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水量演化预测

地下水水量演化预测,第1张

为了分析研究区地下水水量的演化趋势,并使该区域地下水资源能够进一步统一合理的调度管理,本次研究建立了该区的地下水水量模型,在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之后,对不同开采方案下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了预测预报。

1022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1)计算区范围

研究区在丰润区中北部,北部边界为到七树庄镇,南部边界为到三女河乡,西部边界为到燕子河乡,东部边界为到丰润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2'~118°14',北纬39°43'~39°51',面积为4291km2。研究区位于一个比较完整的地下水系统内,包括石各庄镇、燕子河乡及三女河乡、新庄子乡的北边部分地区、丰润镇西边部分地区、七树庄镇及白官屯镇大部分地区。在垂向上,由于裂隙、岩溶发育不普遍,断裂在分布上也有其局限性,基岩的地下水丰富程度远不及第四系地下水,而且在深度110m左右有一稳定的相对隔水层(厚度3~4m的亚黏土层),所以本次垂向计算范围上起潜水面,下至-110m深度的第四系孔隙潜水。

(2)含水层

本次研究的含水层包括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含水层,包括第四系上更新统、中更新统、下更新统的砂层和卵砾石层,主要分布在东部,由北向南厚度和埋深变大。研究区主要含水介质为卵砾石层,单层厚度可达60m,且分布稳定,构成系统地下水最主要的储存和运移场所。在各含水层组之间缺乏稳定连续的隔水层,加上打井混合开采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密切,具有统一的地下水流场。系统东北部,含水层颗粒粗单位涌水量可达100m3/(h·m),渗透系数为260~300m/d。向西南颗粒渐细,释水与导水能力渐弱,近西南边界地段,单位涌水量为15~20m3/(h·m),渗透系数为10~25m/d。因此,将含水层概化为单层非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

(3)边界条件

1)侧向边界。北部为蓟县系白云岩,地下水位观测资料表明,山麓地带岩溶裂隙潜水与第四系孔隙水之间水力联系甚微,故视其与第四系的分界线为隔水边界;东西两侧西北部沙流河镇及东北部还乡河出山口垂直于地下水流线方向的断面,为补给边界。西南部为透出边界。其余边界顺流线方向的为隔水边界。

2)垂向边界。顶部,系统通过包气带接受大气降水、农业灌溉回渗、河流入渗等补给,作为透水边界。底部,在深浅含水组之间有一稳定的相对隔水层(厚度3~4m的亚黏土层),深度在110m左右,视为隔水边界。

(4)源汇项的确定

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包括大气降水入渗、井灌回渗、地表水灌溉渗漏、渠系渗漏、河流渗漏及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系统的排泄包括地下水开采、潜水蒸发及侧向径流排泄。地下水总体流向由东北向西南。由于水力坡度较小,含水层厚度变化不大,将其视为平面二维非稳定流地下潜水系统。系统内的开采井概化为点井,在剖分时放在节点上进行处理。参照前面地下水资源计算的成果确定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地下水系统源汇项(表1023)。

表1023 源汇项统计表

(5)参数分区及参数初值

1)参数分区。根据含水层成因时代、岩性特征、岩石的水理性质进行分区,划分为17个参数分区(图1018)。

图1018 含水层参数分区图

2)参数初值。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及本次有关研究成果,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区内井灌回渗系数为016、渠系利用系数为071、渠系渗漏系数为050和白官屯灌区的田间灌溉入渗系数为016,其他参数初值见表1024。

表1024 研究区各分区参数初值表

1022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1)数学模型的建立

根据前面所述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学模拟的数值模型可概化为非均质各向同性的潜水的非稳定流模型,其地下水的数学模型如下:

变环境条件下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变环境条件下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变环境条件下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变环境条件下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式中:K为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m/d;h、h0、h1、H0、H 为地下水位、初始水位、一类边界点的水位、潜水初始水位、潜水水位(高程);B为含水层底板标高,m;ε为含水层的源汇项;μ为含水层给水度;q为二类边界单宽流量,m3/h·m;x、y为坐标;t为时间;Ω为研究区范围;n-为边界上的内法线;qn为单位流量在垂直Г上的分量;Г1、Г2为一类及二类流量边界。

(2)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选择

地下水模拟系统(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 简称 GMS),是美国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环境模型研究试验室和美国军队排水工程试验工作站在综合Modflow、FEMWATER、MT3DMS等已有地下水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的图形界面软件[57~60]。GMS软件具有良好的使用界面,强大的前处理、后处理功能及优良的三维可视效果。GMS软件是一个集各类软件于一体的,不仅具有地下水流模拟、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的功能,其在实现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方面功能亦同样突出。

本次计算采用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系统软件GMS60进行求解。在研究区域Ω上采用矩形剖分和线性插值,应用迦辽金有限差分法将上述数学模型离散为有限单元方程组,编制程序然后求解。同时应用软件对计算区进行单元自动剖分和数据的自动采集,包括各结点的含水层顶板、底板高程,水位等数据,在确保计算精度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空间离散

研究区面积为4291km2,采用GMS60进行自动矩形剖分,剖分单元12846个,每个单元格为180m×185556m,面积为00334km2(图1019)。

图1019 研究区网格剖分图

(4)时间离散

在综合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选定2010年10月~2011年9月为模型识别期,以月为应力期共划分11个应力期,每期分6个时间步长。依据统测资料确定2010年10月31号研究区地下含水层的初始流场(图1020)。

图1020 研究区地下含水层的初始流场图

10223 模型的识别和验证

(1)模型的识别

通过模型校正可以深化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确定出能够反映地下水系统实际情况的水文地质参数,从而为正确地对未来条件下地下水系统的渗流状态进行预测奠定基础。在综合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5月为模型识别期,该时段为枯水期,源汇项相对较少,但是流场特征也可以较好的反映出含水层系统的特征,以2010年10月31号研究区的地下流场为模型的初始流场进行拟合(图1021)。

图1021 研究区含水层识别期流场拟合图

在研究区地下水水位与实测水位拟合校正过程中,以实际观测孔的监测资料作为模型识别的依据。对模型拟合误差进行统计,表明水位拟合相对误差小于10%的节点占已知水位节点数的85%以上,从研究区含水层流场拟合图上看出,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等值线的整体拟合程度良好,模拟结果基本符合实际观测情况,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模型的验证

为了检验模型的“仿真”程度,利用2002年1月到2011年9月的长时间序列地下水位统测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通过不断的调整修改后,得到验证后的各分区参数值(表1025)及研究区含水层验证期流场拟合图(图1022)。

表1025 渗透系数和给水度分区初值表

图1022 研究区含水层验证期流场拟合图

模型拟合误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水位拟合相对误差小于10%的节点占已知水位节点数的74%以上。说明研究区含水层结构、边界条件的概化、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可以利用该模型对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预测预报。

10224 地下水开采预测

利用已建立的地下水系统模拟模型,通过以下三个预报方案对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预报。

第一方案:未来地下水开采按照2011年开采现状条件,预测2020年的地下水位。

第二方案:参考丰润区社会发展情况,按照农业开采量减少10%,工业及生活开采量增加20%,预测2020年的地下水位。

第三方案:按照农业开采量减少10%,工业及生活开采量增加20%的基础上,在丰润区石各庄镇建立开采量5万m3/d的唐山市后备水源地,预测2020年的地下水位。

各预报方案的补排量计算统计结果见表1026。

表1026 各预报方案补排量对比表

(1)第一方案

2011年地下水开采量为34787亿m3,假设未来都以2011年的开采量开采,得到2020年地下水位的预测图(图1023)。

图1023 第一方案2020年地下水位预测图

从图1023可知,到2020年研究区潜水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趋势,约3m,地下水水量均衡处于负均衡状态,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应加强规划管理。

