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十大名牌排名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十大名牌排名,第1张

电动车锂电池十大名牌排名: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松下、蜂巢能源和孚能科技。

1、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2018年06月1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宁德时代在国内拥有四大研发中心,全球范围内拥有六大生产基地。

2、比亚迪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全球二次电池产业的领先者,比亚迪拥有行业领先的汽车电池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正式推出刀片电池,比亚迪已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

3、中创新航

中创新航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的高科技企业。产品涵盖三元和磷酸铁锂两大体系,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完善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4、LG新能源

LG新能源是原LG化学旗下锂电池事业部,于2020年被独立拆分成立的上市公司,全方位布局动力电池、小型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航空航天全场景。

5、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是国内较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等。

6、欣旺达

欣旺达创立于1997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佼佼者,以锂电池模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于201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务板块涵盖手机数码等3C消费类电池、智能硬件、电动汽车电池、储能系统与能源互联网、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第三方检测服务等。

7、亿纬锂

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于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已形成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电子烟等核心业务,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锂电池平台公司,公司拥有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能源互联网领域。

8、松下

始于1918年,隶属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旗下,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专业从事各种电器产品的生产、销售的综合性电子技术企业集团。

9、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2016年12月成立电池事业部,2018年2月独立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下一代电池材料、BMS储能系统和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制造及创新,2020年5月18日推出无钴电池,公司拥有超过2200名员工,包含1100名研发人员。

10、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成立于2009年,2020年于上交所上市,全球领先的软包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商,中国首批实现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量产的企业之一,孚能科技专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储能、装备、能源物联网等行业领域。

1、根据发送的短信提示找到丰巢箱。聚体 *** 作,如图所示。

2、在丰巢箱中间有一个屏幕,点击一下,就会出现菜单,然后点击取件。聚体 *** 作,如图所示。

3、打开手机,找到丰巢取件的短信。聚体 *** 作,如图所示。

4、在丰巢屏幕上根据提示输入取件码,输完之后点击取件,如果是24小时之后的话,快递箱会自动打开,就可以取出自己的快递了,如果超过24小时,系统会提示,需要关注丰巢才可以取件。超过24小时时,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聚体 *** 作,如图所示。

5、扫完之后会d出一个页面,长按二维码,识别之后会跳转到一个新的页面。聚体 *** 作,如图所示。

6、然后再返回点击丰巢箱的显示屏,根据刚开始的 *** 作继续取件即可。聚体 *** 作,如图所示。

无人机自动机场主要企业:复亚智能、中科云图、多翼创新、星逻智能

核心数据:无人机自动机场市场现状、无人机自动机场发展现状、无人机自动机场竞争格局、无人机自动机场发展前景预测、无人机自动机场发展趋势分析

无人机飞行的手动和自动模式区分

以无人机飞行的人工介入水平来划分,分为人工作业、半自动作业、自动作业、全自动作业。

工业无人机按系统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传统飞行、航点飞行、辅助自动飞行、高级辅助自动飞行、有限自动飞行和全自动飞行。

无人机自动机场定义及基本构成

无人机自动机场,也称无人机机场、无人机机库或无人机机巢,是指专门为无人机设计的专用停放场所。可将无人机直接部署到作业现场,解决人工携带无人机通勤的问题,现场部署的最大优势是增强无人机应急作业能力,作业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不工作时,无人机待机在自动机场内;工作时,机场舱门打开,升降平台上升至顶部,无人机自动飞出进行作业。

无人机自动机场通常包括机场舱体、升降平台、自动归中系统、自动充电系统、气象站、UPS、工业空调等,主要功能通常包括停放无人机、自主充电、自主巡检、一键起飞、精准降落、飞行条件监测、实时传输、飞行航线规划等。

无人机自动机场可根据自动化程度、产品形态、无人机形式、无人机大小、充电形式等方式进行分类。根据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全自动无人机机场和半自动无人机机场;根据产品形态可分为固定式无人机机场和移动式无人机机场;根据无人机形式可分为固定翼机场和多旋翼机场;根据无人机大小可分为大型无人机机场、中型无人机机场和小型无人机机场;根据充电形式可分为无人机充电机场和无人机换电机场。

无人机自动机场累计销售超1000套

从2018年开始,无人机行业内的企业开始试点无人机自动机场产品,2020年开始小规模化应用,目前无人机自动机场行业仍处于发展的最初级阶段,规模较小。根据工业无人机的使用场景划分,无人机自动机场主要应用在巡检及消防监控领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复亚智能等无人机自动机场相关企业市场专家的访谈,2021年无人机自动机场在巡检领域的市场渗透率在2%左右,在安防监控领域的市场渗透率在05%左右,其他应用领域的渗透率则小于01%,2021年总需求量约为1200套。根据对无人机自动机场领域的专家访谈,目前无人机自动机场主要应用于能源领域巡检,包括电力巡检、光伏巡检等,其次为智慧城市的应用,如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慧安防等。

