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什么工作会越来越吃香?

未来十年什么工作会越来越吃香?,第1张

一、CFA金融分析师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金融分析师这一类人才十分抢手。以上海为例,未来2年上海对CFA的需求是3000人,而目前上海拥有CFA资格只有数百人左右。所以高薪、争抢就在所难免。

CFA金融分析师目前的关键点在于难考且证书的含金量极其大。而未来社会的金融高速发展,也对应了金融分析师这个职业未来会越来越吃香。

二、殡葬行业

殡葬行业属于硬性需求,而往往“死者”的生意也是最赚钱的,其利润甚至超过了房地产行业。但由于殡葬的特殊性,这一行业的暴利又往往不为人知。

以二三十元招标买入的骨灰盒,放在殡仪馆的货架上,售价就到了三四百元。利润率高达10~20。材质较好的、成本不超过100元的骨灰盒,卖到一二千元;一块不足2平方米的土地,上面建有或繁或简的墓碑,少则五六千元,贵则一两万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死亡人口数量每年大致在820万左右。如果以平均每人2000元的低标准丧葬费用估算,也是164亿元的市场。面对如此规模巨大的“丧葬经济”,中国殡葬业能轻易放弃行业垄断吗?

据调查,在殡仪馆、公墓,物价部门核定的火化收费标准为92元,可怎么算火化环节的费用都在六七千元以上。

凡此种种来看,殡葬行业的高利润都让这个行业成为一个现在吃香,未来也会持续吃香的行业。

三、移动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的新经济热潮带动了新的一波就业和经济增长。而现在来看,移动互联网行业的热门则来势更为凶猛。

这一行业目前不断壮大,也缔造了无数商业奇迹。未来中国哪个行业会一直高速增长呢?据瑞士信贷公布的报告预测,可能是电子商务。也有数据显示,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是GDP的10倍,网上零售增长率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长。可见势头强劲,锐不可当。

移动互联网催生了当下的几个头部巨头公司,而仅仅外卖行业的从业人员就有上百万千万人,随着5G技术的成熟,移动互联网将继续下一个吃香的行业。

不管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还是智能出行和汽车行业,都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息息相关。

