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信息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信息,第1张

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我国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学校背山临海,风景迷人,国际化程度高,与英、美、日、法、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7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拥有一流的校园和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是从事学术研究的理想学府。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办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培养了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幼堃先生、我国岩土工程专家曾国熙先生及全国工程勘察大师吴自迪先生等众多杰出校友。
学院现有建筑系、土木工程系、城市规划系三个系级教学单位,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3个本科专业,并设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力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建筑与土建学科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学专业多次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成为全国20多所同时具有“建筑学学士”、“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这几年学院的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得到较快发展。
学院热忱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现将有关人才招聘公布如下:
一、招聘学科、方向及其要求
1道路桥梁与交通工程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与厦门市公路局共同创立了“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交通研发中心”和“厦门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现根据教学与科研需求,向海内外招聘道路桥梁与交通方向优秀人才,应聘者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公司具有博士学位,在道路桥梁教学、科研或工程设计方面成果与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2)国内知名高校具有高级职称,研究课题或发表论文成果突出;(3)国内知名公司企业具有高级职称,具有丰富工程经验,承担与完成多项大型相关工程项目
2土木工程的结构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防灾与减灾工程及工程管理
面向海内外招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优秀人才:
(1)获得海外知名高校土木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担任助理教授及以上职称或者从事博士后研究1年以上;或者在科研机构与公司业绩成果突出;
(2)国内知名高校具有高级职称,研究课题或发表论文成果突出;
(3)国内知名公司企业具有高级职称,实际工程经验丰富,承担与完成多项大型相关工程项目。
3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城市规划设计及其理论
面向海内外招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优秀人才:
(1)获得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优秀;(2)国内外知名高校具有高级职称,研究课题或发表论文成果突出;(3)国内外知名公司企业具有高级职称,实际工程经验丰富,承担与完成多项大型相关工程项目。
二、应聘材料
1.大学及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履历;近五年承担的科研项目、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及其他第三方证明材料)。
2.到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工作的科研计划、能承担的教学内容概述。
三、相关待遇
引进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参照厦门大学各类人才计划现有政策执行,同时提供相应的工资、住房、保险、福利等其他待遇。我院将尽力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对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可以提出面议。
应聘时间:常年有效。
联系人:邓老师
地 址: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邮 编:361005
电 话:0592-2188958
传 真:0592-2188958
邮箱:archt@xmueducn
网 址:>厦门大学电子学科历史悠久,是全国最早开办电子类相关学科的高校之一,也是最早成立半导体学科的高校之一。
1940年,国际著名电机工程专家、厦门大学前校长萨本栋教授创办机电工程系。1948年,厦门大学设立电机工程系。1956年,厦门大学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5所高校联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业。1957年,厦门大学设立了福建省最早的无线电物理专业。厦门大学于1985年成立电子工程系,1986年开始招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博士研究生,2002年成立萨本栋微机电研究中心(2010年更名为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2011年成立电子科学系、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成立电磁声学研究院。
2016年底,厦门大学发文成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2017年底,厦门大学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初步完成院系调整。2018年,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将厦门大学微电子学院列入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建单位。2019年,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厦门大学承建“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平台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为建设主体,聚焦解决国家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支撑引导海西经济区集成电路产业升级,带动海峡西岸集成电路产业与人才聚集,为国家尤其是福建省和厦门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2019年,成立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系。
厦门大学曾研制出全国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第一个磷化镓红色、绿色、平面发光二极管,第一台平板示波器。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希德,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萨支唐,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启明、陈星弼、阙端麟,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居衍,台湾新竹科技园创始人、电机学家何宜慈,微传感器技术创始人之一、电机学家葛文勋,都是厦大杰出校友。

厦门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1921年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学校位于厦门岛的南端,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校园环境堪称国内一流。目前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十大门类。有10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个学科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165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12个博士后流动站,348名博士生导师,1400多名在校博士生。
热诚欢迎报考厦门大学2006级博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人才。
二、招生规模
本年度我校共有81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530名左右(含提前攻博、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招生数)。
三、学制和在校年限
学制3-4年。在校年限3-6年(含休学)。在校年限指学生学籍在校的年限。
四、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
3、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有两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的推荐。
5、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我校,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已进修过至少5门所报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考试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2)已在全国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
(3)获得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或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学位全国英语考试合格证书,或WSK 100分,或TOEFL 550分。
6、跨学科专业报考人员一般要求提供两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如报考的专业与原所学的硕士专业不属同一一级学科,或分属两个学科门类,还须事先征得所报考导师的同意。
7、我校不招收不能到校脱产学习的在职委培博士生。
五、报名
1、采取网上报名。网上报名网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039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