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 芯片与ble芯片 能互相通信吗

ble 芯片与ble芯片 能互相通信吗,第1张

一、关于蓝牙40
        蓝牙40标准包含两个蓝牙标准,准确的说,是一个双模的标准,它包含传统蓝牙部分(也有称之为经典蓝牙Classic Bluetooth)和低功耗蓝牙部分(Bluetooth Low Energy)。这两个部分适用于不同的应用或者应用条件。传统蓝牙是在之前的1012,20+EDR,21+EDR,30+EDR等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低功耗蓝牙是Nokia的Wibree标准上发展起来的。
 
        传统蓝牙可以用与数据量比较大的传输,如语音,音乐,较高数据量传输等,低功耗蓝牙这样应用于实时性要求比较高,但是数据速率比较低的产品,如遥控类的,如鼠标,键盘,遥控鼠标(Air Mouse),传感设备的数据发送,如心跳带,血压计,温度传感器等。传统蓝牙有3个功率级别,Class1,Class2,Class3,分别支持100m,10m,1m的传输距离,而低功耗蓝牙无功率级别,一般发送功率在7dBm,一般在空旷距离,达到20m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蓝牙40是集成了传统蓝牙和低功耗蓝牙两个标准的,并不只是低功耗蓝牙。

        蓝牙40是蓝牙30+HS规范的补充,专门面向对成本和功耗都有较高要求的无线方案,较30版本更省电、低成本和跨厂商互 *** 作性、3毫秒低延迟、超长有效连接距离、AES-128加密等;蓝牙40可广泛用于卫生保健、体育健身、家庭娱乐、安全保障等诸多领域。通常用在蓝牙耳机、蓝牙音箱、计步器、心律监视器、智能仪表、传感器物联网等设备上,大大扩展蓝牙技术的应用范围。该技术拥有极低的运行和待机功耗,使用一粒纽扣电池甚至可连续工作数年之久。
 
蓝牙40支持两种部署方式:双模式和单模式。
 
        双模式中低功耗蓝牙功能集成在现有的经典蓝牙控制器中,或再在现有经典蓝牙技术(21+EDR/30+HS)芯片上增加低功耗堆栈,整体架构基本不变,因此成本增加有限。单模式面向高度集成、紧凑的设备,使用一个轻量级连接层(Link Layer)提供超低功耗的待机模式 *** 作、简单设备恢复和可靠的点对多点数据传输,还能让联网传感器在蓝牙传输中安排好低功耗蓝牙流量的次序,同时还有高级节能和安全加密连接。超低的峰值、平均和待机模式功耗。
 
♥速度:支持1Mbps数据传输率下的超短数据包,最少8个八组位,最多27个。所有连接都使用蓝牙21加入的减速呼吸模式(sniff subrating)来达到超低工作循环。
♥跳频:使用所有蓝牙规范版本通用的自适应跳频,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其他24GHz ISM频段无线技术的串扰。
♥主控制:更加智能,可以休眠更长时间,只在需要执行动作的时候才唤醒。
♥延迟:最短可在3毫秒内完成连接设置并开始传输数据。
♥范围:提高调制指数,最大范围可超过100米(根据不同应用领域, 距离不同)。
♥健壮性:所有数据包都使用24-bitCRC校验,确保最大程度抵御干扰。
♥安全:使用AES-128 CCM加密算法进行数据包加密和认证。
♥拓扑:每个数据包的每次接收都使用32位寻址,理论上可连接数十亿设备;针对一对一连接优化,并支持星形拓扑的一对多连接;使用快速连接和断开,数据可以再网状拓扑内转移而无需维持复杂的网状网络。
 
二、关于蓝牙BLE
       BLE是蓝牙低能耗的简称(Bluetooh Low Energy)。蓝牙低能耗(BLE)技术是低成本、短距离、可互 *** 作的鲁棒性无线技术,工作在免许可的24GHz ISM射频频段。它从一开始就设计为超低功耗(ULP)无线技术。它利用许多智能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
 
