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大数据的前景怎么样?

5G大数据的前景怎么样?,第1张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将驱动和支撑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服务于各行各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速、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环境。5G网络的高速、低时延、无处不在、安全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满足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说,5G技术将成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的基石,成为传统行业数字化、信息化的核心驱动力。5G技术将与数字经济的各项产业密切融合,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和发展。虽然5G技术背景下数字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仍面临不少的现实困境。一是数字政策供给体系薄弱,5G技术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数字经济的发展涉及信息资源G大数据专业。5G时代已经来临,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传播行业无疑是最好的发展行业,也最适合女生,因为相比于其他计算机专业,新媒体技术专业比较创意和策划,对于女生来说,这些都是强项。关于就业,毕业生可从事新闻出版行业书刊、杂志、报纸的数字化出版与传播工作或者是从事新媒体、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的采集、组织与印制工作等,这些工作岗位也是非常


5G将如何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介绍5G将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十个方面,让我们的生活即将变得更有趣!


增强和虚拟现实

任何在电视上看过“星际迷航”或剧集的人,都可能已经接触到了被称为全息影像的VR。当然,上的VR技术远远超过当前的时代,但这样虚构的想象,把计算机生成全息影像体验的概念引入进来了,或可以模拟和重新定义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和环境。


技术发展和推进,最终,AR和VR可能看起来更像是全息影像,但在目前的世界,这两种技术都处于起步阶段。用户必须佩戴耳机,以显示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的世界(在VR的情况下)或将计算机生成的内容投射到用户对现实世界的视图上。


AR和VR发展缓慢的原因,正是因为计算机系统和无线网络没有提供足够的性能,能使这些技术能非常有用。而5G,将通过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和大大减少延迟来改善这种情况。


5G还将使下一代AR和VR能够提供六个自由度(6DoF,也就是三维),因此用户将能够感受到更自然地移动,从而获得更真实的体验。


自动驾驶 汽车

自动驾驶 汽车 是当今 汽车 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系统预见到人们会进入车辆,告诉他们想去的地方,并在车辆安全地将他们送到目的地时高枕无忧。奥迪,谷歌和特斯拉等公司一直在努力将这一未来变为现实。


广大对自动驾驶支持者认为,自动驾驶车辆将更安全,更经济,减少道路拥堵,并使寻找停车场难成为过去时。虽然所有这些都可能实现,但大部分进展取决于自动驾驶车辆彼此之间以及与交通基础设施进行通信的能力。目前而言,这种通信沟通可能非常困难,不可靠,并且有太大的延迟。


而5G承诺提供可靠的车辆到车辆以及车辆到基础设施通信的能力,同时减少延迟,使自动驾驶车辆能够更快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各种情况,作出正确的反应。


实现自动驾驶车辆的广泛部署,还需要政府法规发挥主导作用。


自动驾驶车辆的好处之一是道路上的拥堵将减少,因为车辆间通信将使这些车辆能够相互协调,给出最优的方案,比人类驾驶能更安全,也能减少拥堵。同时,自动驾驶能较短的跟随距离也可以提供较小的阻力,从而减少燃料消耗。


远程和半自主机器人

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支柱,他们执行的任务对于人类而言过于重复或过于危险,并且不需要休息。


当机器人与基于物联网的传感器结合使用时,5G尤其重要,可以在传感器和机器人之间实现即时反馈。


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处理危险的任务,如地震救援,解决核反应堆和地下矿井的问题,以及提供战场支持。5G对于使机器人能够执行这些任务并传达其状态至关重要。


监控和维修服务

目前,很少有问题神奇地自己解决。不幸的是,如果在问题变得更糟之前未检测到并解决,会引起更大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这些问题发生在不合时宜的时间,例如在整个家庭预计到达一个大型的节日晚宴之前,或圣诞节早晨。


物联网的一大优势是,能使许多常见的设备,如家用电器,将变得足够智能,能辨别到即将发生的问题。这时,您将获得足够的警告,以便您可以在该设备完全停止工作之前安排修复。在某些情况下,设备甚至可以自动安排技术服务人员来解决。


智能设备将使用5G网络来传达其状态,并帮助确保您未来的假期不会成为一场灾难,因为一点点的问题导致整个厨房崩溃。


电力能耗的降低和环境保护

我们生活中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因为家庭和办公室不够智能,无法根据需要加热或开灯来降低能耗。同样,由于不可预测的供需,公用事业公司很难最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替代能源。


