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第1张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905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 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 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 程科学知识;

3.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 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 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 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 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理论学时+实验或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5 +18学时)、RFID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网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物联网软件设计 (27 +18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54学时)、物联网中间件设计(27 +18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 设计(54学时)、嵌入式系统与设计(45 +18学时)、传感器微 *** 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6+36学 时)、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定位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 (45 +18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示例二:物联网工程概论(30学时)、物联网算法基础(60 +15学时)、物联网硬件基础(60+ 15学时)、传感网与微 *** 作系统(45 +15学时)、物联网安全与隐私(30学时)、无线单片机与协议 开发(60+15学时)、JAVA语言程序设计(30 +15学时)、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20 +10学时)、物 流管理信息系统(30+15学时)、RFID系统(30学时)、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20 +10学时)、多 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60学时)、云计算(30学时)、物联网与智慧思维(30学时)、移动人机交互 技术(30学时)、社会计算(30学时)。

示例三: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体系结构(40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6+10 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40+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40 +12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40+10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0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0 +14学时)、RFID与智能卡 技术(40+10学时)、物联网控制技术与应用(40+14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0 +14学时)、传感 器网络及应用(40 +14学时)、网络规划与设计(40 +14学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10学 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40+14学时)、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40+1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实验、传感网实验、物联网通信实验、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物联网工 程规划与设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嵌入式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传感器微 *** 作系统原理与设计》、《应用密码学》、《光电子物理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建模》、《微处理器系统设计》、《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电商物联网、移动嵌入式、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采集与分析。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IT类企业:物联网工程、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物理网系统管理、网络应用系统管理、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云计算。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物联网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有“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三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此三个专业从2011年才开始首次招生,目前为止还没有毕业生,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未来的物联网技术要得到发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进、芯片推广、程序算法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这些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人才。柏斯维也指出,从整体来看,物联网行业是非常需要人才。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去自动化企业、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工业控制企业、数字娱乐公司等领域就业,具体就业岗位包括射频识别开发工程师、物联网嵌入式硬件开发工程师、物联网嵌入式硬件测试工程师等。 就业方向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 根据以往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高新技术城市是这类人才的聚集地,大量的工作机会都在这些城市。从事物联网及互联网的协议标准与系统、通信架构、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综合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工作,或可继续深造,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物联网工程就业方向及前景
第一,物联网算是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学好这一专业是有一定难度的,从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业用人制度来看,物联网领域急需相关专业人才;从工信部以及各级政府所颁布的规划来看,物联网在未来十年之内必然会迎来发展的高峰期,物联网技术人才也势必会迎接属于它的一个美好时代。

第二,物联网专业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其一是智能硬件行业,这一行业也是目前创新的热点领域,在5G通信的推动下,智能硬件领域的就业机会也会不断增加,目前有不少大型科技公司也开始纷纷布局AIoT领域。从这个角度来看,物联网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大厂的机会也会更多一些。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以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以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

第三,未来十年,物联网将会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安防、电力、家居、医疗、矿业、军事等各个领域。可以预见,它将给世界经济与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由此来看,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是广阔的。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起薪为5825元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起薪为5825元,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就业市场出现了一大批新职业,毕业生拥有了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择。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起薪为5825元。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起薪为5825元1

1月5日早间,“本科毕业月平均起薪5825元”话题迅速蹿上新浪微博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

据光明日报,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于2021年6月起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包括东、中、西部地区19个省份的34所高校,样本量超过2万人。调查显示,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

“慢就业”的观念略有增加

2021年毕业生的去向结构与2019年也基本相似,已确定单位、升学、出国出境、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的比例都没有大幅度的变化。其中单位就业比例为321%,比2019年降低了5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人才“蓄水池”的作用显著,升学比例为293%,比2019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自由职业比例略有增加(上升08个百分点),自主创业的比例基本一样,出国出境和其他灵活就业的比例比2019年都略有下降。

数据也显示,2021年“慢就业”“缓就业”“懒就业”的就业观念略有增加,有79%的毕业生选择了“不就业拟升学”或“其他暂不就业”,比2019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如果这些毕业生选择积极就业,那么总体落实率还会进一步地提高。

毕业去向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单位就业上的优势明显,比例分别为645%和546%;受研究生扩招的影响,本科生的升学优势显著,为353%;专科生在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和其他灵活就业方面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学历毕业生,合计比例为240%。

