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长春光华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

2019年长春光华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及新生开学报到时间,第1张

长春光华学院,原 长春大学 光华学院,2000年成立,2004年被教育部首批确认为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的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面积3011万平方米。
学校紧贴市场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设有商学院、金融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足球学院、基础教研部、思想政治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部13个院(部),42个本科专业,分属经、管、工、文、艺、理、教育7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15万余人。
多年来,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建设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吉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双能型”教师为代表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名师和科研能手。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
学校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工作重心,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做好传统专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优势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现有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优秀课30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为吉林省重点学科,现代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省内唯一的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检测与信息处理”研究团队被评为度“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立项建设,“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获批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精益生产管理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吉林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立项培育项目。

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校响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有计划地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目前建有11个实验(实训)中心,98个实验(实训)室,84个校外实习基地。图书馆藏书113万册,并引进了CNKI、超星移动图书馆等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校内各类体育场馆和生活设施齐全。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光华会馆,可提供会务、住宿、餐饮、洗浴、游泳、健身等多种服务。

学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屡获佳绩。仅“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共计获奖150余项(其中特等奖8项,一等奖48项),如先后荣获第六届、第七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一等奖;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连续三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3D大赛数字表现、数字建筑BIM方向大赛一等奖;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展演活动(钢琴专业青年组)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通俗组)全国十优选手;全国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吉林省学校“最美中国”主题摄影、词曲创作及视频大赛一等奖,第六届校园金话筒大赛吉林赛区金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东北赛区)一等奖,吉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一等奖(连续三年),“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吉林赛区一等奖(连续两年)。

学校遵循“健康体育、兴趣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适应学生特点、挖掘学生特长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共计获奖130余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6项)。如先后荣获青岛全国全民健身舞 *** 锦标赛团体特等奖,中国大学生冬季越野挑战赛滑雪接力赛冠军,全国大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高校组)金牌一枚、银牌两枚;2012—,在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赛中保持了男、女团体冠军“四连冠”的优异成绩。

近年来,学校已有700多人考取了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内外名牌大学在内的硕士研究生。

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逐步培育和凝练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初步形成了以人文教育为底蕴,以校企合作、强化实践、“做中学”为主要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整体育人模式。通过实施“班导师制”,助力学生专业发展和行为养成;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坚持德育为先,深入践行“适合的教育”,多渠道开展“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按照“基础扎实,能力为重,挖掘学生内在潜能为本”的原则,实施“3+1”、“25+15”等多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与中软国际、中兴通讯、东软集团、中通服务等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取得明显效果。依据“四个层次、五个模块、六种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突出学生岗位能力训练。现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并成为东北师范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实训基地。

学校始终以“全员抓就业,全程为就业,全面促就业”为总要求大力促进就业工作,积极打造立体化校园就业市场,推进常态化就业工作调研,实施规范化就业管理服务等措施,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稳步提升。学校与怡亚通合作共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学院(校行企),共育现代商贸流通业人才。学校先后投资建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和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先进典型。

十六年风雨兼程,十六载薪火相传,光华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谱写了一幕幕绚丽辉煌的华美乐章。2004年,学校创始人康井山先生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2012年,学校董事长康启鹏先生荣获第33届“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学校被评为“中国民办教育十大知名品牌学校”。2009年,学校被确认为“吉林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师资培训基地”,被国家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授予“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学校。2011年,学校在全省民办非企业评估中荣获5A级称号。2013年,学校被命名为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1-,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学校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内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高校。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学校建立健全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学校将坚持“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办学生满意的大学,努力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服务、办社会欢迎的大学”的办学宗旨。走公益办学、内涵发展、开放式合作的办学之路。大力突出“适合的教育”和“养成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工程”、“队伍建设工程”和“学生能力工程”。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政府重视、社会认可、学生满意、教工自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 民办大学 而努力奋斗!

