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科技是什么情况?

6G科技是什么情况?,第1张

64m连续梁现浇段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施工技术、工艺方案 1
21地基处理 1
22 满堂支架施工 1
23支座安装 6
24模板安装 7
25钢筋安装 7
26混凝土施工 8
3、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9
31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9
32质量保证措施 9
33 质量保证体系 12
4、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 13
41安全保证体系 13
42安全防护管理机构 13
43安全保证措施 13
5、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5
1、工程概况
漳河特大桥DK105+70819连续梁位于芜湖市弋江区火龙岗镇新义村,上部结构设计采用(406+64+406)m三跨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梁采用挂蓝悬臂浇筑施工工艺。现浇箱梁现浇段长76米,底宽6米,顶宽122米,高为28米,C50砼为951m3,重量为25194T。
2、施工技术、工艺方案
地质分别为粉质黏土软塑(可),σ=120KPa,层厚4m;粉质黏土硬塑(可),σ=150KPa,层厚15m。原地面到现浇段梁底约13-14m。DK105+70819连续梁现浇段采用满堂支架施工。
21地基处理
承台施工完成后将承台分层回填夯实。184#墩承台原地面1m以下用原状土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其余部分采用碎石土分层回填夯实;181#墩余地段先将地面碾压后换填50cm厚碎石土。地基处理范围为现浇段平面轮廓外加一米工作面。试验人员对处理后地基进行击实试验,保障地基承载力不少于120KPa。换填后地基表面浇注20cm厚C15普通砼。横向设2%的排水坡,与外侧临时排水系统相结合,保障施工期间雨水不得浸泡地基。换填基础顶面标高根据梁底标高及碗扣支架底撑及顶托的可调高度确定。
22 满堂支架施工
221支架搭设
地基处理完成后,进行现浇段满堂支架搭设工作,采用碗扣式4835mm钢管支架,腹板下立杆间距为30×60cm(横向×纵向),横杆步距为120cm;底板下立杆间距为60×60cm(横向×纵向),横杆步距为120cm;翼板下立杆间距为90×60cm(横向×纵向),横杆步距为120cm。模板采用竹胶板。
排架一道水平横杆步距首层及顶层不得超过60cm,即底撑及顶托伸出量不超过30cm。支架横向、纵向设置剪力撑,剪刀撑角度为45°~60°。支架顶部及检查梯四周设15m高的防护栏并挂安全网。为增强满堂支架稳定性,在四周设置缆风绳。
满堂支架布置图如下:
222支架检算
根据图纸分析,现浇箱梁现浇段长76米,底宽6米,顶宽122米,高为28米,C50砼为951m3,重量为25194T。为偏于安全,取梁体的最大截面进行分析,断面主要结构尺寸为:梁高:280cm,底板厚度:60cm,顶板厚度:60cm,底板底宽度:600cm,腹板宽度:95cm。施工荷载P施=25kpa,振捣荷载P振=2kpa,其他临时设施构件P其=1kpa。砼取26KN/ m3,则:
P翼=99kpa,P顶底=312kpa,腹板、顶板、底板处集中荷载:F=728kpa
计算底板下荷载组合ΣP底= 45kpa
计算腹板下荷载组合ΣP腹= 95kpa
计算翼板下荷载组合ΣP翼=194kpa
2221竹胶板计算
E竹=5×103Mpa [σ]竹=24MPa取1mm宽板条作为计算单元,竹合板δ=15mm
胶合板:
按照腹板下荷载作用力计算,竹胶合板的分配梁计算跨度设为10cm(净间距)
σ=M/W= (ql2/10) /W =25Mpa<[σ]=24Mpa(可)

为了保证整体稳定性,底板下也按此方式布置。
按照翼板下荷载作用力计算,竹胶合板的分配梁计算跨度设为20cm(净间距)
σ=M/W= (ql2/10) /W =21Mpa<[σ]=24Mpa(可)

2222方木计算
22221竹胶板下纵向方木
腹板、底板纵向分配梁间距为20cm,翼板纵向分配梁间距为30cm,跨度均按L=06m计算,方木选用10cm10cm红松I=10103/12=8333cm4,以腹板为例计算:
σ=M/W= (ql2/8) /( 1010210-6/6) =77Mpa<[σ]=12Mpa(可)

结论:满足要求。
22222顶托上横向方木
选用10cm10cm红松, I=10103/12=8333cm4以底板处计算,跨度60cm:
σ=M/W= (ql2/8)/(1010210-6/6) =72Mpa<[σ]=12Mpa(可)

