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新兴产业龙头股有哪些?

八大新兴产业龙头股有哪些?,第1张

一、新兴信息产业龙头
01、车联网龙头——————————启明信息(002232)软控股份(002073)
02、通信网络龙头—————————恒宝股份(002104)汇源通信(000586)
03、通信设备制造龙头———————新海宜(002089)长江通信(600776)
04、物联网龙头——————————大唐电信(600198)三五互联(300051)
05、三网融合龙头—————————数源科技(000909)中电广通(600764)广电网络(600831)
06、高性能集成电路龙头——————上海贝岭(600171)
07、高端软件龙头—————————科大讯飞(002230)
08、云计算龙头——————————拓尔思(300229)浪潮信息(000977)中国软件(600536)

华东电脑(600850)长城电脑(000066)

09、物联网超高频射频识别龙头———远望谷(002161)
10、物联网二维码龙头———————新大陆(000997)
11、物联网自动识别芯片龙头————厦门信达(000701)
12、物联网智能卡龙头———————东信和平(002017)恒信移动(300081)拓维信息(002261)

中青宝(300052)
13、新型平板显示龙头———————京东方A(000725)
华东科技(000727)

二、节能环保
1、智能建筑龙头————泰豪科技(600590)
2、高效LED龙头————三安光电(600703)深天马A(000050)
莱宝高科(002106)
3、高效节能灯龙头———浙江阳光(600261)江苏阳光(600220)长征电气(600112)
4、高效节水龙头————新疆天业(600075)
5、先进污水处理龙头——创业环保(600874)首创股份(600008)中原环保(000544)

国中水务(600187)
6、先进大气污染控制龙头——龙净环保(600388)菲达环保(600526)霞客环保(002015)

山大华特(000915)先河环保(300137)中电环保(300172)
7、循环利用龙头————格林美(002340)

三、新生物产业龙头
1、生物医药龙头——华兰生物(002007)
江苏吴中(600200)海欣股份(600851)三峡新材(600293)

吉林敖东(000623)
2、血液制品龙头——上海莱士(002252)
3、抗体类药龙头——华神集团(000790)
4、疫苗生产龙头——莱茵生物(002166)
5、超级细菌龙头——联环药业(600513)金宇集团(600201)鲁抗医药(600789)

其他龙头潜力股:天坛生物、海王生物、安科生物、科华生物。
6、生物农业龙头——隆平高科(000998)、敦煌种业、丰乐种业、东方海洋。
7、生物能源龙头——丰原生化(000930)韶能股份(000601)凯迪电力(000939)

8、海洋生物龙头——北海国发(600538)
9、生物基因龙头——长春高新(000661)次龙头:交大昂立、四环生物。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

1、制造卫星的龙头——中国卫星(600118)航天长峰(600855)
航天科技(000901)航天晨光(600501)
2、航天配件龙头——轴研科技(002046)航天动力(600343)
3、航天材料龙头——宝钛股份(600456)
4、GPS卫星定位龙头——四维图新(002405)北斗星通(002151)

5、大飞机龙头——西飞国际(000768)哈飞股份(600038)
6、军工特殊用钢材龙头——八一钢铁(600581)同类潜力股:西宁特钢。
7、大功率发动机龙头——上柴股份(600841)
8、船用柴油机龙头——中国船舶(600150)中船股份(600072)广船国际(600685)
9、机车龙头股——中国南车(601766)中国北车(601299)晋西车轴(600495)晋亿实业(601002)
10、航天电子设备龙头——航天电子(600879)同类潜力股:航天动力、

北斗星通、超图软件、华力创通、欧比特。

五、新能源概念龙头股
1、核电设备龙头——东方电气(600875)
2、核电仪表龙头——上海电气(601727)
3、核电材料龙头——沃尔核材(002130)
4、核电阀门龙头——中核科技(000777)
5、核电电力电源龙头——
奥特迅(002227)
6、核电蒸汽发生器龙头——久立特材(002318),同类潜力股:哈空调。
7、太阳能龙头——超日太阳(002506)拓日新能(002218)孚日新能、天威保变、南玻A。
8、风能龙头——金风科技(002202)湘电股份(600416)
天顺风能(002531)华锐风电(601558)。

六、新能源汽车龙头股
1、新能源客车龙头——安凯客车(000868)
2、电控龙头——万向钱潮(000559)
3、电机龙头——宁波韵升(600366)
4、锂电池龙头——成飞集成(002190)
5、锂资源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002594)曙光股份(600303)
中信国安(000839),
6、充电桩设备龙头——奥特迅(002227)动力源(600405)。
7、锂矿龙头——西藏矿业(000762),同类潜力股:西藏城投、德赛电池、风帆电池、江苏

国泰、杉杉股份、中炬高新。

七、新材料龙头
1、稀土龙头——包钢稀土(600111)
2、磁性材料龙头——北矿磁材(600980)银河磁体(300127)
中国保安(000009)
天通股份(600330)

3、特种纤维复合材料龙头——中材科技(002080)云海金属(002182)银鸽投资(600069)

深圳惠程(002168)
4、改性塑料龙头——金发科技(600143),帝龙新材(002247)
5、电解电容器纸龙头——凯恩股份(002012),
6、钕铁硼等龙头——中科三环(000970),云海金属(002182)
7、高档电解铜箔龙头——中科英华(600110)
8、水泥——塔牌集团(002233)江西水泥(000789)华新水泥(600801)
海螺水泥(600585)

四川双马(000935)。

八、文化传媒龙头

1、天舟文化(300148)中视传媒(600088)华谊嘉信(300071)

2、大地传媒(000719)中文传媒(600373)奥飞动漫(002292)。

段芳媛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拓维信息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顺应数字化转型的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基于AI、鲲鹏、OpenHarmony、5G、大数据、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持续为教育、交通、制造、考试、政府、运营商政企客户提供软件、智能计算硬件及软硬一体化服务。

具体来看,在软件云服务领域,拓维信息在报告期内持续为运营商、考试、教育、交通、制造、数字政府多个重点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2021年,公司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同比增长1963%。

其中,智慧考试领域,公司已连续第20年为高考提供网上评卷技术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全国18个省(区、市),在全国第三批实施高考改革的八个省份中,覆盖河北、江苏、湖南、福建、辽宁、重庆及湖北七个省份;连续第17年为22个省140多个地市(区/县)的中考提供网上评卷技术服务。

国产自主品牌服务器及PC领域,拓维信息依托湘江鲲鹏、云上鲲鹏、九霄鲲鹏等控股子公司,加码布局鲲鹏生态。

2021年4月,拓维信息收购湘江鲲鹏35%股权,成为湘江鲲鹏控股股东;同月,公司成为华为首批升腾整机合作伙伴,并面向全国发布“兆瀚”智能计算产品品牌及AI推理服务器。报告期内,“兆瀚”智能计算产品在全国市场取得了良好推广应用,并在政务、制造、金融、通信、教育、考试等多个行业领域打造了标杆级案例。

