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是全球最大物联网系统,华为发布鸿蒙,小米拿出vela系统应对

目标是全球最大物联网系统,华为发布鸿蒙,小米拿出vela系统应对,第1张

大家有没有想过小米手机不采用华为的鸿蒙系统是为了什么?其实除了小米不愿意帮助华为做大做强之外,它自身也有一套 *** 作系统,甚至一度还要争夺世界第一大互联网系统的位置。

这一款名为 小米vela的 *** 作系统 ,前不久小米就公布了MIUI系统和物联网系统velaOS,小米之所以要研发 *** 作系统就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不过不同于华为的鸿蒙系统,小米这一产品不是和各行各业的公司进行合作,而是让其他企业复制小米经营的模式,一旦各企业能够采用小米的 *** 作系统,就相当于为小米创造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未来实现万物互联也就易如反掌了。

虽然目前来看尚难得出结论,但是小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确实下了一番工夫。在首次提出物联网建设的理念后,小米迅速打造生态链,像云米和石头 科技 等产品层出不穷,而小米之所以要和这些企业合作投资,并不是为了控股盈利,而是想让该企业的科研队伍继续为公司创造 科技 产品,保证创新输出。

有了这些企业的合作运转,小米物联网体系一步步壮大起来, 像手表、手环等穿戴产品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二,移动电源领域更是稳居第一。除此之外小米自主研发的电视、电脑等产品都已经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甚至一度打入了前五的位置。

比起华为从零开始,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物联网体系,小米此举可谓聪明至极,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建立起一个物联网体系。当然华为还在坚持自主打造鸿蒙生态,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要知道鸿蒙系统是独立于安卓和iOS之外的手机 *** 作系统,而小米的vela系统则是采用了谷歌架构,本质上是属于安卓系统的衍生品,两者不存在可比性,不过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最受关注的鸿蒙 *** 作系统。

要知道鸿蒙系统的结构框架都是自主研发的,不存在任何软件支持,相当于一个空荡荡的房子,需要各大软件运营商进行产品搬运,慢慢填充起来。而说服各大运营商适配鸿蒙的确是个浩大的工程,毕竟鸿蒙面世不久,各方面的性能都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各方多少都有所顾虑,所以从生态组建的难度系数上来讲,鸿蒙远超vela系统。

而且为了保障运营商们的经营模式不受影响,鸿蒙专门开发出了适配安卓软件的功能,也就是大大降低了软件运营商的入驻门槛,这一点就比小米直接入股,掌控企业 *** 作系统来的自由随意。

不过两者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如两大系统都能够适配不同的产品,像小米的手机、手环和电视,华为的家电、 汽车 和电脑。能够实现这一点得益于他们采用了为内核的设计工艺,由于开发难度不高,且系统占空间小,因此能够在各类产品中得以搭载。

不过目前鸿蒙系统的发展明显要比小米vela系统势头更猛,毕竟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手机 *** 作系统,鸿蒙更有实力跟安卓和iOS同台竞技。根据华为的预测,未来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总数不下三亿台,华为产品的占比就能达到2亿台,至于其他品牌的设备也会有1亿台左右。

由此可见, 虽然小米对自己研发的vela系统自信满满,但是由于无法摆脱安卓系统的技术影响,因此在知名度和认可度上迟迟难以跟华为的鸿蒙系统作比较 。至于其所梦想的物联网系统建设也许会有所成功,但如果一直没有核心技术作保障,未来很难不受到谷歌等外企的管控。

希望小米能够借鉴华为的研发经验,让国产手机和国产系统的自研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作者 | 尼古拉苏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1990年,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在华盛顿州西雅图的麦迪那区买了一块地皮,开始为自己建造一幢豪宅。七年之后,这幢豪宅终于完工,盖茨为此花费了113亿美金。这其中还不包括地价。

与传统豪宅相同的是,盖茨的豪宅地域广大,景观优美,功能齐备,极尽奢华,但与此同时,它与传统豪宅之间又有着极大的不同。它还是当世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典范之作。

盖茨为这套豪宅取名“未来之屋”。

这就是人工智能赋能之下的万物互联,这就是IoT(Internet of Things,即“物联网”)。

很多人以为未来屋离我们还很远,其实未来屋早就来了。

站在2019年的时点上,很有必要地回头看看,物联网这颗潜伏多年的种子,将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破土而出。

1

手环背后的蝴蝶效应:万亿级别信息产业

1982年,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三个懒于去买可乐的程序员聚在了一起,认真地 探索 了如何科学购买可乐。他们在可乐机里安装了微动开关,并连接到服务器上。这样,人们可以在电脑里查询可乐的数量及冷热。

这台可乐机叫做“Only”,因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当时唯一物联网设备。随后一系列的物联网设备开始诞生。

那么,何谓物联网?

