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和IP地址有什么关系

域名和IP地址有什么关系,第1张

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有成千百万台主机(host),为了区分这些主机,人们给每台主机都分配了一个专门的“地址”作为标识,称为IP地址,它就像您在网上的身份z,要查看自己IP地址可在Windows 9x的系统中单击“开始”→"运行”→敲入“winipcfg”(2000/xp 输入ipconfig )→按回车键。IP是Internet Protocol(国际互联网协议)的缩写。各主机间要进行信息传递必须要知道对方的IP地址。每个IP地址的长度为32位(bit),分4段,每段8位(1个字节),常用十进制数字表示,每段数字范围为1~254,段与段之间用小数点分隔。每个字节(段)也可以用十六进制或二进制表示。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ID(标识码),即网络ID和宿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对应有一个主机ID。这样把IP地址的4个字节划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用来标明具体的网络段,即网络ID;另一部分用来标明具体的节点,即宿主机ID。这样的32位地址又分为五类分别对应于A类、B类、C类、D类和E类IP地址。
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每个字节是8位)的网络地址和3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127。每个A类地址可连接16387064台主机,Internet有126个A类地址。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28~191。每个B类地址可连接64516台主机,Internet有16256个B类地址。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地址是由3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ll0”,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192~223。每个C类地址可连接254台主机,Internet有2054512个C类地址。
4.D类地址用于多点播送。
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第一个字节的数字范围为224~239,是多点播送地址,用于多目的地信息的传输,和作为备用。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5.E类地址
以“llll0”开始,即第一段数字范围为240~254。E类地址保留,仅作实验和开发用。
几种用作特殊用途的IP地址
①主机段(即宿主机)ID全部设为“0”的IP地址称之为网络地址,如129.45.0.0就是B类网络地址。
②主机ID部分全设为“1”(即255)的IP地址称之为广播地址,如129.45.255.255就是B类的广播地址。
③网络ID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在地址中数字127保留给诊断用。如127.1.1.1用于回路测试,同时网络ID的第一个8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置“0”表示本地网络。网络ID部分全为“0”和全部为“1”的IP地址被保留使用。
Internet的设计者也不清楚它会怎样发展。一些人设想一个Internet会是包含有许多主机的几个网。另一些人则预言有许多的网而每一个网上的主机并不太多,作为折中, Internet的地址是适合大网和小网的。它们被确定为32位但有三种类型。地址是自定义的,它的最高位定义地址的类型。A类地址支持多个主机在一个网:最高位为0,跟随有7bit网络部份和24bii主机部份。在B类地址,最高位是非0,跟随有14bit网络号和16bii主机号。C类地址以110开始,跟随有2lbit网络号和8bit主机号。按常规,Internet地址由加点的字符给出。地址由四部份10进制数组成,用点作分隔。例如,10.0,0.51和1281021分别是A类和B类的Internet地址。
由于IP地址全是些的数字,为了便于用户记忆,Internet上引进了域名服务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当您键入某个域名的时候,这个信息首先到达提供此域名解析的服务器上,再将此域名解析为相应网站的IP地址。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的过程是:当一台机器a向其域名服务器A发出域名解 析请求时,如果 A可以解析,则将解析结果发给 a,否则,A将向其上级域名服务器B发出解 析请求,如果B能解析,则将解析结果发给a,如果 B无法解析,则将请求发给再上一级域名服务器 C……如此下去,直至解析到为止。域名简单地说就是Internet上主机的名字,它采用层次结构,每一层构成一个子域名,子域名之间用圆点隔开,自左至右分别为: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域名。Internet域名系统是一个树型结构。
以机构区分的最高域名原来有7个:com(商业机构)、net(网络服务机构)、gov(政府机构)、mil(军事机构)、org(非盈利性组织)、edu(教育部门)、int(国际机构)。1997年又新增7个最高级标准域名:firm(企业和公司)、store(商业企业)、web(从事与WEB相关业务的实体)、arts(从事文化娱乐的实体)、REC(从事休闲娱乐业的实体)、info(从事信息服务业的实体)、nom(从事个人活动的个体、发布个人信息)。这些域名的注册服务 由多家机构承担, CNNIC也有幸成为注册机构 之一; 按照ISO-3166标准制定的国家域名,一般 由各国的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网络信息中心 )负责运行。
以地域区分的最高域名有:AQ(南极洲)、AR(阿根廷)、AT(奥地利)、AU(澳大利亚)、BE(比利时)、BR(巴西)、CA(加拿大)、CH(瑞士)、CN(中国)、DE(德国)、DK(丹麦)、ES(西班牙)、FI(芬兰)、FR(法国)、GR(希腊)、IE(、爱尔兰)、IL(以色列)、IN(印度)、IS(冰岛)、IT(意大利)、JP(日本)、KR(韩国)、MY(马来西亚)、NL(荷兰)、NO(挪威)、NZ(新西兰)、PT(葡萄牙)、RU(俄罗斯)、SE(瑞典)、SG(新加坡)、TH(泰国)、TW(中国台湾)、UK或GB(英国)、US(美国)(一般可省略)等。
我国域名体系分为类别域名和行政区域名两套。类别域名有六个,分别依照申请机构的性质依次分为: A C-科研机构; COM-工、商、金融等专业; EDU-教育机构; GOV-政府部门; NET-互 联网络、接入网络的信息中心和运行中心; ORG-各种非盈利性的组织。行政区域名是按照我国的各个行政区划分而成的,其划分标准依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的国家标准而定,包括“行政区域名”34个, 适用于我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 : BJ-北京市; SH-上海市;TJ-天津市; CQ-重庆市; HE-河北省; SX-山西省; NM-内蒙古自治区;LN-辽宁省; JL-吉林 省; HL-黑龙江省; JS-江苏省; ZJ- 浙江省; AH-安徽; FJ-福建省; JX- 江西省; SD-山东省; HA-河南省; HB- 湖北省; HN-湖南省; GD-广东省; GX- 广西壮族自治区; HI-海南省; SC-四川 省; GZ-贵州省;YN-云南省; XZ-西藏 自治区; SN-陕西省; GS-甘肃省; QH -青海省; NX-宁夏回族自治区; XJ-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 TW-台湾; HK-香港; MO-澳门。 CN域名除 educn由CernNic(教育网)运行外,其他均由 CNNIC运行。
传统的域名和网址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事物,并有着严格的规定,上述几个部分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址”(URL),有的URL中还包含了数据库、密码等内容。近来出现了中文域名,如“3721中文网址”是一种架设在IP地址和域名技术之上的“应用和服务”,它不需改变现有的网络结构和域名体系,将一个复杂的URL转换为一个直观的中文词汇,实现中文用户的轻松上网。另一种“CNNIC中文域名”则突出网络的概念和技术,因为它是一个技术标准和规范,它的推出使域名汉化有标准可循,充分体现了CNNIC作为中国域名管理机构的身份,为中文网站提供了本土化
域名注册的服务。这两者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物,因此完全不冲突,而且3721中文网址支持传统的“IP地址”和“域名”技术体系,也就自然支持CNNIC“中文域名”,3721的用户只要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694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