腹板处计算,跨度30cm:
σ=M/W= (ql2/8)/(1010210-6/6) =39Mpa<[σ]=12Mpa(可)

翼板处计算,跨度09m:
σ=M/W= (ql2/8)/(1010210-6/6) =71Mpa<[σ]=12Mpa(可)

2223碗扣式φ48×35mm钢管支架受力计算:
截面特征为A=489mm2,I=12156cm4, W=5078cm3, i=1578cm
腹板立杆布置为:30cm60cm120cm (横距纵距步距),则λ=l/i=76<150(可),查表 以腹板为例计算:
底板立杆布置为:60cm60cm120cm (横距纵距步距),则λ=l/i=76<150(可),查表
翼板立杆布置为:90cm60cm120cm (横距纵距步距),则λ=l/i=76<150(可),查表
结论:碗扣式钢管支架满足要求。
2224 地基承载力计算:
底模及内模构造荷载取5KN/ ㎡,钢管支架自重(按14m 高度计算) ,施工活荷载5KN/ ㎡,腹板处受力最不利,以腹板为例计算荷载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为:N=12[(2826+5)0603+0038414+003841212]
+1450603=1925KN
则:P=N/Ab=1925/06/03=107KPa
C15砼表面接触应力:

设计图中粉质黏土软塑(可)σ0=120KPa。地基处理方式采用清除地表原状土至硬面后,经整平碾压后,铺设20cmC15砼,再进行支架的搭设。对于基坑回填部分承载力不得少于120KPa,由试验人员通过击实试验检测承载力要求是否合格。
223支架预压
2231预压目的
为检验支架稳定性、安全性,并消除支架搭设时非d性变形及d性变形,得到实际的施工预留拱度,保证成桥后线型,对支架进行预压。
2232预压方法
采用模拟压重方法,采用大尼龙袋装砂土方法进行压重,每袋重约08吨。采用带有电子计量称的吊车进行称重,直接吊装到支架顶底模板上进行预压,预压前需对吊车计量称进行校核,计算出吊车数显数据与实际称量数据的数理关系。
为防止压重时对底模的破坏,支架纵横梁及底模搭设完成后,在底模竹胶板上铺设一层彩条布,将预压砂袋吊放到彩条布上,预压后撤除彩条布。吊装时,砂袋下方不得站人以防止砂袋突然坠落伤人。
采用五级加载,五级卸载的方法进行。预压时砂袋堆放部位要基本与梁体实际荷载分布相似,腹板上部较集中。预压重量应为梁重的120%,预压加重顺序为20%—50%—80%—100%—120%。
通过对观测点的沉降观测,第一次加载后,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2mm,进行第二次加载。加载到设计荷载后静置时间不小于1天或前后两次的变形值不大于2毫米时,即认为结构稳定,可以卸载。卸载到100%,静置后测量观测3次,待最后两次测量值之差显示回d稳定,即进行下一级卸载并测量,依此类推,直至卸载完毕。
2233观测点布置
观测点在竖直方向至少布设两层,即基础顶面、模板底部分别设置观测点,上下层观测点应一一对应。观测点的平面布置应根据加载区域面积、形状等确定,布置要合理且具有代表性,基础变化处、梁体重量变化处及其它关键点处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测点。观测点要按顺序编号,与观测记录一一对应,并绘制出观测点平面布置简图。
沿梁部纵向,预压时取梁体端部、承台端侧部、跨的L/2,L/4处部位,与支架终止部位设置观测横断面,每一个横断面上布设3个观测点,两腹板底部位各1个,梁部中间1个。从支架顶部引下垂线,垂线端部设垂球,测量垂球与观测点之间的相对距离,得出支架的变形量。
2234观测频次及记录
观测采用水准仪和双面塔尺进行观测。通过最后一次观测的数据和预压前观测数据对比得出支架的总沉降量。与全部卸载完时的测量值进行对比,可得出d性变形值。
支架预压完毕后,要将现场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支架及地基综合变形。并根据测得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绘制沉降—时间曲线。观根据观测记录,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调整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来控制箱梁底板及悬臂的预拱高度。
23支座安装
支承垫石达到设计强度50%后,就可进行球型支座安装。球型支座在工厂组装,并按设计要求预留预偏量。
支座安装前,应检查支座连接状况凿毛支座就位部位的支承垫石表面,清除预留锚栓孔中的杂物,安装灌浆用模板,并用水将支承垫石表面浸湿。
支座由吊车配合就位后,利用砼楔块支起支座,使支座板与桥墩支承垫石顶面之间留出20-30mm空隙,采用重力灌浆方式向支座底部灌入无收缩高强水泥砂浆。
灌浆时从支座中心部位向四周注浆,直至模板与支座底板周边间隙观察到灌浆材料全部灌满为止。
灌浆材料终凝后,拆除模板及四角砼楔块,检查是否有漏浆处,必要时对漏浆处进行补浆,并用砂浆填堵楔块抽出后的空隙,拧紧下支座板锚栓,待灌注梁体砼后,及时拆除各支座上、下座板连接螺栓。安装完毕后对支座进行检查,并及时涂装预埋板及锚栓外露表面,以免生锈。
24模板安装
外模及底模采用大块竹胶板及方木制作,端模与内模采用胶合板制作。安装侧模时采用25t吊车吊装,直接安放到位,侧模板底部与底模连接位置事先钻孔,侧模板安装到位后,人工手持电钻在底模板备方上钻孔,通过螺栓将侧模板与底模板连接紧密。利用支架将模板在竖向与横向上固定,并微调模板标高,两侧模板之间通过拉杆与顶杆固定,拉杆使用25精轧螺纹钢,顶杆为钢管加顶托。调整好模板尺寸与标高,并加固。内模在连续梁底板与腹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再组装,内模不设底模,并在腹板按竖向50cm高,横向100cm间距预留40cm见方的检查孔,用于辅助混凝土振捣。
25钢筋安装
连续梁梁体钢筋整体绑扎,安装顺序如下: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包括定位筋、浮筋等)→安装底板、腹板纵向波纹管,两波纹与波纹管连接器之间用黑胶布或彩色塑料胶布粘缠→安装竖向预应力筋及预埋件(锚垫板,泄水管,通气孔挂篮预埋件等)→绑扎顶板底层筋→依次安装顶板底层纵向波纹管、顶板顶层纵向波纹管→绑扎顶板顶层钢筋→安装预埋件
当梁体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相碰时,可适当移动梁体钢筋或进行适当弯折。绑扎铁丝的尾段不应伸入保护层内,保护层厚度采用与梁体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控制。桥面泄水孔处钢筋可适当移动,并增设螺旋筋和斜置的井字形钢筋进行加强。顶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在相应位置预埋防护墙、竖墙、接触网基础预埋件预埋。根据挂篮的特点同时布置好挂篮各种预埋孔,预埋孔位置根据挂篮的构造而定,主要包括后锚孔道,外滑道梁孔道与内滑道梁孔道。按设计要求进行综合接地布设与连接,埋设桥面泄水管与通风孔,检查孔等预埋件。
