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第1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而建筑一度被认为是世界能源以及土地、矿石、木材、水等各种资源最主要的消耗源和环境污染源,因此,绿色建筑发展尤为重要。绿色建筑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场革命,对人们理念、生活方式的转变及行业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过20余年的发展,绿色建筑充分吸纳了节能、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理念,内涵日趋丰富成熟。

建筑能耗大

水泥、砂子、水、钢材是建筑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每年这些原材料的消耗量非常巨大。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0%的能源消耗和21%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建筑业。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因此,探索并建立可持续的建筑业发展模式具有较大意义,绿色建筑发展需求非常大。

城镇化脚步加快给建筑节能带来挑战

此外,随着全球的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中国的城镇化也在进一步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超过了60%,达到6060%。不过离发达国家的75%仍有一段距离。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需求也给中国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年增超3000个

我国自2006年形成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并从2008年正式开展标识评价。尽管初期发展较为缓慢,但近年来,随着各地绿色建筑标识评价陆续展开,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增长迅速。据住建部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有近14000个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2018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3556个,占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比例达到25%左右。

政策不断推动产业发展

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建筑节能非常重要,因此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根据2017年出台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将比2015年提升20%,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将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将超40%……2019年11月,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在新能源大类中,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列入第一类鼓励类中。

此外,多个省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发展。2018年7月,广东省发布《绿色建筑量质齐升三年行动方案》,指出到2020年,全广东省城镇民用建筑新建成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成总面积比例达到60%。2019年1月山东出台《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表示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发生的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2020年3月15日,济南发布《关于促进济南绿色建设国际产业园发展十条政策》,明确对符合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按济南市奖励标准给予建设单位1:1的配套奖励。政策春风不断推动绿色建筑行业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研讨、报告和相关政策措施表明: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将成为中国今后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各级政府部门将会大力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一系列对物联网产业利好的政策措施也将在不久后出台。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股市在受钢铁、银行、券商、基金重仓等权重板块集体倒戈的影响下,大盘一路下滑,但以远望谷、新大陆、厦门信达、东信和平、大唐电信、上海贝岭为代表的物联网题材股逆势拉升,连续数天涨停。物联网概念股的疯狂逆向拉升充分表明了物联网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物联网再次在中国掀起了巨大波澜。物联网概念从2009年迅速崛起,2010年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年度热点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物联网。物联网是IT发展方向“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大致分为行业板块、区域板块、概念板块三大板块,细分大致有九十大类。
1、 A股板块包括农、林、牧、渔业,B股板块包括采矿业,C股板块包括创造业,D股板块包括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E股板块包括建筑业、F股板块包括批发和零售业,G股板块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 I股板块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股板块包括金融业,K股板块包括房地产产业,L股板块包括租赁和商务业,M股板块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N股板块包括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 O股板块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P股板块包括教育,Q股板块包括卫生和社会工作,R股板块包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股板块包括综合90大类。
一、 概念板块: 锂电池 军工航天 新能源 低碳经济 稀缺资源 循环经济 物联网 智能电网 铁路基建 黄金概念 3G概念 股权激励 基金重仓 资产注入 分拆上市 稀土永磁 多晶硅等概念。
二、 行业板块: 金融行业 首饰行业 钢铁行业 家具行业 石油行业 公路桥梁 汽车行业 交通运输 医疗器械 酒店旅游 房地产业 商业百货 物资外贸 食品行业 纺织行业 电力行业 农林牧渔 传媒娱乐 化工行业 煤炭行业 建筑建材等行业 。
三、 区域板块: 黑龙江省 新疆板块 吉林板块 甘肃板块 辽宁板块 青海板块 青海板块 北京板块 陕西板块 天津板块 广西板块 河北板块 广东板块 河南板块 宁夏板块 山东板块 上海板块 山西板块 深圳板块 湖北板块 福建板块 等区域。

1、 中国股票市场板块有19个大类,90个二级小类。股票市场板块分为行业板块分类和概念板块分类两种,在每个大板块下,又分有若干个小板块。
2、 行业板块分类市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官方分类,是有明确分类标准的;概念板块分类则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地域分类、上市时间分类的方法。

建筑业助力建筑安装市场发展 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建筑安装业是指建筑物主体工程竣工后,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的安装,如生产设备、动力设备、起重设备、运输设备、传动设备、医疗实验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的装配、安置工程作业,包括建筑物主体施工中的敷设线路、管道的安装以及铁路、机场、港口、隧道、地铁的照明和信号系统的安装。作为建筑业的细分市场,建筑安装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较为迅猛,全国各地一批又一批规模宏大、技术复杂的基础设施、大型公用工程和住宅、石油化工、核电站等相继建成,对一些设施管道、线路安装需求扩大,而建筑安装作为专门进行安装工作的建筑业细分领域,其市场需求增长空间也随之扩大,进而促使整个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建筑安装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业保持着一定的增长速度,在2019年总产值达到了248万亿元,同比增长57%。而我国建筑安装行业发展与建筑业息息相关,其行业总产值也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在2019年我国建筑安装行业总产值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60%。未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国民对建筑物安装需求逐渐扩大,我国建筑安装行业总产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预计在2022年有望达到14万亿元以上。

从市场分布情况来看,目前全国各省建筑安装行业总产值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江苏、广州、浙江、山东、北京、河南、上海、湖北、四川、河北。其中江苏、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由于受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固定资产投资也相对较大,因此这些省市的建筑安装行业发展较为迅猛。而河南、四川、湖北等省市也在中西部大开发支持下,进入全国各省建筑安装行业产值前十,行业发展速度有所加快。总的来看,我国建筑安装行业整体集中度相对较高。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渐兴起,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带动了建筑业市场不断发展。而建筑安装作为建筑业中的细分领域,其行业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经过多年的市场整顿、制度建设以及有效监管,目前逐渐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0-2023年中国建筑安装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八章

