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消防给排水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物联网消防给排水系统包括哪几部分?,第1张

物联网消防给排水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消防用水系统:包括消火栓、喷淋系统、泡沫系统、水带等消防用水设施。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了消防用水的效率和安全性。

消防烟雾探测系统:用于检测烟雾、火焰等火灾前兆,及时报警,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消防烟雾探测器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和异常信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消防报警系统:用于发出火警信号,提醒人员撤离,同时向消防中心发送火警信号,便于消防队及时出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消防报警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时获取系统运行状态和报警信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消防给排水自动灭火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消防给排水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消防自动灭火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灭火效果。

消防设施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消防设施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供水管网水质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周围环境至关重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也是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随着网格化管理大城市的基本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大家自然环境观念的提高,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国内十大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是怎么样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上海敢创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上海敢创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WQCE 200成套设备,运用新起的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等,对水资源的监测能做到24小时不间断监测和远程监控,达到及时掌握水质的动态变化,并可实现对各监测点的远程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解处理,并为管理人员提供快捷、方便的日常 *** 作与维护管理。
不仅如此,它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水质监测设备在无市电的情况无法使用,同时需要试剂的缺陷,而进行电池供电低功耗多参数水质自动监测设计开发的。设备监测的水质参数主要有:余氯、浊度、电导率、PH值及温度。终端采用GPRS/NB-iOT无线通讯方式,并通过互联网将水质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同时终端支持MODBUS通讯协议。
除此之外,水质监测终端内置锂电池,无需外接电源,IP68防护等级,适合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采用集成全光谱在线技术,多参数在线自动测量,无需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适用于无人值守的饮水安全水质监测站点, *** 作简便,即插即测。
二.甘丹科技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甘丹科技GD33-101B型标准五参数水质监测仪是一款可持续检测水质各项指标的仪器,同时连接多种参数传感器同时运行测量,又称多参数水质监测仪。采用了小型、便携式的壁挂式设计,重量轻、体积小可在有限空间里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中文交互菜单,功能设置简单易 *** 作。除标配五参数外,根据客户需求灵活配置参数,达到实时监测水质动态是产品突出的亮点。可选配参数包括:ORP、余氯、COD、氨氮、悬浮物、叶绿素、蓝绿藻、水中油等
三.凯纳福科技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凯纳福科技KNF-400A型水源地水质监测系统,可实时在线监测多个指标如:pH,浊度,温度,电导率,氨氮,COD等,无需试剂,即插即用,具备物联网云平台数据管理系统,可进行数据导出,曲线绘制,短信/微信/邮件等预警接收方式,报警值可设置。
四.哈希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MS6100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作为一款多参数在线水质分析仪,可连续监测余氯、总氯、浊度、pH、ORP、电导率和温度7 种参数。该款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浊度模块采用360°X90°检测技术,更加准确。维护量低,配置灵活。MS6100 多参数在线水质分析仪针对7种参数分别采用如下检测方法:

余氯/总氯:N,N-二乙基-1,4-苯二胺光度法(DPD法)

浊度:90°散射比浊法,在入射光束周围360°收集散射光;

pH/ORP/电导率:电化学法;