无人机自动机场企业竞争格局-复亚智能综合第一

从目前从事无人机自动机场业务的无人机企业分析,目前共有17家中国企业涉及无人机机场业务,其中有10家企业主营业务为无人机机场,6家企业为无人机,1家企业为电网运营/建设,从无人机机场的类型来看,目前仍主要以固定式自动机场为主,布局移动式的有复亚智能、星逻智能。基本上每家无人机自动机场企业均布局无人机 *** 控飞行系统,复亚智能于2018年至今持续研发和迭代的机载飞行大脑极大的提高了无人机机载计算能力,2022年3月推出飞行大脑i40兼具高算力和5G通信能力。

从各个公司的应用场景和销售渠道分析,目前复亚智能的产品应用范围较广,且无人自动机场的累计服务时间已经超过150万小时,整体排名行业首列。

根据各个公司已经公示的专利相关数据分析,目前因诺航空的相关专利数量最大,公开、实质审查、授权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合计数量为163项。通过对科技创新总含量是根据企业发明公布专利,发明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外观设计专利五项知识产权进行单位换算,因诺科技的科技创新总含量为4736T,其次为复亚智能、中科云图和云圣智能。

对目前主营业务为无人机自动机场的企业进行分析,目前有复亚智能、星逻智能、多翼创新、蜂巢航宇、因诺航空、云圣智能等6家企业进行融资。根据企查猫数据,目前累计融资超过1亿元的有复亚智能、星逻智能、因诺航空、云圣智能。从首次融资时间和最近融资时间分析,目前各家企业的融资周期均在300天左右,融资速度均较为稳定。

从相关无人机自动企业的标准制定参与度分析,目前仅有复亚智能参与无人机自动机场的标准制定,中科云图涉及遥感技术标准,星逻智能则制定相关无人机识别码的标准。目前,除华录云涛和中通华软外,其余无人机自动机场企业居委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而仅有复亚智能、蜂巢航宇和因诺航空为专精特新企业。

从综合来看,目前上海复亚智能科技在无人机自动机场的综合实力较强,从产品竞争力来看,其无人机自动机场的产品使用时长长、应用范围覆盖广,产品覆盖固定式和移动式;从品牌竞争力分析,企业积极融资,目前完成A2轮融资。除此外,上海复亚智能科技积极参与无人机自动机场相关标准的制定,同时还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无人机自动机场发展趋势

竞争趋势:聚焦“系统化-软硬件全套解决方案”

现阶段我国无人机自动机场依然面临应用软件缺乏的困局。由于无人机数据空间分布广、时间比较难以预料和获取的数据不规则,单源处理居多,联合综合处理比较少,有时候时效性要求在几分钟内完成。软硬件一体化可以把采集的外界数据实时传回云端系统,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在各个细化领域,和大大提高无人机的作业效率。软硬件一体化发展将大幅提升无人机自动机场的需求。近年来,复亚智能等企业已经开始同时布局硬件生产和软件开发领域。

技术趋势:聚焦“场景化”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工业无人机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无人机机场也在能源、环保、智慧城市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各行业对无人机自动机场的差异化需求开始显现。无人机自动机场企业应当注重发展定制的“场景化”产品,为每个行业的客户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创造更大的价值。

复亚智能已经可以提供电网、风机、光伏、石化、交通等20余种场景的无人机自动机场解决方案;中科云图也推出了针对电、公安、交通、环保等场景的行业应用方案。未来,“场景化”解决方案将成为无人机自动机场技术发展的方向。

需求趋势:电力、交通、水务、环保、应急和物流领域需求提升,地理测绘领域潜力有待挖掘。

2021年以来,国家和相关企业接连出台各项规划,利好无人机行业。《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推进智能输电、配电、用电领域升级,到2025年,35千伏及以上线路实现无人机智能巡检全覆盖。《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融合应用多种物联网(IoT)技术,实现对人、车、路、环境等全要素的状态感知。无人机自动机场以其无人值守、24小时在线、智能采集感知、智能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可以大幅提升工业无人机应用能力。根据国家政策的导向,无人机自动机场在电力、交通、水务、环保、应急和物流领域的应用规模将大大提升。

地理测绘领域在工业无人机中的应用占比接近30%,而目前无人机自动机场在地理测绘领域的解决方案几乎为空白,未来无人机机场在测绘领域应用潜力的挖掘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

无人机自动机场市场规模有望破万套

由于无人机智能自动化成为发展趋势,无人机自动机场的渗透将出现显著提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复亚智能等无人机自动机场相关企业市场专家的访谈,2021年无人机自动机场的销量增速为70%以上。假设2022-2027年中国工业无人机的平均保有量增速为20%,从无人机自动机场的渗透率不同分析,乐观条件下,到2027年无人机自动机场的需求量将达到9万套,悲观情况下也将达到3万套。2021年仅有近1200套无人机自动机场销售,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机自动飞行系统与自动机场需求市场调研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8973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