商品条码一般分为4个部分,按3-5-4-1分,第一部分代表国家,第二部分代表生产厂商,第三部分代表厂内商品代码,第四部分是效验码:

以条形码 6936983800013 为例

此条形码分为4个部分,从左到右分别为:

1-3位:共3位,对应该条码的693,是中国的国家代码之一。(690--699都是中国的代码,由国际上分配)。

4-8位:共5位,对应该条码的69838,代表着生产厂商代码,由厂商申请,国家分配。

9-12位:共4位,对应该条码的0001,代表着厂内商品代码,由厂商自行确定。

4第13位:共1位,对应该条码的3,是校验码,依据一定的算法(一般使用条码软件,由软件系统自动d出最后一位校验码),由前面12位数字计算而得到。

商品条码有两种形式,即标准码和缩短码。

标准码: 由13位数字构成的条码称为标准码。

标准码尺寸为:3729mm×2626mm,放大系数取值范围是080-200,间隔为005。

标准码的13位数字构成分两种情况:

第一:对690,691打头的条码,由7位(国别代码+厂商代码)、5位商品代码及1位校验码构成;

例:690MMMM PPPPP C ( 厂商代码 商品代码 校验码 )

第二:对692打头的条码,由8位(国别代码+厂商代码)、4位商品代码及1位校验码构成;

缩短码:由8位数字构成的条码称为缩短码,只有当标准码尺寸超过总印刷面积的25%时,才允许申报使用缩短码。

缩短码尺寸为: 2673mm×2164mm,放大系数取值范围是080-200,间隔为005。

缩短码的8位数字由7位商品代码和1位校验码构成。

例:69××××× C ( 商品代码 校验码 )

前缀码只表示分配和管理厂商识别代码的国家(或地区)编码组织成员,并非产品的原产地。当您看到条码的数字串开头部分是“690”—“699”,就知道这件商品的生产商是在中国大陆地区申请的商品条码。

