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如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第1张

为全面做好全区消防安全工作,郑州结合当前开展的冬季火灾防控工作,扎实推进消防工作“网格化”管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火灾防控力量整合到位、火灾防控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全力构建社会化火灾防控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火灾防控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党委关于提升政法及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的部署要求,加速推进现代科技与消防工作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消防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火灾防控和灭火应急救援工作转型升级,现提出如下智慧消防落实方案:

一、基本原则

1、突出精准防控

按照“纵向贯通、横向交换、条块融合”的原则,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数据来源,对消防内部、外部数据资源进行汇聚和挖掘分析,为火灾风险研判、灭火救援指挥、队伍管理分析、消防宣传服务和领导指挥决策等提供信息支撑。

2、突出协同共治

建设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平台,推进面向政府部门、社会单位、中介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消防社会化发展进程,创新社会消防安全治理新模式,形成多元共治、齐抓共管、全民参与、全社会共享的社会消防安全治理新格局。

3、突出服务实战

按照“信息互通、快速便捷、辅助指挥”的原则,建立覆盖全国的应急通信系统,提升应急通信网络覆盖能力,搭建“一张图”的实战指挥平台,整合灭火应急救援基础信息和社会资源,做到灭火救援预案随机调阅查询、作战全程评估和灾害事故发展趋势预判,确保部队指挥作战响应迅捷、决策科学、处置高效。

4、突出服务民生

全面提升消防移动业务工作效能和移动信息化服务水平,为消防基层基础工作向深度、广度延伸提供保障,为社会公众个性化消防安全需求提供服务,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5、突出警地融合

牢固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科技力无尽”的理念,坚持走“军民联合、警地融合”的道路,充分发挥天津、上海、沈阳、四川消防研究所的作用,加强与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深度合作,借助社会优势资源,借助“外力”联合开展项目攻关和关键技术研究,充分运用先进实用的消防科技成果。

二、工作目标

按照《消防信息化“十三五”总体规划》要求,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全面促进信息化与消防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为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打造符合实战要求的现代消防警务勤务机制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社会火灾防控能力、部队灭火应急救援能力和队伍管理水平,实现“传统消防”向“现代消防”的转变。

三、智慧消防重点任务

在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急需先建、内外共建”的方式,近两年重点抓好“五大项目”建设,实现动态感知、智能研判、精准防控,为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

1、建设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1>、打造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升级版”,综合利用RFID(射频识别)、无线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依托有线、无线、移动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手段,整合已有的各数据中心,扩大监控系统的联网用户数量,完善系统报警联动、设施巡检、单位管理、消防监督等功能。在传统监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信号基础上,利用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对火光及燃烧烟雾进行图像分析报警;监测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淋系统水压、高位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池水位、消防供水管道阀门启闭状态、防火门开关状态,利用单位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接入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或装置,实时监测漏电电流、线缆温度等情况;研发手机APP系统,动态监控、立体呈现联网单位消防安全状态,全面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消防监督执法效能。

<2>、依托“智慧城市”建设,调整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运营现有的“中介模式”,推行由政府投资运营或政府委托有关机构运营的“政府模式”。各级公安消防部门主动向当地政府报告,申请专项经费投资建设,单位免费接入,每年安排运行经费预算,不向单位收取运行管理费,不增加单位经济负担,确保系统有序建设、规范运营、健康发展。

<3>、在直辖市、省会市、首府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基本建成的基础上,逐步向有条件的城市推开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2018年底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建成系统的城市,2017年底70%以上的火灾高危单位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高层建筑接入系统,2018年底全部接入。新建系统的城市,2018上半年30%以上的火灾高危单位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高层建筑接入系统,2018年底全部接入。