年报显示,2021年,拓维信息的国产自主品牌服务器及PC领域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38158%。

另外,在手机 游戏 领域,2021年,拓维信息积极顺应 游戏 出海趋势,在相关新品的研发与打造上取得了乐观进展。报告期内,在研 游戏 包括《餐厅大亨》和《方舟·英雄黎明》。其中,《餐厅大亨》定位以欧美为主,锚定全球份额最大品类(SLG类)市场,在研发初期就联合诸多好莱坞动画工作室,使用大量影视级动画美术资源和渲染技术;《方舟·英雄黎明》采用了全球同服架构、服务器集群技术,致力于打造全球头部卡牌类产品,在海外主要发行地区进入榜单前列。

4月27日晚间,拓维信息同时披露2022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2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45万元,同比增长5328%。

1月30日晚间,阿里巴巴公布了其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阿里云营收规模为2136亿元,4年间增长约20倍,飞速发展的阿里云已是亚洲最大的云服务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范围内,3A(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阿里云Alibaba Cloud)占据了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阿里云更是一骑绝尘,其市场份额相当于第二名到第九名的总和。

转型2B的关键

数据显示,阿里云在近2年保持营收高速增长,2018年4个季度的营收分别达到4385亿、4698亿、5667亿和6611亿元,全年总营收2136亿元,相比2017年,全年营收1117亿元增长913%。

2018年11月,阿里又一次启动组织架构调整,将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整合全集团技术团队,将集团中台和达摩院的技术与阿里云技术结合,目标是构建数字经济时代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基础设施。

这一次调整释放阿里巴巴继续强化2B业务的信号。

事实上,阿里是从2B业务起家的,阿里B2B公司就是服务中小企业的外贸生意,后来才有2C业务淘宝天猫等等,所以阿里一直是2C和2B结合的路线,2B业务除了阿里云还有阿里妈妈、阿里钉钉等。

但就现阶段而言,阿里云是阿里的王牌,未来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据统计,40%的中国500强企业、近一半中国上市公司、80%中国 科技 类公司都在使用阿里云,数字经济正在阿里云上得到快速发展。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云计算将颠覆原有IT产业格局。

目前来看,阿里在B端优势明显,业内流行一种观点,互联网下半场的重心是由C端转向B端。

根据这种观点,阿里显然已经领跑互联网下半场。

国际化的排头兵

马云曾经说过,他希望成立一家由中国人创办,但属于全世界的公司。因此,国际战略是阿里发展的重心。

而阿里云是阿里国际化布局的重要一环,扮演排头兵的角色。

阿里目前的主业务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电商,云计算,数字媒体与 娱乐 ,创业业务及其他。

电商是阿里发家的核心业务,在国内优势明显,但在国际上的扩张并不理想。

欧美电商市场是亚马逊的天下,日本则有乐天,阿里只能在东南亚以及拉美等地区寻求机会,然而这些市场体量较小,不足以支撑阿里全球扩张的野心。

阿里的移动支付同样难以在国际上扩张,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着完善的xyk体系,何况他们有自己的移动支付,某种程度上,支付宝的成功借鉴了PayPal的经验。

而云计算则不同,目前全球云服务市场呈现出“3A竞争格局”,即以亚马逊、微软和阿里为首的第一集团垄断了超7成的市场份额。

阿里在云服务方面和亚马逊以及微软在同一水平上,强如谷歌和IBM都稍逊阿里一筹。

云计算为阿里带来了弯道超车的契机,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打败当地巨头,并非不可能。

题主提到的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金山云都是当下国内比较有名气的云,如果非要说谁最厉害,我觉得应该是阿里云。

首先,从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数据来看,阿里云稳居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前三,并且增长速度最快,而且优势还在不断扩大。在国内,根据IDC的数据,阿里云也占据了476%的市场份额,这体量其他云也望尘莫及。

其次,前阵子Gartner又公布了2018年全球数据库魔力象限,阿里云作为中国唯一厂商进入远见者象限,在严苛的评选条件下,我国 科技 企业强势多次进入该榜单,阿里云的实力不容小觑。

至于其他云,除了在实力上与阿里云相差甚远,一直默默无闻之外还各有“硬伤”。

几家云厂商相比之下,还是阿里云更厉害。

目前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亚马逊AWS占据统治地位,而且是独一档的存在。

而在国内云计算市场,阿里云占据行业第一、独立统治第一阵营,紧随其后的是腾讯云、金山云、电信云占据行业第二阵营,再往后份额就是百度云、华为云、以及七牛云、网易云、Ucloud等等这些组成的行业第三阵营。

那么阿里云到底是有哪些优势呢?

大家都知道,做云计算最早的是亚马逊,早在2006年亚马逊已经开始布局云计算了,而紧随其后的就是2009年阿里巴巴在王坚博士带领下就开始了云计算业务。

用阿里云副总裁的话说,中国的有两种云,一种是拿来云,一种是自主可控飞天云。

能说出这样的话还是需要底气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阿里云的飞天 *** 作系统,飞天是阿里云自主研发的大规模云计算 *** 作系统,能够将全球数百万台的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为这个 社会 提供强大的算力。

全新一代的飞天20,具有秒级启动ECI到云端超算集群的全覆盖,对计算和AI能力进行协同控制,实现全球可达到网络以及全方位的IPv6的支持,随时随地实现连接,兼容市面上几乎90%以上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飞天20支撑起了阿里云遍布全球各地的基础设施,针对于亿万个端进行适配,其中阿里云飞天的设计理念是AI是大脑、IoT是神经网络、而计算是心脏,总体来说就是万物智能。

阿里巴巴做云计算是有先天优势的,电子商务公司本来就是云计算的最好试验田。

天猫双十一,阿里云最好的试验田,要知道且不说别的,就只说天猫双十一的峰值,今年就达到了451万笔/秒,这个就算是拿到世界上,也是一个很高的成就。经过十年的双十一历练,阿里云已经获得了最好的锻炼,可以说是一步步实战中积累起来的。

除此之外,在阿里云顺利走向市场以后,国内基本上除了巨头企业,大部分都是阿里云的客户,这些客户里面包括了饿了么、菜鸟网络、优酷等众多企业,而且现在这些企业还融入到阿里的生态中,可以说战绩辉煌。

因此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目前阿里云在国内依然拥有绝对的行业领先优势,不过目前腾讯云、金山云、百度云在后面追赶也很快,份额提升得很快,也不能算完全占据统治地位,只能说目前阿里云依然是国内云计算龙头老大。