康养产业涵盖诸多业态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健康、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作为具有典型的社会属性的复合产业,康养产业正借助“文化+”,注入产业发展创造力,延展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资源的高效配置、城市的均衡发展等方面,文化+康养产业特色小镇均独具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类特色小镇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文化产业与康养产业不能盲目融合发展,还需形成资源共享、短板互补、循序渐进的发展格局。
充满想象空间
中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滋养。在中国的文化基因中,将“养生”与“养心”融为一体,以“养心”为本,是中国康养产业发展的文化前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不断向其他行业和多个社会领域渗透,呈现出多业融合发展态势。而康养产业属于新兴的现代服务业,除了自身包含多种业态之外,还涉及众多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并解决要素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等诸多问题,这意味着康养产业发展不能单打独斗,需要通过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创意、新模式、新业态。
从提升产业附加值角度看,文化创意有助于推动康养产业的内涵式发展。一方面,康养产业可从国学文化、中医药文化、武术太极、饮食文化等挖掘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文化产业也可在旅游、演艺、体育、数字出版、艺术、广播影视、创意设计等行业中凸显康养理念。另外,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康养产业转型升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康养产业的附加值。
从全景产业链角度看,康养产业可容纳数十个行业,吸纳数以万计的就业人口。产业链上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涵盖生物、医药、营养、保健、食品等行业;产业链中游主要从事服务消费,涵盖健康、养老、医疗、旅游、体育、农业等行业;产业链下游主要从事衍生体验,涵盖文化、艺术、科技、创意等行业。
文化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资源共享、短板互补。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生态,既是做文化旅游的必要条件,又是打造优质康养基地的良好基础,一项条件同时满足二者之需,这就是资源共享带来的价值。短板互补则是指文化创意设计能够赋予康养产业更多文化内涵和趣味,从供给侧提升康养产业的品质,并且形成产业特色。
文化支撑下的康养小镇
注重文化性和体验性,有助于康养产业链条的延伸,创造品牌优势。泰国美体养生、印度瑜伽养生、法国庄园养生、美国养老养生、瑞士阿尔卑斯高山养生等已经形成了浓郁的当地文化特色,当地产业竞争力和规模因此而形成。
特色小镇为各地产业发展战略的再选择提供了新思路。文化+康养产业特色小镇一般以“健康”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将文化体验、健康疗养、医疗美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健康产品等业态聚合起来,实现文化与健康相关消费聚集,形成具有文化意蕴和康养功能的特色小镇。
文化+康养产业特色小镇可以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集聚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也可以依托医药文化发展医药产业,推动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产业发展的医养特色小镇;还可以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发展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
很多城市面临着房地产去库存的问题,文化+康养产业特色小镇可以将文化、康养、房地产行业进行有机连接,跳出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层面,打破盖房子、卖房子的桎梏,从产业融合和产业运营的角度进行设计,不仅能更好地实现文化和康养要素的有效结合,也更有利于提升配套设施和服务的吸引力。
此外,从运营的长期性来看,一些城市旅游业具有季节性,在一年内不同时间的接待人数会有周期性的变化。而康养产业的消费者有充足的可支配时间,基本不受公共假期影响,而且在目的地停留时间较长,是城市旅游产业的最佳补充客群。通过打造文化+康养特色小镇,可以使城市旅游项目的设施设备和人力利用率在时间轴上更为均衡。
建设运营需循序渐进
不同地方的特色小镇在功能定位、产业选择、空间布局、风格特征、发展方式等方面各有不同,但作为一种产业与区域相结合的经济社会形态,特色小镇也有自身共性的发展规律。
按照从无到有的发展路径,文化+康养特色小镇的建设可分为战略定位、组织建设、运营管理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预期实现的任务目标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首先,文化+康养特色小镇需要合理设计战略定位,包括功能、产业、特色定位3个核心内容。小镇功能定位是明确小镇对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衔接作用以及与相邻小镇的互补作用。小镇产业定位是指合理规划主导产业类型及产业体系,甄别和分析当地的资源及市场条件,遵循适宜和适度原则,围绕特色主导产业,聚合相关产业,建构产业生态系统。小镇特色定位是人文与空间的个性化设计,将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融入空间环境和特质中,形成富有特色的生活场景,让小镇“留得住青山绿水,系得住乡愁”,成为“区域特性—产业发展—民居生活”三位一体、和谐相融的特色小镇。
其次,文化+康养特色小镇的战略执行需要有序的组织建设,其关键在于基础设施与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先导性工程,对外要加强交通、运输、通信等市政设施建设,让小镇融入大市场、大都市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内要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工程设施建设以及防灾减灾等设施配套,使小镇成为产业、生活、生态一体化的空间和平台。与此同时,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和保障服务,尤其在土地保障、财政支持、税收政策等方面,创新规划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促进特色小城镇的“产镇融合”发展。
最后,文化+康养特色小镇需要系统的运营管理,以保障小镇及其产业持续发展。特色小镇的运营管理体系是小镇生命的机能表现,关系到发展潜力与活力、财务状况、盈利模式以及吸引并留住企业与投资人的外部环境。
为了保障运营管理的系统性、精细性和专业性,特色小镇由建设期进入发展期之后应该引入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搭建各种产业发展平台来保障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特色小镇发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需要充分调动当地人的参与积极性,为他们谋福祉,实现自然、人居、产业的有机融合。
当然,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宜发展康养产业,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态和医疗服务是发展康养产业的基本条件,而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强调社会文化属性,一方面要突显产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产品设计和经营模式需要高度的人性化,彰显人文关怀,避免唯产业论的取向,真正发挥社会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文化因素,即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区域文化特点,从消费群体的需求和特征分析进行产业定位,特别要考虑不同人群、不同地域消费习惯的差异问题,真正实现寓养于心、寓养于乐、寓养于居、寓养于业。

2月19日,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文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作硬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

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要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我们通过政策原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下重点: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编者注: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对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一项,描述文字超过700字,重视程度可见一番。)

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指导各地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

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做好收尾工作,妥善化解遗留问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至农户手中。

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总结好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巩固改革成果。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修改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完善配套制度,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拓展改革试点,丰富试点内容,完善制度设计。

抓紧制定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农村宅基地使用条例。开展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

严格农业设施用地管理,满足合理需求。巩固“大棚房”问题整治成果。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扎实开展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

#确保2020贫困县全部摘帽#

《文件》指出,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稳定粮食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两个“振兴”#

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支持长江流域油菜生产;积极发展木本油料;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科学确定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安全保障能力。将稻谷、小麦作为必保品种,稳定玉米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进程。在提质增效基础上,巩固棉花、油料、糖料、天然橡胶生产能力。

#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机制。中央财政对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等给予补助,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给予奖励。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

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

#实施数字乡村战略#

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支持适宜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发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支持返乡下乡创新创业#

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服务平台。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鼓励地方设立乡村就业创业引导基金,加快解决用地、信贷等困难。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支持创建一批返乡创业园,支持发展小微企业。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按期完成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办法。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研究完善适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点的税收优惠政策。