       蓝牙低能耗架构共有两种芯片构成:单模芯片和双模芯片。蓝牙单模芯片可以和其它单模芯片及双模芯片通信,此时后者需要使用自身架构中的蓝牙低能耗技术部分进行收发数据。双模芯片也能与标准蓝牙技术及使用传统蓝牙架构的其它双模芯片通信。
 
        双模芯片可以在目前使用标准蓝牙芯片的任何场合使用。这样安装有双模芯片的手机、PC、个人导航设备(PND)或其它应用就可以和市场上已经在用的所有传统标准蓝牙设备以及所有未来的蓝牙低能耗设备通信。然而,由于这些设备要求执行标准蓝牙和蓝牙低能耗任务,因此双模芯片针对ULP *** 作的优化程度没有像单模芯片那么高。
 
       单模芯片可以用单节钮扣电池(如3V、220mAh的CR2032)工作很长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年)。相反,标准蓝牙技术(和蓝牙低能耗双模器件)通常要求使用至少两节AAA电池(电量是钮扣电池的10至12倍,可以容忍高得多的峰值电流),并且更多情况下最多只能工作几天或几周的时间(取决于具体应用)。注意,也有一些高度专业化的标准蓝牙设备,它们可以使用容量比AAA电池低的电池工作。

       SKYLAB生产的蓝牙40模块就是低功耗的,而且是采用的nRF51822单模芯片,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下!
 

一、关于蓝牙40
蓝牙40标准包含两个蓝牙标准,准确的说,是一个双模的标准,它包含传统蓝牙部分(也有称之为经典蓝牙Classic Bluetooth)和低功耗蓝牙部分(Bluetooth Low Energy)。这两个部分适用于不同的应用或者应用条件。传统蓝牙是在之前的1012,20+EDR,21+EDR,30+EDR等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低功耗蓝牙是Nokia的Wibree标准上发展起来的。

传统蓝牙可以用与数据量比较大的传输,如语音,音乐,较高数据量传输等,低功耗蓝牙这样应用于实时性要求比较高,但是数据速率比较低的产品,如遥控类的,如鼠标,键盘,遥控鼠标(Air Mouse),传感设备的数据发送,如心跳带,血压计,温度传感器等。传统蓝牙有3个功率级别,Class1,Class2,Class3,分别支持100m,10m,1m的传输距离,而低功耗蓝牙无功率级别,一般发送功率在7dBm,一般在空旷距离,达到20m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蓝牙40是集成了传统蓝牙和低功耗蓝牙两个标准的,并不只是低功耗蓝牙。
蓝牙40是蓝牙30+HS规范的补充,专门面向对成本和功耗都有较高要求的无线方案,较30版本更省电、低成本和跨厂商互 *** 作性、3毫秒低延迟、超长有效连接距离、AES-128加密等;蓝牙40可广泛用于卫生保健、体育健身、家庭娱乐、安全保障等诸多领域。通常用在蓝牙耳机、蓝牙音箱、计步器、心律监视器、智能仪表、传感器物联网等设备上,大大扩展蓝牙技术的应用范围。该技术拥有极低的运行和待机功耗,使用一粒纽扣电池甚至可连续工作数年之久。

蓝牙40支持两种部署方式:双模式和单模式。

双模式中低功耗蓝牙功能集成在现有的经典蓝牙控制器中,或再在现有经典蓝牙技术(21+EDR/30+HS)芯片上增加低功耗堆栈,整体架构基本不变,因此成本增加有限。单模式面向高度集成、紧凑的设备,使用一个轻量级连接层(Link Layer)提供超低功耗的待机模式 *** 作、简单设备恢复和可靠的点对多点数据传输,还能让联网传感器在蓝牙传输中安排好低功耗蓝牙流量的次序,同时还有高级节能和安全加密连接。超低的峰值、平均和待机模式功耗。