落实率存在显著的学历、学校、学科、地区差异。分学历看,硕士生的落实率最高(822%),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744%),专科生(806%)和博士生(779%)的落实率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各学历毕业生的落实率都达到70%以上。分学校类型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落实率最高(822%);其次是高职高专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落实率分别为814%和810%;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和普通本科高校的落实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08%和716%;各类高校的落实率都达到70%以上。分学科看,工学和理学的落实率显著更高,分别为836%和793%;教育学、医学和农学的落实率较低,都在70%以下,分别为663%、683%和689%。

就业收入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小幅增加

从客观收入反映的就业质量看,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就业市场上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学历越高收入越多。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均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所增加,反映出就业质量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稳中有升。

月起薪存在显著的学校、学科和就业地区差异。分学校类型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月起薪最高,为10827元;其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7346元;第三是普通本科高校,为6043元。分学科门类看,工学、理学和交叉学科位居前三名,分别为8341元、7909元和7838元。在高考志愿中受热捧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并没有在收入上显示出特别的优势,表明各个学科门类的毕业生都有市场需求。高考填报志愿应该基于个人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科和专业,这样才会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人职匹配效率,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就业地区看,东中西地区的月起薪分别为7620元、5868元和5512元,东部地区就业的收入相对较高。

就业分布与疫情前的2019年基本相似

据东北网,从已确定单位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非均衡化的特点比较显著。地区、城乡、行业、单位、职业等分布的非均衡化特点显著。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毕业生就业的城乡分布、行业分布、单位分布等各种结构都没表现出很大的波动性。

从城乡分布看,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就业占比超过一半,为549%;其次是地级市,占比为273%;县级市或县城的占比排在第三,为123%;乡镇和农村的占比很低,分别只有41%和15%。县级及以下地方也是毕业生大有作为的工作天地(比例为179%)。我国已经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消除了贫困人口。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未来要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毕业生去县级及以下地方就业,既有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机遇,也是大学生奉献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行业分布看,行业就业集中度较高的特点依然存在,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行业就业的排序发生了显著变化。2021年,教育、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IT”)、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成为占比最大的5个行业,占比分别为151%、145%、131%、85%和74%,合计为586%。与2019年相比,教育仍然保持第1位,制造业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而IT业由第2位下降至第3位,金融业仍旧排在第4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取代建筑业排在第5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看,这一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制造业不仅排名上升,而且比例比2019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面对动荡不定的国际形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技术,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吸纳毕业生就业。这一举措使得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占比相比2019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首次排进前5位。

从单位性质分布看,企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在已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中大约四分之三去了企业(738%)。民营企业的占比最大,吸纳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352%);国有企业的占比排在第2位,为250%;三资企业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占比为66%。到体制内单位(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入职的高校毕业生接近一半(493%),其中到中小学和高校工作的合计占比为9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成为“稳就业”的重要着力点。大学生应该有更高的眼光,不把自己局限在体制内的工作圈,在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工作也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同学们要树立这样的观点:只要能发挥个人所学所长、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对他人有所帮助、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都是好工作。因此,对于仍在求职中的应届毕业生,要积极调整就业观念和心态,主动向学校、老师、同学等了解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按照自己的能力努力求职,相信付出必有回报,最终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起薪为5825元2

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2021高校应届生专业就业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就业市场形势快速好转。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到909万,由于校招规模显著回暖,应届生整体就业情况也较2020年有明显改善。

据了解,研究团队根据各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未来3年薪资与职级成长、简历受雇主认可程度等维度建模,得出专科、本科、研究生专业就业竞争力30强。

在平台抽取的456个本科专业样本中,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金融科技、信息安全、电信工程及管理、公共关系学、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等专业成为2021届本科专业就业竞争力10强。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商管理等专业在383个研究生专业中脱颖而出,分列前五。此外,安全技术与管理、电机与电器技术、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健身指导与管理、戏剧影视表演成为693个专科专业中的前五强专业。

直播与短视频带火艺术类专科生就业

本科专业方面,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快,使得2017年正式开设的金融科技专业成为最大“黑马”。2021年,该专业就业竞争力高居榜单第四位,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达10547元,在全部本科专业中位列第一。

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电子通信、生物科技等主要新工科专业就业竞争力优势依然突出,已连续三年保持高位。据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工学专业大类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期望薪资为7022元,较均值高出近800元。这或许主要得益于“新基建”的蓬勃发展——《报告》显示,该领域整体人才缺口在数百万级别。

此外,由于近年来视频内容与直播业态快速兴起直接拉动了泛娱乐领域的人才需求,专科领域艺术类专业表现强势,八个相关专业入围30强榜单,其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位居第五,上榜专业的毕业生平均起薪均超过六千元。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专业应届研究生平均起薪达到19298元

