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概念和原理是什么

物联网的概念和原理是什么,第1张

你掌握这几点就行了: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

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这里面涉及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无线技术、网络技术等

深圳微浩VKFG系列4G DTU全网通无线数传模块用户提供 TCP 透明无线远距离数据传输或者UDP透明无线远距离数据传输的功能。设备支持串口RS232接口、RS485接口、TTL接口,设备可以直接客户的上述接口设备直接相连,把客户的PLC设备、工控设备的数据透明传输到客户的数据中心,实现对客户端末设备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设备控制等功能。
主要功能特性 :
◆1TCP透明数据传输和UDP透明数据传输;支持多种工作模式
◆2支持虚拟数据专用网(APN/VPDN)
◆3支持双数据中心备份及多数据中心(5个)接受数据
◆4智能防掉线,支持在线检测,在线维持,掉线自动重拨,确保设备永远在线。
◆5远程唤醒:支持短信,语音,数据等唤醒方式以及超时断开网络连接
◆6支持固定IP通信方式;支持DDNS动态域名通信方式。
◆7支持短信远程配置,远程控制;支持短消息告警
◆8丰富接口:提供RS232接口或者RS485接口或者TTL接口或者RS422接口,全接口支持。
◆9完善的网络支持:提供包括2G网络(GSM网络),25G网络(GPRS网络),275G网络(EDGE网络),3G网络(WCDMA网络,TD-SCDMA网络),4G网络(HSPA+网络,LTE网络),全网络的产品支持。
◆10数据包传输状态报告
◆11可以用作普通拨号MODEM
◆12标准的AT命令界面,支持串口软件设计,同时支持LINUX
◆13传输功能,格式协议可订

物联网移动终端一般是指集成了各类数据采集的手持终端,像MT5000就可以集成低频 高频 超高频 有源 一维 二维条码 可以有GPS 3G等物联网功能并带安卓的 *** 作系统 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或发送到后台数据库处理

物联网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包括网络、电子、射频、感应、无线、人工智能、条码、云计算、自动化、嵌入式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及应用,它要让孤立的物品(冰箱、汽车、设备、家具、货品等等)接入网络世界,让它们之间能相互交流、让我们可以通过软件系统 *** 纵himer、让himer鲜活起来。
就业方向只要有二个:
(1)面向物联网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
(2)主要面向岗位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目前通信网络发展中就业前景看好。

现有智能抄表技术多数用的是zigbee、PLC之类的通讯方式。
nb-iot是通讯技术,应用起来并不需要太多原理。简单来讲:对于表计本身就是换个通讯模块;取消掉传输过程中原有的集中器,改为直接把信息同表计通过运营商基站传给运营;相应需要修改下通讯接口。

物联网系统构成:

1、东西(设备):这些被定义为唯一可识别的节点,主要是传感器,它们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无需人工干预。

2、网关:它们充当东西和云之间的中介,以提供所需的网络连接、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3、网络基础设施:它由路由器、聚合器、网关、中继器和其他控制数据流的设备组成。

4、云基础架构:云基础架构包含联网的大型虚拟化服务器和存储池。

简介。

物联网系统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信息革命。该系统通过射频自动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图像感知器等信息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只不过更庞大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05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