与互联网把人连接起来不同,物联网是把万事万物连接在一起。物体通过传感器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产生数据,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交织在同一张网络上, 最终实现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成为无所不在的网络并进行无所不在的计算; 而数据连接成巨大的神经网络,可以自动产生决策。

以时下流行的小米智能手环为例,只要戴着这个轻巧的小东西,它就可以记录你的运动量,监测你的睡眠质量。你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实时查看运动量,监测走路和跑步的效果,及时调整健身计划,还可以实时了解自己的 健康 状况。

物联网是智慧世界最后一张拼图。 高效、精准、解放人力,这是物联网的关键词, 而物联网背后大数据的积累,则是新的生产资料。 物联网之上,无数从未被搜集统计的信息被数据化,万物信息上传到云端,成为数字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环。

你身上带上的小小的手环,可能成为你的生命系统重要的监护人。 物联网这只蝴蝶,扇动几次翅膀,足可引起中国大地上的一场龙卷风。

互联网的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物联网的世界正在到来。

2008年,第一届国际物联网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这一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地球上人口的数量。 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 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并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

2

米家会是“未来之家”?

GSMA智库预计,从2017年到2025年,产业物联网连接数将实现47倍的增长,达到138亿产业物联网连接;2017年到2025年消费物联网连接数将实现25倍的增长,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将会有18亿消费物联网链接。 互联网在枯竭,而物联网将成为推动 科技 市场增长的最大风口。

从物联网连接的渗透率来看,渗透率最高有智能计量、车联网、智能家居和安防。在这些领域的数据最有可能率先实现闭环,最先落地。

尤其智能家居。它是2019年物联网最大的变化的领域,以超预期的速度在快速增长。

StrategyAnalytics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数量为164亿户,市场规模为84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智能家居数量预计将达到293亿户,年消费额将达1550亿美元;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908亿元,预计2017-2021年GAGR为4812%。

目前,“未来之家”的中国市场,已经突破了千亿体量。但是,“未来之家”究竟局里我们还有多远呢?

答案是,近在咫尺。

通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大大加速了未来之家的落地。近年来,NB-IoT技术的普及,能解决能耗、覆盖率与成本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满足地下管网、室内及偏远地区监测邓物联网需求,而5G的落地更是大大加快了物联网的进程——它能使网络时延降至1ms、速度高达20Gbps、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00万终端,更能解决高要求的物联网需求。智能家居一触即发,巨头们早早布局,加码抢滩。 “未来之家”最可能先将由谁来实现?

美国有谷歌、苹果、亚马逊,而中国有小米

目前,全世界消费级IoT(物联网)市场第一是小米,占全球市场份额19%,第二、第三、第四是世界级巨头——亚马逊(12%)、苹果(1%)、谷歌(09%)。超乎想象地,小米超越了BAT巨头,也超越了美国巨头,成为全球第一。

小米在物联网基础之上,衍生出了“米家”,空调、电视、扫地机器人、电饭煲、洗衣机、智能门锁等都可以链接到米家上,实现语音智能 *** 控。可以说,进入米家,就是进入当年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屋了,而目前小米开发的米家APP上,月活用户不断增长,已经突破了260万,单纯非小米手机的米家APP用户就超过了50%。

自1990年比尔盖茨开始建造未来屋以来,智能家居的概念就已经诞生,但几十年来智能家居一直离普通人非常遥远,这其中的推广之难显而易见。

那么,小米IoT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3

小米提前布局的IoT生态链

智能家具有三大痛点:第一、商业通道的封闭性,非智能化的家居产品不能接入平台;第二、技术上没有打通,不同设备有不同的生产商,彼此不能互相连接,前两点都妨碍了智能家居间无法形成一个闭环。第三个痛点是成本高,质量差,性价比低,导致渗透增长率低下。

小米打造了庞大的产品线,构建了小米之家IoT生态链,IoT产业自此迎来转机。 今天,小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智能硬件平台,没有之一。

小米对家居物联网关键领域都进行了卡位。2014年,小米推出智能手环开始,陆续推出空气净化器、路由器、净水器、电饭煲、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电动滑板车、声波电动牙刷、小爱音箱、蓝牙温湿度器、智能闹钟、行车记录仪。各项产品接入IoT生态链,能实现统一控制,互相协同,打造智能家具场景。

图:小米部分产品一览

此外,小米研发并生产了智能的互联互通的模组。 虽然产品不是同一个公司做的,但是只要用了小米的模组,不同设备就能互相连通。 这能帮助更多的产品接入到小米IoT生态链中。 例如,小米已经和宜家达成合作。宜家所有的全系智能照明产品,统统能通过ZigBee协议接入小米IoT生态链中。用户可以通过小爱同学和其他入口等控制宜家相关产品,并与小米其他IoT智能设备互联互通。除了宜家,小米还在全季上海虹桥中心酒店,与全季共同开发了智慧酒店系统;与”车和家“一起打造小爱同学车载解决方案。爱空间则推出了智能家居安装服务小米智能照明家装套餐。小米生态链渐趋完整。

