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价比兼顾高安全性 哪吒U Pro碰撞测试拆解

高性价比兼顾高安全性 哪吒U Pro碰撞测试拆解,第1张

在今年的11月,哪吒汽车交付了10013台新车,今年以来已经是连续10次打破月度交付纪录,增长速度惊人。前不久哪吒U Pro还获得了以的综合得分率获得了C-NCAP五星安全认证,那么这台车实际碰撞后的结果是什么样,针对车身安全性又做了哪些设计,今天我们一探究竟。

对于碰撞测试来说,车身框架结构的设计、材质是保证安全的基础,哪吒U Pro采用的“三环四纵五横”车身设计。

三环是指两个侧围车身、车头口型框架,用于分散前方以及侧向的撞击力。四纵是指四个车门横向的防撞纵梁,可以防止车门变形、分散撞击力,同时还可以防止部分异物穿入。五横是车顶五条横向副梁,可以在车辆发生翻滚时,保证车顶架构的完整性。在车身框架材质上,哪吒U Pro高强度钢占比20%,超高强度钢占比23%,先进高强度钢占比30%,强度为1380Mpa。

本次测试的车型为哪吒U Pro登月版官方指导价为1398万元,是目前哪吒U Pro系列的顶配车型。被动安全方面配有主/副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以及测气帘,安全气囊与预紧限力安全带进行联动。

完全正面碰撞试验

完全正面碰撞试验是根据中国实际交通事故特征设定,试验速度为50km/h。

在测试中,车内气囊准确打开,完整地接住了主、副驾假人的头部,车身前部溃缩吸能,车辆前部溃缩吸能,车辆A、B、C柱完好,车门开启正常,车内并没有明显的侵入。

侧面碰撞试验

侧面碰撞试验碰撞台车质量为14吨,碰撞速度为50km/h,侧面碰撞对于车辆B柱、车门以及“门槛”压力较大。

侧碰中前/后排侧气帘正常打开,保护了假人头部,车门产生了一定的凹陷,不过内部并没有明显地侵入,车身主体框架完好。

40%偏置碰撞

该测试试验速度为64km/h,碰撞时车身纵梁抵消了大部分动能,乘员舱主体框架基本完好,安全气囊正常打开承托住了假人的头部,左侧车轮脱落,车辆A柱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形,只是出现了一道轻微的折痕,风挡玻璃产生了碎裂。

车辆防火墙部位的横梁向后产生了一定的弯曲,防火墙向车内有轻微的侵入量。

不足的是这台车在碰撞过后车门落锁功能为解除,导致车门不能正常打开,在实际碰撞中会影响救援速度。

纯电动车型由于其能源的特殊性,在碰撞时往往更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等情况,近年来因为事故导致车辆起火屡见不鲜,因此在结构设计之时除了要保证乘员安全之外,对于三电系统的防护同样重要。

哪吒U Pro无论是侧碰还是正面碰撞,机舱内的线束整体都没有较大的损伤,保存完好,针对性地设计有效防止了碰撞之后系统短路起火的危险。

另一防护的重点就是电池组,在拆解后的白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电池包外观完整,保护电池包的车身纵梁、横梁没有肉眼可见的较大形变,这台车的电池包与周边的横梁、纵梁都预留了一定的间隙可以有效防止碰撞带来的挤压。

近一段时间哪吒汽车在销量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主要是哪吒汽车在众多新势力中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高性价比,以哪吒U Pro这款车型为例,它在同级别同价位的车型中空间更大、配置更为全面,当然价格也更低,而碰撞测试的成绩也侧面证明这台车并不是简单的便宜实惠,“内功也相当了得”,可以说是既保证了高性价比,又有兼顾了安全性。