二、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实战指挥平台

1、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等技术,依托公安网(消防信息网及指挥调度网)、边界接入平台和公安PGIS地图,实现灭火救援的一张图指挥、一张图调度、一张图分析、一张图决策。灾情信息实时化,通过城市重大事故及地质性灾害事故救援两大应急通信系统,实时获取灾害现场图像、语音和数据,掌握灾情动态及发展态势;作战对象精准化,逐级汇聚一体化消防业务信息系统等数据,关联作战对象的地理位置、概况、结构、消防设施和数字化预案,以及周边道路、水源、重大危险源等信息,为分析研判作战对象提供立体式支撑;力量信息精确化,优化基础信息采集维护手段,实现辖区消防队站、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装备器材、保障物资等信息上图展示,为科学指挥和力量调度提供准确信息参考;作战指挥可视化,应用位置定位、物联网、移动指挥终端等设备,掌握调动力量所在位置、数量和状态,实现移动式信息推送、一键式力量调度和前后方信息交互;通过共享对接政府应急联动部门、社会应急联动单位、联勤保障单位等信息资源,提高接警出动、联合处置、联动协同效能。在深度整合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灭火救援信息要素的“一张图”展示和“大数据”分析,为各级指挥员提供辅助决策支撑,不断提升部队灭火救援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2、各级平台按照“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关键技术、属地组织建设、体现层级差异”的原则建设,确保在指挥体系上的完整和数据的共享互通。部消防局平台突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查询分析、国家级应急联动指挥、宏观态势研判和跨省指挥调度;总队平台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突出对属地灾情处置和作战指挥的精确管控;支队平台在拓展现有消防接处警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建设个性化研判分析工具和辅助指挥应用,突出各类信息收集、上报、精细化指挥和全过程科学战评。

3、各总队、支队按照《城市重大事故及地质性灾害事故救援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技术方案》,完成全国10支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和两大应急通信系统示范建设;按照《实战指挥平台建设技术指导意见》,完成本级实战指挥平台建设或升级改造项目方案编制立项,实现10类基础信息采集、上报,并在本级地图上加载,满足部消防局实战指挥平台调用需要。

三、建设高层住宅智能消防预警系统

1、结合当地智慧用电、用气、用水系统建设,整合高层住宅建筑各类监控系统和视频资源,建立智能消防预警系统。在新建高层住宅应用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对消防设施、电气线路、燃气管线、疏散楼梯等进行实时监测。在老旧高层住宅建筑加装应用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简易喷淋装置、火灾应急广播以及独立式可燃气体探测器、无线手动报警、无线声光警报等设施。

2、研发手机APP系统,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各类监测信息与手机互联互通,消防监督员、公安派出所民警、社区网格员、物业管理人员、微型消防站队员以及楼栋居民,可实时接收火灾报警信号,查看消防设施、安全疏散、电气燃气等各项监测数据,实现高层住宅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

3、结合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同步建设高层住宅智能消防预警系统。目前已建成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城市,2017年底70%以上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高层住宅接入系统、应用APP平台。

四、建设数字化预案编制和管理应用平台

1、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各类传感器技术,采集作战对象的基础数据和部队基础信息,制作满足部队日常熟悉演练、作战指挥需要的数字化预案;预案能够通过全景、三维建模等方式展示灭火救援要素,动态展现灾情演变或作战效能;预案管理应用平台与119接警调度系统、“六熟悉”管理系统和实战指挥平台进行融合、双向互通,在现场可实现力量查询、地理信息测量、作战部署标绘、辅助单兵定位等功能,辅助指挥员开展计划指挥和临机指挥;在室内开展熟悉演练、战例复盘、作战指挥推演、三维场景展示,辅助指战员开展业务学习。

2、部消防局研发数字化预案管理应用平台,规范预案输出和数据交换格式,研发“六熟悉”管理系统,自动采集重点单位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数据,同步导入一体化信息系统基础信息,实现“一张图”可视化管理;各地根据预案等级和作战指挥需求,采取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二维、全景照片、三维立体建模、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技术编制数字化预案。

3、2017年底前,总队、支队和中队完成数字化预案模版;2018年,完成预案管理应用平台研发,与实战指挥平台、熟悉演练平台、移动指挥终端的无缝联接;2018年底,各地完成总队、支队级预案编制,实现案例复盘、模拟演练培训,各中队级预案完成50%,实现移动终端远程查询,作战指挥中心远程推送。

五、建设“智慧”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系统

1、各地特别是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地区,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协调综治、科技、工信、住建等部门,将“智慧消防”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汇聚整合消防部门数据资源、强化“纵向贯通”基础上,重点强化与政府有关部门数据的“横向交换”,形成外部数据“为我所用”、输送数据“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2、提请当地政府将“智慧消防”嵌入“智慧城市”管理,重点将监管部门、行业部门消防管理责任纳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一张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行业领域同步落实消防管理,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监管部门、行业部门、基层组织、社会单位齐抓共管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3、积极创新社会消防管理,引导社会单位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实现消防安全信息网上录入、巡查流程网上管理、检查活动网上监督、整改质量网上考评、安全工作网上研判,强化落实主体责任。引导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提供产品终身服务,鼓励企业的远程服务系统免费接收联网用户信息。结合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消防安全诚信信息系统,完善消防安全不良行为“黑名单”制度,建立消防诚信信息与相关部门的互通互认机制。

