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有用吗?

nfc有用吗?,第1张

若您当前使用的vivo手机,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端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并且NFC功能不需要其他配件辅助即可使用。
NFC的打开方法:进入设置--其他网络与连接/更多设置--打开NFC开关即可。(若没有此开关,则代表该机型不支持NFC)

一、写入数据更加耗时,写入数据时是人手一个一个用读写器输入的,而且写入数据的时候还需要配合使用环境,收集所需要写入的数据。

一般的射频识别系统来说,使用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贮器(EEPROM)是主要方法。然而,使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写入过程中的功率消耗很大,使用寿命一般为写入100,000次。最近,也有个别厂家使用所谓的铁电随机存取存贮器(FRAM)。与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贮器相比,铁电随机存取存贮器的写入功率消耗减少100倍,写入时间甚至减少1000倍。然而,铁电随机存取存贮器由于生产中的问题至今未获得广泛应用。FRAM属于非易失类存贮器。

对微波系统来说,还使用静态随机存取存贮器(SRAM),存贮器能很快写入数据。为了永久保存数据,需要用辅助电池作不中断的供电。

二、至于读取速度也是要分频段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是哪一个频段的电子标签读的速度都比写的要快,下面我作一个简单分类:

超高频的射频标签简称为微波射频标签

UHF及微波频段的RFID一般采用电磁发射原理

工作频率:超高频(902MHz~928MHz)

符合标准:EPC C1G2(ISO 18000-6C)

可用数据区:240位EPC码

标签识别符:(TID) 64位

工作模式:可读写

天线极化:线极化

超高频标签的阅读距离大,可达10米以上。

超高频作用范围广,现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都是采用超高频电子标签技术。

传送数据速度快,每秒可达单标签读取速率170张/秒(EPC C1G2标签)

标签存贮数据量大。

超高频电子标签灵活性强,轻易就可以识别得到。

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读取大量的电子标签。

防冲突机制,适合于多标签读取,单次可批量读取多个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的天线一般是长条和标签状。天线有线性和圆极化两种设计,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数据保存时间 >10年。

手持读写器可对超高频电子标签进行读写 *** 作。

手持读写器可对超高频电子标签进行批量 *** 作。

手持读写器带CE *** 作系统,读取超高频电子标签数据时,可通过WIFI、GPRS实时上传至后台数据库。

手持读写器相当一台PDA电脑,通过读取超高频电子标签数据,可在手持读写器完成读及写动作,且可在手持读写器即时查询标签数据。(如厂家 信息、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等)

超高频电子标签具有全球唯一的ID号,安全保密性强,不易被破解。

智能控制;高可靠性;高保密性;易 *** 作;方便查询;读写性能更加完善。

低频(LF)和高频(HF):

低频(LF)和高频(HF)频段RFID电子标签一般采用电磁耦合原理  高频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段的射频标签,因其工作原理与低频标签完全相同,即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将其归为低频标签类中。另一方面,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一般划分,其工作频段又称为高频,所以也常将其称为高频标签。

工作频率: 低频(125KHz)、高频(1354MHz)

低频标签的阅读距离只能在5厘米以内。

低频作用范围现在主要是运用于低端技术领域范围内,如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等等。

传送数据速度较慢。

标签存贮数据量较少。

低频电子标签灵活性差,不易被识别。

数据传输速率低,在短时间内只可以一对一的读取电子标签。 7 只能适合低速、近距离识别应用。

与超高频电子标签相比,标签天线匝数更多,成本更高一些。

读取的距离小,低频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送数据时,低频标签需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低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8厘米。

读取电子标签数据时只能一对一进行读取。

手持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时不能实时上传数据,必须通过USB连接电脑才能把数据上传至后台。

手持读写器不能实时查询数据。

大部分低频不可写。

低频电子标签安全保密性差,易被破解。

答案友情提供:>

RFID与NFC有很多相似之处,除了应用场合以及使用频段,他们也同时共享了许多行业标准,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其中两个较常用的标准协议。

