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学什么

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学什么,第1张

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学习内容如下:

专业基础课程:现代通信概论、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射频与微波电子线路、数据网组建与维护。

专业核心课程:电波传播与天线、卫星地面通信系统运行与维护、卫星定位与测量、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Python语言与数据处理分析、卫星物联网应用开发、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与维护。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数据网组建与维护、卫星通信系统、卫星导航、电子地图制作、遥感数据测试分析等实训。在电信、卫星通信传输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代表之一,纳入新型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范畴,随着我国商业航天市场的逐步开放,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庞大市场,卫星国有大型企业和许多民营企业纷纷布局卫星互联网星座产业,将带动卫星通信系统终端设备与软件应用市场爆发式发展。

北斗与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加速实现融合创新,以北斗提供的时空信息为核心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产品,必将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互联网位置服务中,大规模进入到行业应用、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领域。

近5年来,据各大招聘平台的统计卫星通信类的岗位的招聘数量持续上涨,预计未来3-5年,随着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中国卫星通信的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以上。

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山东卫星遥感应用产业生态正逐步显现。

4月27日,山东首次成功发射了齐鲁一号和齐鲁四号两颗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未来,齐鲁卫星 星座 将发展到20颗卫星,打造山东卫星遥感应用产业高地。

抢先布局遥感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按用途主要分为通信、导航、遥感等类别,此次发射的齐鲁卫星属于遥感卫星,拥有多种对地观测手段。”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雷斌表示,发射门槛的降低使得商业卫星发射变为现实。遥感卫星的成本已经从最初的数亿元降至目前的几千万元,成本仅有最初的十分之一。

据雷斌介绍,齐鲁卫星一号和四号都属于齐鲁卫星 星座 。其中,齐鲁一号雷达卫星,不受地面光照、云层、雾霾的影响,可全天时、全天候工作,解决光学卫星“看天吃饭”的不足,甚至可以像CT扫描一样,“看”到地下几十厘米的管网。齐鲁四号光学卫星分辨率则达到05米,具备常规推扫、凝视视频等多种成像模式。

齐鲁卫星 星座 其实是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空天信息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布局。据了解,齐鲁卫星 星座 可实现全球任意地点一个小时之内重访,山东省全域两小时之内覆盖,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地观测综合能力。此外,齐鲁卫星 星座 能够查明全球范围内重大动向变化,准确掌握重要目标的变化情况,跟踪监视重大危机和突发事件进程,在农业、工业、环保和海洋等多个重要行业的智能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环境治理等重要领域。

“齐鲁卫星 星座 是中国首次采用‘天基互联网+遥感小卫星’模式的创新型遥感卫星应用示范项目。”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孙殿义此前表示,齐鲁卫星不走纯商业化的路子,而是采取“平台+创客”的形式发展产业生态,通过共享齐鲁卫星的一流数据,吸引中国创新创业团队,建立空天信息创新平台和产业孵化体系。目前围绕卫星遥感产业生态建设,山东已经孵化15家创新创业企业。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去年疫情期间,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就会同遥感智库,利用太空遥感先进技术,对省内济南、青岛、潍坊、日照四个城市11家大型生产企业、运输枢纽等进行观测。除此之外,山东还将物联网、卫星遥感等信息化手段导入农业生产中,利用卫星遥感与人工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排查农村黑臭水体。

雷斌透露,当前,卫星互联网、遥感、导航等航天产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根据规划,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齐鲁二号和齐鲁三号两颗光学卫星也将发射。未来3-5年内,山东将发射20颗左右遥感卫星,组建齐鲁卫星 星座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齐鲁卫星创新生态将引进1-2家上市公司,培育5-10家重点企业,孵化20-30个创新创业团队。预计两年内,吸引带动投资将超过10亿元。