第九章 国内建筑安装市场深度分析
第一节 建筑安装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第二节 2019-2023年供给分析及预测
第三节 2019-2023年需求分析及预测
第四节 产品消费领域与消费结构分析
第五节 建筑安装价格趋势分析
第十章 投资企业投资价值分析
第一节 SWOT分析
一、投资机会与风险总结
二、投资必要性与意义
第二节 投资建设方案及工艺
一、投资方案及优劣对比
二、投资建设工艺
三、投资建设建议
第三节 投资收益测算及投资建议
一、成本费用测算
二、收入测算
三、经济效益评估
四、社会效益

广州建筑集团作为一家拥有60多年历史的大型建筑企业,其工业厂房项目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钢结构厂房项目:广州建筑集团具有丰富的钢结构工程设计和施工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钢结构厂房项目。这些项目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商业建筑、体育场馆、桥梁、机场等领域。
2、混凝土厂房项目:广州建筑集团拥有强大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种类型的混凝土厂房项目,包括地下车库、商业建筑、物流中心、工业厂房等。
3、钢筋混凝土厂房项目:广州建筑集团在钢筋混凝土工程领域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钢筋混凝土厂房项目,包括工业厂房、商业建筑、物流中心等。
4、智能厂房项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州建筑集团也在积极探索智能厂房的建设。这些项目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线自动化、远程监控等功能。
总之,广州建筑集团的工业厂房项目涵盖范围广泛,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建设方案。

2020年4月,住建部印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20年工作要点》,在推动绿色建造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方面提出了推进BIM审图模式,推动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同时将建筑机器人作为发展研究方向。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

——建筑信息化10(1950-1990年)

建筑信息化10代表了建筑设计从传统的手工绘图转变为省时、省力并且更加精确的计算机绘图,CAD应用开始普及。自上世纪50年代CAD技术诞生以来,商品设计、工程设计等设计领域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由于计算机价格昂贵,技术复杂,商品化的CAD设备较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工作站的出现,使得CAD系统的性能有了很大提升,与此同时图形处理软件发展也日趋成熟。二维和三维图形处理技术、模拟仿真、动态景观、科学计算可视化等技术应用引发了建筑信息化的第一次革命。

——建筑信息化20(1990-2000年)

建筑信息化20代表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信息通过互联网得到共享、多项目之间的数据得到互换。20世纪80年代末,互联网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极大促进了信息交换和技术交流。互联网的发展,也促进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多项目之间的数据交换。

——建筑信息化30(2000-)

BIM技术的应用推广,代表了建筑信息化进入了30时代BIM的第一款软件模型出现于19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但由于早期软件运行所需的硬件价格非常昂贵,限制了相关技术发展应用。1984年,ArchiCAD的Radar
CH提供了可以在个人电脑上运行的BIM软件。

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快速发展,BIM逐渐引起市场普遍关注,BIM的标准体系开始建立,使得BIM技术日趋成熟。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业发展趋于个性化、定制化、集约化,逐步实现产业链条上下游数据、信息的共享。

与此同时,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建筑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BIM技术结合,促进建筑业信息化市场进一步重构。

BIM推广仍为工作重点,建筑机器人成为新研究方向

“十三五”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建筑业信息化转型,其中BIM技术成为十三五建筑业重点推广的五大信息技术之首。

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中,应用BIM工程数量为1540个,同比增长18%。其中,北京市应用BIM工程数量最多,为553个。

2020年4月,住建部印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20年工作要点》,在推动绿色建造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方面提出了推进BIM审图模式,推动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同时将建筑机器人作为发展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在建筑机器人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高层建筑外墙清洗和建筑施工自动化安装方面,如江西理工大学研发的高楼幕墙清洗机器人、863项目下的室内板材安装机器人等。未来全球技术向工业40迈进,建筑机器人将成为建筑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

BIM+装配式建筑推动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具有工程质量好、施工效率快、人力成本低、环保节材等优点。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根据《建筑产业化发展纲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0%;到2025年,比例达到50%以上。

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运维等阶段,能够有效提高设计效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施工水平,优化工序和成本,提升运维能力。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建筑信息模型(BIM)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以后整个建筑行业会进一步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建筑行业的很多中小型公司的业务只会变得越来越差,更多的业务会向头部企业集中。

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建筑行业非常容易受到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当房地产行业不太景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整个建筑行业的洗牌几乎已经成为了定局,建筑行业的产业升级也会进一步完成。对于各个建筑公司来说,很少会有中小型建筑公司能够在洗牌中存活,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会提高自己的业务质量,大家不仅会加快自己建设各个工程的速度,同时也会进一步关注节能环保的问题。

建筑行业的业务会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洗牌,建筑行业的业务向头部企业集中几乎是一个必然趋势。在此之前,我们会发现很多建筑公司的人员规模可能只有10个人左右,很多中小型的建筑公司也能够接到业务。在此之后,几乎所有的建筑公司都是涉及上千人的大型公司,这样的公司才能够在行业洗牌中留存下来。

建筑行业也会更加朝着精品方向发展。

因为建筑行业已经失去了房地产行业的行业红利,这也意味着金融行业的业务订单会变得越来越少,所以这些建筑公司会更加朝着精品的方向发展。在市场的引领之下,建筑行业会进一步分化出生产类型和装修类型的企业,不同类型的企业也有着不同的业务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以后的建筑行业的业务订单会变得越来越少,特别是当很多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只有一个城市有效消化当地的房地产库存,当地的建筑行业才能够获得新的订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444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