4、拓展社会公众消防安全服务平台功能,完善“统一受理、协同办理、按需发布”的服务模式,丰富信息服务资源,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增加执法透明度、简化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

六、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

各总队要成立由主官负总责的“智慧消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实体化运行机制,统筹“智慧消防”建设规划、项目把关、指挥决策和对外协调。要针对“五大项目”逐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建立完善保障奖惩机制,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协调推进,确保项目有效推进,取得实效。

2、强化顶层设计

按照部消防局《消防信息化“十三五”总体规划》要求,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部消防局负责制定下发相关指导意见、消防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方案,总队负责本地“五大项目”统筹规划与协调建设,支队负责本地“五大项目”的业务支撑与实战应用。

3、强化建设保障

要充分利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契机,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多层次、多渠道立项,加大建设投入,落实资金预算,纳入重点保障。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五大项目”建设,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或外包租赁等方式,落实有关建设经费。

4、强化考核评估

要将“五大项目”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按照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对目标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实施过程评估、督导、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任务推进缓慢、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及时约谈。

一张网,“网”罗社会万象;众多格,“格”除死角盲区。开展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以来,郑州市在进行夏季和冬季火灾预防工作中,通过综治系统指派,群发指令到网格员的社管通手机上,即可完成指派、统计、监督等作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消防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从而也夯实了消防安全的基层基础工作。

在推动消防网格化管理过程中,郑州市把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微型消防站建设、居民楼安装简易消防设施等职责任务落实到每个网格,由网格员负责推动。同时,网格员通过日常巡查,对发现的火情隐患信息通过社管通手机及时上传上报,请求街道和辖区消防大队处理,对上级交办的各类消防问题进行实地督办。群众也可以通过街道办设的微信服务公众号掌握消防安全防范知识,并通过微信直接把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上传到公众号,在社区形成 “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氛围,确保了全市火灾形势的持续平稳。

金鹏信息智慧消防解决方案




赡养人类

独特的概念



科技 是高挂枝头的鲜亮果实,滋养人类,无人不知。而深 科技 则是深藏地下的盘虬树根,本盛末荣,知者甚少。



深 科技 (Deep Science,深层科学技术)具有双重涵义,既是商业的,也是科学的。



投资公司Prove(x)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斯瓦蒂·查图尔韦迪(Swati Chaturvedi)于2014年创造了这一术语。根据她的定义,深技术是指“建立在科学发现或有意义的工程创新基础上的公司”,也寻求使世界变得更美好。从科学的角度上来看,介于应用 科技 和基础 科技 之间,是一类比基础 科技 更加现实和实用的 科技 ,对科学、经济发展和 社会 进步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集合,通常包括——


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区块链、无人机和机器人、光子学和电子学以及量子计算等领域。





当几乎所有的创业项目都披上 科技 公司的外衣时,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问题所在。 大部分所谓 科技 公司都是建立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或者是利用现有技术应用到商业模式。


以Uber为例——

优步建立在“共享经济”的概念之上,这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或者我们熟悉的蚂蚁金服,企图利用互联网技术上市,但仍从事传统的金融服务。


而深 科技 公司则是建立在有形的科学发现或工程创新之上的。他们正在努力解决真正影响周围世界的重大问题。 例如,

一种新的医疗设备或技术,用于癌症的治疗;

一种数据分析技术,以帮助农民种植更多的食物;

或者是一种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试图减少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分析脑神经细胞, 探索 人脑奥秘




深 科技 公司承诺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或深度学习等技术在广泛领域中提供解决方案,其方法比媒体报道的 科技 公司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更为科学。 他们不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 科技 公司(例如Facebook或Spotify),也不是基于创新的业务模型(例如Airbnb或Uber)。相反,他们通过有意义的科学或技术发展来解决问题。



深 科技 的三大特点



在商业领域,深 科技 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这些技术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需要很长 时间 才能应用于市场,同时需要大量的 资金 来开发和规模化。



