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谈5G,那么5G到底是指什么呢?

我们都在谈5G,那么5G到底是指什么呢?,第1张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相比于4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更多的连接数、更快的移动速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灵活的业务部署能力。体验的速率可以达到2Gbps,比如下载一部高清只需要几秒钟。
温馨提示:办理联通5G套餐可以享受到更高的速率。

1、5G网络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网络。
2、5G,全称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3、目前中国联通已经获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
4、目前中国联通已在多个城市开展5G试点网络测试和创新业务示范。
(1)区域涵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城市群等各重要经济区域内的重点城市。
(2)示范业务包括智慧冬奥、智慧医疗、智慧安防、5G车联网、智慧制造、智慧教育、智慧足迹、大视频等众多5G创新业务领域,为全面试商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5、作为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中国联通还致力于打造5G智慧冬奥,实现5G科技成果转化。
(1)中国联通依托北京冬奥会,在首钢创建全国首个5G智慧园区,将5G应用到园区内各场馆、工业制造、生活体验等场景中。
(2)5G下的北京冬奥会,将实现人流智能感知调控,物流智能跟踪监控,VR360全景观赛,便携穿戴高速拍摄,无人机人脸识别,无线高速视频探头等应用。

5G主要三大特点
1、高速率:5G是依托4G良好的技术架构,可以比较方便的在其基础之上构建新的技术。未来的5G愿景最强烈的一个方面就是用户体验到的网络速率。4G现在已经很快了,但是还不够,5G要做到的目标是最大10Gbps,现在的移动网络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段,低频段的好处的是传播性能优越,可以使运营商用较少的成本(少量基站)达到很好的覆盖。
2、海量物联网通信: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实时解析为目标的物联网领域,提高社会管理效益和增强安全防护能力。
3、低时延、高可靠通信:主要面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能源等领域,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5G 是 4G 的延伸,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特征。
在高速率方面,5G 的网络速度是4G 的10倍以上。在5G网络环境比较好的情况下,1G的1-3秒就能下完,基本上不会超过10秒。
在低时延方面,人类眨眼的时间为 100 毫秒,而 5G 的时延已达到毫秒级别,仅为4G的十分之一,您在网络购票、抢红包时都能比普通4G客户更快一步,视频通话时也会有更好的交互体验。
在大容量方面,5G 网络连接容量更大,即使50个客户在一个地方同时上网,也能有100Mbps以上的速率体验。

这个五G标准A15的全称它的全称呢就是这个 电信的5g通讯啊,也有这个叫做或者移动的这个5g通信啊 或者联通现在好像也在搞这个5G通讯 各个地方的这个5g通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了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即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

增强移动宽带(eMBB)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流量爆炸式增长,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应用体验。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主要面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垂直行业应用需求;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需求。

为满足5G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5G的关键性能指标更加多元化。ITU定义了5G八大关键性能指标,其中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成为5G最突出的特征,用户体验速率达1Gbps,时延低至1ms,用户连接能力达100万连接/平方公里。

深圳从2017年10月开通首个5G试验站点以来,5G产业链发展快速推进。

2018年6月3GPP发布了第一个5G标准(Release-15),支持5G独立组网,重点满足增强移动宽带业务。

2020年6月Release-16版本标准发布,重点支持低时延高可靠业务,实现对5G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的支持。Release-17(R17)版本标准将重点实现差异化物联网应用,实现中高速大连接,计划于2022年6月发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357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