第三点是小米一直坚持极致高效为根基的“性价比”路线。 这得益于过去的沉淀。小米一贯坚持高性价比路线,建立了高效的供应链体系。而小米有一个以“米粉”为核心的庞大的用户群体,使得产品能快速规模化生产,把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图:小米家居保持极高性价比

另一方面,是由于对产品的“专注”,保证了质量。小米产品这么多,但是只有手机、电视和路由器是小米生产的,其他的产品是采用投资的方式,孵化出不同的产品。小米直接在市场“抢”在细分领域数一数二的公司合作,每个公司都是专注在各自领域沉淀多年的企业, “专注性”保证了了米家的智能化设备保持高效和稳定。

2019年Q1,小米IoT平台已连接IoT设备数达到171亿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环比增长137%,同比增长70%。高连接数使得产品保持高速迭代,IoT开发者平台全生态已经建雏形。

4

IoT的未来谁主沉浮,小米会一直领先?

物联网市场规模可观,国内各领域巨头陆续布局。BAT等互联网巨头基于自身云计算优势,主要布局B端大型客户,只有阿里在C端消费级IoT相对成熟。而智能设备供应商中,华为、小米起步较早,通过打造自身设备连接平台,构建消费级IoT平台;OV在消费级IoT的布局尚未成形。

而阿里、小米、华为三者模式看似类似,但是细看大有不同:

从控制中心来看,小米、阿里起步较早,布局较全面。小米的小爱同学和阿里云的天猫精灵起步相近,华为起步较晚。

但从种类看,小米和华为控制中心布局较全,华小米和华为在手机端优势明显,华为的手机出货量比小米的高,但是小米的手机IoT配套显然比华为齐全。除了智能音箱和智能音箱外,小米还有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手环等作为入口。

云计算方面,阿里无疑拥有最强的云计算能力。华为云整体优势大于小米,但是优势主要针对B端,在整体的应用层面,并不一定比小米突出。

IoT平台方面,阿里平台视之为物联网重点,因此阿里的平台搭建最成熟;小米次之,华为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平台搭建不如前两者。

每个部分强弱不同,和各巨头发展的重点不同有关。阿里重点在于应用管理平台搭建和数据处理,华为凭借着海量连接以及NB-IoT技术,重点做底层的设备连接平台。而小米注重智能家居的整体生态。

而从C端物联网的流量分布来看,小米遥遥领先。全世界消费级IoT(物联网)市场第一是小米,占全球市场份额19%。小米名符其实地超越了BAT巨头,也超越了美国巨头,成为全球第一。

也就是从目前布局来讲,小米遥遥领先。

为什么是小米?而这样的成功有没有护城河呢?

首先,流量是物联网竞争的关键,能帮助小米避开BAT的流量垄断,小米手机+其他控制入口+智能赢家设备+IoT平台,构成了完整的闭环,自成护城河,而不需要导入BAT的流量。

随着生态链的完整,IoT业务开始呈现规模效应,在2019年Q1,IoT版块财务数据亮眼。2019年Q1,小米IoT与生活消费品部分营收达人民币120亿元,同比增565%。小米AIoT特征显著,呈现爆发式增长,反映出小米的AIoT领先优势。并且,AIoT业务已经开始兑现收入,未来预计进入高速增长期。

当年手机出诞生,人们只视之为可携带的通话工具,认为取代PC是痴人说梦;而未来屋的幻想的提出,当时也被无数人认为是幻想。而现在,小米经过了多年布局,梦想中的“未来之屋”真的要来了。

雷军在2019年之初再次喊出了,小米要全面AllinIoT,未来五年持续投入高达100亿,抓住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的新风口。这是对业务战略重点布局方向的清晰界定,以"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建立深厚基础,迎接5G、人工智能及万物互联等新技术周期。

小米的未来是什么?

小米的未来依然只会是小米,是AIoT最终及最初的幻想。

参考及引用:

[1]丛林基于技术、应用、市场三个层面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

[2]苏 美文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

[3]郑欣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4]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M],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中信出版社

[5]从亚马逊飞轮看小米的护城河[R],西南证券

[6]小米纪录片,一团火

[7]以硬件为入口逐步推进互联网变现的 科技 巨头[R],光大证券

[8]从亚马逊飞轮看小米的护城河[R],西南证券

[9]雷军致投资人公开信

[10]访谈,王自如对话小米副总裁

[11]虎嗅:小米生态链的未来在哪里[Z],江浩Corli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是一个以住宅为平台载体,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和众多智能家电的居住环境是非常好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1

(一)华为

华为早已在跑马圈地,推出了HiLink连接服务,希望主导该领域,包括美的、创维和志高在内的100多个品牌使用了HiLink技术,生态圈内的硬件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在智能家居生态布局中,华为以聚拢众多伙伴来共同实现,向伙伴提供HiLink SDK、LiteOS、物联网芯片、安全、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能力,围绕着衣食住行方面提供智能硬件设备,以达到用户全场景的智能生活体验。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近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了《打开全连接时代的三扇门》演讲,阐释了华为打开三扇门、通往全连接时代的三把钥匙。

