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云计算??他有什么发展趋势??

什么是云计算??他有什么发展趋势??,第1张

云计算定义与分类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通过网络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ICT信息资源,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信息处理方式。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对其的定义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云计算按服务模式的不同可分为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除此之外,按部署方式的不同也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统计分析

公共云服务市场将继续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并一直持续至2018年,2017年全球云服务市场规模达2602亿美元,同比增长185%。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反映了人们从传统IT服务向云端服务的转变,因为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追求数字化商业战略。

中国属于云计算领域的“后来者”,近年来,中国对云计算愈发重视,2010年,国务院就将云计算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2015年,更是国内云计算政策集中出台的一年,为产业发展、行业推广、应用基础、安全管理等重要环节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2016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5149亿元人民币,整体增速359%,高于全球水平。其中私有云市场规模3448亿元,年增长率251%,估计2017年增速仍将达到234%,市场规模425亿元左右。而公有云市场正逐步从互联网向行业市场延伸,2016年市场规模约1701亿元,增速660%,2017-2020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预计2020规模可达6036亿元。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演变,云计算不再是早期的简易平台,通过互联网云计算能够以最少的管理工作快速进行系统资源配置,以及随时访问更高级别的共享池。云计算的出现,让企业获得成本效益之外,还实现了简化IT管理和维护、内置安全性以及易于部署的模式等。基于这些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云计算,以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目标。

1、重新定义服务模式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服务和解决方案将随之增长。软件即服务(SaaS)预计到2020年将以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平台即服务(PaaS)的采用率将在2020年达到56%,2018年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75亿美元。

现阶段云计算是一种业务模式,服务提供商在定制的环境中处理客户的完整基础架构和软件需求。随着企业云服务的采用,云文件共享服务将会增加,而消费者云服务也将会随之增长。在云计算领域,亚马逊领先于微软、IBM、谷歌及其他技术巨头。2022年,亚马逊AWS营收将达到430亿美元。

2、混合云成优选

2018年,云到云连接将不断增长。当前,多个云提供商都开放了平台上的APIs,以连接多个解决方案,API有助于同步多学科和跨功能的流程。通过允许数据和应用程序共享,从而实现公有云和私有云融合的云计算环境被称为混合云。为满足业务需求,未来企业将选择混合云,并进行大量定制,同时保留其内部解决方案。考虑到数据流的控制,内部部署是网络安全性更好的选择,因而未来企业更加钟情于私有云+公有云。

3、众包数据替代传统云存储

传统的云存储不安全、速度慢且成本高,因此2018年将实现Google
Drive和DropBox等众包数据存储。企业也正在使用这种类型的存储来生成更多的众包数据。例如,谷歌和亚马逊正在为大数据、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应用提供免费的云存储,以便生成众包数据。

4、云安全支出剧增

云应用越多,云安全性将变得更加脆弱,2017年全球信息安全支出为864亿美元,预计2018年全球信息安全支出将达到930亿美元。在未来,云计算行业将期待更多网络安全公司提出新的云安全措施。

5、物联网(IoT)和云计算

云和物联网(IoT)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物联网需要云来运行和执行。物联网是一套完整的管理和集成的服务,允许企业大规模从全球分散的设备连接、管理和摄取物联网数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实施 *** 作变更,并根据需要采取行动。

2017年12月3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亚马逊全球AWS公共政策副总裁迈克尔庞克表示,随着IoT的发展,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数以万计的产业、行业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现在有更多的IoT连接到云端,因此云计算的使用将和物联网一起不断发展。

6、实现无服务器

云计算的应用优势之一便是无服务器,无服务器应用将为那些专注于网络安全和恶意软件防护的企业提供即时支付型付费模式。触发式日志,数据包捕获分析和使用无服务器基础架构的流量信息将变得更加普遍,中小型企业能够获得与大型企业一样的规模效益和灵活性。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助燃剂。云计算引发了软件开发部署模式的创新,成为承载各类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据统计,中国云计算市场正以30%左右的增速高速发展。

在中国云计算高速发展的趋势下,随着各企业业务不断扩张,对于云计算的需求将越趋于个性化,未来更多的企业会将倾向于定制服务,即为企业量身打造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云计算方案,这也势必成为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

1物联网是互联网大脑的感觉神经系统
因为物联网重点突出了传感器感知的概念,同时它也具备网络线路传输,信息存储和处理,行业应用接口等功能。而且也往往与互联网共用服务器,网络线路和应用接口,使人与人(Human ti Human ,H2H),人与物(Human to thing,H2T)、物与物( Thing to Thing,T2T)之间的交流变成可能,最终将使人类社会、信息空间和物理世界(人机物)融为一体
2云计算是互联网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
在互联网虚拟大脑的架构中,,互联网虚拟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将互联网的核心硬件层,核心软件层和互联网信息层统一起来为互联网各虚拟神经系统提供支持和服务,从定义上看,云计算与互联网虚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非常吻合。在理想状态下,物联网的传感器和互联网的使用者通过网络线路和计算机终端与云计算进行交互,向云计算提供数据,接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
3大数据是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
随着博客、社交网络、以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互联网上数据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和累积。互联网用户的互动,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发布,物联网传感器感应的实时信息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分散在整个互联网网络体系内,体量极其巨大。这些数据中蕴含了对经济,科技,教育等等领域非常宝贵的信息[52]。这就是互联网大数据兴起的根源和背景。
与此同时,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机器学习算法在互联网领域的广泛使用,使得互联网大数据开始与人工智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结合,这其中就包括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世界级公司,如百度,谷歌,微软等。2011年谷歌开始将“深度学习”运用在自己的大数据处理上,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为互联网大脑的智慧和意识产生奠定了基础。
4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互联网运动神经系统的萌芽
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云计算中的软件系统控制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家庭的家用设备,办公室的办公设备,通过智能化,3D打印,无线传感等技术使的机械设备成为互联网大脑改造世界的工具。同时这些智能制造和智能设备也源源不断向互联网大脑反馈大数据数,供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决策使用。
5互联网+的核心是互联网进化和扩张,反映互联网从广度、深度融合和介入现实世界的动态过程

物联网云平台扮演着“物”与IT流程和业务流程之间的中介角色,能够促使企业具备变革性的数字业务创新能力。具体来说,物联网云平台不仅仅是把物联网设备和软件紧密结合在一起,还能优化整个业务流程管理,如业务流程编排、工作流协调、数据交换等,加速解决业务中的实际问题。
为了从物联网中提炼更多的价值,企业应该尝试寻找一个大的、长期存在于市场中的物联网云平台合作伙伴。而机智云作为第三方物联网云平台代表,拥有超过10年、上万方案、千万级设备接入的物联网云平台建设经验,沉淀为工业级稳定、安全的AIoT云平台。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在云端部署可自由组合的应用组件,实现设备接入与管理、海量设备实时数据分析,SLA高达999%,兼容主流通信协议。平台架构灵活,支持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部署,具备AI边缘计算能力,支持边云协同。平台提供横向扩展的能力,支持设备量的不断增加和设备接入后的各类应用。同时,平台遵循开放设计原则,企业可以基于API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平台OPEN API可打通企业管理系统,数据归属厂家。目前,机智云平台服务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智能、共享设备和智慧渔业等行业,能够根据行业属性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146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