♥速度:支持1Mbps数据传输率下的超短数据包,最少8个八组位,最多27个。所有连接都使用蓝牙21加入的减速呼吸模式(sniff subrating)来达到超低工作循环。
♥跳频:使用所有蓝牙规范版本通用的自适应跳频,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其他24GHz ISM频段无线技术的串扰。
♥主控制:更加智能,可以休眠更长时间,只在需要执行动作的时候才唤醒。
♥延迟:最短可在3毫秒内完成连接设置并开始传输数据。
♥范围:提高调制指数,最大范围可超过100米(根据不同应用领域, 距离不同)。
♥健壮性:所有数据包都使用24-bitCRC校验,确保最大程度抵御干扰。
♥安全:使用AES-128 CCM加密算法进行数据包加密和认证。
♥拓扑:每个数据包的每次接收都使用32位寻址,理论上可连接数十亿设备;针对一对一连接优化,并支持星形拓扑的一对多连接;使用快速连接和断开,数据可以再网状拓扑内转移而无需维持复杂的网状网络。

二、关于蓝牙BLE
BLE是蓝牙低能耗的简称(Bluetooh Low Energy)。蓝牙低能耗(BLE)技术是低成本、短距离、可互 *** 作的鲁棒性无线技术,工作在免许可的24GHz ISM射频频段。它从一开始就设计为超低功耗(ULP)无线技术。它利用许多智能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

蓝牙低能耗架构共有两种芯片构成:单模芯片和双模芯片。蓝牙单模芯片可以和其它单模芯片及双模芯片通信,此时后者需要使用自身架构中的蓝牙低能耗技术部分进行收发数据。双模芯片也能与标准蓝牙技术及使用传统蓝牙架构的其它双模芯片通信。

双模芯片可以在目前使用标准蓝牙芯片的任何场合使用。这样安装有双模芯片的手机、PC、个人导航设备(PND)或其它应用就可以和市场上已经在用的所有传统标准蓝牙设备以及所有未来的蓝牙低能耗设备通信。然而,由于这些设备要求执行标准蓝牙和蓝牙低能耗任务,因此双模芯片针对ULP *** 作的优化程度没有像单模芯片那么高。

单模芯片可以用单节钮扣电池(如3V、220mAh的CR2032)工作很长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年)。相反,标准蓝牙技术(和蓝牙低能耗双模器件)通常要求使用至少两节AAA电池(电量是钮扣电池的10至12倍,可以容忍高得多的峰值电流),并且更多情况下最多只能工作几天或几周的时间(取决于具体应用)。注意,也有一些高度专业化的标准蓝牙设备,它们可以使用容量比AAA电池低的电池工作。
SKYLAB生产的蓝牙40模块就是低功耗的,而且是采用的nRF51822单模芯片,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下!