5G和物联网设备将结合起来,使系统更加智能化,从而降低能耗,并可以更有效地使用替代能源。例如,当太阳能或风能充足时,公用事业公司可以智能控制家用储能系统(如特斯拉电力墙)存储电网电力。


5G提供的低延迟对于使智能电网能够控制供应和需求以实现最高能效至关重要。


智慧城市增强安全性

未来的智能城市将拥有更高效的运输系统,这些系统也更安全,因为它们能够更有效地检测和响应交通。当没有人通过时,在红灯处等待不仅令人沮丧,而且浪费燃料并增加您的通勤时间。一个智慧的城市网络将有助于使交通更加顺畅,减少空气污染。


智能城市网络还将通过智能视频监控来增强公共安全,减少犯罪率。此外,这些系统对于提高对自然灾害的反应非常宝贵。一旦出现险情,将更容易确定需要的位置以及如何最好地到达该位置,尤其是在道路或桥梁受损的情况下。


5G将提供必要的通信资源,使智能城市网络更加可靠和响应迅速。


互连运输系统

运输成本是市场上商品成本的很大一部分,任何可以提高运输效率的方法都可以增加利润,有助于提高供应商的竞争力,并减少交通拥堵。


运输公司将能够利用5G和物联网设备实现实时车队跟踪,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延误。他们还可以通过在交通堵塞的路线上运送车辆来减少燃油消耗。


如果将其智能网络数据实时提供给运输公司,那么在运输车辆使用交替的时候,在不那么拥挤的道路,而不是在非常拥挤的高速公路上造成堵塞,整体交通拥堵可能会减少。


农业传感器

现代农业经营每天都在变得更加高 科技 。通过5G网络连接的物联网传感器和自动化重型农场设备结合可以提高农业运营效率,降低生产食品的成本。


物联网设备可用于监控牲畜,以确保适当的生长和良好的 健康 。在大型畜牧养殖中,这种监测对于确保动物正在接受适当的营养并防止疾病传播至关重要,当大量牲畜集中在一个地区时,极容易传播疾病,这种情况在有效的监控下可以避免。


连接到5G网络的物联网设备的监控也很关键的,以确保食品安全。可以越快检测到问题,以尽可减少问题产品的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就越快。


卫生保健

可穿戴或植入式医疗设备(如心脏起搏器和胰岛素泵)可以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通过5G连接,这些设备可以帮助监控患者的 健康 状况,并可以成为真正的生命卫士。未来连接网络的医疗设备将增加更多功能,并帮助医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痴呆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5G网络可能在帮助监测早期患者,以使他们尽可能长时间地继续独立生活,网络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可穿戴的5G设备还可以快速找到可能已经迷路并远离家乡的人。


未来的智慧工厂,工业自动化

未来自动化工厂是另一个激动人心的领域,5G将发挥重要作用,将启用自动叉车和跟踪材料等功能。例如,小型,廉价,低功率的传感器可以改善产品跟踪,从而减少浪费材料和浪费时间。


很明显,本章只涉及5G将带来的重要而令人兴奋的变化。

新兴技术高速发展 相关基建如火如荼

近年来,由于5G、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宽带行业与这些新生事物的融合打下了基础,5G的应用、千兆网络的构建、物联网生态体系的建设,这些新生事物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宽带网络发展的热点。

2019年,我国也积极推动这些创新应用加快落地,全面铺开千兆网络与5G商用、移动物联网深度覆盖各个场景、《工业互联网网路建设及推广指南》开始发行等等,均是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历史上的巨大进步。如今,我国宽带网络相关的基础设施仍在加快推进中。

2019年中国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移动宽带不断普及 4G网络仍是核心

虽然5G产业已经诞生,5G也成功实现商用,但目前我国移动宽带的核心仍然是4G。2014-2019年,我国4G基站数量逐年上升,2019年上半年,我国已有4G基站4448万个,占移动宽带总基站数的608%

2014-2019年H1中国4G基站数量及占移动宽带总基站数比例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5年基站占比为38%)

同时,4G用户的渗透率也在逐年走高。截止2019年6月底,我国4G用户渗透率为776%,而根据GSMA的数据显示,全球4G用户渗透率仅474%。可见,虽然5G产业已经开始应用,但距离其替代4G产业,仍然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2014-2019年H1中国4G用户渗透率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宽带网络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221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