(2)第二方案

按照农业开采量减少10%,工业及生活开采量增加20%,假设未来都以36279亿m3/a地下水开采量开采,得出2020年的地下水位预测图(图1024)。

图1024 第二方案2020年地下水位预测图

从图1024可知,到2020年研究区潜水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趋势,约3m左右,地下水水量均衡处于负均衡状态,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在丰润镇南部开始出现水位下降漏斗的趋势。如果以第二方案开采,将会对漏斗周边地区的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所以应合理规划地下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3)第三方案

按照农业开采量减少10%,工业及生活开采量增加20%的基础上,在丰润区石各庄镇建立开采量5万m3/d的唐山市后备水源地,假设未来都以38104亿m3/a地下水开采量开采,得到2020年的地下水位预测图(图1025)。

图1025 第三方案2020年地下水位预测图

从图1025可知,到2020年研究区潜水地下水位呈整体下降趋势,约5m左右,地下水水量均衡处于负均衡状态,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在丰润镇南部开始呈现水位下降漏斗。如果以第三方案开采,将会对漏斗周边地区的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损坏地下水系统循环利用,应结合利用周边的地表弃水进行人工回灌补充地下水资源。

国家级研究所
名称 所在省(或直辖市)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甘肃
上海机电工程科技情报研究所 上海
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 河北
华北油田井下工艺研究所 河北
吉林省油田管理局钻采工艺研究所 吉林
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技术服务公司工艺研究所 黑龙江
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工艺研究所 新疆
胜利油田设计规划研究院 山东
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研究所 四川
华北石油管理局橡胶制品暨防腐技术研究所 河北
化学工业部乳胶工业研究所 云南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科学技术研究所 湖北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 甘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塑料厂研究所 江苏
中国轻工总会玻璃搪瓷研究所 上海
四川维尼纶厂研究所 四川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天津大学天津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 天津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扬子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江苏
中国石化销售公司株洲石油储存研究所 湖南
萍乡市焰花鞭炮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烟花爆竹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江西
化学工业部海洋涂料研究所 山东
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二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研究所)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天津
民政部北京假肢科学研究所 北京
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吉林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上海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四川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
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研究所 广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北京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西北高科技开发公司 陕西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研究所 北京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北京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北京
北京星航机电设备厂 北京
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贵州
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
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 北京
化学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院 辽宁
化学工业部锦西化工研究院 辽宁
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 四川省晨光高分子合成材料开发公司 四川
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地球物理研究所 新疆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北京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研究室 上海
上海新风化工研究所 浙江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 北京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辽宁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矿山测量研究所 河北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选煤研究所 河北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 山西
东北内蒙古煤炭工业联合公司长春煤炭科学研究所 吉林
峰峰矿务局煤炭科学研究所 河北
汾西矿务局科技处 山西
徐州矿务局科学研究所 江苏
淮南煤矿科学技术研究所 安徽
牡丹江煤矿机械厂煤矿研究所 黑龙江
铁岭选矿药剂厂研究所 辽宁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设计研究院 湖北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石油天然气储量管理研究室 北京
华北石油管理局油建一公司施工技术研究所 河北
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所 新疆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油气田采收率研究所 北京
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山东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南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甘肃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北京
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 北京数据通信技术总公司 北京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 北京
河北省张家口煤矿机械研究所 河北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研究所 辽宁
锦西炼油化工总厂研究院 辽宁
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研究所 江苏
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南京炼油厂设备研究所 江苏
光华化学工业公司冶金研究所 内蒙古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 上海
冶金工业部马钢自动化计控研究所 安徽
冶金工业部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设计研究院 上海
山西省太原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山西
包头钢铁稀土公司冶金研究所 内蒙古
本溪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辽宁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安徽
天津钢铁研究所 天津
贵州省贵阳钎钢研究所 贵州
山东铝业公司研究院 山东