来源:中房网根据政策文件综合整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才能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但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和老人自身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

1、政府要针对空巢老人做服务,多举措关爱空巢老人

政府要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重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设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在通用医疗保险制度中以中老年人医疗为重点,加强对老人预防家庭护理医疗咨询健康指导等方面的医疗服务。

要加快社区照料服务的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人参与养老服务。对生活困难的农村空巢老年人,政府有责任进行免费救助 ,可以将一些贫困资金补助放在医疗设施中,使得老人有病可治。国家兴办养老福利机构和建设养老福利设施,培育和发展养老护理服务市场。加大关爱空巢老人的宣传力度,加大典型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空巢老人的良好氛围。

2、子女常回家陪伴老人,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子女应尽量常回家看看,加大对老人的人文关怀,给老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安抚。营造健康快乐的家庭氛围,使老人老有所养。帮助父母调整心态,摆正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使他们重新实现自我价值。

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定期为老人安排健康体检。时常组织家庭集体外出旅游。

3、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要搭建起志愿者结对帮扶空巢老人的平台。广大市民和志愿者要以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保健、心理抚慰等服务。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做起,不仅关注他们的经济需求,也要关注其精神需要,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组织亲情关爱志愿者经常主动上门,对老人们嘘寒问暖。在特殊的节日特殊的情怀,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看望慰问空巢老人。

4、老年人要保持乐观,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人要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必备的生活医疗常识,提高自己的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应积极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家庭关系。

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

扩展资料

空巢老人的性格特征

家庭“空巢”综合常常表现出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根据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问渠心理网认为,社会针对老年人的电视节目少、健身娱乐设施不足,导致老人的精神生活贫乏。再加之空巢老人社会活动减少、子女关怀不够,极易引发精神疾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巢老人

我来说说我们当地是如何提振消费,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从根本上提振消费信心
稳定和扩大就业势必成为首要任务,这是保障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财税、金融等政策都将围绕就业优先实施,要求各地从返还失业保险、支持创业、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
二、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
接下来,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推进,5G、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的深入应用,将推动更多服务型消费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直播带货、云逛街、云旅游、线上文娱、视频直播、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以及元宇宙等虚拟消费的新模式新业态将继续被鼓励发展。疫情防空常态化下,为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建议各地政府联动各类大型电商平台、线上线下服务商等,以推出“线上消费券”为主,为线上消费经济进行快速“充血”,激发消费者消费热情,助力消费经济复苏。
三、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扩容
绿色消费、养老、托育服务等消费将成为消费新的发展热点。
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正成为相关企业投资的重点领域,包括老年康复理疗、健康管理、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老年社交、文娱服务等老年服务,以及适老化的智能硬件等产品有望成为消费市场的新热点。
四、完善县域商业服务体系,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县域农村“衣食住行”消费呈现全面升级,农村地区的饮食更讲究、居住更舒适、家电更智能。文娱、宠物生活、空调清洗、私教培训、珠宝维修、医疗美容、健康服务等线上成交增长迅猛,近3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0%,服务消费也正向农村市场快速延伸。在新型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带动下,县域农村消费市场将带来更为抢眼的表现,为全国消费的持续恢复做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人工智能(下称“AI”)技术快速发展,与大量传统行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带动了交通、医疗、教育和工业众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并给行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经过过去四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形成了约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那么,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会对我国当前提出的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重要目标产生何种影响呢?

展望未来,中等收入群体能否持续扩大面临一系列挑战(如中美关系、全球化逆流、人口老龄化、新冠疫情等),而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将是最重要的冲击之一。" 北京大学经管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周黎安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中金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新发展阶段包容性增长论坛”上如是说。

人工智能革命是一个“创造性毁灭”过程

基于过去 历史 上技术变革产生的影响,以熊彼特、阿吉翁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创造性毁灭”的概念。他们认为, 技术革命是一个“创造性毁灭”过程:一方面大幅度提高 社会 的劳动生产率,创造新的行业、职业和岗位,另一方面又摧毁旧的行业、职业和工作岗位。 例如,工业革命的机械化代替了传统工匠, 汽车 的发明摧毁了马车/车夫,电脑的出现让打字员消失,智能手机取代了传统相机和胶卷。

周黎安表示,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变革也遵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一方面,AI会创造了很多新的岗位,比如说数据标记员、数据管理师等相关的岗位和职业。另一方面,智能机器人的出现也会替代很多蓝领类的重复性工作,甚至像会计、金融分析师等一些相对高技能的工作也可能消失。而这些可能被替代的职业或者可能新创设的职业,都各自对应着相当一部分的中等收入群体。

