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具备什么特征?

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具备什么特征?,第1张

智能化是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的发展方向,针对串联式加工生产线的布局结构和运行特点,讨论了自动生产线的功能、性能、控制要求和智能化模式及其特点。论述了在线测量和自动补偿功能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中的作用,讨论了导致尺寸误差的因素及其综合分析模式;提出了出现误差状态下的有效处理模式,即采用适度小于最大允差值的临界误差值作为判定比较值从而进行补偿和处理的方式,可避免或减小自动线进入损坏状态的概率和出现超差工件的概率。

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这意味着什么?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走入山东济南二机床集团生产线,待安装的商品摆得满满登登,职工们井然有序地实际 *** 作生产制造,一片忙碌景色。近年来,济南二机床市场上下齐心,与好几家新能源汽车企相继签署总价值超出5亿人民币商品订单信息,迎接一季度开好局。

在山西太原,薄如打印纸张的“手撕钢”已普遍适用于各种高技术机器设备加工制造业;在西藏林芝市,辅助配电、 *** 纵确诊、安全性检测等新技术应用,助推复兴号高原地区内电双源动车组列车驶上雪域高原;在白鹤滩水电站,独立研发的全球单机版容积至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完成了在我国高端装备的重大进展。

2012年至2021年,在我国制造业增长值由1698万亿增加到314万亿;制造业增长值早已持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在我国工业生产有着41个类别、207其中类、666个小项,是全球唯一有着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列出所有工业生产类别的国家,有220多种多样工业生产出产量居全球第一位。一批竞争能力强的公司出类拔萃。2021年,在我国有143家公司进到全球500强排行榜,比2012年提升64家,在其中,企业入选73家。高铁动车、核电厂、4G/5G等成管理体系走向世界,“中国生产制造”在全球全产业链供应链管理中的知名度不断飙升。

“蛟龙”入海、“嫦娥”探月、“神州”奔月、“周泰”探火、“羲和”逐日、“天宇”畅游星空、“北斗定位系统”组网方案;大型飞机试飞,10000米载客潜泳器、北极破冰之旅科考船完工交货,5G互联网全球经营规模较大、5G终端产品用户占全球80%以上……党的十八大至今,一件件大国重器问世,一批批重要武器装备完成提升,一些前端行业逐渐进到并跑、领先环节。

截止到2021年底,在我国共完工2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区共创制造业创新中心、223家省部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21年,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船只等全产业链国际性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海运集装箱生产量同比增加1106%,处理芯片生产量同比增加333%;新式表明、工业母机、新型材料等行业科技攻关获得阶段成果,在其中工业机械手、太阳能充电电池同期相比分别提高449%和421%,新能源车产量环比均提高约16倍。

5G网络系统全覆盖,全自动巡检机器人、远程 *** 作没有人采掘等智能化运用,让数百米深的煤矿更安全性;工业物联网颠覆式创新,智能车间的订单信息交货率、电力能源使用率、存货周转率均稳步提升;通过智能化更新改造,个性定制、数字化协作、服务创新拓宽等融合发展新模式、业态创新在传统的公司迅猛发展。

在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武器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大幅度快于制造业均值增长速度,对规上工业提高的增长率各自从2015年的118%、318%升高到2021年的286%、45%。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转型发展大力开展,截止到2021年12月底,全国各地企业重要工艺流程机械化率、智能化产品研发设计工具覆盖率各自达55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升307个和259个点。节能减排减排取得成效,“十三五”期内,全国各地规模以上企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耗能总计降低16%,2021年同期相比再降低56%。

数据全方面应用 推动社会变革转型

大数据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中,通过对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辅助决策,拓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给人类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强力引擎。美、欧、日等国家纷纷将推动大数据发展与应用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大战略。2012年3月,美国发布《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旨在利用大数据加速科学、工程领域创新,强化国土安全,转变教育和学习模式。2010年11月,欧盟提出《欧盟开放数据战略》,希望使欧盟成为公共部门信息再利用的全球领先者。八国集团发布了《G8开放数据宪章》,推动数据开放和利用。围绕大数据资源掌控权和应用主动权的新一轮国际竞争已经爆发,中国发展大数据也时不我待。

大数据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开辟了新途径。处于数据爆炸的时代,制造企业获取、管理和利用到的数据量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若能对数据进行科学的采集、组织、分析与利用,为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就能够提高生产率、利润率和企业综合发展水平。特别是,随着制造业逐渐进入“数据驱动”的发展阶段,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重要支撑手段。

我国具备发展制造业大数据的比较优势。我国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量超过32万家,从业人员众多,信息化发展水平日益提高,每时每刻产生大量制造数据,应用场景丰富,发展空间广大。通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信息技术、产业、应用和信息资源领域都有一定积累,一些信息服务企业面向制造业领域提供大数据服务,为加快大数据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奠定了比较扎实的产业基础。为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发展智能制造、“互联网 ”制造和工业大数据等任务要求,也为制造业大数据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认真面对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当前,大数据正处于发展孕育期,应用经验积累不多,应用路径尚不清晰,安全风险有待进一步评估。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全行业尚未形成对大数据客观、科学的认识,对数据资源在推动制造业发展方面的战略价值认识不足。多数企业对数据资源建设不够重视,数据质量普遍较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标准规范不统一,企业间和企业部门间缺乏数据互通的有效机制,数据价值难以有效挖掘利用。技术创新与支撑能力不足,大数据软硬件产品和面向制造业特色应用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发展尚不成熟,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呈现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制造业大数据应用需求。既熟悉制造业需求又懂得大数据技术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数据开放、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缺失,制约制造业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