发力空天信息产业

事实上,山东已悄然发力空天信息产业。

2020年11月7日,由山东中科院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下称“国科中心”)引进的北京国电高科 科技 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济南天启与国电高科联合研制的“济南国科中心号”(天启11号)物联网卫星已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计划未来3-5年内在济南培育从火箭、卫星研制运营,到载荷、发射,再到卫星数据应用、科普教育等全产业链条。”国科中心秘书长张佐军表示,今年将全链条引进中科院体系的商业航天产业项目,形成中科院在北方的商业航天基地。

两家卫星发射主体所在的济南,也在加速推进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济南市政府去年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签订了“1+4”深化合作协议,即齐鲁研究院深化合作协议,以及低空监视服务网示范项目、中科卫星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先进微纳集成系统设计制造平台项目等4个专项合作协议。

还制定了济南空天信息产业“1234”工作目标,即创办1所大学,建设2所研究院、培育3家上市公司、打造4个特色园区,力争用3-5年的时间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成为带动经济 社会 发展的新高地。

来自济南市发改委的消息显示,今年济南还将编制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空天信息产业联盟,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投资公司,加快空天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筹建空天信息大学。

而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除了齐鲁卫星 星座 外,也在布局卫星导航项目。据悉,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正与北京未来导航 科技 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建设。该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已被纳入国家北斗综合PNT规划。按照建设规划,2022年完成系统建设,将为全球提供商业化厘米级导航与位置服务。

在山东省刚刚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编制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发展方案,还将实施低轨卫星导航增强项目、低空监视服务网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项目、烟台卫星互联网应用产业园 、山东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潍坊北斗 科技 创新产业园等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工程。

首先是要做好基础建设,包括资源,产品,技术等,然而纵观国内IDC,以中小型居多,普遍存在资源匮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系统化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缺陷。建议可以试试借助ZKEYS系统,一方面,ZKYES系统提供优质的核心资源与各项配套服务,打造本地化自生产技术支持和云端资源池共享的一站式资源解决方案,提升产品硬实力。另一方面,ZKYES系统串联研发、生产、服务、运营、商务、财务、人力资源管理七大关键业务环节,优化流程管理,形成系统化管理、平台化运营、可视化监控、自动化运维、流程化管控的产业标准化体系,驱动IDC践行数字化转型,提升软实力。

2020年,“新基建”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据统计,截止到3月1日,全国有13个省市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涉及新基建总投资金额约为34万亿。包括5G基建、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七大板块,涵盖了交通出行、工业生产、民生保障、通信等方方面面。

新基建七大领域

自动驾驶进入快车道

与传统“铁公基”相比,“新基建”带有浓重的产业互联网基因,强调运用许多已经存在的尖端科技、技术去对传统的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是一个“并入式”的发展过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众多科技企业多年来的技术积累,为“新基建”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以 “新基建”七大板块之一的人工智能为例,自动驾驶集成了人工智能几乎所有技术类型,可以说是AI技术的皇冠。其发展应用涉及到从底层硬件到AI技术和平台等多个方面,包括芯片、传感器、计算机视觉、云平台、大数据服务等技术板块,涵盖环境感知、决策、高精地图与定位、车联网V2X、决策控制、测试与验证等复杂细分产业链。

腾讯自动驾驶汽车路试

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从能源、交通、信息这三大领域推动。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大带宽、低延时的5G通信网络普及、以及智慧化的道路建设,自动驾驶将进入发展快车道。

科技企业加大自动驾驶领域技术投入

过去几年,为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以腾讯为代表的众多科技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为自动驾驶迎接“新基建”时代储备了充足的技术资本。

1、高精度地图覆盖全国高速、快速路

以高精度地图为例,它能为车辆提供精准的车辆位置信息和丰富的道路元素数据信息,帮助汽车预知路面复杂信息,如坡度、曲率、航向等,对于L4级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来说,高精度地图是必要条件。

我国拥有高精度地图生产资质的企业屈指可数,腾讯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腾讯高精度地图团队已经完成了对全国重点城市快速路、高速路的高精度地图采集和数据生产,基于高精度地图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也开始了道路测试。