这几家云厂商比较来看,阿里云应当是最厉害的,那么我就从这个方面来说说我的看法。

先来说阿里云吧,阿里云的实践场景是非常丰富的。最初,阿里云的技术应用在了蚂蚁小贷中,后来,阿里云的很多新技术也都最先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实践。

有人认为,阿里的技术实力越来越强是因为其电商的溢出效应。

毕竟阿里巴巴旗下有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和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而淘宝和支付宝所需的大规模调度、消息处理、分布式数据库等都需要云计算的支撑。尤其是每年双11、双12不断突破记录的流量高峰,都要求阿里云不断提升技术能力。

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全面。因为除了阿里巴巴集团内的场景,阿里云还有大量行业标杆企业的实践,比如国税总局、海关总署、新浪微博等等。

就拿新浪微博来说吧,大家都知道,春节期间新浪微博的流量非常大。 在阿里云的支持下,微博搭建起了一个社交媒体云混合架构,结合实时数据对预估峰值进行动态调整,不仅减少了1400台服务器的购买,还支撑了用户182亿次阅读量和8亿次红包领取。

反观其它云, 华为作为一家老牌通信企业,主要经营的是通讯设备,最了解的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些运营商的需求,对于企业的互联网技术需求了解并不多;腾讯则是做社交起家,缺少ToB的基因;金山是做软件开发的,都没云计算的技术和实践提供更多助力,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几家云都缺少应对互联网场景技术的经验。

再来看服务的客户,我从华为云的官网查了一下,看到只有拓维信息、郑大信息几个案例;腾讯云的客户大多集中在 游戏 和社交产品;金山云的客户数量不够多,也缺乏说服力。

这样比较下来,大家应该心里都有底了,所以我说阿里云最厉害。

个人排序:华为云 -->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

从技术积累、市场份额、营收等因素来看,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都属于第一梯队,金山云在第二梯队,阿里云在四者中领先优势明显!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ynergy Research Group发布的2018年Q1全球主要云厂商排名来看,AWS、微软、谷歌、阿里云和IBM分列前五;而在亚太地区,前五名分别是AWS、阿里巴巴、微软、谷歌和腾讯。

阿里云



2008年9月,阿里巴巴确定“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决定自主研发大规模分布式计算 *** 作系统“飞天”。




2009年9月,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 科技 公司。

2016年10月,杭州联手阿里云发布城市大脑,人工智能ET帮助治理交通。





2017年12月20日,阿里云在云栖大会·北京峰会上正式推出整合城市管理、工业优化、辅助医疗、环境治理、航空调度等全局能力为一体的ET大脑,全面布局产业AI。

2018年9月22日,2018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成立全球交付中心。

2017年11月1日IDC发布“2017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阿里云位列中国云计算第一。

北京时间2018年2月1日晚间, 阿里巴巴集团公布 2018财年第三季度(2017 年 10 月至 12 月底)财报,阿里云连续第 11 个季度保持规模翻番,该季度内同比增长 104% 达到 3599 亿元。2017全年阿里云累计收入约112亿元,是国内首家百亿规模的云计算服务商。

腾讯云

2010 年02 月,腾讯开放平台接入首批应用,腾讯云正式对外提供云服务(包括CDN 等)。



腾讯云包括云服务器、云存储、云数据库和d性web引擎等基础云服务;腾讯云分析(MTA)、腾讯云推送(信鸽)等腾讯整体大数据能力;以及 QQ互联、QQ空间、微云、微社区等云端链接社交体系。



2017年11月1日IDC发布“2017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腾讯云位列中国云计算第二。



在2018年9月份的腾讯架构调整中,全新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成立,这意味着腾讯将全面发力B端市场。

2018年11月14日晚间,腾讯公布截至2018年9月30日未经审核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80595亿元(11716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4%。期内盈利为人民币23405亿元(34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报告称,腾讯云财务数据首次被公开,前三季云服务的收入近60亿人民币,第三季度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

华为云

华为云成立于2011年,贯彻华为公司“云、管、端”的战略方针,依托于华为公司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云计算研发实力,面向互联网增值服务运营商、大中小型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广大企事业用户提供包括云主机、云托管、云存储等基础云服务、超算、内容分发与加速、视频托管与发布、企业IT、云电脑、云会议、 游戏 托管、应用托管等服务和解决方案。



2017年3月起,华为专门成立了Cloud BU,全力构建并提供可信、开放、全球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的公有云。

截至2017年9月,华为共发布了13大类共85个云服务,除服务于国内企业,还服务于欧洲、美洲等全球多个区域的众多企业。

华为云数据中心:华为全球建立480个数据中心,其中有160个云数据中心。



作为国内公有云第一梯队,华为云增长势头迅猛;在2018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称云服务已经成为华为整体业务的底座与基础,;华为还宣布将于12月底在南非正式上线提供云服务,这也是全球首个在非洲用本地数据中心提供服务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

金山云

创立于2012年的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云),是金山集团旗下云计算企业,于2017年跻身于中国公有云市场三甲。



2017年11月1日IDC发布“2017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金山云位列中国云计算三甲。

截止到2018年1月29日,金山云已完成D系列72亿美元融资,估值达2373亿美元。

四云对比

1从市场份额的角度(2017):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华为云

预计2018年,华为云有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

2从估值角度:阿里云〉 腾讯云 〉金山云。

(华为不上市,华为云也难以评估)

3论综合技术实力来看: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金山云。(仅个人看法)

先排除金山云

现在是阿里,腾讯,华为

三年后阿里,华为,腾讯

五年后华为,阿里,腾讯

我有使用过腾讯云和阿里云,对于华为云和金山云来说,我并没有使用过,所以我没有办法评判他们谁更加的厉害一些。

目前来说我的主力服务器全部放在阿里云上,腾讯的云服务我现在曾经使用过,但是我后来放弃了。

相对来说,阿里云的服务的话,各个方面都非常的周全,提供的各种工具也相当的多,在进行服务器维护的各个功能上都是比较完善的,所以我个人使用还是比较方便的。

腾讯云相比阿里云的话会有一些缺失,并且在价格上还不一定更加便宜,所以我在使用了一台腾讯云的服务器之后,我就放弃使用腾讯云的服务器了。

目前我个人有十几台服务器,全部是使用了阿里云的云服务器,从稳定性到数据备份以及各个方面来说都让我相当的满意。

所以我个人会推荐大家使用阿里云的云服务。

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金山云相比,可以很肯定的说,阿里云是从技术、规模等方面最强的,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在中国,阿里云占公有云市场43%的份额,而保包括腾讯云在内的其他公司占比之和加起来才相当于阿里云的份额。在世界,近5年来,阿里云增速高达12倍,甚至超越了排在第一的亚马逊AWS。