大数据推动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

大数据精准响应用户需求,提高制造业研发设计水平。研发设计水平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研发设计过程中应用大数据,能够推动打造集成创新平台,广泛收集和深入挖掘消费者的使用行为数据与意见反馈信息,更准确地掌握海量消费者的使用喜好,并借由众创、众包等方式,将消费者带入到产品的需求分析和研发设计等创新活动中,推动产品设计方案的持续改进。

大数据实现业务场景交互,推动生产制造智能化升级。如果说传统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给生产制造提供了“肢体”“感官”和“神经”,大数据的应用则给生产制造配上了“大脑”,使之能灵活应对各种业务场景,实现真正的智能。通过整合、分析制造设备数据、产品数据、订单数据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能够使生产控制更加及时准确,生产制造的协同度和柔性化水平显著增强。

大数据辅助企业科学决策,增强制造业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决定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支撑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石。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经营管理的滞后是一重要因素。大数据的应用,能够推动跨行业、跨区域创新组织的建立和协同设计、电子商务、众包众创等新模式的发展,增强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例如,海尔集团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支撑构建起横纵结合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打造出以订单为中心、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相互咬合、自行调节运行的业务链条,以及汇集互联网众多网友智慧的研发创新网络,实现了企业经营多元化、组织高效化、创新开放化,使企业通过技术产品的不断创新和软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全球家电制造行业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大数据支撑生产型服务发展,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围绕产品发展服务业务,是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大数据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使企业业务从产品生产销售,向生产型服务领域延伸;二是使企业发展模式从围绕产品生产销售提供售后服务,转为围绕提供持续服务进行产品设计;三是使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从产品制造与销售环节,转为售后的生产型服务环节。

大数据与传统业务加速融合,催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例如,智能儿童手表通过融合位置数据、行为数据、图像数据、社交数据,向儿童及家长提供卫星定位、紧急求救、运动监测、互动游戏等实用功能,近期在我国热销,部分品牌产品日销量甚至达10万台。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多样的消费需求,将大数据融入到可穿戴设备、家居产品、汽车产品的功能开发中,能够推动技术产品的跨越式创新,形成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制造业发展新领域,有助于抢占制造业新的增长点和制高点。

促进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健全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立容量更大、服务质量更可靠的工业宽带网络,加强制造业领域无线宽带网络规划布局,部署面向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工厂及物联网应用的低延时、高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发挥互联网企业、工业软件企业优势,引导其与制造企业紧密融合,面向制造业重点领域信息物理系统及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构建无线传感网、工业控制网、工业云平台及云应用、工业大数据平台等新兴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数据的统一采集、管理和高效处理。

建设制造业数据资源。推进传感器等数据采集终端的大规模应用,多渠道、多层面采集获取数据。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行业组织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业大数据存储中心和分析中心,汇聚形成系统、全面、及时、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完善制造业数据资源建设相关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激励手段,规范数据资源性质,明确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科学合理界定公共信息资源边界,形成各方面积极参与、互利共赢的数据资源建设态势。

突破制造业大数据核心技术。开放自主可控的制造业大数据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重点业务环节应用软件,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开发专业化的制造行业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和工具,提供特色化的数据服务。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制造业大数据分析关键算法和关键技术研究。

提升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制造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增强制造业大数据应用能力。选择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制造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制造业新业态,推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

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研究制定面向制造业领域信息采集和管控、敏感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大数据安全保障制度建设。研究制定数据分级标准,明确制造业大数据采集、使用、开放等环节涉及信息安全的范围、要求和责任。推动数据保护、个人隐私、数据资源权益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和立法工作,明确各方责、权、利。制定出台对制造业数据采集、传输、保存、备份、迁移等的管理规范,加强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应急防范等信息安全基础性工作,有效保障数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各环节的安全可靠。

培养复合型大数据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结合计算机、数学、统计等相关专业优势,设立大数据相关专业。鼓励高校和制造企业共同开展职业教育,联合培养同时具备大数据应用能力和制造业专业素质的复合型大数据人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有计划、分层次的引进大数据相关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领军人才,依托制造业大数据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引进拥有实践经验的大数据管理者、大数据分析员等高端人才。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全方面应用 推动社会变革转型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目前,随着锻造车间自动化装备的大量应用,包括锻造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物料装箱、物料配送等环节上都在不断提升自动化率,如何提升锻造的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充分发挥自动化装备优势成为了首要任务。

本文主要介绍锻造车间在数字化能力建设中的思路及案例,为数字化锻造车间概念的进一步拓展提供思路借鉴。
先进锻造工厂需要具备高速锻造线、数控伺服电动螺旋压力机,轻量化模具等自动化设备,同时以数控系统为核心,构建生产过程监控系统、数字化检测报告、自动化物料管理平台以及设备预测性维护等数字化系统,将锻造朝着安全、绿色、柔性化、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方向进一步发展。

数控伺服电动螺旋压力机

目前,伺服电动螺旋压力机已经受到更多锻造企业的青睐,伺服技术能够检测生产报告从而达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的目的,能够对现场工艺的准确性,对设备和 *** 作进行安全检测,出据显示生产过程检测报告。

电动螺旋压力机

自动化物料管理平台

传统锻锻件料架是车间数字化管理中的难题,智能锻造车间可以通过安装自动化智能车间,自主将锻件、车辆等信息通过物联网传输给智能物料管理平台,后台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给出成品件、包装器具的动态库存和实时消耗。
通过不断建设与提升车间智能化能力,在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物料管理、质量检测等方面不断提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节约制造成本,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417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