线束厂房消防要求健全的安全消防设备很多人觉得所谓的消防措施,就是在厂房里面放几个灭火剂就可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单纯的一个两个灭火器的作用并不大,只能保证在火苗出现的时候扑灭火苗而已,一旦火灾情况严重,或者碰到化学物品,几个灭火器并没有任何作用,那么多摆几个灭火器就算是可以了吗?真正出现了大型火灾的时候,几个手持的灭火器完全没有任何用处,因为人根本没有办法接近高温的火焰,所以灭火作用不大,所以才会要求有健全的消防设备,这并不仅仅是灭火器,还需要大型的自动灭火设备,比方说屋顶的自动碰水系统,在火灾初期,这些设备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还有要灭火的大型水q,以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应对突发险情,避免火灾扩大
设置有紧急逃生通道一旦出现了不可控制的火情,最紧要的就是保证人员的安全,所以紧急逃生通道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火灾出现了之后,厂房的库区肯定会成为一个危险区域,随时都有可能爆炸,这个时候库区的人员如何快速地从现场撤离呢?这就需要紧急逃生通道,紧急逃生通道能够帮助远离出口的人员快速地从事故现场撤退,在保证人安全上有很大的作用。单纯设置紧急逃生通道并不是最终目的,在日常的生产和工作中,要有组织地进行消防预演,让所有人员了解紧急逃生通道的位置,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如何最快的通过紧急逃生通道逃离现场,这些都是要需要经过组织和学习的,并不是设置一个紧急逃生通道,挂上牌子就可以了。
装修材料应该具有阻燃性工厂的厂房一般都会放置很多贵重的化学、工业用品,这些产品很容易因为碰撞或者使用不当而引发火灾,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厂房的装修材料要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这样才能够在火灾出现的第一时间,将火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给员工的逃生或者扑灭火灾硬的宝贵的时间,这里也有区分,屋顶或者是棚顶的一定要有阻燃性,然后就是墙体的刷漆,地面一般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对于物联网传感器的作用,咻享智能是这么认为的:
1、预测性维护预测性维护
预测性维护预测性维护一直是工业物联网最显著的作用之一,用过传感器对机器各部分温度、振动、耗电量等数据的监测,用户可以随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提前停产时间维护,避免意外停机影响生产。甚至用户可以通过模拟场景功能,通过易云系统内置或自行上传,搭建出相应的场景,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展示在场景中的相应位置,通过场景中数据和的变化,来随时监测设备状况。
2、自动控制一般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
自动控制一般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往往需要在电脑或人机界面展示,工作人员观察数据状况后手工控制设备启停或升降功率。通过易云系统自带的逻辑控制功能,可以直接在设备和需要控制的设备之间架设逻辑,通过PLC、或其他控制方式,根据数据变化,自动调整设备运转状态,减少时间浪费。
3、挖掘数据内涵
挖掘数据内涵。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设备反馈之后的数据最终都是要经过分析研究,成为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如对产品端的监测数据分析,找到机械的弱点或故障发生规律,在改进工艺时针对性加强,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等。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
汽车线束基本介绍
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
由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汽车线束的制造过程也比其他普通线束较为特殊。
制造汽车线束的体系大致分两类:
1以欧美国家划分,包括中国:
使用TS16949体系来对制造过程进行控制。
2以日本为主:
如丰田、本田他们有自己的体系来控制制造过程。
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因此先进的汽车就引入了CAN总线配置,采用多路传输系统。与传统线束比较,多路输装置大大减少了导线及联插件数目,使布线更为简易。
汽车线束功能介绍
在现代汽车上,汽车线束特别多,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关系。有人曾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微机、传感器与执行元件的功能用人体来比喻,可以说微机相当于人脑,传感器相当于感觉器官,执行元件相当于运动器官,那么线束就是神经和血管了。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连接汽车的电气电子部件并使之发挥功能,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编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和包裹胶带组成,它既要确保传送电信号,也要保证连接电路的可靠性,向电子电气部件供应规定的电流值,防止对周围电路的电磁干扰,并要排除电器短路。
汽车线束从功能上来分,有运载驱动执行元件(作动器)电力的电力线和传递传感器输入指令的信号线二种。电力线是运送大电流的粗电线,而信号线是不运载电力的细电线(光纤维通信);例如信号电路用的导线截面积为03、05mm2。
在电机、执行元件用的导线截面积为085、125mm2,而电源电路用导线截面积为2、3、5mm2;而特殊电路(起动机、交流发电机、发动机接地线等)则有8、10、15、20mm2不同规格。导线截面积越大,电流容量也越大。电线的选择,除了考虑电气性能外,还要受到车载时物理性能的制约,因此其选择范围很广。例如,出租汽车上的频繁开/关的车门和跨越车身之间的电线应该由挠曲性能良好的导线构成。在温度高的部位使用的导线,一般采用绝缘性和耐热性良好的氯乙烯、聚乙烯包覆的导线。近年来,微弱信号电路使用的电磁屏蔽线也不断增加。
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电气件越来越多,电线也会越来越多,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这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如何使大量线束在有限的汽车空间中如何更有效合理布置,使汽车线束发挥更大的功能,已成为汽车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汽车线束基本介绍 汽车线束功能介绍 @201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035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