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是什么

鸿蒙系统是什么,第1张

鸿蒙系统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以手机 *** 作为主,链接汽车、智能音箱、可穿戴等设备的分布式 *** 作系统。与Android等系统具有根本性不同,Harmony OS创新多设备交互,让消费者 *** 控多个设备像 *** 作一台设备一样简单。
鸿蒙:

鸿蒙OS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微内核、耗时10年、4000多名研发人员投入开发、面向5G物联网、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鸿蒙的英文名是HarmonyOS,意为和谐。不是安卓系统的分支或修改而来的。与安卓、iOS是不一样的 *** 作系统。性能上不弱于安卓系统,而且华为还为基于安卓生态开发的应用能够平稳迁移到鸿蒙OS上做好衔接——将相关系统及应用迁移到鸿蒙OS上,差不多两天就可以完成迁移及部署。这个新的 *** 作系统将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工业自动化控制、无人驾驶、车机设备、智能穿戴统一成一个 *** 作系统,并且该系统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能兼容全部安卓应用的所有Web应用。

一、鸿蒙10是一个Tee OS

我们用的安卓 *** 作系统,其实很复杂。最早的安卓系统是Linux核心上的一个JAVA虚拟机,解释执行JAVA程序。后来随着安卓一步步发展,基本就是一个用了Linux核心的独立 *** 作系统了。

我们用的 *** 作系统,并不是一个核心就完事了,而是一个核心后面有一大堆上层的东西,构成一个完整的 *** 作系统。

我们现在用的手机、电脑等使用ARM芯片的东西,为了安全,除了安卓之外,还有一个叫做Tee OS的东西,这个东西先执行一个可信计算的 *** 作系统,防治被攻击。

普通安卓用一个叫做Trusty的微型 *** 作系统作为Tee OS。而华为自己开发了一个微型 *** 作系统作为华为安卓设备的Tee OS。

2019年发布会上,华为把这个已经使用的Tee OS命名为鸿蒙10,并且把使用了Tee OS替代Trusty的安卓电视,命名为使用了鸿蒙10 *** 作系统的电视。

这种命名其实命名华为手机、平板也是可以的,鸿蒙10实际上已经用了华为手机和平板之中的。

用了Tee OS替代Trusty的安卓设备,华为都可以命名为鸿蒙10设备。

二、鸿蒙20主要还是Lite OS

2020年,华为发布了鸿蒙20。从目前公布的鸿蒙20的信息和代码看,这个鸿蒙20其实还是华为2016年搞的Lite OS的进化版。

*** 作系统其实是分级别的,有简单的 *** 作系统,复杂的 *** 作系统。嵌入式设备用的 *** 作系统往往简单,不能支持太多的功能,但是占用的空间小,资源少,能够满足一些基本的需求。Lite OS就是这个级别的东西。

和Lite OS类似的 *** 作系统还有RT-Thread、TencentOS tiny等等。这个 *** 作系统可以用在IOT设备上,但是用在手机上比较勉强。

最多可以做功能机,做智能机是不行的。所以,华为公布的鸿蒙20目前,只给128M内存以下的设备用。

机器人技术涉及众多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等特点。机器人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感知、认知和自主行动能力的智能化装备,是数学、力学、机构学、材料科学、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光电、通讯、传感、仿生学等多学科和技术综合的成果,其发展水平体现了国家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我国现阶段机器人的发展需要智能和自主作业能力的提升、人机交互能力的改善、安全性能的提高,解决制约“人机交互”、“人机合作”、“人机融合”的瓶颈,突破三维环境感知、规划和导航、类人的灵巧 *** 作、直观的人机交互、行为安全等关键技术。
机器人是新型技术的融合,为了使之能够适应功能的需求及保持其智能化的稳定性,要求机器人具备许多前沿科技。通常看来,RT技术主要由传感器、智能控制、驱动部分三大部分组成,涵盖计算机软件、半导体、大数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测量、自动定位、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环境识别、驱动技术、蓄电池等多项跨领域、跨学科的前沿技术。
世界经济增长引擎也即将由IT,DT进入RT时代,智能机器人将成为物联网时代各行各业以及家庭个人消费者的核心终端产品。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数据显示,仅仅是家用机器人在2012年全球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6亿美元,2013-2016年估计会有2200万台智能家庭机器人得到销售。
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单说就是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网络,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并让物与物之间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2、RFID标签,3、嵌入式系统技术;借助于物联网可以将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也因此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机器人是什么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嵌入式与单片机之间的关系如下: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大类,单片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子类。嵌式系统像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而单片机更像是一个没有外设的计算机。