温度:NTC30K
五.广州正虹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正虹水质在线监测仪采用国际领先的微流体进液控制技术(专利保护),每种试剂的进液量只有常规在线分析仪的1/2~1/3,每种试剂仅为05mL~07mL,而进液精度则高达2μL。基于独特的正虹水质在线监测仪技术,仪器的流路系统得以大大简化,仅含四个核心器件:蠕动泵、十通道多位阀、进液导管、消解比色装置。正虹水质在线监测仪控制软件直接提供了“仪器校准”、“质控样校验”、“零点/量程漂移”、“数据分类查询”、“数据合规补足”等“数据有效性审核”要求的功能,易于客户企业方便快捷地测试并统计出相应数据,完成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运行的现场核查。
六.中信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中信DH334DS多参数水质在线分析仪是常规五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常规五参数有PH、温度、溶氧、电导率、浊度。监测仪采用模块化设计,分析仪主机连接PH、温度、溶氧、电导率、浊度4支传感器,水质常规五参数可以直接并综合反映水体受有机和无机污染的程度以及水体本身的一些相关物理指标。
七.隆力德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隆力德在线多参数水质测试系统 2020XT可测:ph/ORP,温度,溶解氧,电导率,浊度和悬浮固体,COD,BOD,盐度,NH4-N,NO3-N,NO2-N,TSS/SAC/TOC,PO4。IQ SENSOR NET是一套全新的智能化测试系统,能自动识别IQ SENSOR传感器,具有模块化扩展系统功能。
八.湖南菲尔斯特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菲尔斯特FST100-SZXT-01多参数水质在线分析仪一体化集成设计,可测量多种水质参数;水质参数酸碱度、余氯、溶解氧、电导率、浊度和温度,其它需监测项可作说明;测量参数可选,精度高,重复性好;传感器可任意组合,安装简单易行,维护方便;无须填加试剂,没有试剂消耗;在一定范围内对电极进行自动补偿;多种输出方式可选(RS485 MODBUS-RTU,4G,以太网口);可集成流通消泡、自动清洁、数据采集、数据远程传输等功能,降低了系统集成难度和工作量。
九.陕西正大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陕西正大ZDA-2000系列多参数水质监测仪采用多合一结构设计,每支传感器带有防水连接器,校准数据存储,在传感器内,可现场校准和替换。最多可以同时接6支数字传感器,可选荧光法溶解氧、四电极电导率、 浊度、pH、 ORP、 叶绿素传感器。配备自动清洁装置,可消除气泡,防止微生物生长,可以从容应对如河流、湖泊、海洋及地下水等多种水环境监测需求。具有极佳的可靠性,可在无人值守的环境中运行数月无需维护。
10 .石家庄圣启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石家庄圣启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建立无人值守实时监控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可以及时获得连续在线的水质监测数据(常规五参数、COD、 氨氮、重金属、生物毒性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有关水质数据传送至环保信息中心,实现环保信息中心对自动监测站的远程监控,有利于全面、科学、真实地反映各监测点的水质情况,所能检测的参数有:PH、温度、溶氧、电导率、浊度、氨氮、COD、重金属含量等。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1、作为智慧城市试点重点单位武汉市在污水处理行业采用物联网污水处理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依托云计算技术构建、利用互联网将各种广域异构计算资源整合,以形成一个抽象的、虚拟的和可动态扩展的计算资源池,再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按需提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等服务。系统可以对污水处理企业的进、产、排三个主要环节进行监控,将下属提升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水量、水位、水质、电耗、药耗、设备状态等信息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和处理,建立各个环节的相互规约模型,分析生产环节水、电、药的消耗与处理水排水、生产、排放之间的隐含关系找出污水处理厂的优化生产过程管理方案,实现对污水处理企业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与精细化管理,达到规范管理、节能降耗、减员增效的目的。

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制订流程)
1.明确监测目的。
2.进行调查研究。
3.确定监测对象。
4.设计监测网点。
5.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
6.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
7.选定分析测定技术。
8.提出监测报告要求。
9.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一)基础资料收集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宽、河深、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水资源现状及用途。如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水质监测资料、水文实测资料、水环境研究成果等。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1、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2.监测断面设置。
(1)河流监测断面设置。
(2)湖泊(水库)监测断面设置。
3.采样位置的确定
(1)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监测断面的布设应有代表性,即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2)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4)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尽量选择河段顺直、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无急流浅滩处。
(5)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三)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的确定
(1)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2)河流: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
(3)排污渠:全年采样不少于3次。
(4)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
(5)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在污染可能较重的季节进行。
(6)潮汐河流:全年按丰、枯、平三期,每期采样2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当在当天涨潮、退潮时采样,并分别加以测定。涨潮水样应当在各断面涨平时采样,退潮时也应当在各断面退平时采样,若无条件,小潮期可不采样。
(7)湖泊、水库: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库,每月采样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其他湖、库每年采样2次,枯、丰水期各一次。有废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
(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要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含量范围及测定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采样、监测方法和技术。
(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进度计划
对监测中获得的众多数据,应进行科学地计算和处理,并按照要求的形式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质量保证概括了保证水质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质量保证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实施进度计划是实施监测方案的具体安排,要切实可行,使各环节工作有序、协调地进行。
地下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1、收集、汇总监测区域的水文、地质、气象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和以往的监测资料。
2.调查监测区域内城市发展、工业分布、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情况,尤其是地下工程规模应用等;了解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面积和施用量;查清污水灌溉、排污、纳污和地面水污染现状。
3.测量或查知水位、水深,以确定采水器和泵的类型,所需费用和采样程序。
4.在完成以上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并根据地区特点与地下水的主要类型把地下水分成若干个水文地质单元。
(二)采样点的设置
1、背景值监测点的设置
设在污染区外围不受或少受污染的地方。在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的上方设置。
2.监测井的布设
(1)点状污染区(渗坑、渗井和堆渣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小的地区形成的),监测井设在距污染源最近的地方。
(2)块状污染区(污灌区、污养区及缺乏卫生设施的居民区),监测井设在地下水流向的平行和垂直方向上。
(3)条(带)状污染区(渗坑、渗井和堆渣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大地区及沿河、渠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宜用网格布点法设置监测井。一般监测井在液面下03~05m处采样。
(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每年在丰水期、枯水期分别采样测定;四季采样;月采样。
2.每一采样期至少监测1次,饮用水每一采样期监测2次,其间隔至少10天,即采一次分析检验一次,10天后再采、检一次,可作为监测数据报出。
3.对有异常情况的井点,应适当增加采样监测次数。
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二)采样点设置
1、工业废水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测一类污染物(汞、镉、砷、铅、六价铬、有机氯化合物、强致癌物质等)。
(2)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测二类污染物(悬浮物、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有机磷化合物、石油类、铜、锌、氟、硝基苯类、苯胺类等)。
(3)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排放口布设采样点。为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可在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点。
(4)在排污渠道上,采样点应设在渠道较直,水量稳定,上游无污水汇入的地方。可在水面下1/4~1/2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水样采集。
2.城市污水(生活污水(sanitarywaste)和医院污水(hospitalsewage)、综合排污口等)
(1)城市污水管网:在一个城市的主要排污口或总排污口设点采样,城市污水干管的不同位置,污水进入水体的排放口,非居民生活排水支管接入城市污水干管的检查井。
(2)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出口处设点采样
(三)采样时间和频率
工业废水:每年采样监测2-4次。
生活污水:每年采样监测2次,春、夏季各1次。
医院污水:每年采样监测4次,每季度1次。