智慧消防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内容
(一)建立分级预警的消防大数据应用平台。综合利用移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基于有线、无线、移动互联网、NB-IoT等现代通信方式,依托“金智云”智慧消防大数据服务平台,建立分级预警的消防大数据应用平台,将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智慧安全用电监控系统、智能独立式感烟报警系统、智慧消火栓管理系统、城市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单位日常消防巡查管理系统、移动执法手机APP系统集成一网运行,实现在线监测、智能分析和分级预警功能,并与消防应急指挥系统互联互通。
(二)安装NB-IoT智能独立火灾(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在全所辖范围内进行大面积的铺设及应用。重点推动在老旧高层建筑、学生(员工)集体宿舍、养老福利机构、集贸市场、群租房、棚户区、“三合一”场所和其他“九小”场所安装使用NB-IoT智能独立火灾(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特别是居民住宅户内安装智能独立火灾探测报警器、独立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及时将报警信号上传系统,系统自动播报或通过手机APP和短信、微信报警等方式向业主、物业、社区、微型消防站等发出警报,实现火警快速联动应急响应。
(三)为重点场所消防设施进行物联网改造升级建设方案。对已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高层(地下)建筑、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消防物联网技术改造,设置数据传输装置,增设水压、水位、阀门启闭和防火门、防排烟设备等开关状态的监测装置,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接入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有关漏电电流、线缆温度等数据;将消防设施和电气安全等监测信息全部接入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值班人员可利用手机APP,动态监控、立体呈现联网单位消防安全状态,提高消防设施的完好率。
(四)推动智慧安全用电监测装置的普及应用。重点推广基于NB-IoT的智慧安全用电装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文物建筑、寄宿制学校(幼儿园)、养老(社会福利)机构、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火灾高危场所的安装使用,着力解决由于电气设备(线路)故障、用电不当等原因引起火灾的安全问题。对配电系统的过剩余电流、短路、过温度等电气故障进行实时的监控、报警、反馈、记录,建立智慧电气监测消防预警及远程自动断电功能系统,提高单位和个人用电安全管理能力、电气安全隐患处理能力。
(五)运用物联网消火栓,市政水源监测系统,实现市政消火栓“智能化”管理维护。为市政水源官网、消火栓建立“智慧消火栓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市政消火栓实施精准定位、水压监测、破坏报警,满足市政消火栓维护保养和灭火作战需要。金特莱将智慧消火栓管理系统接入消防远程监控平台,实现实时显示消火栓的定位、供水压力、移动终端远程现场管理,监测被盗、偷水、损坏、被撞等异常情况,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消火栓智能分配等功能。
(六)重点行业搭建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分平台。教体、卫健、民政、文旅、住建及石化、供电、邮政、银行、烟草等重点行业系统应当结合本行业系统物联网建设,建立行业系统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分平台,实时采集本行业系统监控现场的各类消防报警信号、故障信号、图像信息,并接入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行业系统消防安全风险在线分析研判,全面压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
(七)社区搭建物业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子平台。建立社区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子平台,将社区内的消防设施监控、独立烟感报警器、燃气报警器等报警信息纳入监测,实时上传系统,并与社区物业值班员、微型消防站队员实现手机APP无线联动,强化消防网格化管理。推动社区养老场所、幼儿(托管)教育场所和重点服务人群活动场所安装NB-IoT智能独立烟感、智能独立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及智慧安全用电装置。
(八)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建立消防维保物联网监控系统。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建立或使用消防维保物联网监控系统纳入执业监管重要内容,依法督促消防维保服务机构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所服务项目的消防设施运行、故障报警等进行实时监控,解决消防设施故障处理不及时,维保质量不高等问题,规范消防维保服务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您可以去淘宝查询一下,一般线上商店都是有的。
吃山药首选“马红峰”温县岳村乡红峰怀药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位于传承种植铁棍山药原产地,是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012年,该合作社与清华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电子研究所、河南理工大学合作承担焦作市“十大建设”1000亩智慧怀药物联网追溯信息化平台;2013年,获得河南省“1000亩智慧怀药铁棍山药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5年,获得农业部物联网节本增效应用模式溯源铁棍山药。
同年获得“绿色食品铁棍山药”金奖;2016年,获得“有机食品铁棍山药”金奖。“马红峰”铁棍山药现已形成河南省现代农业的技术标杆,_动行业科研创新,推动农业智能化、产业化,促进数字化、高效精准农业的发展。“打造产品品牌,服务地方经济”是该合作社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人物档案>>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与光电子科学家,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主持筹建“物理电子学”博士点,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 科技 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 科技 进步一等奖1项,天津 科技 进步二等奖1项,中科院特等奖、国际尤里卡发明金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 科技 工作者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务院发改委“十二五”战略型新兴产业中物联网产业起草组副组长、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物联网专家顾问组副主任,教育部物联网专业教育指导小组顾问等。