通过理论分析,周黎安研究团队发现, 在产业结构方面,因为AI的发展,经济总体上会向服务业比重增加的方向进行转型,当AI增速足够高的时候,经济进一步向高端服务业过渡,从而使得最终消费中高端服务业的产值会占据主导地位。

在生产率方面,AI会替代制造业,也会替代服务业当中的一些低技能劳动力,从而提高两个部门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所以从总体来讲,AI会提升整体的生产率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

在收入分配格局方面,随着AI发展,以高技能劳动力为代表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份额在整个 社会 的收入分配中占比会扩大;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报酬占比则会下降。资本所有者的报酬会经历一个先增加后下降的过程,然后逐渐达到稳定水平。

周黎安特别强调, 在整个经济还没有进到最终稳态 均衡的转型过程中,有发生收入分化、极化的可能性。 在AI刚开始引入的过程中,短期内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低端劳动力都会被AI挤出,将其挤入不可以被替代的服务业部门内;而制造业中低端劳动力和AI一起对高技能劳动力进行替代,将这部分劳动力挤入服务业内中。在AI刚刚应用的过程中,短时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往往跟不上AI技术的引入速度,这就导致了一段时间内不论何种劳动者收入份额占经济的比例都可能会下降,同时低端劳动力的收入份额占比下降的更为迅速。

AI创造的就业机会远大于它所摧毁的数量

基于理论分析与AI应用前景数据,周黎安研究团队测算了在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时点上AI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他表示,人工智能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分为三种效应:

•替代效应:人工智能对于传统职业和岗位的替代(如智能机器人替代蓝领工人和金融分析师)

•创造效应:人工智能对于新职业和工种的创造(如数据标记员、云计算工程师)

•收入效应:人工智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上升,收入上升增加需求和就业

在替代效应方面,AI对整个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还是相当显著的,预计到2025年中等收入群体人数将减少2200万人;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进一步下降,对应大概减少4200万人。这个估算数据也得到了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研究成果的侧面印证。 他们估算在2016-2030年间,中国被替代的全职员工的规模大约在4000万-4500万;如果自动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到2030年将有1亿劳动力需要更换职业类型。

在创造效应方面,AI的发展也会创造很多新的工作、新的工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AI会创造新职业和新岗位,主要体现在与算法、算力和数据相关的一系列新职业和新岗位,例如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等。第二,AI也会赋予传统职业一些新的任务,当AI代替了机械性、重复性的繁琐工作之后,劳动者就会把更多的时间转向那些人际交流或者发挥创造性的工作内容,比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第三,传统的一些岗位在与AI配合之后重要性会进一步增加,比如家政、医护、养老等相关岗位。

“AI的就业创造空间是非常大的。”周黎安称,随着时间的推移,AI等数字化转型对就业的正面影响迅速扩大,新增的就业岗位数量将由2025年的6875万上升到2035年的17亿个。

相较于AI在几个时间节点所替代的就业岗位,周黎安表示,AI的创造效应是要大于替代效应。综合来看,若只局限在AI的影响,不考虑其他积极因素,到2035年AI可使得中等收入群体净增加1400多万人。

“跟 历史 上若干次重大技术变革的进程一样。 虽然每次巨大的技术进步都会导致一些传统岗位的消失,但最终创造的就业机会都要远远大于它所摧毁的数量。 人工智能对经济 社会 的影响,尤其对中等收入群体就业的影响,更多是结构性的,而不是总量性的。”

周黎安称,从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来说,AI等数字技术发展最关键的挑战不是中等收入群体总量的绝对减少,而是结构性失业和转型调整的问题,即一方面,有大量劳动力被替代下来,而他们可能因为无法适应新产业、新岗位的技能要求而被迫失业;另一方面,对于AI所创造出来的很多新岗位、新职业, 社会 上又无法提供足够的人才供给,可能导致供不应求。

或可考虑征收机器人税与资本所得税

在谈及有效改善受AI冲击群体的工作条件和收入、促进 社会 公平、鼓励创新并提高全 社会 收益的政策措施时,周黎安表示,一方面要发挥 社会 保障的兜底功能,尤其要向低技能、低收入的群体倾斜;另一方面,对这样的群体要有专门的教育、培训、再就业方面的制度保障。周黎安表示,要大力建设和完善中国的 社会 保障体系,发挥 社会 保障体系对失业人群、创业者的兜底功能,使他们能够去面对因为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避免因为冲击可能带来的收入、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不利影响。