其中谈到第二把钥匙指出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重要领域之一,HiLink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能让所有支持HiLink的终端实现自动发现、一键连接,无需繁琐的配置和输入密码。华为通过HiLink将和所有智能硬件厂家的设备和服务聚合,形成开放、互通、共建的智能家居生态。

(二)小米

同样作为手机厂商的小米,则在积极面向智能家居转型,自2013年开始涉足智能家居,并在去年正式向市场推出“米家”品牌,围绕“米家”品牌为核心,打造了一个至今最具规模的智能家居庞大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体系下培育、孵化众多创新企业,仅去年销售额就高达150亿人民币,小米物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过8500万台,显然,已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智能硬件物联网平台。

智能家居应如何选择

1、明确个性化需求

大家在购买智能家居产品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功能是什么,需要哪些个性化的服务。因为每个家庭对智能生活的要求不同,所以对于智能家居的选购自然也不同。智能家居的功能可以任意组合,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需求。

除了必备的功能,如家庭安防系统、报警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部分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来安装智能家居产品,如家庭娱乐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等,它可以让我们在家中享受到更多的娱乐。

有些消费者喜欢追求功能完美,盲目地安装智能家居,这其实是不明智的。因为有些功能是不必要的,只会成为新鲜过后的摆设品。这不仅会使你的智能生活大打折扣,有时候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建议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购产品,用最少的钱来实现自己最必要的需求。

2、选择节能环保型产品

节能环保已成为主题词,推动节能成为一种消费潮流和产业趋势,各行各业也都在倡导“节能”、“环保”。作为智能家居生产厂商。

为用户提供既好用又节能的产品,更是不容忽视。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节能环保功能在照明节能中体现的最为突出,可通过各种定时事件管理、感应控制功能、亮度传感器灯光亮度自动检测等核心手段,实现照明节能等。

3、产品及品牌的选择

选择产品时主要看的是产品的质量与外观工艺。智能家居产品除了能够带给我们智能的享受,其实好的外观工艺还可以给我们的家庭带来美的视觉享受。有些智能家居产品将重点放在了产品的功能之上从而忽略了外表的视觉享受功能,其实这也是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可忽视的一点。

品牌的选择,一定要遵循“货比三家”的原则,选择一家优秀的智能家居品牌厂商是您规避风险的一个良方。因为一个大品牌的厂商,对于产品的质量是有保障的,并且技术也是能够保证的。所以大家在选用智能家居时一定要尽可能的选择信誉好、知名度高的品牌。这可以使您放心购买,安心使用。当然,您在选择代理商的'时候,也最好以这个为原则。

4、是否具有远程控制功能

远程控制是指通过遥控器、定时控制器、集中控制器或电话、手机、电脑等来实现各种远距离控制。智能家居就相当于一个家庭的智能控制中心,把家电控制、家庭安防和监控、家庭信息终端以及家庭数字娱乐都整合到一起。因此,在购买时请检验是否可以通过Internet来访问智能终端,并 *** 作体验。

5、功能是否集成

智能家居集成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对家庭设备采用的是集中统一控制的方式,所以核心应该是有一个通讯协议,一个系统平台,一个解决方案,相当于电脑的 *** 作系统。

而对应的具体产品,如安防产品、监控产品、灯控产品、多媒体产品等,都是可以集成在这一个系统上,通过系统的通讯协议,使各个子系统相互连接,互通信息, *** 作上可以相互控制。而现在市面上很多都是只具有一个简单的子系统设备产品,也宣传为智能家居,其实是不正确的,这就要求消费者在选购之前与商家作好详细分析,并且产品的兼容性一定要好。

6、产品售后服务是否周到

对于每个厂商来说,产品的售后服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在购买大件消费品时都会非常注重售后服务的质量。尤其是在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时,这就显的更为重要了。智能家居市场目前在国内还有待规范,每个厂商的售后服务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这方面了解清楚。

智能家居品牌多吗

Honeywell霍尼韦尔:美国的百年科技先锋企业,其创新科技和智能解决方案渗透在航天航空、商业等众多重要领域。如今,霍尼韦尔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积极开拓智能家居市场,把消费者的需求从浅层(空净及净水器产品)到深层(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都覆盖到的品牌。

Control4: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公司。智能家居业务拥有丰富、灵活的解决方案,提供多元化的控制功能,如灯光、窗帘、空调、背景音乐、家庭影院、安防、监控的集中控制和管理;有线、无线(Zigbee、WiFi)方式通讯;功能模块化,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配置,以控制预算,强大的扩展功能,可满足未来的功能扩展要求。

路创(LUTRON):隶属于路创电子公司,于1961年成立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库珀斯堡市,产品的应用涵括住宅、酒店、办公楼、零售店、公共设施等领域。