1-巨大的影响


基于深技术的创新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但其最终影响远远超出了商业领域,更大的影响在于可以改变人类的日常生活。


2-漫长的研发


深 科技 需要时间从基础科学转向可用于实际使用案例, 这个时间比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 科技 公司要长得多。

从项目立项到技术验证再到技术设计最后到生产,往往需要五至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加上深 科技 项目往往是开拓性的,监管的压力导致研发时间进一步延长。与之相比,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之类的 科技 公司平均开发时间仅为数月。


3-艰巨的资金


深层 科技 公司的资金需求很大,但深 科技 领域往往因为其复杂性而难以找到初始资金。

基本上,即使来自投资者(特别是早期投资者,如天使投资)也 往往难以理解深 科技 公司得创业潜力 ,因为很难找到一个在某一特定主题上如此特别有能力的投资者,能够真正理解创业公司提供的创新技术。

另一个是市场风险。 许多深 科技 公司都在早期研究阶段寻求资金,远未将产品甚至原型交到潜在客户手中,这意味着深 科技 投资者几乎没有任何 KPI可以评估其牵引力和市场潜力。




播种未来



一些深 科技 公司也许你早有耳闻,比如战胜柯洁等一众人类围棋高手的Alpha Go,它的创造者DeepMind就是一家根植于神经网络领域的深 科技 公司。

更多深 科技 名声不显,但专注的项目却离我们并不遥远,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


Gel-e Life Sciences 公司,这家公司希望利用生物材料技术生产出更加快速安全的止血材料。

Aromyx 公司,专注于气味的采集与分享,未来将在农业和食品领域大有作为。

Lilium Aviation 公司,正在研发如同科幻作品一样可以垂直起飞的日常交通工具。

Luminance 公司目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法律领域。



刚刚在上面提到的4家公司



深 科技 回答了人类如何到达未来,而仅此一点已经足够的深刻。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不得不投资于生命科学、计算机、新能源等等……这就是为什么投资深技术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没有这些技术,人类就无法前进。


我们 不会 通过投资 健康 穿戴应用程序来治愈癌症。我们 也不会 通过投资互联网公司或移动应用来种植更多食物,提高能源效率或进行更有效的手术。


除了改变世界的目标之外,深技术公司还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Propel(x)坚持认为:“深厚的技术投资仍然会带来风险,有时面临更长的流动性之路, 但它们的低估值可以带来可观的回报。”


根据Wavestone的一项调查,在欧洲,自2015年以来,风险投资(VC)对深 科技 的投资增长速度比B2C 科技 初创企业世界快3倍。Atomico显示,2017年,深 科技 在600宗交易中投资占了35亿美元。



prople(x)是一家专注于深 科技 的VC平台


开枝散叶



其实,积极进取和有远见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一直都在。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成功创业后,同时成为创业家,而部分创业家则转化成为天使投资人,支持新的 科技 创业者, 形成了“科学家—创业者—天使投资人—新的科学家”的“人才循环”模式。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改变是,有技术的人(know how)能够获得技术能力、资金和其他关键资源,将他们的梦想带入实验室,带入市场,这才真正促进了深 科技 的蓬勃发展。这包括——


1-新平台技术的兴起


其实,过去几十年的创新主要得益于一些强大的平台技术(硅芯片、台式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技术)。

这些技术在许多行业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当下,强大的新平台技术正在持续涌现,为未来几十年的创新铺平了道路。

比如在 软件(机器学习)、硬件(量子计算)和生物学(基因测序和CRISPR-Cas9,它们正在重创生物技术)等等领域 ,这不仅使它们的潜力倍增,也创造了推动新工业革命的势头。



2-创新成本的降低


随着新平台技术的兴起,创新成本大幅度降低。

今天的创新者拥有丰富的技术能力。电子计算机的价格低廉且功能强大,云服务能够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资源,可省去前期的大额技术支出。

同样,软件也是开源的,并且作为一种服务广泛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 3D 打印彻底改变了原型设计;在生物技术领域,DNA测序和合成已成为标准服务。



3-创新需求的增多


今天的创新比以往更加分散和多样化。 更多的初创公司正在寻求更多的应用途径,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区块链,生物技术,新型材料开发,无人机,新能源等诸多领域。


