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区别

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区别,第1张

1、体系架构不同

从体系架构来看物联网通常被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在有些划分中也将物联网划分为四层或五层,增加了实体层及平台层,但不管是哪一种架构体系划分,感知层都是必不可少。而在互联的体系架构中是没有感知层的。

物联网需要通过遍布各地的来感知并采集用户或工业数据互联网不需要这个过程,互联网是只包含两层,网络层将各个计算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而应用层主要是通过系统支撑起各种应用。

2、作用不同

互联网着重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解决的是人与人的信息沟通问题;物联网则是通过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相联,解决的是信息化的智能管理和决策控制问题。

3、发展的驱动力不同

互联网发展的驱动力是个人,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人人参与的理念,互联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极大地激发了以个人为核心的创造力。

而物联网的驱动力必须是来自企业,因为物联网的应用都是针对实物的,而且涉及的技术种类比较多,在把握用户的需求以及实现应用的多样性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大数据的最大区别,一是互联网大数据的多样且复杂性,二是物联网大数据的数据格式会比互联网大数据更加规范标准,三是互联网大数据产生者主要是人,物联网大数据产生者是物。
1 互联网大数据来源更加广泛,数据也更加多样
截至到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这个数字已经占据中国人口接近61%,同时我国网民还在不断的增加。
人们可以在网上购物、浏览新闻、发微博、看视频等等,现在几乎所有的生活行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得到解决。你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上网,手机、电脑、平板、电子手表等等,人们上网的入口越来越丰富,同时你的上网行为所产生的数据也会越复杂。
人们在上网的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行为数据。你的购物订单、浏览的新闻、视频、查看的商品、关注等,你的数据最终都会存储在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库中,同时这个数据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也很难为互联网大数据定义一个统一的格式,每个网民都有自己的习惯行为,他们每天所产生的数据可以都是不一样的。互联网大数据产生者主要是人,物联网大数据产生者是物。
2 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格式更规范标准,便于组织存储
物联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各种物联网设备互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共享。物联网会实时上报监测到的环境指标,比如土地上的物联网设备,可以监测到土壤的水分湿度,从而调整是否需要浇水,物联网设备每天都会产生巨大的数据。
同时,由于物联网大数据来源于物联网设备,再进行物联网设备开发部署之前,其实这个物联网采集什么数据、以及数据的格式都已经指定好,采集数据的程序也已经部署在物联网设备中,它只需要实时按照程序的命令执行。所以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有一个特点就是数据格式不复杂,相较于互联网数据,格式也更加的标准

生态瓶中应该有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而且各种生物的比例应该适合。消费者的个体不宜太大。水的量也不应太多,一般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 如果水量太少,会造成生物的死亡。
生态缸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的生物数量必须要合适。
为了使生态缸内的沙地保持干燥,可在沙土下铺垫一张塑料布,以防止缸中水(气)渗透上来。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放入的生物生活力越强,生物的数量比例越适宜,环境条件越适宜,整个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更长。

物联网数据上传云端数据类型是状态数据,定位资料,个性化资料,可供行为参考的数据,用户反馈数据五种大数据类型。状态数据是物联网数据中最普遍、最基础的一种。定位服务是GPS应用的必然趋势。不要用个人资料的安全性,来拒绝个性化数据,个性化数据指的是匿名的个人偏好资料。Opower开创了关于说服力的解决方案,就是提供用户及其邻里之间使用能源的对比数据。物联网创造了一个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反馈机制,在这里产品生产者可以在保有适度隐私、安全以及抽样来检验产品的实际表现,并鼓励持续的产品改进和创新。

1、互联网进化的三个阶段:
1 信息互联网(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2 物体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
3 价值互联网(区块链,5G等)
第一个阶段的信息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再被区隔,把那些以特殊渠道获得信息并谋利的二道贩子淘汰掉了。
第二个阶段的物体互联网,解决了产品生产不衔接的问题,产品由固定变成了能和人类互动;产品型号和设计由一刀切变成了定制化、个性化。
第三个阶段的价值互联网,解决了价值不对等的问题,人们的收益分配方式不再依靠职位、年薪、奖金等,比如区块链能使每个人创造的价值都能得到精准记录并随时兑现。
5G则需要解决万物互联:数据自由共享、价值按需分配。帮助搭建一个底层建筑,使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目标。无论是找客户、找恋人还是找伙伴。
2、企业的三个等级:
中国当下企业分为三个等级:
一等企业=做平台
二等企业=做产品
三等企业=做服务
今后企业的出路唯有升级成平台,平台化的本质就是给创造者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
3、商业关系的突变
商家和消费者的关系,正在从“买卖关系”升级成为“服务关系”,未来比拼的是你的深度服务能力。
商业核心优势正在从“价格”变成“服务”!未来万物唯一的标准就是“人”,一切都因讨好了“人”而存在。你讨好“人”的程度,决定了你存在的价值。
消费者需要从对产品的满意感,升级为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以前是人随物动,现在是物随人心。届时商家的文化、创新、体验及情怀,都将英雄有用武之地!
4、电子商务进化论:B2B-B2C-C2C-C2B-C2F-
以前是商家生产什么,消费就得去买什么。现在是消费者需要什么,生产者就得生产什么,整个供应链都在被逆向打通,直到最好实现按需生产,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间都知道他的消费者是谁!
5、未来的社会只有三种企业:
1 负责国计民生的资源型企业(国企、央企)
2 负责商品流通的平台型企业(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
3 在各种细分领域里有独特产品或深度服务的小公司(价值主体)
6、中国经济结构进化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共享经济-共产经济
从“按计划生产、按计划消费”,到“按市场生产,按利润分配”,再到“按消费生产,按价值分配”,未来中国一定会“按需求生产,按需求分配”,满足人的一切需求。
7、产业链的流向正在逆袭。
传统经销商这个群体将消失,而能够根据消费者想法而转化成产品的设计师将大量出现。
8、广告业态的进化论:
未来最好的广告一定产品本身,最好的产品也一定具备广告效应。
9、商业角逐的核心先后经历了:地段-流量-粉丝
未来是“影响力”和“号召力”之争,从经营产品向经营人群升级,社群思维是每一个企业的必修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668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