商品条码注册的程序

申请人可到所在地的编码分支机构办理申请厂商识别代码手续,并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及其复印件三套。(分别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申请人所在地的编码分支机构和申请人所在企业内部存档保留) 填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注册登记表》,可直接在在线填写注册登记表。(备注:如在网上填写申请表还需打印、盖章、然后提交到当地编码分支机构)

集团公司请填集团公司下属分公司基本信息表。

申请人的申请资料经所在地的编码分支机构初审后,符合条件的资料,由编码分支机构签署意见并报送到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审批。

编码中心收到初审合格的申请资料及申请人交纳的费用(见表一)后,对确实符合规定要求的,编码中心向申请人核准注册厂商识别代码,完成审批程序。

申请单位收到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申请结束。

编码要求:一个商品项目、一家厂商或一个国家(地区)只有一个代码,当商品项目、厂商、国家(地区)一但确定,就永不改变。而且商品条码中的一组数字还要组合国家(地区)、厂商和商品,这种商品项目代码就可保证商品的代码标识在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特定和单一的。

虽然商品条码在现代商品销售自动化管理上应用十分广泛,而且还常常与商标同时在商品包装或附着物上体现,与商标有紧密的联系。但由于两者之间的功能作用不同,其区别也是明显的。

扩展资料:

商品条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PI)规定的,用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参与方位置等代码的条码标识。具体地说,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组合及其对应的供人识别字符组成的标记。商品条码中,其条、空组合部分称为条码符号,其对应的供人识别字符也就是该条码符号所表示的商品标识代码。条码符号具有 *** 作简单、信息采集速度快、信息采集量大、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等特点。

参考资料:

商品条码-百度百科

提出如下:

1、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

2、2014年11月,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

3、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表达了对经济社会创新的建议和看法。

4、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ITFIN)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并进一步推动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扩展资料

互联网+基本内涵

“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正因为此,“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主要特征

互联网+有六大特征:

一是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融合本身也指代身份的融合,客户消费转化为投资,伙伴参与创新,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创新驱动。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

三是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虚拟社会治理会是很大的不同。

四是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例如UGC,例如卷入式营销,例如分享经济。

五是开放生态。关于互联网+,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而生态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推进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让研发由人性决定的市场驱动,让创业并努力者有机会实现价值。

六是连接一切。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连接的价值是相差很大的,但是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

发展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用户参与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演进。创新20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20的交互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组织方式、社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产业、政府、社会、民主治理、城市等领域的建设应该把握这种趋势,推动企业20、政府20、社会20、合作民主、智慧城市等新形态的演进和发展。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模式。

无所不在的网络会同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一起推进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以及数字向智能并进一步向智慧的演进,并推动了“互联网+”的演进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智能穿戴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群体系统集群及延伸终端,将进一步推动人们现有生活方式、社会经济、产业模式、合作形态的颠覆性发展。《创新20研究十大热点》一文对知识社会环境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演进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领域对“互联网+”还在做论证与探索,特别是那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他们正努力借助互联网平台增加自身利益。例如传统行业开始尝试营销的互联网化,借助B2B、B2C等电商平台来实现网络营销渠道的扩建,增强线上推广与宣传力度,逐步尝试网络营销带来的便利。

与传统企业相反的是,在“全民创业”的常态下,企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多,诞生之初便具有“互联网+”的形态,因此它们不需要再像传统企业一样转型与升级。“互联网+”正是要促进更多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诞生,从而无需再耗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去研究与实施行业转型。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及商业阶段都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企业的“破与立”。

全民总动员

“互联网+”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扮演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角色,挖掘有潜力、未来能发展为“互联网+”型的企业,为其它企业发展树立标杆,同时建立 “互联网+”产业园及孵化器,融合当地资源打造一批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另外,企业是“互联网+”热潮的追随者,应该积极引进“互联网+”技术,定期邀请相关人员为本企业培训互联网常识,对在职员工进行再培训,增强对“互联网+”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此外,企业可以与各大互联网企业建立长期的资讯、帮扶、人才交流等关系,让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相互交流,加快推动“互联网+”发展。

2015年1月,首个促进新业态创新发展的国务院文件出台,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未来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2015年12月14日,工信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并推出旨在推进智能制造、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产业发展的多个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智能制造培育推广行动,计划到2018年,高端智能装备国产化率明显提升,建成一批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培育20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初步实现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

《计划》还提出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行动,要求未来三年基本建成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对“互联网+”的支撑能力。到2018年,建成一批全光纤网络城市,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直辖市、省会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30Mbps。