湘乡铝厂科研所 湖南
中国轻工业经济科技信息中心 北京
中国核情报中心 北京
冶金工业部信息标准研究院 北京
中国舰船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一四所 北京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北京
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 吉林
化学工业部南京化工厂研究所 江苏
化学工业部湘东化工机械厂研究所 湖南
化学工业部施工技术研究所 河北
北京市北氧特种气体研究所 北京
中国轻工总会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
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南京烷基苯厂研究所 江苏
化学工业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北京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房建材料与混凝土研究所 北京
无锡球墨铸铁研究所 江苏
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北京
中国儿童发展中心 北京
电子工业部第三十九研究所 陕西
机械工业部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上海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 北京
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 河南
广播电视部设备制造厂无线电设计研究室 北京
中国轻工总会电光源材料科学研究所 江苏
中国轻工总会制鞋研究所 北京
成都铁路局成都科研所 四川
国家测绘局测绘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
冶金工业部天津地质研究院 天津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湖北
河北省地质矿产局综合研究地质大队 河北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山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北京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二院十七所 北京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一八研究所 陕西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北京
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科学研究所 天津
兰州炼油石化研究院 甘肃
郑州铁路局西安科学技术研究所 陕西
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 江苏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北京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四川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0五研究所;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华中机械研究所 湖北
核工业第六研究所 湖南
飞机强度研究所;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二三研究所 陕西
化学工业部科学技术研究总院 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 新疆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河南
中国轻工总会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云南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北京
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 天津
北京振兴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
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三四研究所 北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
兰州炼油化工自动化研究院 甘肃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
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 天津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北京
哈尔滨发动机制造公司设计研究所 黑龙江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江苏
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爆破器材研究所 江苏
成都仪表机床研究所 四川
大河珩磨机床研究所 宁夏
北京特种工程机械研究所 北京
国家国内贸易局郑州棉麻加工研究所 河南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北京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巴陵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湖南
湘潭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 湖南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山东
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 山东
交通部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重庆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研究所 海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湖北
中国纺织总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北京
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情报研究所 北京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南铝加工厂研究所 重庆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公司设计研究院 安徽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北京
中国轻工总会杭州机械设计研究所 浙江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北京
机械工业部郑州机械研究所 河南
国家科委管理科学研究所 湖北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技术研究所 北京
包头钢铁稀土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内蒙古
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所 湖南
沈阳火化设备研究所 辽宁
中原石油勘探局采油工艺研究院 河南
核工业华南地质局二九○研究所 广东
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河南
国土资源部四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矿产科研所 四川
西安核仪器厂研究所 陕西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
铁法矿务局煤炭科学研究所 辽宁
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北京
山东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 山东
水利部成都勘测设计院科学研究所 四川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 北京
国家国内贸易局食品检测科学研究所 北京
中国药科大学抗生素研究室 江苏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北京
中国唱片总公司上海公司 上海
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 北京
国营第六七四厂产品研究

如果又条件的话,直接在你考的那个学校附近租个房子,比较方便了解信息,
要不然就在你家附近最近的考点报名就可以了,任何一个考点都行的,
以下是今年河北的考点
2010内地省市硕士报考点列表之河北(17处)
报考点
唐山市教育考试院
秦皇岛市教育考试院
邯郸市教育考试院
邢台市招生办公室
保定市教育考试院
张家口市教育考试院
承德市教育局招生办公室
沧州市教育考试院
廊坊市招生办公室
衡水市招生办公室
华北石油管理局招生办公室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石家庄市长安区招生办公室
石家庄市裕华区招生办公室
石家庄市桥东区招生办公室
石家庄市桥西区招生办公室
石家庄市新华区招生办公室
其他招生简章啊,书目啊,看这里!
>

