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讲,作为国外智慧城市的代表,巴塞罗那的城市建设有哪些特点

根据本讲,作为国外智慧城市的代表,巴塞罗那的城市建设有哪些特点,第1张

巴塞罗那智慧城市是一个综合规划,包含了城市的各个方面,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社会公共服务,到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容开放的系统。
1互联的巴塞罗那
如今巴塞罗那地下综合网络已经覆盖全市,共有375万米长城市网络,FTTH覆盖100%覆盖整座城市。同时市民可以通过APPs简单便捷地获取覆盖全市的免费Wifi公共接入点,721个Wi-Fi热点让市民随时随地获取网络服务,畅享互联互通的网络世界。“家庭光纤”是一个试点项目,室内安装一个光纤网络的Poblenou乘以这个地区的带宽。而“T-City Friedrichshafen”是一个城市数字网络,超快速光纤和移动网络提高数据传输,实施应用程序;其中,有超过300公里的光纤和基础城市管理模型的集约化信息应用技术。
2感知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非常重视物联网对智慧城市的作用,城市覆盖了大面积的无线传感器和路由器,这些设备每天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流则向开放式软件平台,进一步在平台上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为城市更有效的运行提供指导。比如智能垃圾回收系统特有功能之一就是在自身满载时会主动发出信号,工作人员将根据其发出的信号来安排分配垃圾运输车的出行频率和路线,从而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智能灌溉系统也是如此,通过地面传感器提供湿度、温度、风速、阳光、和气压等实时数据,园丁们能够根据基础数据调整植物灌溉时间表,更加科学地灌溉。
3开放的巴塞罗那
为了使巴塞罗那更加智能,城市选择开放平台,旨在加快推进未来传感器、网络、地图和软件分析等开发商将平台的数据为他们所用。该平台还允许市政府各部门共享信息,避免重复彼此的工作。比如司机只需下载一种专门应用程序,就能够根据数据平台发来的信息获知空车位信息,方便司机安全、便捷地停车,防止时间的浪费。同样,不管是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基于可视化地图数据、交互式浏览,寻找最近位置的公共汽车车站、地理位置、旅游地点。
4绿色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致力于推广低碳绿色环境发展政策。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巴塞罗那推出了涵盖能源替代、运输管理和绿色建筑的新绿色城市运行计划。早在2000年,巴塞罗那就最先开始支持全城居民使用太阳能。到2006年巴塞罗那就已经成为欧洲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密度最高的城市。同时巴塞罗那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在全市部署充电站,以及电动汽车车队和汽车租赁等绿色交通相关设施及服务。到2012年,全市已有超过500辆的混合动力出租车,294个公共电动车,262个充电站,130辆电动摩托车和约400辆私人电动汽车。
5.服务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注重提高公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在智慧照明、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流动性零排放、智慧停车、智能交通、智能区域供冷供暖、政务公开等促进民生的智慧服务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2012年巴塞罗那市开发了一个总体规划,项目包括控制50条街道层面的路灯,总数为1155根路灯桅杆到LED照明技术。根据匹兹堡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他们能够为那些有生命周期研究分析的城市提供最佳的绿色替代品仅节能LED路灯一项,巴塞罗那就有望将其市政能源开支减少三分之一。
6创新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提倡技术创新,在城市高新技术中心开辟了一块面积大约两平方公里的街区,专门进行研究和实践。由于这里过去在巴塞罗那市政府的通信库里纺织业的编号是22,所以把这片实验区称做22@,寓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个旧城改造计划运用了一系列智能科技手段,包括:电动车免费充电设施的推广、智能感应垃圾回收点、智能感应设施的停车库与停车位管理,以及居民公共用水方面的管理与节水计划。从这些项目中可以看出,巴塞罗那注重将创新科技手段运用到城市生活基础建设之中,从而达到节能环保,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院校专业:

荆楚理工学院是 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和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有30余年举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学校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白龙山下,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是一座山水园林式大学。学校一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 2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587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1万册,采用了成蹊智能图书管理系统,拥有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21个。学校教学科研设施齐备,宿舍区运动场集中连片,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全校,生活便利,条件优良,是读书求学理想之处。,学校设有 16个教学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15个,涵盖理、工、农、医、文、教、管、艺等8大学科门类。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615人,其中本科生13998人。学校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4个,有附属医院1家,教学医院1家。,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 1134人,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342人,博士、硕士678人。享受国务院及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学校现有湖北省 “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绿色化工与制药工程”、“智慧农业与优势农产品加工”)、湖北省“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绿色化工与制药工程)、湖北省“十二五”重点(特色)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试点学院1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印刷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项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植物科学与技术等5项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物联网工程、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广播电视编导等4项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项,“荆楚理工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为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有国家级校外实训基地1个(荆楚理工学院-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高校省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个(中印南方印刷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金龙泉集团有限公司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荆门市东宝区教育局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是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有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0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118项、省级328项。省级优秀学位论文141篇。承担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地方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模式研究与实践)1项,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4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学校建有一批省市科研平台。其中,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3个、湖北省企校共建技术研发中心9个、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中心1个,荆门市产业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4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48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省市科技、社科成果奖26项;拥有各类专利651件(该数据为近5年数据)。学校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44篇,被SCI等权威检索性期刊收录317篇。《荆楚理工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其“传记文学研究”栏目先后被湖北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特色栏目”;《荆楚学刊》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其“荆楚文化研究”栏目荣获湖北期刊“特色栏目奖”。,学校先后与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爱尔兰高威梅奥理工学院、泰国乌汶大学、菲律宾德拉萨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澳大利亚西澳理工学院、美国长岛大学、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法国卡昂大学等 2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在校留学生达到157人。开设有口腔医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四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并针对留学生汉语言水平,开设有国际汉语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立足荆门,面向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探索构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二大协同育人体系,打造通识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个性发展课程三大课程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应用性与学术性的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四个融合,形成了 “1234”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规范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校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14年,学校成为湖北省首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5年,学校成为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0年,学校入选“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其他信息:

荆楚理工学院是二本。荆楚理工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4600余人,其中本科生10000余人。 荆楚理工学院介绍 荆楚理工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和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有30余年办高等教育的历史。 学校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学校一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2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4万册,采用了自动化管理系统(ILASⅢ),拥有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14个。 荆楚理工学院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 1、化学工程与技术 2、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绿色化工与制药工程优势特色学科群

院校专业:

荆楚理工学院是 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和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有30余年举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学校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白龙山下,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是一座山水园林式大学。学校一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 2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587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9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1万册,采用了成蹊智能图书管理系统,拥有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21个。学校教学科研设施齐备,宿舍区运动场集中连片,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全校,生活便利,条件优良,是读书求学理想之处。,学校设有 16个教学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15个,涵盖理、工、农、医、文、教、管、艺等8大学科门类。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615人,其中本科生13998人。学校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4个,有附属医院1家,教学医院1家。,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 1134人,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342人,博士、硕士678人。享受国务院及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学校现有湖北省 “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绿色化工与制药工程”、“智慧农业与优势农产品加工”)、湖北省“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绿色化工与制药工程)、湖北省“十二五”重点(特色)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试点学院1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印刷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项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植物科学与技术等5项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物联网工程、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广播电视编导等4项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项,“荆楚理工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为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有国家级校外实训基地1个(荆楚理工学院-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高校省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个(中印南方印刷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金龙泉集团有限公司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荆门市东宝区教育局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是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有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0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118项、省级328项。省级优秀学位论文141篇。承担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地方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模式研究与实践)1项,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4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学校建有一批省市科研平台。其中,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3个、湖北省企校共建技术研发中心9个、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中心1个,荆门市产业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4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48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省市科技、社科成果奖26项;拥有各类专利651件(该数据为近5年数据)。学校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44篇,被SCI等权威检索性期刊收录317篇。《荆楚理工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其“传记文学研究”栏目先后被湖北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特色栏目”;《荆楚学刊》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其“荆楚文化研究”栏目荣获湖北期刊“特色栏目奖”。,学校先后与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爱尔兰高威梅奥理工学院、泰国乌汶大学、菲律宾德拉萨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澳大利亚西澳理工学院、美国长岛大学、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法国卡昂大学等 2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在校留学生达到157人。开设有口腔医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四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并针对留学生汉语言水平,开设有国际汉语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立足荆门,面向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探索构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二大协同育人体系,打造通识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个性发展课程三大课程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应用性与学术性的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四个融合,形成了 “1234”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规范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校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14年,学校成为湖北省首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5年,学校成为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0年,学校入选“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其他信息:

荆楚理工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和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有30余年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学校设有16个教学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40个,专科专业15个,涵盖理、工、农、医、文、教、管、艺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7个,有附属医院1家,教学医院2家。

巴塞罗那智慧城市是一个综合规划,包含了城市的各个方面,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社会公共服务,到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容开放的系统。
1互联的巴塞罗那
如今巴塞罗那地下综合网络已经覆盖全市,共有375万米长城市网络,FTTH覆盖100%覆盖整座城市。同时市民可以通过APPs简单便捷地获取覆盖全市的免费Wifi公共接入点,721个Wi-Fi热点让市民随时随地获取网络服务,畅享互联互通的网络世界。“家庭光纤”是一个试点项目,室内安装一个光纤网络的Poblenou乘以这个地区的带宽。而“T-City Friedrichshafen”是一个城市数字网络,超快速光纤和移动网络提高数据传输,实施应用程序;其中,有超过300公里的光纤和基础城市管理模型的集约化信息应用技术。
2感知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非常重视物联网对智慧城市的作用,城市覆盖了大面积的无线传感器和路由器,这些设备每天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流则向开放式软件平台,进一步在平台上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为城市更有效的运行提供指导。比如智能垃圾回收系统特有功能之一就是在自身满载时会主动发出信号,工作人员将根据其发出的信号来安排分配垃圾运输车的出行频率和路线,从而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智能灌溉系统也是如此,通过地面传感器提供湿度、温度、风速、阳光、和气压等实时数据,园丁们能够根据基础数据调整植物灌溉时间表,更加科学地灌溉。
3开放的巴塞罗那
为了使巴塞罗那更加智能,城市选择开放平台,旨在加快推进未来传感器、网络、地图和软件分析等开发商将平台的数据为他们所用。该平台还允许市政府各部门共享信息,避免重复彼此的工作。比如司机只需下载一种专门应用程序,就能够根据数据平台发来的信息获知空车位信息,方便司机安全、便捷地停车,防止时间的浪费。同样,不管是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基于可视化地图数据、交互式浏览,寻找最近位置的公共汽车车站、地理位置、旅游地点。
4绿色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致力于推广低碳绿色环境发展政策。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巴塞罗那推出了涵盖能源替代、运输管理和绿色建筑的新绿色城市运行计划。早在2000年,巴塞罗那就最先开始支持全城居民使用太阳能。到2006年巴塞罗那就已经成为欧洲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密度最高的城市。同时巴塞罗那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在全市部署充电站,以及电动汽车车队和汽车租赁等绿色交通相关设施及服务。到2012年,全市已有超过500辆的混合动力出租车,294个公共电动车,262个充电站,130辆电动摩托车和约400辆私人电动汽车。
5.服务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注重提高公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在智慧照明、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流动性零排放、智慧停车、智能交通、智能区域供冷供暖、政务公开等促进民生的智慧服务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2012年巴塞罗那市开发了一个总体规划,项目包括控制50条街道层面的路灯,总数为1155根路灯桅杆到LED照明技术。根据匹兹堡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他们能够为那些有生命周期研究分析的城市提供最佳的绿色替代品仅节能LED路灯一项,巴塞罗那就有望将其市政能源开支减少三分之一。
6创新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提倡技术创新,在城市高新技术中心开辟了一块面积大约两平方公里的街区,专门进行研究和实践。由于这里过去在巴塞罗那市政府的通信库里纺织业的编号是22,所以把这片实验区称做22@,寓意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个旧城改造计划运用了一系列智能科技手段,包括:电动车免费充电设施的推广、智能感应垃圾回收点、智能感应设施的停车库与停车位管理,以及居民公共用水方面的管理与节水计划。从这些项目中可以看出,巴塞罗那注重将创新科技手段运用到城市生活基础建设之中,从而达到节能环保,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519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