过去10年,阿里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开创中国云时代;二、研发了中国的云 *** 作系统和城市AI平台(飞天:中国电子学会 科技 进步奖,城市大脑:国家AI开放创新平台);三、云普惠各行各业数百万客户。

阿里云有以下五大优势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万物互联网,互联网成为世界新的基础设施。飞天希望解决人类计算的规模、效率和安全问题。飞天的革命性在于将云计算的三个方向整合起来:提供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提供通用的计算能力,提供普惠的计算能力。

飞天系统的整体技术架构图 飞天系统的服务能力

飞天20可满足百亿级设备的计算需求,覆盖从物联网场景随时启动的轻计算到超级计算能力。飞天20相比上一代 *** 作系统的升级包括秒级启动ECI、云上超算集群的全场景覆盖、云边端一体的协同计算和AI能力、支持IPv6等多个方面。

飞天20支撑了阿里云遍布全球的基础设施,针对亿万个端进行广泛适配,可覆盖最后一公里的计算。计算是心脏,AI是大脑,IoT是神经网络,这是我们对万物智能时代的构想,也是飞天20的设计理念。

飞天20系统在物联网方面的连接能力显著升级,其兼容市面上90%物联网通信方案。在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基于飞天平台的杭州城市大脑升级到20,覆盖杭州市共420平方公里,接管了1300个信号灯路口、接入4500路视频,处理数以百亿计信息的实时分析。

阿里云业务目前已成为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创收渠道之一,阿里2019财年第一季度(2018年4月至6月底)财报显示,公司云计算业务营收达到4698亿元,同比猛增93%。

总结

目前阿里云已经在在城市、工业、零售、金融、 汽车 、家庭等多个场景推出ET大脑等“产 业AI”方案和相关人工智能产品,例如基于CPU、GPU、FPGA等异构计算平台,面向开 发者的机器学习PAI平台,以及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视觉识别等130多款细分产品。

从以上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足可以看出阿里云无论从技术、服务能力、规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我看来,国内云服务竞争力来看,主要在BAT,全球主要集中亚马逊和微软。今天刚好有一篇关于云服务的内容,在此分享,大家一起来探讨,在我看来,云服务的核心是在于物联网。

以下是《万物互联将至!BAT激战云端,以此抢夺物联网赛道》部分内容:

互联网已成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物联网,所带来的信息 科技 席卷全球,作为未来发展重要方向,承载了世界梦想,被视作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但要发展物联网,贯穿所有智能设备所需要各平台成为产业发展基础,才能使的物联网得以实现。

云计算作为物联网重要基础设施,是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石,在这条赛道上聚集了亚马逊、微软、谷歌和BAT与华为等重量级玩家,但对于云服务商来说,丰富的云应用是深入市场核心,因这些一线巨头的入场,2019年物联网将更值得期待。

全球 科技 巨头争夺云服务市场

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发展得益于Sigfox、LoRa和NB-IoT为LPWAN低功耗广域网无线技术发展增速迅猛,2017至2023年期间,LPWAN连接复合年增长率为109%,到2023年,仅连接方面支出将会超过45亿美元。

图表来自IoT Analytics

物联网连接规模日益扩大,在这个大连接时代,势必产生海量数据,继而需要云平台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利用数据有望创造更多的全新的商业机遇。至此,基于海量物联网设备的连接,提供软件和平台相结合的厂商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面向各行业的物联网云平台运营而生,继而激活数据价值。

在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看来,云服务打通云端边并结合AI能力,助推物联网应用至各行业,同时,各巨头相继进入,行业竞争格局也将更加残酷,在平台层最终比拼的是应用能力,覆盖医疗、教育、交通和制造等丰富应用的云平台是争夺物联网这一张船票的核心。

亚马逊

作为全球云服务市场领头羊的亚马逊,亚马逊和微软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且最具规模的云服务商,丰富的应用促使基于他们的云平台构建的物联网应用无处不在,在医疗方向,借助Amazon SageMaker,GE Healthcare可以通过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和服务来促进患者护理的改善。

微软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部署物联网,微软以云服务+人工智能构件生态,已经广泛应用互联网服务、智能硬件和工业制造等各行各业,Azure IoT等服务帮助制造商实施工业40,包括ABB、通用电气和西门子等工业巨擘都在利用Azure开发自己的物联网平台。

BAT抢夺物联网赛道

腾讯云今年战略重大尤为坚定,积极推进云服务战略,不过在这一市场,阿里云深耕行业多年,百度云快速发展,腾讯云在这一场争夺战中还面临诸多考验。

百度

国内三大互联网巨头将在物联网时代再次激战,百度云以ABC+IoT+智能边缘促进物联网应用落地,早在2016年,百度云就提出ABC三位一体战略,现在则正以ABC+IoT+智能边缘促进物联网在各垂直领域展开大规模应用。

百度云ABC+IoT解决方案走在了行业趋势前端,经过多年积极 探索 和发展,百度云ABC已升级30版本,ABC30就是希望智能无处不在,数据真正发挥其价值。百度云作为百度AI能力、百度资源、行业解决方案的对外服务输出窗口,已助力更多企业合作伙伴向智能化和AI化升级。

在产业应用落地方面,百度云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提供了更易用的解决方案,在15个细分行业的全面布局,生态版图已经覆盖金融、钢铁、家居、 汽车 等领域,大力推进百度云ABC能力在各产业落地。

阿里

阿里云作为阿里巴巴旗下云计算企业,阿里云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2019财年上半年营收突破百亿,在全球市场与亚马逊和微软形成三足鼎立态势,如今阿里云在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再次提升,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将阿里巴巴集团在过去几年在实施的中台战略过程中构建的智能化能力,全面和阿里云结合,向全 社会 开放。

在过去几年中,阿里云依托云+AI+IoT能力先后众多大企业提供服务,希望在5年内要连接100亿物联网设备,至此看到了阿里云在各行业应用案例落地,通过云+AI+IoT三驾马车能力赋能全行业变革。

腾讯

就在今年9月30日,腾讯对组织机构进行了大调整,积极面向产业互联网转型,提升云服务战略,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整合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等核心产品线,帮助医疗、教育、交通和制造业等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事实上,早在2014年,腾讯就在积极 探索 并推进万物互联发展,以连接一切搭建生态助力物联网发展,微信向万物互联延伸,凭借庞大用户和小程序攻城略地,微信早已超出社交属性,伴随平台属性越来越强,承载了腾讯对物联网的憧憬。

与此同时,腾讯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后,通过整合自身技术和生态资源,腾讯云正构筑全链路的开发者服务体系,帮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小程序、云原生领域开发者快速成长,助推产业互联网升级,这是腾讯云副总裁王龙在首届腾讯云+社区开发者大会透露的信息。