2、自动驾驶仿真技术落地应用

测试与验证,是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一大难点。绝对安全是人类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业普遍认为,要做到这一点,至少需要110亿英里的测试数据来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优化。这需要100辆汽车,以40km/h的速度,昼夜不停跑上500多年,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

为了积累足够的测试数据,使用模拟仿真平台提升测试效率成为了行业的普遍选择。腾讯也利用强大的游戏引擎、工业级车辆动力学模型、三维重建等技术打造了自动驾驶模拟仿真系统TAD Sim。

上海博园路仿真效果对比

通过高精度、可扩展的模拟仿真技术,腾讯自动驾驶模拟仿真平台可以依据具体需求构建出一个无限趋近真实世界的场景,不仅可以满足不断迭代的测试需求,还可以提高自动驾驶研发效率。在场景型云仿真之外,腾讯还打造了虚拟城市型云仿真,让自动驾驶车辆在虚拟环境中持续的运行,并支持大规模并行加速,提升测试效率,满足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验证需求。

目前,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中心等自动驾驶测试验证机构,也在采用腾讯模拟仿真平台来探索测试验证的创新应用。

3、顺应时代 布局5G-V2X

V2X,是自动驾驶走向落地的另外一项关键技术,其中V代表车辆,X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当前X主要包含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该项技术的作用在于打通车、路、人的闭环,实现车辆与外界的实时信息交互,以最大限度弥补单车智能的不足,保证自动驾驶汽车在极其复杂的交通环境中也能安全行驶。

V2X技术需要依赖5G带来的大宽带、低延时信息交互。在“新基建”中,5G建设也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被列为重中之重。

在5G-V2X的运用方面,腾讯未来网络实验室在2019年5月,正式发布了5G车路协同开源平台,聚焦于基于边缘计算的车路协同领域,着力于解决终端设备普及率低、没有主流软件触达用户、道路设备缺乏有效连接、道路信息碎片化等行业痛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快速落地。

结语:

一方面,新基建热潮给科技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科技企业的创新探索也为新基建发力提供了基础。可以说,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储备了大量的尖端技术,在“新基建”的助推、普及下,可以助力自动驾驶行业玩家实现快速发展,推动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

今后,伴随着“新基建”的全面铺开,自动驾驶产业链上下游都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良性循环,对以自动驾驶技术为代表的智慧交通系统的构建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简单的说,数字孪生是物联网设备的数字化。数字孪生通过使用传感器收集有关物理项目的实时数据,充当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的桥梁。然后,这些数据用于创建项目的数字副本,从而允许对其进行理解、分析、 *** 作和优化。

多年来用于描述数字孪生技术的其他术语包括虚拟原型、混合孪生技术、虚拟孪生和数字资产管理。即物理对象的虚拟映射,在问题发生之前先发现问题,监控在虚拟模型中物理对象的变化,诊断基于人工智能的多维数据复杂处理与异常分析,并预测潜在风险,合理有效地规划或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Hightopo 作为数字孪生技术的排头兵,致力于通过新一代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的治理及运行。

拥有三维仿真技术,自主研发了基于 HTML5 的 2D、3D 图形渲染引擎,为 Web 可视化提供了丰富的展示形式和效果。

在工业领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使用,将大幅推动产品在设计、生产、维护及维修等环节的变革。一 一应对虚拟资产的实际资产,使资产管理三维可视化运营维度更加直观。全域感知、运行监测,并整合历史积累数据进行运算,还要做到快速及时地输出信息。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不仅能够对工厂设备进行监测,实现故障预判和及时维修,还可以实现远程 *** 控,远程维修,极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安全性。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家新基建政策推动下,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通讯网络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正在高速发展与完善,这样的发展会极大促进中小企业集体性加快信息化的步伐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并给中小企业带来虚实结合的平台基础,特别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小企业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小企业也一样可以用数字孪生技术来为企业赋能,降本增效!

且由于数字孪生具有将虚拟空间和物理实体紧密融合的特点,所以在 5G 技术下,数字孪生将更容易落地。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684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