可从单个的调光器到控制整栋建筑的全面照明管理系统(包括电动窗帘、占空、日光感应器等),成功项目包括上海中心、中国银行总部、北京首都博物馆、湖州喜来登酒店、上海柏悦酒店等在内的多个大型建筑、公共场所及高端住宅。

CRESTRON快思聪:始创于1971年,拥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一家专门从事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酒店、数字家庭的核心技术及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

亚马逊:2014年11月,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全新概念的智能音箱:Echo,这款产品最大的亮点是将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植入到传统音箱中,从而赋予了音箱人工智能的属性。但由于目前只有支持英文、且搜索功能需要网络所以在国内仍未占据广泛市场。

谷歌:2016年5月,谷歌发布了配有内置扬声器的语音激活设备GoogleHome。同年10月,推出能通过语音助理“声控”的GoogleHome。

GoogleHome是一个存在在智能家居各个位置的一个白色盒子,盒子里面内置了处理系统以及谷歌助理。GoogleHome可以借助日渐强大的谷歌助手对用户的语音控制进行识别,从而转化为智能家居全面智能声控的信息源。

欧洲

法国

Schneider施耐德: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通过提供互联互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产业优化,改善城市生态,丰富人们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随时随地尽享能效之利。

德国

西门子:作为全球电子电气领先企业,西门子在推出智能家电产品的同时,注重“家居互联”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解决智能家居碎片化的现状。

永诺:永诺智能家居德国知名品牌,拥有百年历史的智能品牌,永诺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易用性,采用的是基于KNX协议的有线智能家居系,其渐进式解决方案可娴熟地桥接永不过时的建筑技术和“德国制造”美学设计。

瑞士

ABB:全球电气产品、机器人及运动控制、工业自动化和电网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ABB凭借在智能配电、电气安全、楼宇智能控制、能源效率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满足工商业和居住建筑的业主和最终用户对安全、智能、舒适和绿色的要求。

产品:智能建筑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其中包括全数字楼宇对讲系统出入管理、ABBWelcomeIP全数字智慧社区、全高清数字智能家居、非住宅智能门禁、i-bus智能建筑控制系统、i-家无线智能家居系统、i-家有线智能家居系统、开关插座等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产品丰富百花齐放

青岛

海尔U-home:全球知名家居品牌,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开山品牌。它以U-home系统为平台,采用有线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把所有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了“家庭小网”、“社区中网”、“世界大网”的物物互联,并通过物联网实现了3C产品、智能家居系统、安防系统等的智能化识别、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

产品:家居布线系统、家居安防系统、家庭自动化系统、家庭体验系统。

尼特:公司引进加拿大先进的智能家居理念、品牌和技术,经过近20年的完善和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了完全自主的智能化产品体系,并分别在秦皇岛和天津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注册资金超过1亿元。

北京

米家MIJIA:小米智能家居是围绕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三大核心产品,由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智能硬件产品组成一套完整的闭环体验。目前已构成产品矩阵,轻松实现智能设备互联,提供智能家居真实落地、简单 *** 作、无限互联的应用体验。

360智能家居:国内最大互联网安全公司,依托6亿PC用户、7亿手机用户的大数据积累,以及多年积淀的互联网安全技术,360将自身的云服务能力、大数据平台技术、在线营销平台、APP开发能力、开放芯片组等资源等进行全面垂直整合,希望打造一个开放的完整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河南

紫光物联:河东智能家居始创于1985年,是一家同时从事专业网络化舞台灯光控制系统和建筑智能控制系统的设备制造、销售的集团公司。现已有1300多个代理商和工程商的网络。

四川

长虹Changhong:长虹已逐渐褪去了一个传统家电制造商的形象,体内不断融入互联网的血液,凭借智能家居的热潮全面升级转型。2016年推出全球第一台人工智能电视,推出行业首创人工智能语音王空调Q2F系列;2017年底,推出Q3Ts人工智能智慧眼柜机,赢得市场追捧。

上海

索博Super:上海索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是国际型智能家居专业生产企业,拥有亚洲最大的智能家居研发中心,也是最早将荷兰PLC-BUS及美国X10等成熟智能家居产品引入中国的国内智能家居龙头企业。目前产品有一半以上供应国际市场。

产品:智能灯光开关、智能窗帘面板、智能场景面板、智能插座、zigbee智能网关、智能人体感应报警器、智能金属液晶显示开关、智能金属单开面板、索博智能金属双开面板、索博智能水晶面板、端口模块、索博智能液晶屏双路面板、索博智能遥控器。

浙江

杜亚DOOYA(宁波):全球领先的智能家居及门窗电机制造商。以Zigbee无线通讯技术为核心,开发了能实现本地和远程可视化控制的150多种智能化产品。 BroadLink(杭州):专注于智能家居产品与服务领域,通过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通互联网平台通道,帮助传统企业向智能转型。公司自主研发的Wi-Fi模块,年销售量超500万片;基于Wi-Fi模块方案开发的一系列“轻”智能家居系列产品销往全球100余个国家。