理工科专业的竞争力,在研究生就业市场表现更加明显。

工科领域,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专业应届研究生平均起薪达到19298元,居各专业首位。理学大类就业竞争力突出的专业主要则集中于数学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居“研究生专业就业竞争力30强”榜单第四位,上榜的理学专业毕业生也主要从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研发相关职位。

工学理学专业研究生竞争力持续走高,同样与新基建发展对高端人才需求迫切深度相关。据查,2021年上榜的相关专业都是新基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岗位的热招对口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首次进入2021年研究生专业就业竞争力30强榜单。据悉,该专业涵盖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与农业智能化等与前沿工科领域深度结合的课程内容。毕业生主要从事的五大领域分别为人工智能、后端开发、数据科学、机械设计与硬件开发,均为核心工程研发岗位。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生年均薪资涨幅达31%。

“专业对口”不再成为求职绝对门槛,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更重要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就业市场出现了一大批新职业,比如广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媒体运营师、互联网营销师(带货主播)、电子竞技员等,毕业生拥有了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择。

技术的高速迭代,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新职业的不断诞生等诸多因素,正在共同影响着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专业对口”不再成为求职的绝对门槛。

“我们发现,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促使雇主对候选人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表示,以读写能力、表达能力、数据能力、逻辑能力等为代表的基本素养,能够在职业发展中长期提供价值,在高校教育和学生个人发展中,也应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

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起薪为5825元3

2021年已经成为历史。当时钟的指针走向2022年的时候,带给千万名高校应届生的,不知是即将毕业的喜悦更多,还是就业的压力更多。

根据此前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2022届高校毕业生大涨167万人,总体规模预计将达到1076万。这在历史上,还是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

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在涨,但今回涨得却特别多。往年每年净增长40万人左右,而2022年高校毕业生净增长人数却达到了往年的4倍。这或许与两年前的高职和专升本大扩招有关。

回顾历史,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万,是2001年的事。那时大学生就业已经从包分配转变为自主择业,不过那时候刚进入新世纪,经济在快速增长,就业市场上大学生还是香饽饽,找到份“文化人”的工作相对还是容易的。

但20年后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了10倍。原来的天之骄子,已经成为普通劳动者。每年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已经要占到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九成左右。

伴随着待就业人数激增,加上经济增速持续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愈发明显。就业内卷也催生了考研、考公人数再创新高。

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数据,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57万人,相比上年净增80万。无论是增幅,还是总量,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也打破历史最高纪录,首次突破200万大关,达到212万人。

高校毕业生人数、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同时出现大幅激增,同时打破“百万级”历史记录,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2022届高校毕业生真要懵了,想找个稍微轻松点的班上,也不再那么容易。

2022年的毕业季将会再次告诉大家,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再具备特殊标签。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大学生也将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这都是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的。但是也要看到,再艰难的就业环境里,拔尖的人还是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考研人数激增的原因,因为大家都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获得更多的主动选择机会。

1、物联网工程专业简介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电子、通信和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感知与标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和物联网安全技术等专业知识,掌握物联网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备在物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和集成的能力;未来可从事物联网及互联网的协议标准与系统、通信架构、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综合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工作,或可继续深造,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2、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计算机软件
4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5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嵌入式软件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2 java开发工程师
3 硬件工程师
4 软件工程师
5 销售工程师
工作城市:
毕业后,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 深圳
2 上海
3 北京
4 杭州
5 广州
6 武汉
7 成都
8 南京
3、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教育装备网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物联网专业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增设新专业后,高校申请最多的学校,这也说明了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据测算,物联网的产业规模比互联网产业大20倍以上,而物联网技术领域需要的人才每年也将在百万人的量级。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考生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的问题很感兴趣。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怎么样 就业方向有哪些”。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能力

1掌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物联网工程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了解与物联网工程有关的法规;

5能够运用学习知识和外文阅读能力查阅外文资料;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计算机软件;

4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5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嵌入式软件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2 java开发工程师;

3 硬件工程师;

4 软件工程师;

5 销售工程师。

拓展阅读: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

物联网技术可以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简而言之,就是让一切物体相连,并可以实施感知、 *** 作、管理。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类,学生主要学习研究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转换的方法和技术,有着很强的工程实践特点。

学生需要学习包括计算机系列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技术等几十门课程,同时还要打牢坚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另外,优秀的外语能力也是必备条件,因为目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学生需要阅读外文资料和应对国际交流。

课程包括物联网工程导论、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物联网安全、物联网体系结构及综合实训、信号与系统概论、现代传感器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 *** 作系统等课程以及多种选修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896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