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是什么?

农业物联网是什么?,第1张

一、什么是农业物联网?
No1:农业物联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农业物联网的实质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使其更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农业物联网的实例化应用就是在感知端使用大量的传感设备(如农业环境信息的传感器、图像采集、RFID 等),广泛地采集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等环境的各类信息(如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溯源等领域),建立相对统一的数据传输协议与多源的数据格式转换办法,因地制宜交互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等传输通道,实现农业信息多尺度、多源有效的传递。最后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多重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处理,通过智能化调控终端实现农业的闭环控制,实现农业的自动化、最优化控制。实际上,物联网是智慧农业的核心。
“农业物联网主要有感知、传输和控制三大作用,”中国农科院信息所所长许世卫解释,“农业物联网不仅能感知水、肥、热、气等外部环境变量,还能感知生物本体,比如对水稻叶片中的各种营养元素的感知。如果感知到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说明缺氮了,需要添加氮肥,而等到肉眼看到叶片发黄再追肥就晚了。”
No2:农业物联网架构模型
根据计算机网络架构模型的研究方法,国内外将农业物联网架构模型分为感知层、传输层(网络层)、处理与应用层三个层次。
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RFID、RS、GPS以及二维条形码等,采集各类农业相关信息(包括光、温度、湿度、水分、肥力、土壤墒情、土壤电导率、溶解氧、酸碱度和电导率等),实现对“物”的相关信息的识别和采集。传输层是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农业相关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到应用层 ;同时,将应用层的控制命令传输到感知层,使感知层的相关设备采取相应动作,比如开关打开或者关闭、释放氧气、增加温度或者湿度以及设备重新定位等。
公共处理平台包括各类中间件以及公共核心处理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行业的深度结合,完成物品信息的沟通、共享、决策、汇总等。
具体的应用服务系统是基于物联构架的农业生产架构模型的最高层,主要包括各类具体的农业生产过程系统,如大田种植系统、设施园艺系统、水产养殖系统、畜禽养殖系统、农产品物流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的具体应用,保证产前正确规划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产中精细管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产后高效流通实现安全溯源等多个方面,促进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转自搜狐科技网)
二、农业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农业物联网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利用智能化信息管理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当今各个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2013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实施区试工程,对于探索农业物联网理论研究、系统集成、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提高农业物联网理论及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从深层次阐述了物联网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产与增收。
在发达国家,智慧农业已进入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农业各方面。 据介绍,国外采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在温室生产中大量采用无线传感器管理、调控温度湿度、营养液供给以及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EC值(可溶性盐含量)等,使设施蔬菜栽培条件达到最适宜水平。
借助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远程支持与服务平台上,建立智慧农业远程托管中心,实现远程栽培指导、远程故障诊断、远程信息监测、远程设备维护等;将植物生长信息和生物技术、食品安全技术相结合,从种植各个环节解决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充分利用先进的RFID、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监测管理和产品安全追溯。目前,这项技术不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已推向全国市场,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大型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深受用户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农业物联网,即在大棚控制系统中,运用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传感器、CO2传感器等设备,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远程控制的实现使种植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监测控制。采用无线网络来测量获得作物生长的适宜条件,可以为温室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种植业离不开浇水、施肥、打药,农民种地凭经验、靠感觉,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田里耕作,并把这些经验与方法一代代相传,然而现在瓜果蔬菜该不该浇水,施肥、打药,怎样才能保持精确的浓度,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这些以往在作物不同生长周期凭经验靠感觉“模糊”处理的问题,在农业物联网面前开始了实时定量的“精确”把关。物联网创造的“种地”模式的出现,已经成为打破传统农业弊端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这种通过物联网技术开启的智慧风暴,让农业实现了“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的目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转自搜狐网-鑫芯物联)
编辑于 2018-05-26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1
评论

安徽阿里云农业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是2014-09-04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泰山路18号。

安徽阿里云农业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12003958973252,企业法人董微,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安徽阿里云农业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物联网及计算机、电子、通信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软硬件产品设计、生产、销售;自动售货机研发、生产、销售;电子产品研发、生产;温室大棚工程设计、施工、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开发与应用;展览展示服务;企业策划;广告设计、发布。(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凭环保审批手续经营。)。在安徽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648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2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安徽阿里云农业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许昌市农村信用社员工招聘报名表:

注:此表格是湖北信用社报表通用表。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承担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是湖北省内资产规模最大、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金融机构。

《昨日如死》作者:回南雀txt: >

为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保障一卡通工作的意见》(豫政〔2012〕45号)文件精神,确保全市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顺利实施,给全市广大人民群众送去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2名社会保障卡临时服务人员。

一、招聘对象及范围

全省范围内符合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的人员。

二、招聘条件

(一)应聘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有国家承认专科以上学历和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5、具有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196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龄在30周岁及以下(198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龄在28周岁及以下(198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龄在26周岁及以下(198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体年龄要求见《许昌市社会保障卡公开招聘临时人员计划表》;

7、具有拟招聘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的;

3、其他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要求的。

三、报名

1、报名时间:2013年12月17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开始至招满为止。

2、报名地点:许昌市人才市场(市毓秀路与前进路交叉口向北20米路西)

3、报名者本人携带《许昌市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公开招聘临时服务人员报名表》一式2份(报考者可在许昌人事人才网自行下载打印,并张贴近期免冠1寸彩色照片),本人有效身份z、毕业证、学位证等相关证书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四、考试和聘用

本次招聘不再进行笔试,报名人员通过资格审查后当场进行面试,面试内容为:读、写、听、计算机 *** 作等。面试合格者直接聘用,以报名先后为序招满为止。

五、体检

体检主要检查被检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否适应招聘岗位要求。如出现体检不合格人员,以报名先后为序进行面试递补体检人员。

六、人员管理及待遇

招聘人员实行合同制管理,由合作银行委托人才派遣公司为其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一年,合同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决定是否续签合同。

招聘人员由 “一卡通”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和使用,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满合格者留用,不合格的解除合同。

招聘人员工资根据岗位不同而确定,一般为2000元-3000元(含个人应缴纳的社保费)不等,社会保险待遇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具体事宜请打2626100咨询,联系人:关巍

许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3年12月18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7967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