4-可用资本的增长


在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下,风险投资并不缺乏。

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风险交易价值接近1000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40%以上。在此期间,成交量也增长了40%,接近10,000轮。初创公司实现新的科学和商业成功水平的能力鼓励投资者向小型公司注入数千亿美元。


5-政府的支持


世界各国政府在新技术研发支持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根据《经济学人》编制的数据,过去20年,为了和欧美国家竞争,中国在研发方面的购买力平价支出增长了约400%,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美国研发总支出相当于GDP的27%,其次是中国21%,欧盟20%。


6-自身的魅力





营造生态



深 科技 不像种植小麦,播种耕耘即有收获。 更像珍贵的野生菌,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等待其壮大。



深 科技 的发展,也需要 创新生态环境。


商业生态系统并不新鲜,但深 科技 在新兴领域运作,其生态系统正在萌芽,尚未稳定下来。


深 科技 生态系统是高度动态的——玩家来来去去,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总是正式的,由合同定义的,或者由设置决定的。


例如,与早期初创公司相比,商业化阶段的成熟初创公司需要较少的技术、IP 和监管专业知识,以及更多的知名度和进入市场的机会。各类合作伙伴的吸引力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初创公司会随着时间而转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以便获得所需的资源。


深 科技 生态中的协作较少依赖于中央协调者,而更多地依赖于参与者之间的多层面互动。 即使生态系统在中心有一个强大的参与者(通常是将其他各方聚集在一起的参与者),也很少有实体完全控制。其角色更多的是磁铁的作用,而不是管理合伙人的角色。每个合作伙伴都可以影响整体的方向,参与者之间的联盟也可以在关键战略问题上改变权力平衡。


此外,区别于传统的商业生态,深 科技 生态中流动的能量不仅仅只是货币。 知识、数据、技能、专业知识、联系人和市场准入也是连接生态系统参与者的能量。 这意味着传统的财务措施,如收入和利润,并不总是评估已实现的价值的最佳手段。深 科技 生态系统通常涉及建立在非传统、间接或非金融联系(例如涉及数据或服务)的关系之上,这些联系推动公司、初创公司、投资者和其他公司开发新的协作和薪酬模式。生态系统参与者同时以各种能量进行交换。


最后,深 科技 生态系统的最终结局和前进道路高度不确定。 任何特定的想法,启动-或新兴的技术-可能或可能不会成功。传统的自上而下战略和研发项目管理技术需要通过旨在管理不确定性的方法来加强。 不同的管理方法可以激发、培养和增加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但它们无法设计。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司和投资者不应该以单一的"赌注"或"赌注"来思考。他们需要参与并培育整个生态系统,并寻找成功的初创公司或技术从中脱颖而出。





伦敦,就成功培育出了这样的一片沃土。


报告显示,2020年英国深 科技 行业吸引投资金额在全球排名第三,虽然仅为美国吸引投资额的十分之一,但增速高达1737%,位居全球第一。


虽然2020年一直笼罩在疫情和脱欧的阴影之下,但英国 科技 行业逆流而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并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欧洲第一 科技 中心的地位。2020年,英国脱颖而出的深 科技 初创企业有:能源 科技 公司Octopus Energy;电动 汽车 制造商Arrival;物联网公司Connexin;聚变能研究公司Tokamak Energy;自动驾驶初创企业FiveAl(剑桥);植物肉公司The Meatless Farm Company(利兹)。




过去15年,英国数字经济中的工作岗位增加了近50%, 科技 工作在劳动力市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2020年的居家办公也预示着未来几十年可能衍生出怎样的工作模式。总的来看,深 科技 对英国经济的贡献正在增加。

一个新的深度技术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要不就加入其中,要不就被抛弃。




物联网没有主平台,就像互联网一样,它不依托于平台,是普通的化的,大众化的。

物联网的标准化是国家在该领域实力的综合体现

物联网的标准化是国家在该领域综合实力的体现,而架构标准则是标准化的核心,就像宪法之于法律的意义。

我国在2014年1月提交了物联网顶层架构国际标准立项申请,至3月投票结束,第一轮没有通过,2014年5月再次提交,9月正式通过。这是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同盟没有预料到的。

互联网的架构是美国人的,因为中国拿到了国际物联网架构的设计权、主导权,物联网架构是中国人的。当时我们非常高兴、自豪、开心、激动、兴奋,标准通过以后我们曾觉得高枕无忧了。