产品:网关、空气、声音、安防、光纤五个方面,包括iHS智慧家庭主机、语音智能遥控器、魔镜、空调节能王、智能影音控制中心、智能门磁、开关面板等产品。

鸿雁HONYAR(杭州):鸿雁电器诞生于1981年,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旗下大型在杭中央企业。2016年,鸿雁布局智能家居生态圈,提出“将智能面板(开关插座)打造成智能家居入口、平台、终端”战略;积极开展专利布局。

福建

冠林AURINE(福州):国内最具实力的楼宇对讲和智能家居专业生产厂商。

广东

河东HDL(广州):河东智能家居始创于1985年,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国际化科技公司,致力于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酒店领域,提供综合性的智能控制系统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安居宝ANJUBAO(广州):广东安居宝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以社区安防技术研发为核心,集楼宇对讲、智能家居、云停车场、云监控、安防专用线缆等为一体,充分利用技术关联的优势,开发出智慧社区相配套的系列产品。

美的(佛山):一家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物流)的科技集团。美的M-Smart系统将建立智能路由和家庭控制中心,将提供除WiFi之外,如Thread、PLC、BLE、EnOcean等新的连接方案。同时M-smart系统还将扩展到黑电、娱乐、机器人、医疗健康等品类。

KOTI(东莞):广东聚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金2亿元(RMB),是一家专注于研究智慧生活领域产品服务,以智慧生活产品的研发及运营服务为主业的大型高科技公司。

TCL智能家庭(惠州):TCL智能家庭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成立,向集团全线产品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单品、智能家居成套系统、智慧社区平台和生活增值服务四大板块进行多层次深耕。

深圳

华为HiLink:是华为开发的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目的解决各智能终端之间互联互动问题。平台功能主要包含智能连接、智能联动两部分,合作厂商更多是传统电器企业。

新和创neuwill:推出智能家居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知名品牌有:新和创、Neuwill。新和创智能家居管理系统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主流ZigBeeZ-HA、WiFi、蓝牙、RF等)、门禁人脸识别技术、安防智能检测技术为一体。

欧瑞博ORVIBO: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连接基础电器,使设备互联互通,构建包括七大智能系统。实现对家居、办公、酒店等场景的智能化,创造更安全、更节能、更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视得安Shidean:深圳市视得安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3年,是一家集智能楼宇对讲系统、电视监控器材、家用安防电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

达实智能DAS:达实智能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服务提供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深耕细作持续创新,提供定制化的建筑和轨道交通智能化及节能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2

智能家居十大品牌排行榜

天猫精灵

好评率: 9623%

上榜理由:天猫精灵(TmallGenie)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Alibaba AILabs)于2017年7月5日发布的AI智能产品品牌,当天同步发布了天猫精灵首款硬件产品——AI智能语音终端设备天猫精灵X1,未来还将推出更多AI智能产品 。

安居宝

好评率: 8583%

上榜理由: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名(著名)智能家居品牌,国内社区安防知名企业品牌,上市公司,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安防及智能家居领域重要集成生产商。

河东HDL

好评率: 9018%

上榜理由:广州市河东电子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中国智能照明系统先进品牌,广东省建筑电气推荐品牌,中国专业灯光最具竞争力品牌之一,广东演艺设备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智能照明控制优秀供应商。

米家

好评率: 9051%

上榜理由:小米集团旗下品牌,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小米供应链产品,专注家用电器的研发和销售,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小家电等产品。

紫光物联

好评率: 5556%

上榜理由:紫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以先进的物联网无线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中国品类最全的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之一,较早致力于智能家居系统自主研发的高科技型企业。

欧瑞博

好评率: 8708%

上榜理由:知名智能家居品牌,ZigBee国际联盟成员,成立于2009年,隶属深圳市欧瑞博电子有限公司,是深圳智慧家庭协会副会长单位,智能家居平民化倡导者,专注于物联网与智能硬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柯帝

好评率: 5543%

上榜理由:广东聚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柯帝KOTI,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会员,国内规模较大的智能家居公司之一,专门从事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酒店、数字家庭的核心技术及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

尼特Neat

好评率: 8706%

上榜理由:秦皇岛尼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家用火灾安全系统》等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大型一体化住宅智能化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智能消防产品的高科技企业。

新和创bechamp

好评率: 9831%

上榜理由:深圳市新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智能家居推荐品牌,深圳极具竞争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球专业智能家居行业的产品制造商和方案提供商,较早推出数字化智能家居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索博Super

好评率: 9396%

上榜理由:上海索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在智能家居和电力线通讯领域居领导地位,世界智能家居中为数不多的集标准智能家居协议与产品生产的企业之一,智能家居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3

中国智能家居排行

1、MIJIA米家

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技公司,小米在2016年发布了智能家居品牌米家。小米是国内最早推出智能家居这一概念的公司,其智能家居产品更是层出不穷,毫不夸张的说小米绝对是国内智能家居的先驱者和缔造者。