钢筋在使用前必须按规范验收,分批做好原材料及焊接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纵向预应力管道形成采用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横向预应力管道形成采用90×19mm扁形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竖向预应力孔道采用内径为45mm铁皮管成孔,锚垫板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固定在封头模板上确保与孔道垂直。纵向管道在浇筑梁体混凝土前内穿塑料撑管,防止因孔道漏浆阻塞孔道,并在浇筑进程及混凝土终凝前经常活动,终凝后将撑管拔出,横向预应力钢筋采用先穿束的方式,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及终凝前经常活动确保管道畅通。竖向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同时安装定位。预应力钢筋孔道位置首先设在已扎好的钢筋骨架上并用井字钢筋定位。直线段间距不大于80cm,曲线段间距不大于40cm,沿孔道纵向设置。波纹管采用8的钢筋固定定位,为防止焊接钢筋过程中烧伤波纹管,在其上放置钢板以隔离开。接头处采用口径稍大的波纹管连接,外面再用黑胶带扎牢。
26混凝土施工
连续梁混凝土采用拌合站(DK102+700)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水平运输,混凝土输运泵垂直运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浇筑从梁体1/4向端部和跨中方向对称浇注,以消除跨中支架变形对于砼的影响,防止跨中砼出现竖向裂缝。砼分层浇筑,分层厚度30cm,下层砼终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箱梁梁高壁薄、钢筋密集,混凝土入模较为困难,采取的办法是腹板底板设串筒入模,防止混凝土自由下落和与钢筋管道碰撞发生离析,底板串筒穿过顶板天窗,顶板则直接入模。
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浇筑顺序按先铺底板,然后浇筑腹板与顶板,为防止锚下及孔道等钢筋密集处振捣不实,利用内模的检查孔,对腹板混凝土振捣进行检查。
砼浇筑完成在砼达到终凝要用无纺土工布遮盖,砼养护按冬期施工方案执行。
拆侧模时的砼强度应达到设计值的60%以上;梁体砼芯部与表面、箱内与箱外、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宜大于15℃,并注意梁体棱角完整性。
3、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从过程中逐一控制,保证合格一次通过率100%,特制订完善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31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32质量保证措施
321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原材料按技术质量要求由专人采购与管理,采购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对各种原材料认真做好交接记录。
原材料进场后,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场。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场。
原材料进场后,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账》,《原材料管理台账》填写正确、真实、齐全。
水泥、矿物掺和料等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采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特别注意防潮。
粗骨料按技术条件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对原材料建立符合工厂化生产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
322工程测量控制
施工放样方法及施工测量方案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对测量器具进行校正和检定。在施工中建立严格的测量校核、复核、审核技术管理制度。测量内业建立严格的计算、复核、审核、技术负责技术管理制度,测量外业实行测量人员观测、记录、前视、后视签名校核制度,并进行自检、互检、专检。施工测量外业放样计算数据、外业观测记录进行100%复核,确保原始记录及计算正确无误。
323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搅拌质量控制:采用强制性搅拌机、电子计量系统、含水率实时监测系统、高性能混凝土搅拌符合规定。对拌和物测定坍落度、扩展度、泌水率、含气量等进行测定,保证良好的工作度和可泵性。
混凝土运输条件:运输道路平顺畅通,选用与生产、浇筑能力相匹配的专用混凝土运输车。
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进的方式进行,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混凝土振捣质量:混凝土振捣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铁件。混凝土振捣应按事先规定的工艺和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均匀振捣密实,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超过30s,避免过振。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以防漏浆。混凝土浇筑完后,仔细将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严禁洒水。
混凝土养护质量:混凝土振捣完毕,及时采取保湿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当新浇混凝土具有暴露面时,先将暴露面混凝土抹平,再用土工布将暴露面覆盖,并及时采取洒水保湿养护。拆模后,迅速采用塑料布对混凝土进行后期养护(冬期施工按审批后的《冬期施工方案》执行)。
324混凝土耐久性保证措施
配制满足耐久性指标及工作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及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作业程序,强化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过程,加强搬运、储存及防护管理,防止结构开裂,是保证结构耐久性最重要的技术措施。
325浇筑连续梁质量保证措施
支架体系根据施工荷载和结构要求进行施工设计,保证其强度、刚度和总体稳定性符合标准,满足各工况的要求。
根据桥梁及施工荷载预留上拱度,保持梁部外观线型与设计一致。严格控制连续梁模型的平整度、模型接缝,确保砼外观平顺光滑。
加强混凝土振捣。外侧设专人检查模板是否松动,同时敲击模板,检查混凝土是否密实。