如今,小程序生态的快速发展,另外,腾讯云将依托腾讯20年丰富的技术和生态资源,一如既往地秉持开放和连接战略,聚焦新趋势、新技术和新应用,全方位助力打造产业互联网,做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手。

最后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

云计算作为基础平台的价值在于能够提供新零售、新制造、新能源和新交通等行业的解决方案。并在边缘智能和AI技术加持下,物联网将会以更加快的速度应用至各个垂直行业,赋能产业快速提升应用与服务的技术水平,而巨头们以云平台搭建庞大物联网生态也加速全 社会 数字转型。

我家是河南洛阳的,在郑州读书呆了十几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呆在长沙,说实话,我对这两个城市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大河南人口确实多,郑州人口也比长沙多,但是却没有长沙富,郑州这几年发展的挺快,之前那就是个大农村,到处破破烂烂,现在好了很多,郑州的GDP没长沙多,之前在郑州读书,我一直觉得郑州的铁路位置是多么多么的好,那时可能没有出去走过,来到了长沙后,我觉得长沙的位置也不错,现在高铁时代,长沙南站也是一个大的高铁枢纽站,有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在长沙交汇,很繁忙,每天长沙南站的日车次量比郑州还多,以后的长沙西站,也将是厦渝高铁经过长沙的一个大站,郑州的地铁比长沙要长,因为长沙不是平原地区,是典型的山水洲城,而郑州是平原地区,很广阔,自然要比长沙的地铁要远,长沙南站到黄花机场有一条磁悬浮对接的,这条磁悬浮是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10分钟就可以到机场,非常方便,而郑州到新郑机场,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过去没长沙方便,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相比,我感觉还是长株潭要好些,未来发展潜力大,尤其长株潭城际列车开通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更上一层楼,三个城市紧密连接,长沙的湘江新区是中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还有前不久成立的长沙临空经济区,充分的说明长沙还是挺有实力的,郑州感觉没有这么好,虽然说有各种什么什么自贸区,但是我觉得都是依托铁路位置而发展起来的,这恰恰也暴露出郑州其他方面的不足,在科教方面,那就不用说了,我们大河南就一所211 郑州大学,没有985高校,而长沙就有3所985高校,这方面郑州差到姥姥家去了,还有一点,我觉得郑州很乱,卫生很差,空气不好,长沙环保要好很多,好了,说了这么多,我觉得郑州没什么好跟长沙比的,反正我是不会呆郑州了,相对比,长沙的幸福指数要高很多,但我也希望郑州发展的越来越好,毕竟我是河南人,呵呵

说实话,现在长沙和郑州感觉差不多,未来我觉的,长沙大概率情况下不如郑州的。长沙的教育很强有很多牛校比如中南大学(副部级985),湖南大学985,湖南师大211都是很强的高校,还有比较不错的湘潭大学,反观河南也只有郑州大学211一个,而且湖南卫视的文娱特别强,有很多明星和 娱乐 节目。其他的我感觉对比郑州没有任何优势,经济长沙在网上好多人说注水,看了财政收入比郑州还差不少,所以我不认为长沙经济比郑州强,况且郑州的经济在北方还是省会城市第一,感觉也挺不容易的。另外郑州近几年政策真的很好,航空港,自贸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八横八纵,地铁也要比长沙地铁长~所以我没觉的郑州不如长沙

长沙比郑州强是不争的事实,同是地级市省会城市。郑州唯一能拿出手的是它的中原地区的中心位置而已。现在是全国大发展的时代,郑州有的米字型高铁网,其他很多城市都有,包括长沙的高铁网络并不输与郑州。高铁网长沙郑州基本相当,没有对比性。但长沙其他方面强于郑州,如教育水平,长沙的大学远胜于郑州。论经济实力,长沙只有730万人口,郑州有960万人口。但长沙的GDP是10500亿元,而郑州只有区区9100亿元。郑州吹牛逼的家伙天天吹嘘郑州发展多快,殊不知2005年的时候,郑州GDP还比长沙多150亿元。郑州原本想追赶武汉夺走中部第一的宝座,不想追赶武汉十年,被武汉抛开4000多亿不说,还被长沙抛开1400亿元。这说明郑州的实力有限,照此下去,郑州只能和合肥争夺中部地区第三城的份了。所以,长沙潜力远大于郑州!

长沙的发展前景胜于郑州,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主要有三点:

第一:自然环境;

第二:高等教育;

第三:产业升级;

也许有人说,为什么不是交通,国家政策影响?说到交通,现如今国家高铁网络八横八纵,相互交叉。郑州是全国交通枢纽,是全国唯一米字型的交通网络区域,交通非常便利。但是,长沙地处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厦渝高铁三条大线的交汇处,加上合长高铁,交通虽然稍微不足,但是也不会相差太多。航空运输方面,郑州长沙也是半斤半两;水运方面,两家都没有大型港口。所以,交通方面,郑州优势不足以大力压倒长沙。
郑州交通网络
长沙交通网络

国家政策,郑州,长沙都是省会,都在一带一路的范围内。政策上,一带一路是以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为主力带动,更加侧重高端制造业,高 科技 ,金融产业,基建产业的对接。所以,从政策方面来看,长沙和郑州自身,都没有太大的优势,半斤半两,所以政策上,两个城市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占优势。
鉴于交通和政策方面,两个城市没有突出的优势,那么就要对比各自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了。

那么为何要说,长沙发展前景会优于郑州呢?

第一:自然环境。长沙处于湘江下游,地标水系发达,物产丰富,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长沙市区年平均气温172 ,市区年均降水量13616毫米,环境绿化非常好。
郑州处于秦岭东段末端,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气团交替频繁,冬季漫长而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燥少雨多春旱,冷暖多变大风多;全年平均气温156 ; 全年雾霾严重。
可以说,在吸引人才居住方面,长沙的硬件条件是非常好的,优于郑州。

第二:高等教育。

中国39所985高校,长沙有国防 科技 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三所;

郑州没有985高校,有一所211高校-郑州大学。

所以,在高等人才培养及引进方面,长沙优于郑州。软实力方面,长沙可以说是完胜。
政府出台的吸引人才创业,户口落户等方面,长沙郑州都互不相让,从长远来看,长沙环境及科教方面,会继续领先郑州。

第三: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长沙产业结构也经历了调整优化升级过程。

第一阶段:产业结构呈“二、一、三”格局,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978-1983年)。这一阶段,长沙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是制造业部门,工业在这个时期占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以轻工业产品的生产为主,第一产业则以传统种植业为主。

第二阶段:产业结构呈“二、三、一”格局,工业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984-1994年)。这一阶段,长沙工业内部结构由轻工业迅速增长转向重工业的迅速增长,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一产业,并保持迅速发展。