2、阿里智能

中国最出名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也是国内首批推出智能家居的公司之一,阿里巴巴已经在杭州、深圳等地开设了人工智能的酒店,从入住到退房全程都无需人工 *** 作,酒店房间的窗帘、灯光以及电视等更是实现全部声控 *** 作,阿里巴巴已经在智能家居这一领域走在了大多数公司的前面。

3、HiLink华为

华为将其研发的智能家居品牌取名为HUAWEI HiLink,目标就是研究各个终端连接的问题,从而组建出一套智能家居的系统。HUAWEI HiLink的未来期许就是可以通过一个移动终端控制所有的智能家居,从而实现一个安全而又快捷的智能家居生态。

4、京东微联

国内一流的电商公司京东,虽然进入智能家居生态链时间较晚,但是京东在智能这一领域发展的非常迅速,其通过app就可以 *** 纵所有的智能设备,实现远程的管理。京东微联是国内一流的智能硬件平台,可以为用于创造简单而又舒适的智能生活。

5、U-home海尔

U-home海尔不仅提出了让人们生活更简单更科技的超前理念,更是在众多智能家居的难题方面皆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受到了国家多次的表扬。U-home海尔在智能家居的技术研发方面是世界一流,同时也是国内智能家居产业化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U-home海尔成为2021中国十大智能家居品牌排行榜第一名绝对是实至名归。

      2019年6月11日,小米召开小米米家智能新品发布会“敬我们无比热爱的生活”,新推出的主要产品小米手环4较小米手环3增加了支付功能和小爱同学,从塑料屏幕改进到更大的玻璃屏幕,并增加了多种显色。这个发布会的召开,除了推出了数个新品外,还显示了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智能家居这一领域的强大能量,但网友的反应依旧平平。

      而近日,在媒体舆论的关注下,受到美国封锁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处于风口浪尖。那么,关乎未来走向的5G技术,小米是否完全没有涉及,或者涉及较少?如果这样的话,小米未来的走向又会是什么呢?为热爱而生的小米,是正值壮年还是已到中年危机?
小米的现状

    作为董事长和经理的雷军占小米股份的778%,是主要负责人,总市值234212亿。

    从最新的一份自愿性公告来看,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275万台。小米这一季度的营收4375亿元,稍好于格力电器,算是给与董明珠五年之赌 ① 败北的些许安慰。

      并且,小米再一次扩大经营范围。新浪新闻讯6月11日消息,2019年6月5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成立重庆小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及咨询。
    除此之外,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所有业务分部收入均获强劲增长,录得收入人民币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595%至人民币86亿元。可见,公司为智能手机确立了多品牌策略,自2019年1月起,小米和Redmi已成为独立运营的品牌。

    这样看来,小米目前的跃进势头很猛,它是否可以趁着华为分身乏术之时,实现“小米手机要在十个季度内,重回国内市场第一”这个在2018年的小米年会上雷军定下的目标?

    其实不然,在2018年的时候,小米的出货量已经仅仅剩下5000万台,而此时华为出货量已达1051亿台是小米的两倍之上,更为关键的是2018年华为出货量同比上升,而小米却还是处于下降。

    自2014年小米以每股17港元的价格在港股强势上市以来,小米股价此前不断走低,截至假期前收盘价921港元,较招股价17港元重挫46%。

    6月10日当天,小米股价上涨347%至953港元/股,市值为2289亿港元,小米回购股份。官方公告称,在目前情况下进行股份购回,可展示本公司对自身业务发展及前景的信心,且最终会为本公司带来裨益及为股东创造价值。但公司密集进行回购,与市场行情低迷不无关系。

    从2019年3月31日的报告对比之前的来看,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的业务营收比例变动并不是很大,但“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② 在其中的占比却持续稳步上升。小米在打造物联网智能家居方面的野心一直不小,并且在6月11日的新品发布会上也以白色家电为主角,而“米家”(面向未来的智能电器品牌)也是小米公司旗下主打的子品牌。
      小米本身的企业诉求就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所以大部分产品本身都属于“高端产品、大众价格”,甚至公司直接作出承诺——从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开始,每年小米整体硬件业务(「硬件业务」)(包括销售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0%。但问题是作为家居用品的白色家电并不会像手机那样两三年一换,消费者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会更看重产品的质量、功能、售后服务等,而相对廉价的米家产品是否能达到与专业做家电的大品牌同样高度,还是个未知数。
小米的对手华为

    当小米与产品性能、价格死磕的时候,在2015年赶超小米的另一巨头——华为,在做什么呢?