物联网起源于多个领域

多个领域都在推进物联网的研究,很多条线都在做物联网。

电信领域推动物联网的研究应用是较早的领域之一,叫M2M(机器到机器的通讯),目前的发展不像想象得那么快。

互联网领域,则是大家所熟知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物的互联网),1999年MIT提出,是强调把互联网延伸到物体上的连接,最初IOT的声音并不是很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在IOT的声音大过了M2M,但是,这一领域真正的大的典型应用还没有出现。

传感器领域,则称之为网络化的传感器,较为知名的如Smart Dust(智能尘埃)于1997年被提出,这个领域实际上也是很小,大约2000年过后的几年,这一条线的热度非常高。

传感器网络领域,早年也是物联网的强大的生力军,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从军用开始应用到民用,最著名的是ZigBee联盟,但更注重于短距离互联。

溯源、标识领域,就是大家熟悉的激光码、条码、二维码、RFID等, RFID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个敌我识别系统。但是市场总空间还是很小,功能很弱,主要是标识。

智能化也是在物联网领域声音比较大的另一个分支,强调物联网的核心是智能化,以IBM为代表,比如智慧地球、智慧城市。

在工业自动化的领域,美国2006年提出了CPS(Cyber-Physical Systems信息物理系统),目前主要还是在学术界有一些声音,在应用层面声音不是很大。

还有众多的行业,比如安防、消防、环保等等,都从各自的领域提出了物联网的需求,并实践探索。

在中国,我们感知中国则把物联网作为物理在研究,从1999年开始,从实体世界的角度研究推动物联网技术和标准,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不管哪个领域探索物联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面向实体世界,解决我们现实实体世界中的问题。

参考资料:

物联网与感知中国梦_中国网

通信世界消息(CWW)物联网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组成部分,而NB-IoT是目前物联网众多标准技术当中最热门、最被看好的一项技术。窄带物联网(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商都在寻找新的应用模式,物联网的迅猛发展给通信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与传统的蜂窝通信不同,物联网要求有海量的连接数、低的终端成本、低的终端功耗和超强的覆盖能力。物联网通信能否成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标准化。这些年来,不同行业和标准组织都制定了一系列物联网通信方面的标准,大的就有LTE

R12和R13的低成本终端Category0及eMTC,小的更是难以计数。但从至今的部署情况来看,无论从终端成本、终端能耗和穿透覆盖等方面,这些技术标准都难以与免授权频谱的LoRA,
Sigfox等技术相竞争。

NB-IoT的出现一下子带来了希望。NB-IoT从2015年9月在3GPP

RAN立项以后,得到全球大多数的运营商、系统设备商、终端厂商的关注和响应。R13的NB-IoT协议于2016年6月冻结,这标志着一个具有巨大商业前景的、世界范围统一的物联网通信标准已经产生,为今后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先机。

三位作者针对中国的NB-IoT、乃至物联网的产业链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创作的《窄带物联网:标准与关键技术》对LTE
R13
NB-IoT的整体协议做了比较详尽和全面系统的描述,涉及网络架构、物理层的各类信道、空口控制面、空口用户面、关键过程、射频指标和后续演进。不仅讲述协议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而且对重要的、但未被采纳的候选技术也进行了对比,呈现部分标准化的过程。书中还配有大量的性能分析。

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考虑利用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都在出台一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如减税降费、降低利率、提高贷款额度、延长担保期限等,企业应该积极了解和申请这些优惠政策。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提高资金管理能力,增强自身信用和还款能力,从而提高银行和投资机构的信任度。企业不应该只依赖于银行信贷,还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等多种方式来获取资金,同时也要注意分散风险和控制成本。企业应该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针对这个问题使用用友YonSuite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解决。用友YonSuite是一款集成了多个模块(包括ERP)的云端智能管理平台。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全面透明的财务管理,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并支持与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等)无缝对接。能够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库存、采购、销售等环节的协同工作,并支持与供应商、客户等进行在线交易。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工艺路线、物料需求等环节的智能化,并支持与设备、仓储等进行物联网连接。能够帮助企业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立项、执行、结算等环节的标准化,并支持与合同方进行在线沟通。
因此,使用用友YonSuite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并增强自身信誉和竞争力。