以前单片机包括的东西并不算多,两者的硬件区别较为明显。但是,随着半导体技术的突飞猛进,现在各种硬件功能都能被做进单片机之中。所以,嵌入式系统和单片机之间的硬件区别越来越小,分界线也越来越模糊。

于是,人们倾向于在软件上进行区分。

从软件上,行业里经常把芯片中不带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内存管理单元)从而不支持虚拟地址,只能裸奔或运行RTOS(实时 *** 作系统,例如ucos、华为LiteOS、RT-Thread、freertos等)的system,叫做单片机(如STM32、NXP LPC系列、NXP imxRT1052系列等)。

同时,把芯片自带MMU可以支持虚拟地址,能够跑Linux、Vxworks、WinCE、Android这样的“高级” *** 作系统的system,叫做嵌入式。

在某些时候,单片机本身已经足够强大,可以作为嵌入式系统使用。它的成本更低,开发和维护的难度相对较小,尤其是针对一些针对性更强的应用。而嵌入式系统理论上性能更强,应用更广泛,但复杂度高,开发难度大。

嵌入式,一般是指嵌入式系统,嵌入式开发,就是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是:“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 *** 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

国内学术界的定义更为具体一些,也更容易理解: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以应用为中心,说明嵌入式系统是有明确实际用途的。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说明它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软硬件可裁剪,说明它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定制能力。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就是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典型类型: 嵌入式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 Unit) MCU内部集成ROM/RAM、总线逻辑、定时/计数器、看门狗、I/O、串口、A/D、D/A、FLASH等。典型代表是8051、8096、C8051F等。

嵌入式DSP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处理器专门用于信号处理,在系统结构和指令算法进行了特殊设计。在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中广泛应用。

典型代表是TI(德州仪器)公司的TMS320C2000/C5000系列。 嵌入式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or Unit) MPU由通用处理器演变而来,具有较高的性能,拥有丰富的外围部件接口。典型代表是AM186/88、386EX、SC-400、PowerPC、MIPS、ARM系列等。

此外,还有嵌入式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和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 我们的单片机,就属于上述的第一种——MCU(嵌入式微控制器)。

单片机,又称为单片微控制器,英文叫Single-Chip Microcomputer。它其实就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通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CPU、RAM、ROM、输入输出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塞进一块硅片上,变成一个超小型的计算机。

单片机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末诞生,早期的时候是4位,后来发展为8位,16位,32位。它真正崛起,是在8位时代。

8位单片机功能很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家电汽车等领域。我们在研究单片机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两个词——51单片机、STM32。我来介绍一下它们究竟是什么。

51单片机,其实就是一系列单片机的统称。该系列单片机,兼容Intel 8031指令系统。它们的始祖,是Intel(英特尔)的8004单片机。

STM32,是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的基于ARM Cortex-M内核的通用型单片机。STM32的硬件配置可以满足大部分的物联网开发需求,开发工具和相关的文档资料齐全,已经成为目前单片机学习的首选对象。

计算机类专业是高考热门专业之一,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本专科专业。

软件类:

指在开设学科以软件和系统开发方向主的计算机相关学科,主要包括: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据库应用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厂计算机集中控制。

网络管理类:

指在开设学科以软件和系统开发方向主的计算机相关学科,该类学科专业知识以网络方面的应用为主,主要包括: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与邮政通信、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网络工程、计算机应用及安全管理。

网络与信息安全、互联网广告设计、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应用、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电子与信息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794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