第三阶段:产业结构呈“三、二、一”格局,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995-2007年)。这一阶段,服务业开放领域从单纯的商业贸易发展到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及软件业、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文化 娱乐 等各个领域,在2006年率先突破1000亿元。进入新世纪后,工业在“兴工强市”战略下加快发展,第二产业比重回升较快,第一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降低到10%以下。

长沙已经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重工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围绕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及软件业、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文化 娱乐 等各个领域开展,产业多元化全面升级。

2018年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电子产品制造、移动互联网、北斗导航、动漫设计等行业依靠 科技 创新发展强劲。 2016年长沙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为150785亿元,是2010年的116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31%,比2010年提高102个百分点。长沙依托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等优势平台建设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园区,聚集了威胜集团、长城信息、拓维信息等一大批重点电子信息企业,不断壮大的电子信息产业与地区经济已经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使长沙市具备发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的良好条件。

服务业产业特色优、亮点多。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移动互联网、创意设计、系统流程服务等新业态势头强劲,生态 旅游 、休闲养老、网络服务等新模式快速发展。 2016年,邮电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512%;以生态 旅游 、乡村 旅游 为代表的 旅游 业实现总收入153483亿元,增长136%;网络零售额实现增长423%,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集聚区加快建设,涌现出了58到家、映客直播、腾讯众创等大批知名企业。
而新时代的郑州,经开区以及航空港区则以 汽车 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未来吸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工人转移。郑州产业依然是主打劳动密集型,在产业升级方面,没有优势,不能为郑州经济带来高速腾飞及溢价。
从产业结构来看,长沙产业结构完善,并且服务业,工业, 科技 产业逐步发展。而郑州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中,经济发展依赖工业发展,服务业,高 科技 产业相对落后,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布局。

所以,从长远来看,长沙的发展前景会好于郑州。

大概率长沙比不了郑州,第一湖南比河南省体实力差很多,第二长沙辐射面太小,郑州对冀南,鲁西南,山西,淮海和陕西都有辐射力。第三长沙在发展长株潭一体化,郑州也在搞郑汴一体化,国家战略地位提升的比长沙快,没有优势。第四长沙很排外,郑州本地人相对来讲非常弱势。

客观比较目前的郑州和长沙:1文化教育,长沙优于郑州;2 体育 ,两者差不多;3实体经济,长沙的代表是重型机械有三一、中联重科、大众分厂,郑州的代表是宇通、盾构、上汽分厂,郑州的食品企业较多;4外贸,郑州优于长沙,郑州的手机制造除了有富士康,还有一批国产品牌,已形成集群效应;5财政收入,长沙gdp高于郑州,但不知道为啥财政收入比郑州低不少;6交通高铁比较不好说,但是郑州的中欧班列运货量最高,郑州的货运优势明显,航空客运长沙占优,但今年郑州有可能撵上,16年的差距已经很小了,航空货运郑州优势明显;7生活情调这一点长沙优于郑州,郑州还没有形成有特色的小资生活方式;8未来发展前景以目前两座城市积累的政策优势,郑州政策优势更大一些,长沙因为离广州和武汉都很近,容易被这两个大城市吸血。最后得出结论,郑州未来发展应该会优于长沙!
长沙发展前景好,想超郑州机率小。

位处广汉正中间,两强相夹局限了。

三湘大地黄金地,人口总量有点少。

经济 科技 实力强,高新产业规模小。

郑州地理位置优,交通枢纽地位高。

背靠河南上亿人,聚集效应明显好。

人流物流商贸旺,城市膨涨有倚靠。

中心城市已定位,快速发展兴高潮。
长沙确实厉害,在没有区位优势的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但是长沙的gdp太水也是公认的,人均超过宁杭长沙人自己信那就是白痴自欺欺人。最关键一点是,长沙距离武汉太近,又处于完全的同质化竞争,又基本上各方面不如武汉,注定了一切挣扎都是徒劳。这就是命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沙人,我发表的意见就是,长沙不如郑州,长沙也不是一线城市。看了很多朋友在讨论各个方面两个城市的优势,有几点,是需要指正的现实情况,但不是比较。

首先,教育方面,大家都说因为国家原因,什么原因郑州比不上长沙,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河南不如湖南,为什么不如湖南,现在教育讲什么?公平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实现教育信息化,在湖南,2013年华容全国第一个教育信息化的“华容样本”出来之后,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全国只有湖南和广州是没有“处女地”的,为什么,因为政府支持发展教育,各个方面,长沙广州首当其冲,而河南,那不叫“处女地”,叫“荒地”,我原来在教育行业呆了几年,人家老板不愿意去河南啊,为啥,政府不支持啊!教育局没钱批没事干啊!我想,政府对教育的态度,衍生了河南高考录取率低的直接后果。这一点,我觉得是关乎于各老百姓本身的问题,为啥,家家孩子要上学。教育的直接影响就是,你在长沙见过有碰瓷的吗?有呢,上次一个碰瓷的,碰瓷骗了7000块,被抓了顶格判罚,三人分别判了3710年。

第二,交通。黄花机场不说了,这个享受了国家一些政策,吞吐量中部第一。高铁也因为南车在株洲,长沙占了便宜,但是城市交通,路面等等,长沙还比不上郑州,飞机可以不坐,高铁可以不坐,但是你总不能蹲家里不出门,这点,长沙比不上郑州,虽然居于衣食住行的最后。

第三,房价。有朋友说了,长沙GDP比郑州高了很多,但是财政收入却不高,其原因之一,长沙政府很少卖地,长沙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三产为主。财政收入不高是因为长沙市政府舍得花钱。而且长沙市政府一直对房价有很强的管控。这点,我相信大家都愿意在长沙,不到一万一平的房子。

第四,生活环境。湖南省发改委,在新的“双控”考核中,十三五给予全省低碳发展资金是1500万,长沙市政府,给予十三五期间,是15亿,每年3000万。这个郑州估计还没下达最后的决定,但是我可以说,长沙市的低碳项目,决定十三五投入的,是将近600亿,郑州貌似是第一年5088亿。我老婆南宁人,南宁是出名的绿城,绿化面积全国省会第一,老婆来长沙十年,经常感叹,长沙变化太大了,特别绿化环境这方面,种花种草种树,长沙市真舍得花钱,说实话,这方面,长沙估计五年内可以赶上南宁。郑州紧靠京津唐,这方面如果不加强,估计会被长沙甩很远,这点,郑州不如长沙。