中科院院士姚建铨可以说是重庆的老朋友了。尽管已80岁高龄,他一直活跃在研发一线,近年来多次来渝参加各种论坛讲座,为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

物联网是智慧城市重要标志

姚建铨表示,人类 社会 已经进入一个新的 历史 时期,即电子信息技术时代。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到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系统、区块链、人工智能,这是稳步发展的过程。”姚建铨说,最近几年中国在信息领域发展速度很快,也逐步进入到从无序到有序的阶段。其中,物联网的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关系紧密。

姚建铨直言,物联网和智慧城市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未来发展的热点应用场景。”

姚建铨说,物联网可以让城市联接,从人与人的联接拓展到人与物的联接以及物与物的联接,智慧城市需要物联网技术进行支撑。

在姚建铨看来,未来城市物联网将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平台,通过对城市物联网获得的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可以为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城市网络空间注入新的智慧。

对于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姚建铨则认为,物联网现阶段不会取代互联网,目前一段时间内将会有三种网络——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网共存并互相补充,使得人类 社会 更加智能化。

发展物联网必须抓核心技术

谈到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姚建铨表示非常看好,“物联网虽然起源是在国外,但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

姚建铨认为,这正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机遇所在:“中国的企业能够紧跟国际发展潮流,同时根据自己的体量不断发展。”

姚建铨还以华为研发5G为例,直言中国对5G具备发言权的同时还应研发与推动6G,事实上全球关于6G的布局竞争正在悄然上演。

近几年,全球物联网产业稳步前进,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也进行了布局。

“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激励我们思考怎样稳步前进。”

姚建铨认为,要发展物联网就必须抓核心技术,研究商业模式问题,实现“政、产、学、研、商”的真正跨界融合。

“推动物联网稳步发展,政府要发挥作用,做好政策制定。”姚建铨建议,政府要结合该产业在国际上的发展情况,以及城市自身优势确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政府的搭台作用,部署一些物联网特色的产业园区,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优质项目。

“政府确定发展方向,专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可行建议,企业也要努力创新发展。”姚建铨还表示,产业发展归根到底要走市场化道路,除了政府做好引领和服务作用,企业也要跟紧发展潮流。

重庆需打造自己的标志性项目

姚建铨曾多次来渝,对重庆的发展非常看好。目前,他已和重庆邮电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联合申报 科技 项目,展开深入研究。

“重庆是我国的工业化大城市,基础很好,装备制造业、电子 科技 技术等个各方面都很强。”

谈及重庆的未来发展,姚建铨表示,重庆一直在推动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产业升级和以智慧城市为基础的应用示范,“中国现在不光有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中部和西部也在崛起,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重庆的机会很好。”

姚建铨建议,重庆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制订更清晰、详细的方案,来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提到互联网,大家会想到乌镇,说起物联网会想到无锡,贵阳有大数据,天津有人工智能,郑州也有传感器,重庆也应该打造自己的标志性项目,这样对于做研究、搞产业,方向会更清晰。”

姚建铨还建议,随着新兴产业与技术的快速兴起,重庆既要重视软科学,也要在发展信息科学技术的同时发展装备制造业,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57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