怎么用蓝牙传文件
两部手机之间,在没有联网,没有数据线的情况下能互相传送文件吗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使用蓝牙进行互传。那么怎么用蓝牙传文件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蓝牙传送文件。
第一步:首先将两个手机用蓝牙进行配对。打开手机“设置”(如图1),d出设置对话框,然后选择“无线和网络”选项,单击打开。
1、在“无线和网络设置”中,选中“蓝牙设置”(如图3),进入“蓝牙设置”项,并在“蓝牙”项后面打勾(如图4)。
2、在“蓝牙设置”选项中,“设备名称”栏点击,可以输入本手机被检查时候出现在对方手机上的名称(如图5),本机显示名称为8020。“可检测性”后面打勾后,然后点击下方“可检测到设备的时间超时”项出现可检测到设备的时间超时数(如图6-7),本例选择2分钟。则可检测性下方为120秒钟停止,传送文件时,可将此时间设为“从不”项上。
3、此时,将另一部手机用同样的方法打开蓝牙(手机不同,方法相同),然后点击“扫描查找设备”,系统将搜到的所有设备会列在下方(如图8)。
第二步:找到手机里要传送的文件选中,然后点击“发送”按钮,选择上拉菜单中“蓝牙发送”项(如图9)。
1、d出“蓝牙设备选择器”,然后在下方“蓝牙设备”列表中选中对方的蓝牙名称(如图10),即可将文件传送到对方手机上。
注意事项:手机在传送文件时候,一定要将“可检测性”栏设置为打开状态。
编后语:还在担心手机没流量没办法传吗?使用蓝牙就可以了,怎么用蓝牙传文件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双发都打开蓝牙,一般在手机的设置里就可以打开了,通过搜索匹配,发送文件时选择蓝牙就可以了。一般两部手机不要离得太远,文件就可以发送的比较快。虽然现在比较少使用蓝牙了,但是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考虑的。
蓝牙正在一步步改变生活,目前我们在用的电子设备几乎都配备蓝牙这个功能。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
蓝牙的波段为2400–24835MHz,这个蓝牙频率高,适用于短距离大体积信号的传输。蓝牙的版本也从最初的11协议发展到了现在的50。
11协议传输率约在748~810kb/s,因是早期设计,容易受到同频率之间的类似通信产品干扰,影响通讯质量。这个版本对Stereo音效支持并不理想。
12协议同样是只有748~810kb/s的传输率,但增加了(改善Software)抗干扰跳频功能,但是支持Stereo音效的传输要求,不支持立体声。
20是12的改良提升版,传输率约在18M/s~21M/s,可以有(双工)的工作方式。不仅是用来听歌了,还可以边听歌边传一。
Bluetooth 21+EDR版本的蓝牙技术。改善装置配对流程:以往在连接过程中,需要利用个人识别码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而改进过后的连接方式则是会自动使用数字密码来进行配对与连接,也具备了在两个支持蓝牙的手机之间互相进行配对与通讯传输的NFC,开始支持全双工通信模式,更加的省电。
30+HS协议:通过集成"80211PAL"(协议适应层),蓝牙30的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了大约24Mbps(即可在需要的时候调用80211WI-FI用于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这样就可以轻松的传输高清数据,当然传输的功耗会加大,但是空闲的时候会更省电。
蓝牙40为蓝牙30的升级标准蓝牙40最重要的特性是省电,极低的运行和待机功耗可以使一粒纽扣电池连续工作数年之久。此外,低成本和跨厂商互 *** 作性,3毫秒低延迟、AES-128加密等诸多特色,可以用于计步器、心律监视器、智能仪表、传感器物联网等众多领域,大大扩展蓝牙技术的应用范围。目前大多数低端蓝牙设备都采用这一标准。
蓝牙41协议主打物联网,通过IPV6可以连接到网络,实现与WiFi相同的功能。而蓝牙41也专门针对4G进行了优化,确保可以与4G信号和平共处,这个改进被蓝牙技术联盟称为“共存性”。
42协议可直接通过IPv6和6LoWPAN接入互联网,蓝牙42相比40,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提升了约25倍,蓝牙智能数据包可容纳的数据量相当于此前的约10倍。
蓝牙50协议是目前最高的蓝牙版本,蓝牙50相比蓝牙42版本,带宽(传输速度)从1Mbps提高到2Mbps,传输距离增至4倍强,即理论有效工作距离300米,低功耗模式亦可。结合wifi可以可以实现精度小于1米的室内定位,支持24bit/192KHz的无损音源传输,物联网方面的增强。
可以说蓝牙确实在慢慢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几乎任何手机都会带有蓝牙功能,甚至是老人机。当然了家里的电器如电视、遥控器、鼠标、冰箱等好多都有蓝牙的功能。在公司可用不用线电脑和打印机连接,出门可以用蓝牙卡,或者出门没有wifi的地方可以蓝牙分享网络。蓝牙改变了我们的无线通讯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680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