33 质量保证体系
4、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
41安全保证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项目安全管理,设备质量、人员素质达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42安全防护管理机构
在中国路桥宁安铁路工程指挥部领导下,第二项目分部与监理公司、宁安公司及有关部门建立安全联控联系机制。
成立以项目经理部经理为组长,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项目经理部有关业务部门领导为委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架子队相应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形成安全管理组织体系。以施工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汛期安全、堤坝安全为首要职责,层层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安全规划,搞好安全培训,消除事故隐患,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43安全保证措施
431连续梁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
4311高空作业项目施工时,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高空作业安全设施必须严格按设计进行安装,并符合《铁路工程施工安全规定》的规定。高空作业者必须系安全带,设置防护网等防落设施。
4312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定期或随时体检,发现有不宜登高的病症,不得从事高空作业。严禁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登高作业。严禁酒后登高作业。高空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或硬底鞋,所需的材料要事先准备齐全,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
4313高空作业所用梯子不得缺档和垫高,同一梯子不得二人同时上下,在通道处(或平台)使用梯子应设置围栏。高空作业与地面联系,应有专人负责,或配有通讯设备。
4314夜间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六级以上大风,为确保施工人云的人身安全,应停止高空作业。
4315严禁人员乘坐运送物件的吊篮。
4316防护架外侧满挂双层绿色密目式立网围护。
43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线路采用三级漏电两级保护,作好接地连接;实行“一机一闸”制,配备专门的开关箱。现场所有的开关箱和配电柜上锁,由电工负责;经常对电器线路和设备检查维修,严防漏电和短路;使用安全电压和Ⅲ类电动工具等措施。
433支架施工的安全措施
(1)支架预压前要对支架结构进行详细检查,确保支架搭设牢固、稳定后,方可进行加载。
(2)施工中要注意安全,安全技术人员要在现场指导施工,加载(卸载)过程中应有专人指挥。加载不能过高,砂土袋堆放要稳固,防止砂土袋坍塌或掉落事故的发生。
(3)预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指导施工,加载预压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加载,分析原因,待故障消除后方可继续施工。
(4)预压完成后,沙袋必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052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