电腕带上的电缆。
第 14 页
静电敏感的单板或模块不应与带静电的或易产生静电的物体接触。例如与绝缘材料制作的包装袋、传递盒和传送带等摩擦,会使器件本身带静电,带有静电的器件与人体或地接触时发生静电放电而损坏器件。
静电敏感的单板或模块只能与优质放电材料接触,例如防静电包装袋。板件在库存和运输过程中需使用防静电袋包装。
测量设备连接单板或模块之前,应释放
第 15 页
掉本身的静电,即测量设备应先接地。
单板或模块不能放置在强直流磁场附近,例如显示器阴极射线管附近,安全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
静电损伤引起的破坏带有积累性,当损伤较轻时器件并不会失效,但随着损伤次数的增加,器件就会突然发生失效。所以静电放电对器件造成的损伤有显性和隐性两种。隐性损伤在当时看不出来的,但是能使器件变得更脆弱,在过压、高温等条件下极易损坏。
第 16 页
电源标签
在连接电缆之前,必须先确认标示正确再进行连接。
接地
*** 作维护人员在连接输入电源之前,必须先将设备机壳的保护接地端子与大地相连接。
易燃空气环境
不得将设备置于易燃、易爆气体或烟雾的环境中,不得在上述环境下进行任何
第 17 页
*** 作,在上述环境下进行的任何电气 *** 作都可能存在危险。
电池
一般 *** 作
电池的不规范 *** 作会造成危险。 *** 作时必须防止电池短路或电解液溢出、流失。
电解液的溢出会对设备构成潜在威胁,会腐蚀金属物体以及电路板,造成设备损坏或短路。
第 18 页
电池在安装、维护等 *** 作之前,为确保安全,应注意:
搬动电池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严禁佩带手表、手链、手镯和戒指等含有金属的物体。
使用专用绝缘工具。
使用眼睛保护装置,并做好预防工作。
使用橡胶手套,佩带预防电解液溢出的
第 19 页
围裙。
电池在搬运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电极正面向上,严禁倒置、倾斜。
短路
应避免金属物体造成电池电路短路,比如 *** 作工具的使用不当会造成短路。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先中断电池供电,再进行其它作业。
电池短路会造成人身伤害,虽然一般的电池电压比较低,但是短路造成的瞬间大电流,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第 20 页
有害气体
电池在工作中会释放可燃性气体,摆放电池的场所应保持通风,并做好防火措施。
不得使用未封闭的铅酸电池,电池释放出的气体会导致燃烧或腐蚀设备,电池应固定、水平摆放。
高温
在电池温度超过60℃时,应检查是否有酸性液体溢出。
第 21 页
电池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池变形、损坏及酸性液体溢出。
酸性液体
在移开、搬运发生漏液的电池时,应注意酸性液体可能带来的伤害。
在有酸性液体溢出时,应及时处理酸性液体。
可以采取碳酸氢钠、碳酸钠中和、吸收酸性液体。
在有酸性液体溢出时,应及时做好液体
第 22 页
的吸收和中和。
电池更换
*** 作维护人员不要随便使用不同型号的电池更换规定型号的电池,否则会有爆炸危险。
微波与磁场
正在运行的EMB5116基站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设备只能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的安装和维护。设备的辐射设计符合国家标准GB9175-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规定。
第 23 页
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
二级标准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
对于TD-SCDMA系统中的EMB5116基站,在工作中的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
第 24 页
准满足一级标准,一级标准是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密度小于等于10µw/cm²,在该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的影响。
激光
光接口内部的激光束,会损害您的眼睛。进行光纤的安装、维护等各类 *** 作时,严禁肉眼靠近或直视光纤、单板上的光模块或光端机的光接口。
高温
第 25 页
设备在热带气候正常使用时,设备温度以45℃为基准,正常工作的器件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5℃,故障条件下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00℃。
设备中的某些器件不可避免地存在高温现象,请不要随意触摸,以免发生烫伤。
风扇
在对运行中的风扇进行拆装时,在风扇断电、停止转动之前,切勿将手指或工具伸入运行中的风扇中,以免损坏设
第 26 页
备或对人体造成伤害。在进行相关部件的更换时,注意放好部件、螺钉、工具等物体,切勿掉进运行的风扇中,以免损坏风扇或设备。
其它
插拔单板
插入单板时切勿用力过大以免弄歪母板上的插针,顺着槽位插入单板,避免单板之间电路面相互接触,引起短路。
第 27 页
手拿单板时,切勿触摸单板电路、元器件、接线头、接线槽。
信号线的扎绑
信号线应与强电流或高压线分开绑扎,线束的间距至少为15cm。
维护和调试
除非有专业人员提供帮助,不得试图独自进行设备内部的维护或调试。
系统介绍
基站产品是一种为了适应多种可能的应
第 28 页
用环境而开发的紧凑型基站产品,具有体积小,安装条件简单,支持挂墙、机柜等方式,配置灵活多样的特点,可用于室内分布应用及室外宏蜂窝应用。采用全兼容设计,可以和其它TD-SCDMA基站产品一起为运营商提供丰富的组网应用。
系统结构图 系统连接示意图(室内)
第 29 页
系统组件介绍
EMB5116硬件结构介绍
EMB5116产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部分为EMB5116主设备,室外部分是GPS系统、天线及远端射频单元RRU。其中室内基站主设备为EMB5116基站系统的核心部分,包含交换控制和传输单元(SCTA)、基带处理单元(BPOA),基带处理和Ir接口单元(BPIA),另外还包括背板(CBP)、风扇单元(FC)、环境监
第 30 页
控单元(EMA)和电源单元(PSA)。
EMB5116主设备根据电源情况需要主要有两种硬件配置:
配置1:使用直流电源单元,主设备满配整体结构如图 23所示。
第 31 页
百度文库
搜索
基站安装准备及主设备安装
继续阅读本文档
版权说明:应版权方要求与设置,本文档不支持阅读全文,请购买后查看全文
相关文档
教师专业发展汇报材料
1623阅读 行业好评免费获取全文
10种常用滤波方法
3601阅读 宝藏文档免费获取全文
阿里云迁移技术方案
1000阅读免费获取全文
多邻国题库,材料,模板,讲解视频-免费的练习网站推荐(更新!必看!)
2178阅读
查看更多
为您精选
基站安装准备及主设备安装
会员文档738篇
人气好文
教师专业发展汇报材料
2214人阅读
10种常用滤波方法
3601人阅读
阿里云迁移技术方案
2704人阅读
多邻国题库,材料,模板,讲解视频-免费的练习网站推荐(更新!必看!)
1310人阅读
立即开通VIP
基站安装准备及主设备安装_lora基站-国产TurMass通信技术-技术和产品提供商
基站安装准备及主设备安装,道生物联主营低功耗广域网LPWAN无线标准TurMass,TK8610无线终端SoC芯片,和现有技术相比海量接入,高速率,广覆盖,低成本,高可伸缩性,适用于卫星物联网,智慧消防,工业物联网
taolink-techcom广告
基站安装准备及主设备安装_空压机管路安装用德曼专业提供空压机管路安装及安装
基站安装准备及主设备安装,空压机管路安装,德曼管路专家,质量卓越,空压机管路安装确保用户生产线的高可靠性和极佳的能耗比!空压机管路安装厂家直销,兔费出供气方案,实现不间断气体供应