生活环境里面,郑州的夜生活,我真不敢恭维,16年还去了趟,虽然也有热闹地儿,但是比起长沙还是差太远,这点,没法比。

其上几点,关乎于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但是却不能改变长沙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局限性。国家也不会允许长沙去打倒另外一个国家长期支持的中心城市“武汉”,所以,在某些方面说,长沙是永远不可能超过郑州的,我做为一个普通的土生土长的长沙人,我希望我的家乡,不要去变成神马一线城市,北上广深,那地儿舒服吗?外地人不舒服,本地人也不是很舒服。长沙现在不到500万本地人(非转入型户口),常驻人口不到1500万,外地人来消费得起,有地儿玩,想安家可以安家,吃喝玩乐都有,赚钱也不需要特别特别累,两口子大学文凭混五年基本上一套100平首付给的起,城市的好坏,不是说是个中心城市咋的,建设好了咋的,而是活在这的人,活得咋样,舒服不。医疗,教育等在长沙你都可以享受到跟北上广深一样的待遇(国防科大一点不比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低,湘雅三个医院临床水平至少不比协和差),长沙何必要去争个一线城市?有好处????!!!我希望长沙永远不要是一线城市,因为这样,房价不会太长,发展不会有太多要求,我们活在长沙的,可以过得更舒心快乐。

长沙:我科教水平比你高。

郑州:我是国家中心城市。

长沙:我 历史 比你悠久。

郑州:我是国家中心城市。

长沙:我水运比你发达。

郑州:我是国家中心城市。
长沙:我GDP比你高。

郑州:我是国家中心城市。
长沙:你特么能不能不说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我高铁比你发达。

长沙:……

郑州:我是国家中心城市。
长沙:滚!

2022年6月30日中证投资参考(星期四)

今日导读

国内新设单采血浆站加快 审批向龙头企业倾斜

美人用“酸狐狸”攻击中俄 网络安全配置窗口

聚丙烯绝缘电缆首个国准发布实施 产业化提速

中证视点

国内新设单采血浆站加快 审批向龙头企业倾斜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结合内蒙古区人口分布、无偿献血、疾病流行和现有4个单采血浆站年采血浆量等情况,本着适度发展的原则,2022-2025年全区规划设置10个单采血浆站。新增单采血浆站重点向研发能力强、血浆综合利用率高、单采血浆站管理规范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倾斜,引导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提高研发水平和血浆综合利用率。业内表示,过去5年,全行业浆站审批趋严,新批浆站数少,血制品板块成长受限。这种情况在十四五时期有望改观,多个省份血浆站设置规划有望于2022-2023年尽数落地,龙头企业有望受益,血制品成长性打开。

其次,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5月27日公布了广东联盟血制品集采中选结果。本次集采未设置企业间竞争性降价规则,且最高有效申报价普遍高于 历史 中标价格。机构认为本次集采规则温和,有利于血制品行业的产品供应保障。随着本次集采的逐步落地,血制品板块政策预期逐渐明朗,有利于板块估值修复。

第三,疫情边际影响有望减退,血制品需求刚性,医院终端需求恢复,保持稳定增长。

热点聚焦

美国用“酸狐狸”攻击中俄 网络安全配置窗口来临

近期,中国多家科研机构先后发现了“验证器”木马程序的活动痕迹。28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分别发布专题研究报告,同日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所属的又一款网络攻击武器“酸狐狸”漏洞攻击武器平台。

专家表示,“酸狐狸平台”是NSA下属计算机网络入侵行动队的主战装备,攻击范围覆盖全球,重点攻击目标指向中国和俄罗斯。根据“酸狐狸平台”服务器上的过滤器规则片段,可以判断该服务器主要针对中国的主机目标进行攻击,过滤器中重点针对目标环境中的卡巴斯基杀毒软件、瑞星杀毒软件、江民杀毒软件等中国地区流行的杀毒软件进程进行了匹配并进行了可植入条件判断。

美国近期还连续出台一系列法案,增加网络安全预算规模,加强自身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御水平,举办各类国内和国际网络战演习,政府、军队和民间联合开展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鼓励开展网络安全研究,限制敏感网络安全技术输出等。美国的做法不能不让人怀疑其正在积极为发动更大规模的网络战做准备。

行业动态

据行业网站消息,鸿蒙30的公测版即将推送。此前华为鸿蒙 HarmonyOS 30开发者Beta版本已开启公测招募。现在部分开发者网友已收到短信通知,华为称,将在1-2工作日内在线推送手机HarmonyOS30开发者Beta版本公测版本。

上市公司中,常山北明(000158)北明软件是华为的核心战略合作伙伴,在华为云、升腾、鲲鹏等创新领域均有深入合作,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北明软件是鸿蒙方面的合作伙伴。拓维信息(002261)为OpenHarmony(“开源鸿蒙”)项目群成员,公司于21年3月与华为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基于HarmonyOs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

首届中国算力大会将于7月召开 行业公司有望受益

据悉,首届中国算力大会将于7月29日至31日在济南举行。大会以“算赋百业 力导未来”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旨在展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最新成果,加强国内外算力技术和产业交流合作,搭建政产学研对接平台,推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助力经济 社会 数字化转型,会上还将签署一系列国家级、省级算力合作项目。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开启,算力作为新型生产力,已经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加快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意义重大。加快推进算力网络、智算中心、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云网融合深入发展,将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算力底座”,助力经济 社会 数字化转型。

相关公司中,浪潮信息(000977)作为全球智慧计算的领先者,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提供领先的智慧计算。通过不断完善基于客户需求的服务器软硬件研发体系,公司目前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涵盖高中低端各类型服务器的云计算Iaas层系列产品。中国长城(000066)构建起“芯-端-云-控-网-安”完整产品产业生态链,为数字经济提供基础算力及技术保障。初灵信息(300250)聚焦边缘计算,通过边缘数据智能连接搭建数据底座,运用公司DPI等核心技术对管道内数据进行采集、挖掘和分析,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应用于运营商、视频、物联网、数据安全等行业。

产业观察

市场研究公司Yole预测,GaN功率器件市场将从2021年的126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20亿美元的,期间的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的59%。据Yole介绍,消费电源、数据通信/电信和 汽车 将成为氮化镓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首先,氮化镓GaN作为一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近几年时间里在消费类电源市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各大手机、笔电品牌纷纷入局氮化镓快充,氮化镓功率器件的性能得到进一步验证,同时也加速了氮化镓技术在快充市场中的普及。Yole预测,消费电力市场将以52%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到2027年将增长到916亿美元。其次,从功率效率的角度来看,预计数据通信/电信市场在中期内将变得更加普遍。特别是随着数据中心采用48V-Point-Of-Load(48V至POL直接电压转换)系统的进展,有望将其推广应用于低压应用。据Yole预计,这个市场将继续以6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在2027年达到618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 汽车 电气/电子(E/E)转换的快速发展,从今年到2027年,这个市场将以9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将增长至规模227亿美元。