    这可以从两个公司的专利信息情况来分析,小米的专利数量为7724条,主要是提高产品性能和使用感,如“视频推荐的方式及装置”、“添加群组成员的方法及装置”等;而华为的专利数量为90566条,是小米的十倍,主要研究领域在芯片制造等关键技术上面,如“CSI测量资源的配置方法、CSI上报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具有热隔离和热限制的支柱的集成热光开关”等。

      华为在核心技术上的研究投入也决定了华为产品走的是中高端路线,直接与美国苹果、韩国三星等大牌进行硬碰硬竞争。华为作为1987年成立的老牌子,在它选择生产手机之前一直专注于电子传输技术,它较2010年成立的小米更具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当然这也与两位企业创始人截然不同的不同观念和目标有极大关系。

      关于国际布局,雷军在18年11月6日的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上,明确表示:“小米的全球化最先拿印度试点,接着是东南亚,再到俄罗斯和独联体,现在是欧洲,小米会首先选择区域里具有战略意义的、营商环境好的区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从小米2019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可见,在总体营收中国外营业额占3839%,近四成的营业额都来自于国外,而主要对象就是以印度为主的东南亚国家。据IDC统计,2018年印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23亿台,同比增长145%,小米则以289%的试产份额占比和586%的出货量稳居第一。而旗下更为低价的红米品牌,更是将印尼、越南的市场直接拿下。

      小米在2018年的全球出货量超过12亿部位列全球第五,并以4151%惊人的增长速度成为西欧市场增长最快的手机品牌。不过,在对西欧的出货量上,小米还是远远低于排在第三并且势头不错的华为。

    而华为则一方面大力的进攻消费能力强的欧洲高端市场,另一方面进入一些落后国家为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阿富汗和非洲很多战乱国家,华为在这些危险的第三世界,都会有一些布局。

    华为虽是小米的竞争对手,但小米和华为的关系其实并不紧张,毕竟两个品牌的辐射人群不同、市场布局不同、研究领域也不同,但有趣的是华为和小米的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分布比例极为相似。对美国来说,努力在东南亚赚钱的小米对他实在没有什么威胁,而攻于尖端科技并在第三世界布局的华为怎么看都有可怕的味道,而华为的“狼群”战争文化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小米的未来

      5G当然是所有科技公司跃跃欲试的风口,不但网络速度会大大提高,在虚拟网上的数据量也会翻好几倍,而据 We Are Social 和 Hootsuite 发布的 2019 年数字报告显示,全全球手机用户 5112 亿人,网民 4388 亿人,有 3484 亿人活跃在社交媒体上。

      物联网一定会乘着5G的风,渐渐融入民众生活,而小米“米家”拥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和低廉的价格,很有可能成为广大中产阶级提升生活水平、跟上科技发展潮流的优选。

      小米已有的AI技术“小爱同学”,现已经融入手机、智能音箱、新品学习机“小爱老师”等,最大限度地方便使用者,而在未来也会有更为成熟的技术,直接控制各种不同家电,形成智能家居网络。随着5G部署即将到来,公司相信AIoT ③ 日后会有更多创新应用。为抓住该机遇,公司预期于未来5年在AIoT领域投资逾人民币100亿元。

      MIUI的月活跃用户2018年12月到达2421百万人,小米需要加强用户粘性,发掘MIUI用户的消费潜力,加强服务。

      除此之外,小米的产品(至少是白色家电),需要在质量、使用寿命、售后服务、性能等方面加强,而不是一味追求低于同行的价格,以低价为主要卖点可能会不被新新青年广泛接受。而且vivo、oppo科技力量的崛起也意味着中端机型的选择增加,小米占有的市场会被挤压缩水。而小米在2018年也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为提升公司对改善质量的投入,公司任命颜克胜 ④ 先生为集团副总裁兼质量委员会主席。

      在国际化方面,公司将会继续开拓全球市场,将公司在印度市场的成功复制到印度尼西亚及西欧等其他重点市场。2019年,公司亦将进军更多新的国际市场。

      相较受到挤压的华为,小米的未来明朗得多,但小米要在可能会因祸得福的华为和销量极好 的vivo、oppo的三重阻拦下重新夺得桂冠,依旧不太可能。
主要信息来源 :同花顺财经、百度企业信用、新浪财经、界面新闻
注释:

[if !supportLists]①  [endif]2013年12月12日,董明珠与雷军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现场公开约了一个赌局,赌局的胜负标准,是5年内小米和格力谁的营收更高。

[if !supportLists]②  [endif]IoT和生活销售产品部门:主要销售其他自家产品(包括智能电视机、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AI)音箱和智能路由器)、生态链产品(包括IoT和其他智能硬件产品)以及部分生活消费产品。

[if !supportLists]③  [endif]AloT正是“AI+loT”两个概念的结合,强调的是万物智慧互联的概念。

[if !supportLists]④  [endif]颜克胜于1998年12月至2002年10月担任伟易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高级机械工程师兼设计团队负责人,并于1992年7月至1998年11月担任湖北宜昌南苑车辆制造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颜克胜于1992年7月取得合肥工业大学(前称安徽工学院)农业机械制造与修理专业学士学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801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