1、河北师范大学(Hebei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2、河北医科大学(Hebei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河北医大”,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教育部三方共建,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3、河北科技大学(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坐落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是一所成立于1996年5月的地方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4、河北经贸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兼有文学、理学、工学和艺术学的多学科财经类大学。学校始于1953年创办的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石家庄合作学校,1995年由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5、河北地质大学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国土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河北师范大学

百度百科-河北医科大学

百度百科-河北科技大学

百度百科-河北经贸大学

百度百科-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大学有很多,比如有燕山大学、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

1、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是以工学为主,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大学。学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2、河北大学

河北大学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分别共建。

入选中国“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中国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拥有研究生院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五四东路180号

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试验示范工程特殊贡献单位”称号。

学校构建“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专业体系,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华电路689号

4、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是中国较早成立、规模较大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设有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等教育机构。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南二环东路20号

5、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的前身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立的直隶农务学堂;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别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学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是教育部100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灵雨寺街289号

6、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始建于1894年,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优良医学教育传统的省属骨干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三方共建高校。

河北医科大学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河北省的医学教育、医疗救治中心,也是河北省的医学研究中心。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中山东路361号

7、石家庄铁道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是河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是全国重点大学,入选“2011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北二环东路17号

8、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坐落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是一所成立于1996年5月的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

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和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河北科技大学,被列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省属重点高校,被河北省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裕翔街26号

9、华北理工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简称华北理工,是一所以工、医为主,理、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留学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等全方位教育层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

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地址: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湾生态城渤海大道21号

10、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位于河北省石家庄,由河北财经学院、河北经贸学院、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兼有文学、理学、工学和艺术学的多学科财经类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11所大学之一,被河北省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被确定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之一。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学府路47号

以上内容来源 百度百科-河北大学

以上内容来源 百度百科-石家庄铁道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不是985工程高校,是211工程高校,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京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简称北科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和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学校历史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矿冶学科。

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培养冶金专门技术人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建立钢铁学院。同年4月,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冶金系和采矿系、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冶金系、山西大学冶金系、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北京工业学院冶金系和采矿系及钢铁机械专修科、清华大学采矿系金属组合并,在清华大学内正式组建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设有采矿、冶金、机械、金热相处理、金属压力加工等5个系,学制四年。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

1953年8月,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从清华大学迁到海淀区学院路新校址。

北京钢铁学院

1960年,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9年10月,林彪“第一号令”下达,北京钢铁学院和周边的兄弟高校一样面临外迁的命运。12月,北京钢铁学院派出50人组成的先遣队,出发去江西,拟在余干县筹建“五·七“农场,然后以场建校。后因当地不宜办学,先遣队又被派往云南,拟与昆明工学院合并。党中央说华北有很多钢铁工业,不能没有钢铁学院。因此,北京钢铁学院继续留在北京市办学。

粉碎“四人帮”后,经过恢复整顿,北京钢铁学院建立了正常教学秩序。 

北京科技大学

1988年,北京钢铁学院再次重新申请改名时,因北京工业学院已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故国务院办公厅领导与学校领导及部分老教授进行磋商,确定改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17年9月,北京科技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师资力量

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职工总数3371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598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900人,其中专任教师1906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双聘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双聘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9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4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底,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顺德研究生院等机构,开办55个本科专业;世界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物资源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物联网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纳米材料与技术、土木工程、工商管理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矿物资源工程(采矿工程方向)、冶金工程(钢铁冶金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压力加工方向)、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冶金机械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热能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力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岩土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环境工程

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纳米材料与器件物理学、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

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

学术科研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

学校设有融合创新研究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沿海协同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1978年至2018年12月底,学校共申请专利7812项,授权专利4630项;有2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76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

据教育部统计,1978—2011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2019年1月,学校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3项、参与完成4项。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学校“高性能铜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技术与应用”“露天转地下高效转型建设大型数字化地下金属矿山的研究与实践”“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等科研成果应用到了国民经济建设中,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合作交流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中国国内150多个省市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先后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180多所中国以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985工程是指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625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