以物联网水质传感技术为核心,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搭建包括实时水质监测、GIS展示、统计分析、超标报警等功能,实现对供水管网的出水、饮用水等在线监控、自动监督、远程监管。

                                                                    水厂自来水供应前水质实时监测

一、产品详情

二次供水水质物联网监测应用聚焦水环境治理的重点民生问题,通过部署在居民区二次供水系统内部的物联网水质传感器,采集水体信息,为城市二次供水的工作长效管理、跟踪评价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二次供水水质物联网监测系统的建设,弥补无法实时获取二次供水水质变化情况,通过获取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水质监测大数据,实时分析水质变化情况,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二次供水水质的数据,确保市民用水安全,提高居民的生活保障力度。

示范图

                                                                                水厂实拍图

系统由应用层、平台层、传输层和感知层构成,其中监测设备通过NB-IoT、LoRa窄带物联技术或者GPRS进行通信,感知数据接入物联网监测平台。

                                                                                      监控室

1) 监测指标

根据《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二次供水选取余氯、浊度等指标来评价水体质量。

(2) 数据传输

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可通过NB-IoT、LoRa或GPRS等方式进行上传,数据上传频率默认为15min/次(可根据用户需求设定)。

(3) 监测设备

水质物联网监测设备主要包括一体式机柜和传感器两部分

(4) 部署方案

二次供水水质物联网监测是在水箱旁部署专用检测箱,在入户水管处增加三通管,其中一路通往用户,另一路将池水引入检测箱内的检测池中,确保检测的水与入户饮用水同质量。通过部署在检测池内的专用水质传感器监测相关水质数据。水样经由房屋雨水排口排出。测量前会给予一定时间的水流通来清洗检测池。其设备安装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二、应用场景

本方案适用于智慧城市、二次供水、居民饮用水的水质监测。

                                                                                                      水厂实拍图

三、产品亮点

(1) 实时监测

将传统水质监测与新兴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水箱水质实时监测:高空间分辨率:易于大量部署,形成完善的监测网络; 高时间分辨率:水质数据24小时实时监测;

实时监测数据

(2) GIS展示

通过水质数据与GIS系统结合,直观的展现水质变化情况,并提供移动端水质综合信息服务,具体内容包括:通过不同颜色展示各个监测点的水质情况;具有信息面板,展示各个监测点的指标信息;GIS系统的其他基本 *** 作,如:放大/缩小,拖动等。

(3) 超标报警

通过居民区二次供水水质信息的实时分析,推送水质劣化事件。当水质监测值到达预警限值时,发送超标报警。管理人员可及时了解水质超标情况,迅速采取治理措施。

四、客户案例

                                                                                                        安装现场图

                                                                                      野外取水监测点

安装现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766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