1、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 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 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

2、组成: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

(1)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

(2)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3)智能处理—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和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

扩展资料:

常见的运用案例有:

1、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机场防入侵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而就在不久之前,上海世博会也与无锡传感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2、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

3、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无论是交通控制还是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也就成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所以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可分为:

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大层次。

1、感知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底层,但它是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核心能力,主要解决生物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数据获取和连接问题。

2、网络层:

广泛覆盖的移动通信网络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设施,网络层主要解决感知层所获得的长距离传输数据的问题。

它是物联网的中间层,是物联网三大层次中标准化程度最高、产业化能力最强、最成熟的部分。

3、应用层:

物联网应用层是提供丰富的基于物联网的应用,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也是物联网发展的根本目标。

扩展资料:

感知层:

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有大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所以每个传感器都是唯一的一个信息源。

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地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物联网运用的射频识别器、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等这些传感设备,它们的作用就像是人的五官,可以识别和获取各类事物的数据信息。

通过这些传感设备,能让任何没有生命的物体都拟入化,让物体也可以有“感受和知觉”,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控制。

通常,物联网的感知层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电子标签、条形码和读写器、摄像头等感知终端。

感知层采集信息的来源,它的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其作用相当于人的五个功能器官。

网络层:

它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网络层的传递,主要通过因特网和各种网络的结合,对接收到的各种感知信息进行传送,并实现信息的交互共享和有效处理,关键在于为物联网应用特征进行优化和改进,形成协同感知的网络。

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其具体功能包括寻址、路由选择,以及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运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

网络层的产生是物联网发展的结果。在联机系统和线路交换的环境中,通信技术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感觉器官”,通信技术则是物联网传输信息的“神经”,实现信息的可靠传送。

