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的瓷器特点

1915年的瓷器特点,第1张

早在唐代,精美的中国瓷器就开始远销欧洲,受到欧洲人的喜爱,他们把中国称为“陶瓷之国”。 中国瓷器以其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震撼着整个世界,并使整个世界受益,从而受到世界人民的称颂。正是基于中国古代陶瓷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陶瓷传播之路,使得英文“China”一词成为“中国”与“瓷器”密不可分的双关语。红园瓷器集中国几千年陶瓷制作工艺之精华,为中国瓷器深入世界延续辉煌。
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1909年到1911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分别参展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和意大利都朗国际赛会,连续获得金牌奖,醴陵瓷器开始名扬华夏,走向世界。1915年,醴陵瓷器远涉重洋,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参展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瓷瓶和贵州茅台酒同获最高荣誉,为中国赢回了两枚金牌奖章。
自此,醴陵瓷器举世闻名,采购客商络绎不绝,一批私营细瓷制造公司相继兴建,当时的盛况大有与景德镇并驾齐驱之势,釉下五彩瓷成为中国陶瓷的一大特色,世界性的创举。
醴陵釉下五彩陶瓷是真正釉下着五彩色的瓷器,是中国陶瓷制品中足以与景德镇最好彩瓷分庭抗礼的里程碑式艺术成果,具有卓越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红园瓷器很好地传承了釉下五彩瓷的传统工艺。简单来说,店内五彩瓷是工匠们将彩色纹样描绘在素烧或未烧的坯胎上,上覆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但实际 *** 作起来却是相当复杂的。由于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釉下五彩瓷的现代精品数量十分稀少。
据红园瓷器总经理陈汇鸿介绍:“造成釉下五彩瓷的成品率低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精品瓷器很薄,但由于是手工拉坯,难度很大。第二,瓷器在烧制的过程中会缩水为原来的4/5,因此很容易烧歪或者变形。第三,由于先铺釉后烧制,很容易造成瓷面出点。第四,釉下五彩瓷是经摄氏1300多度烧制而成的,但烧制的温度很难控制,几度的温差所出来的成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正是由于这种高难度的工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867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