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政策“组合拳”怎样加力?

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政策“组合拳”怎样加力?,第1张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题: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政策“组合拳”怎样加力?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分业施策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分区施策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21日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提出接下来振作工业经济一系列举措。

这些措施有哪些特点?将如何确保落实落地?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和业内专家就此回应。

明确“四方面坚持”,把稳工业摆在更突出位置

受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等影响,10月份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出现小幅波动,持续恢复的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必须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聚各方力量,压实主体责任。

通知从多个方面明确了下一步提振工业的具体举措,同时强调,政策措施要把握“四方面坚持”:坚持聚焦重点、加力提效;坚持因地制宜、分业施策;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发展。

首先是坚持聚焦重点、加力提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文强说,今年3月以来,应对多重因素叠加冲击,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推动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应出尽出、早出快出。事实证明,政策叠加组合效应持续释放,有力推动工业企稳。当前,推动工业经济加快恢复,要紧密衔接已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加力。

通知分行业、分地区、分企业进行了部署。同时,“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确保外贸产业链稳定”“启动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等举措,着重解决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用好产业结构调整有利时机,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

通知明确做好风险预见预判预案,切实保障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安全供应,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强调精准发力,直指工业运行面临的挑战

辛国斌说,通知针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市场需求恢复仍需时间、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一些卡点堵点等情况,提出五个方面稳增长重点工作举措,在需求侧着力拉消费、促投资、稳出口,在供给侧着力推进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新动能。

其中,针对扩大消费需求,明确落实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阶段性减半征收购置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续等优惠政策,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等。在稳定工业产品出口方面,提出加快推动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

“在瞄准短板持续发力的同时,提出建立常态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保障重点企业、行业稳定生产。”刘文强说,下一步政策将在加强区域间、上下游联动,“点对点”“一对一”帮助龙头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上加力。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针对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等重点行业明确精细化支持措施,坚持分企施策,提出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顶梁柱”作用、加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强化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保障,夯实稳增长微观基础。

狠抓政策落实,为工业回升向好提供保障

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良好机制是保障。

通知提出三个方面保障措施,即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监测调度和督导激励机制,同时明确各地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工业稳增长协调机制作用,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支持。

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进一步抓紧抓实振作工业经济相关工作,加大督促落实力度,鼓励各地区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同时做好重点工业大省、行业、园区和企业运行情况监测调度,前瞻性加强政策研究储备,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

专业化指标:截至上年末,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 3 年以上,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70%,近 2 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 5%。

精细化指标:至少 1 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或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品认证(国际标准协会行业认证)。截至上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 70%。

特色化指标: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 10%以上,且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直接面向市场并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

产业链配套指标: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产业链实现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

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指标:主导产品原则上属于以下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等产品。

创新能力指标:满足一般性条件或创新直通条件。

科技进步对交通事业发展的推动如下:强化交通运输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交通运输产业创新发展。

1、强化交通运输高质量科技供给。从交通强国建设的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按照“夯基础、补短板、锻长板、增优势”的思路,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攻克交通运输关键核心技术、强化现代工程技术研发、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四方面任务。

2、推动交通运输产业创新发展。坚持交通运输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理念,提出促进交通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重点交通装备业发展、推动运输服务业创新发展、打造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载体四方面任务。

相关介绍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

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发明,使人类探索另一个星球的理想成为了现实。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到太空中去旅行观光,我们的孩子可以到另一个星球去观察学习。交通工具狭义上指一切人造的用于人类代步或运输的装置。如: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火车,船只及飞行器等。

兴业“2344”策略做大做强表外业务,同时下一个五年计划重点。

“投行生态圈”:做大承销业务,并与表内间接融资形成优势互补,多种承销业务多点开花。从中介到做市到投资,稳居FICC银行第一梯队,中债登债权交割量达63215亿元。

“投资生态圈”:产品端资产管理实力雄厚,自营债券类投资收益率高出股份行平均26BP;客户端财富管理奋起直追,“固收+”产品再度延续投承优势;非保本理财规模达到13429亿元,YoY+139%。

“场景生态圈”:打造“兴享”平台,渗透至企业供应链金融全场景,携手托管业务提升交易结算业务能力,未来将成为投行带动商行的重要引擎。

兴业银行2344战略定力:

强化“2344”策略执行,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经营业绩超年初预算,表内和表外业务持续优化,三个生态圈扎实构建,四个赋能迈出坚实步伐。

四个重点逐渐产生效果,基础工作平稳开展,党的建设呈现崭新面貌,交上了一份振奋人心、展现担当的优异答卷,为上一轮五年发展顺利收官和新一轮五年发展顺利起航提供了坚强保障。

围绕“畅通、提升、挖潜、担当”四个工作着力点,补短板、锻长板,将“2344”策略做深做细,为“1234”战略加持加速,把投资银行、财富银行、绿色银行品牌擦亮,在以客户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价值银行的经营转型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新一轮五年发展起好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福建做更大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81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