氨基酸同比出口量大增 行业曙光已经显现

据海关数据统计,2022年5月,我国赖氨酸与赖氨酸盐及酯的出口量为9986万吨,环比增612%,同比增531万吨,增幅为11356%。2022年1-5月,我国赖氨酸盐及酯出口量共45696万吨,同比增幅为448%。其中对欧洲出口量最高,其次是亚洲和北美洲地区。另外,2022年5月,我国出口固体蛋氨酸产品约1261万吨,环比增42%,同比增幅为992%。2022年1-5月我国蛋氨酸出口量累计为552万吨,同比增长705%。2022年1-5月,我国共出口苏氨酸产品276万吨,同比增幅为1609%。

信息追踪

聚丙烯绝缘电缆首个国准实施 产业化提速

近日,《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发布公告》[2022年第2号(总第41号)]公布,《额定电压 6kV(Um=72kV)到 35kV(Um=405kV)热塑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团体标准(T/CEEIA 591-2022)已获准发布,于6月24日起实施。这是全国首个聚丙烯绝缘电缆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电线电缆行业面临技术转型的 历史 节点,广泛应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面临产品寿命终期的如何处置等问题。热塑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能较好解决产品寿命终期后的环保处理,同时降低产品生产过程能源消耗等,实现绿色环保。因此,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发展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上述电缆标准,为国内首个聚丙烯电缆标准,通过制定额定电压6kV 35kV热塑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标准,旨在将规范该类产品的设计、制造及产业化。上市公司,中天 科技 (600522)高强度高伸长率铝包钢芯高强度耐热铝合金绞线、固态模锻铝合金间隔棒、海洋平台用油浸式变频升压变压器、额定电压10kV耐火光纤复合电力电缆、额定电压35kV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额定电压35kV(Um=405kV)耐盐雾全密封海上风机用电缆组件6项产品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新产品技术鉴定,其中4项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远东股份(600869)旗下远东电缆编制了《电线电缆产品生态设计评价技术规范》,将生产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可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不产生有害气体的聚丙烯绝缘电缆作为拳头产品,加大此类产品研发力度。

净水机新国标7月开始实施 或淘汰四成产品
水效新国标是对2018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反渗透净水机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的修订。新版净水机水效标准再次提高净水产水率,水效限定值最低从35%提高至45%,并增加了额定总净水量 2000升的要求。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上在售的净水机产品,净水产水率不高于45%的大约占市场份额的38%,净水产水率45%-55%的产品占市场份额的42%,净水产水率高于65%的占市场份额8%。新版净水机水效标准的实施意味着将淘汰市场上40%以上的产品。

你好!物联网概念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传感网络,即以二维码、RFID、传感器为主,实现物的识别;其二是传输网络,即使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计算;其三是应用网络,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可基于现有的手机、个人电脑等终端进行。本人比较看好手机支付板块:东信和平(002017) 东信和平是智能卡制造和智能卡应用开发的行业领先者。公司成功入选中移动首批RF-SIM卡供应商。预计RF-SIM卡业务毛利率在未来1-2 年保持在30%左右水平。随着中移动明年发卡升上千万规模,东信和平作为主要供应商,业绩增厚明显。
大唐电信(600198) 大唐电信旗下的大唐微电子研发生产的RF-SIM 卡,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预计今年可实现量产,成为中移动潜在供应商。考虑到大唐电信拥有大唐微电子60%左右的股权,该新增利润对大唐电信的EPS 贡献约为002 元,对大唐电信业务基本面影响不大。
长电科技(600584) 长电科技是我国半导体封装领域的龙头公司,经过多年研究,公司在RF-SIM 芯片的系统封装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短期内难以被其他公司赶超。截至2009年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812%,为同行业可比公司最高值。但财务费用率高达415%,给公司带来较为沉重的财务负担。
中兴通讯(000063) 中兴通讯旗下的国民技术(原名:中兴集成电路)是RF-SIM芯片的IC设计商,其提供的芯片IC 设计是RF-SIM 芯片设计制造中的重要环节。但考虑到在中兴通讯业务中,电信软件系统、服务及其他业务占比仅占113%,所以,IC设计业务对中兴通讯业绩影响有限。
拓维信息(002261) 拓维信息作为中移动省级运营平台合作伙伴,目前已在湖南、云南两省运作移动支付运营平台。目前,各省运营平台提供商竞争激烈,中移动仅以固定费用方式与省级平台合作商进行结算。预计,随着业务正式运营和规模增长,中移动将通过与业务量挂钩、以业务支撑费用形式给予合作商分成。拓维信息将从中获得较为稳定收益。

1、润和软件:

在毛利率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366%、4097%、2669%、2939%。HiHope芯片全栈解决方案平台是OpenHarmony(开放鸿蒙)发起单位之一、华为HarmonyOS(鸿蒙 *** 作系统)生态共建者,公司将在海思、鲲鹏、鸿蒙等全场景智能生态中继续深化与华为的合作。

2、东方国信:

在毛利率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977%、4935%、5114%、4648%。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广泛的、开放的物联网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当前与华为在大数据生态、鲲鹏生态等领域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物联网领域,当前公司有自研的基于linux的物联网网关,同时也支持对接多种类型的主流物联网设备、物联网平台。

3、高新兴:

在毛利率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601%、3521%、2674%、2541%。车载终端龙头企业。2020年上半年,公司与华为联合发布基于鲲鹏计算平台和华为_腾计算算机平台的明境执法场所规范化解决方案。公司的主营业务有通信基站/机房运维综合管理服务。

4、星网锐捷:

在毛利率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843%、3257%、383%、3494%。企业网络设备龙头之一,所处的云计算赛道天花板高,信创云桌面业务也将迎来发展机会。作为鲲鹏产业的深度参与者,信创有望快速打开成长空间。

5、正元智慧:

在毛利率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951%、3978%、3785%、3735%。智慧一卡通综合解决方案供应领先企业。2020年8月,浙江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为正元智慧等基于鲲鹏、_腾完成解决方案兼容性认证的单位,颁发了兼容性认证证书。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智慧一卡通系统建设、智慧校园建设、智慧园区和行业智慧化建设、互联网运营服务。

6、拓维信息:

在毛利率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698%、4963%、4674%、4155%。以自有资金收购湘江鲲鹏35%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湘江鲲鹏70%股权。

7、川大智胜:

在毛利率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399%、2555%、3364%、3676%。国内空管产品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与华为目前的合作主要是在_腾芯片、鲲鹏服务器上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的平台适配以及智慧园区的方案实施。公司主营产品包括航空及空管产品及服务、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高精度三维人脸照相机及高性人脸识别产品、地空通话语音识别与空管指挥安全监控、5G宽带融合低空管监视雷达网络系列产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产品与服务、信息化及其他产品与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847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