RFID:

许多人对于RFID的感性认识都来自一则IBM的广告:一个在超市购物的青年一边逛一边往风衣里塞商品,到收银台后直接领取账单,而不需要掏钱付款。这则广告非常形象地给人们展示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基本原理是通过读头和黏附在物体上的标签之间的电磁耦合或电感耦合进行数据通信,以达到对标签物品的自动识别。自动识别是指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

RFID的主要频段有:125kHz,1342kHz,1356MHz,860-960 MHz,245GHz和58GHz。不同工作频率的RFID系统工作距离各有不同,应用领域也有差异。低频段(LF,125kHz,1342kHz)的RFID系统主要用于动物识别,工厂数据采集等;高频(HF,1356MHz)的RFID系统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广泛应用于门禁,智能交通等方面,LF和HF频段应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一般工作距离较小;超高频段(UHF,860-960 MHz)的RFID系统电子标签有效工作距离可以达到3-6米,适用于物流,供应链等领域。微波频段(245GHz和58GHz)则应用于集装箱管理和公路收费,UHF和微波频段应用电磁耦合方式工作,工作距离较远。

NFC: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由飞利浦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目前,NFC论坛在全球拥有70多个成员,包括: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松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NEC公司、瑞萨科技公司、三星公司、德州仪器制造公司和Visa国际组织。NFC是在RFID的基础上发展而来,NFC从本质上与RFID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基于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信号传输。

ISO/IEC 15963

ISO15693是针对射频识别应用的一个国际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工作在1356Mhz下智能电子标签和RFID读写器的空气接口及数据通信规范,符合此标准的电子标签最远识读距离达到2米。工作场最小值015A/m,最大值5A/m。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编码方式采用脉冲位置调制,支持两种编码方式,分别为256选1模式和4选1模式。当为256选1模式时通信速率154KBIT/S,当为4选1模式时的通信速率为2648kbits/s。标签到读写器的数据编码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根据信号调试的方式不同,通信速率也不同,标签支持高速和低速两种通信速度。

ISO/IEC 15963应用场合

1) 人员通道

人员通道是ISO15693标准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产品型号为YXCHIRCONES+EAS,一般支持1维或二维方向的标签识别,典型标签读写距离120cm以上,目前广泛应用于个人身份识别、会议签到、图书馆管理、门禁控制、物品跟踪、物品防伪、仓储物流等领域。

2)全向通道

支持标签的三维方向读取,通道间距可达90cm以上,支持EAS、AFI检测模式,产品型号为YXCHTD6960C,支持脱机应用及多天线并列使用,可自动统计并显示人员进出次数。主要应用于图书防盗、身份识别、会议签到、门禁控制、物品跟踪等领域

3)智能书架

智能书架是一套高性能的在架图书实时管理系统,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在架图书单品级物品识别,可完成馆藏图书监控、清点、图书查询定位,错架统计等功能。智能书架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定位准确等特点。可应用于图书、档案、文件管理等领域。

ISO/IEC14443

ISO14443是针对射频识别应用的一个适应于近场通信的RFID国际标准,他所支持的最大的识读距离为10cm,ISO14443标准定义了工作在1356Mhz下智能标签的空气接口及数据通信规范。

ISO14443规定了两种阅读器和近耦合IC卡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A型和B型即Type A和TypeB,该标准支持的最小的数据通信速率为106Kbps,最大可支持848KBPS。

Type A是由Philips(NXP)等半导体公司最先首次开发和使用,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协议标准,从PCD到PICC采用ASK100%的调幅调试方式,从PICC到PCD采用OOK副载波调试方式。

Type B是一个开放式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标准,从PCD到PICC采用ASK 10%的调幅调试方式,从PICC到PCD采用BPSK副载波调试方式。

ISO14443应用场合

ISO14443标准主要应用于人员管理及小额支付的近距离安全识别领域。主要应用领域如,一卡通,会员管理,人员考勤,购物卡,身份识别,电子证件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895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