通信技术,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感知层所产生的数据提供了可靠的传输通道。因此,以太网、移动网、无线网等各种相关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数据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可靠的传送保证。

物联网网络层是三大层次结构中的第二次,物联网要求网络层把感知层接收到的信息高效、安全地进行传送。

应用层:

物联网的行业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应用领域内。目前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环境监测等各个行业均有物联网应用的尝试,某些行业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将物联网开发技术与行业信息化需求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关键在于行业融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低成本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信息安全的保障以及有效的商业模式的开发。

感知层收集到大量的、多样化的数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作出智能的决策。海量的数据存储与处理,需要更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近些年,随着不同计算技术的发展与融合所形成的云计算技术,被认为是物联网发展最强大的技术支持。

云计算技术为物联网海量数据的存储提供了平台,其中的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海量数据的处理分析提供了可能。

物联网应用层的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应用层架构标准、软件和算法标准、云计算技术标准、行业或公众应用类标准以及相关安全体系标准。

应用层架构是面向对象的服务架构,包括SOA体系架构、业务流程之间的通信协议、面向上层业务应用的流程管理、元数据标准以及SOA安全架构标准。

云计算技术标准重点包括开放云计算接口、云计算互 *** 作、云计算开放式虚拟化架构(资源管理与控制)、云计算安全架构等。

软件和算法技术标准包括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海量智能信息处理和呈现等。安全标准重点有安全体系架构、安全协议、用户和应用隐私保护、虚拟化和匿名化、面向服务的自适应安全技术标准等。

物联网是新型信息系统的代名词,它是三方面的组合:

一是“物”,即由传感器、射频识别器以及各种执行机构实现的数字信息空间与实际事物关联;

二是“网”,即利用互联网将这些物和整个数字信息空间进行互联,以方便广泛的应用;

三是应用,即以采集和互联作为基础,深入、广泛、自动化地采集大量信息,以实现更高智慧的应用和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说白了,物联网就是物物网络,把所有现实中的东西通过传感器编程数据,然后通过收集和控制这些数据来 *** 控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食物。由检测,传输,数据处理控制来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就像人的神经网络接收了外在的感觉然后传输给脑袋来处理一样。
物联网最初是想实现在艰苦环境下的数据收集,因为人不能长时间待在恶劣的环境中收集数据,所以希望用电子产品来远程收集这些数据。
1,像海洋环境监测之类的环境监测方面用的比较早。
2,然后就是军事方面较早开始应用来收集战场数据,因为军事的首要目的不是科技效益,而国家的大笔军事资金提供了先行研究应用的可能。美军研究出来的信息尘埃已经应用于实际的战争中了。
3,因为物联网设备并不便宜,有很多硬件上的问题还未解决,所以从技术和成本上来考虑,暂时还很难大规模普及于民用。但是其未来却已经计划出了一些蓝图。
a应用于医疗方面
关于病人各项数据的持续检控在医疗上来说是很重要的环节,如果用人力实现这个将是费时费力的。而用物联网之后,可以由机器来实现,并值班医生护士进行提醒和报警之类的动作,将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效果将更加好,就像有位24小时陪伴的护士在身边。
b应用于家居方面
智能家居的应用将靠物联网得到更大的发展,哪怕人不在家也可以清楚和 *** 控家里的一切。到时家就像一部智能电脑,可以任你控制。
c应用于各种检测
机械修理需要知道机械故障在哪,往往是先通过个人的判断,然后将机械拆解到一定程度来检测是哪个地方有问题。用物联网中的传感器来检测可以提高检测效率,由计算机来判断是哪有问题。对于这个其实已经实现了。
像建筑物的长期质量监控也需要用到,一旦大楼出现质量问题,物联网可以自动警报,防止悲剧的发生。而汽车,飞机之类的也可以用这些来提高保障。
d网络安全方面的应用。物联网也是网络,它其实是因特网的一种延伸产品,既然是因特网的一部分,那么必然有骇客,有入侵。而物联网将比因特网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实质,所以这方面的网络安全人们将愿意花费更多的金钱去保障。
c电信服务之类
物联网将使手机电话之类的交流手段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有一天物联网将作为网络的一部分称为电信部门的另一种产品,就像电话,短信一样。
物联网的作用实在太广了,将其与个个行业结合都可以产生一种新的产品。而目前最看好的是以上几种。研究物联网一般电子业,计算机和通信专业的学生比较多。我本人就是通信专业的。目前也正在国外留学研究物联网。
这些是我目前对物联网的一些信息,写出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7667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