信息技术产业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是《计划》的另一个重点,提出到2018年,高性能计算、海量存储系统、网络通信设备、安全防护产品、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领先企业,安全可靠的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建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互联网+

1.符号的分类与颜色如同其他地形图一样,越野图也要求完整而详细地表示地貌、水系、建筑物、道路、植被和境界,即所谓“地图的六大要素”。根据定向越野比赛的特殊需要,国际定联将越野图的符号分成五类:地貌,用棕色表示。这类符号还包括小丘、小洼地、土崖、冲沟、陡坡、土垣等表示地面详细形态的专门符号。岩石与石块,用黑色表示。岩石与石块是地貌的特殊形式,它们既可以为读图与确定点位提供有用的参照物,又可以向运动员表明是危险还是可奔跑通行的情况。为使它们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地貌符号,这一类符号使用了黑色。水系与淤泥地(沼泽地),用蓝色表示。这类符号包括露天的明水系和水生或沼泽生的植物。植被,用空白或**和绿色普染表示。植被情况的详细区分和全面表示非常重要。植被是按下列基本原则表示的:
——白色(空白) 指一般性起伏地上的树林的密度适度,地面上无阻碍行进的灌木或杂草丛,可以按正常速度奔跑的地区。
——** 空旷的地域。分为空旷地,半空旷地及凌乱的空旷地。
——绿色 树林中密度较大的地区。按可跑性分为慢跑:使正常跑速降低20—50%;难跑:使正常跑速降低50—80%;通行困难:使正常跑速降低80—100%。上述可跑性的区分均取决于树林的生态,如树种、密度及矮树、草丛、蕨类、荆棘、荨麻等的生长情况。人工地物,用黑色表示。包括各种道路、房屋、栅栏、境界等地图符号。2.符号的等级
根据各类符号在世界各国定向越野图上出现的频率,同时为了促进全世界定向越野地图的标准化,国际定联将越野图的符号分成三个级别:
A———适用于各种国际比赛和世界锦标赛;
B———可以用于一定地形类别之中的;
C———在特殊地形中补充A级和B级的非国际通用符号。在国际定联1982年制定的《国际定向运动图制图规范》 (《Drawing Specif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Maps》)中,A级符号列出73个,B级符号列出25个,C级符号未做统一规定。3.符号的大小与相互关系为了完整而详细地表示出地形,同时又能保证越野图的清晰、易读,国际定联规定了越野图符号的最小尺寸以及相互靠近的符号的关系的处理原则与最小间隔。符号的大小、线条的粗细、符号间最小距离的规定,都是以日光条件下的正常视力和地图制印能力为依据制定的。通常:
——岩石类符号、河流与沟渠类符号,最短不小于06mm;
——虚线符号,至少应有两段;
——点状符号,至少应有两个点;
——淤泥地最小面积应为两条05mm长的线;
——兰、绿、灰、黄的普染色块和黑色的网点,图上最小面积为05mm2;兰、绿、**的网点最小面积为10mm2。
——同颜色的两条线间的最小距离,如黑与黑、棕与棕之间, 为O15mm;
——两条兰色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25mm。 当若干小而重要的地物紧靠在一起,即使用最小尺寸的符号表示,符号大小也超过了实地地物的大小时,这些符号仅保持了它们相互间位置关系的正确性,实际的准确位置已经做了合理的移动。4.符号的图形特点(不包括C级符号)无论何种地物,它们在现地的平面形状特点都可以被理解为:面状的、线状的和点状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发现,图上各种符号的图形特点与实地地物的形状特点之间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并且一一对应。 面状的:这类符号在实地的面积通常较大,包括树林、湖泊、宽河、淤泥地、建筑群等,它们用依比例尺描绘的符号或轮廓符号表示。我们可以在图上直接量算出地物在实地的长宽和面积,因此有些教科书称这类符号为“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线状的:这类符号包括小河、公路、铁路、窄林道、石垣等等,它们的长度是依比例尺缩绘在图上的,宽度则没有依比例尺表示,因此这类将号又被称作“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点状的:这类符号在实地的面积或体积通常较小,但它们的外形或功能却具有明显的方位作用,是运动员在行进中的重要参照物。例如水坑、石块、塔形建筑物、水井等,用不依比例尺描绘的图案符号或点状符号表示。在图上,点状的符号本身并不指明地物的大小或它所占有的面积,因此不能进行量算。这类符号拥有自已的“定位点”,即地物在现地的精确位置:
符号举例 定位点
■ △ × □ ● ▲ 在图形的中心
在符号的重心 点状的符号又被称为“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03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