为此,周黎安建议国家大力投资于AI时代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同时培养新一代劳动力对于新岗位、新职业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对于存量劳动力,需要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再教育体系,通过大规模地普及职业和技能培训,倡导终身学习,使存量的熟练劳动力尽快适应AI时代的新岗位和新技能。

当前,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间差距还十分显著,周黎安也担心AI所引发的产业升级对经济 社会 可能产生的冲击,或会在城乡层面、地区层面上凸显出来。他指出,因为城乡间的计算机、网络普及率不同,容易形成AI时代新的“数字鸿沟”。在城市教育跟上智能时代的同时,农村教育可能还停留在传统教育阶段,这使得农村学生无法学习到有关AI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可能在走向劳动力市场时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对此,周黎安表示,要采取政策措施防止智能化时代的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地区间发展差距。为了更好地实现收入分配的优化, 他建议可以考虑增加对资本所得的征税,甚至可以考虑征收机器人税来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创造有力的再分配基础。

本文整理自周黎安教授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中金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新发展阶段包容性增长论坛”上所作的《人工智能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的主题演讲。

周黎安,

一、近年来我们克服了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中国GDP总量跻身世界第二,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发展实现了从GDP第一到科学发展的转变。2002年到2012年这10年间,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关键10年,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10年。
二、2008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
三、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神舟六号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八号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嫦娥二号”顺利发射,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四、交通建设方面: 1公路建设:十年间,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加快推进,“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全部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基本贯通,一个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据统计,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公路总里程由17652万公里增长到4106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251万公里猛增至84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 2十年来来,我国铁路跨越发展: 2006年7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中国高铁5年走过国际上40年历程,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为序幕,中国高铁从无到有。短短4年,21条高铁相继开通运营。截至2012年7月底,我国高铁总里程达6894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以石太、合武等为代表的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铁3324公里,以京沪、武广等时速300—350公里的高铁3570公里,目前中国高铁6894公里的运营里程、近12万公里的在建规模、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规模。
五、成功抗击了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以及甘肃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特大自然灾害等。
六、十年来,中国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从单位职工扩展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从城镇扩展到农村,填补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空白,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到2011年,尚在试点中的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364亿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832亿人,中国在编织世界最大社保网。
七、教育、卫生方面:2008年9月1日,我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新农合制度自2003年开始试点,到2008年实现了全面覆盖,参合人口数从试点初期的08亿,逐年稳步增长,截至2012年6月底,参合人口达到812亿人,参合率达到95%以上。

独居老人三天没拿酸奶大姐焦急报警看到这样的社会新闻,我们赞扬送奶大姐热心肠的同时,也会想到还有很多独居老人孤零零地在家中死去数日无人知晓的新闻。

  有人觉得自己有孩子、有伴侣,绝不会成为独居老人,需要担心的应该是丁克和独身主义者。其实说起来很残忍,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在如今子女外地求学、工作的大有人在,伴侣也并不能保证会永远陪在彼此身边。那么如何才能切实的解决独居老人的困境呢?

 首先除了子女,我觉得最应该承担起这方面责任的应该是社区。子女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而且我国一人户人口超125亿,也就是说就目前形势来看,未来独居老人的数量会越来越多。社区应该完善的是对于独居老人的“全托、半托、上门”等方式在内的特殊日常照料。比如可以有偿预约一些日常看护、术后护理这样的服务,社区预约对于老人来说也会比较信任方便。

歪?是社区嘛?

 其次,就是养老院了。其实很多老人并不愿意去养老院,去了的很多也是无奈之举,很多负面的新闻、消息,也让他们惧怕去养老院。这就需要全社会以及法律层面上加强管理和监督了,这也是需要完善的重要一项。其实养老院有利有弊,害怕遇到“无良”养老院,但是也有比较靠谱的选择,还能有这种年龄段的志愿者经常来陪着聊天。其实我倒是觉得,如果在各方面资质和服务、态度都达标的情况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老院养老。

 在这个信息时代,尤其是现在的特殊情况,很多老年人非常大的困境就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之处。社会应该对这部分老人增加一点宽容,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有空闲时间的年轻人去教一教,现在有很多老年课堂都开始教老人使用手机了,可以说是越来越人性化了~

 我家里也有老人,每每有时间我们都会去教他们使用手机的各种功能,虽然很费心费力,教了十次下次使用又不会了。但是关爱老人就是要点点滴滴都有耐心的,在我们坚持不懈地“教学”之下,家里的老人和左邻右舍独居老人都学会了使用微信付款,这就是很大的进步了。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会很痛心,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关爱独居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有人说养儿防老,但是我们内心都明白,这不是一个完全可靠的途径,也不是生养孩子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咱们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能够越来越完善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29915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