1、2015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首飞成功。

长征六号为三级火箭,有700km高度太阳同步轨道500kg的运载能力。该火箭成本低、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好,有许多新技术是在中国国内首次应用,研制难度很大。长征六号运载火箭于2009年获得国家正式批复立项,并于2013年12月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场箭合练。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飞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这也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

2、2015年9月25日:2015年成都IVV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第十四届IVV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国际市民体育联盟(IVV)、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国际市民体育联盟中国总部(CVA)、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市政府外办、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博览局、锦江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将于2015年9月25日—29日在中国成都举行。

3、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女性得主。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如何将青蒿素从青蒿中更高效率地提取出来,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4、2015年1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它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新的水平。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2016年12月29日通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近两个月内频繁记录到来自超大质量黑洞CTA 102的伽马射线爆发。这是暗物质卫星科研团队自卫星上天后首次发布观测成果。“悟空”观测到的现象表明,黑洞CTA 102正经历新一轮活跃期。

5、2015年7月31日:冬奥会申办成功

2015年7月3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 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15年

百度百科-长征六号运载火箭

基坑安全监测系统的监测指标一般是基坑土体、支护结构、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等,据我所知,“全球共德”在数字建筑领域内评价挺不错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深受好评。但我们公司还没用过他们的深基坑检测系统,你可以先问问他们的业务

深基坑安全监测系统的监测指标一般是基坑土体、支护结构、自然环境和周边环境等。广东地空智能 科技 有限公司开发的GSI-FM基坑安全监测平台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客户端应用,实现在各种环境下便捷查看基坑情况及辅助办公,提高工作效率。GSI-FM基坑安全监测平台是数智化理念在基坑工程监测领域的行业具现,通过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智能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融合物联网、云服务等多项前沿技术于一体获取生产、施工过程中显示与隐形信息,结合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隐蔽工程或关键工序质量管控。利用GIS和BIM模型,通过前端检测设备全天监测支撑轴力、锚杆拉力、立柱内力、孔隙水压力、土压力等基坑数值,实时传输至平台分析,及时发现危险预兆,采取补救措施,根据数据优化设计方案,预防工程安全事故发生。

一、平台优势:

基坑监测一张图 :BI大数据一张图全方位数智化统计分析基坑工程情况

GIS+三维可视化 :高精度定位可全面检测整个基坑区域,过程无缝监测

视频+传感器融合 :边施工边检测,实时视频、图像监测,可在线查看现场情况

报告生成 :基坑概况统计、传感器数据、预警列表均可通过手机端查看

辅助决策 :通过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等可以建立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系统

二、平台特色:

GSI-FM项目一览

由手持端(M/S)和PC端(B/S)构成,使内外业务管理相结合,实现日常监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数智化管理。基于大数据平台提炼基坑监测工程各专业指标,形成专题的数据大屏,将数据真实可靠的动态直观展示在BI大屏幕上,用户和决策层可以实时查看基坑工程建筑的进度、重要区域的核心问题,结合智能模型的预测以及分析,辅助决策。

主要功能

①项目列表:可筛选项目测点,查阅水位、位移、压力、沉降、巡检记录、数据时间关系曲线、告警记录情况

②安全状态:实行正常、控制、预警、报警四级预警机制,异常事件上报,快速流转到后台进行统一处理

③地理位置:支持各类地图服务的接入,包括谷歌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可快速定位到需要查找的地段

④完成程度:实行0%-20%、20%-50%、50%-80%、80%-100%四种梯度,可统计各地基坑工程整体完成进度

核心价值

集成展示,资源共享 宏观运营,全知全能

基础支撑,智能监控 实时感知,异常预警

科学评价,数智分析 精确定位,快速补救


GSI-FM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包括项目信息详情、项目测点布置、监测情况统计、测斜监测情况统计、监测分区设置及分析、监测剖面设置及分析、项目通信节点管理、项目平面图、项目巡检。系统将基坑监测工程立项、实施、验收等环节的信息及时上图入库,明确项目位置、规模、类型、内容及建设及进展与成效等。综合运用遥感、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行比对核查,实现实时动态、可视化、可追踪的全程全面监测监管。

主要功能

①项目信息详情:直观显示开挖深度、基坑周长、开挖面积、支护形式、基坑安全等级信息

②项目测点布置:可进行测点分组设置,识别测点名称,分析监测项类型、解算方案、累计值报警、采集频率情况

③监测情况统计:统计分析监测项目的测点从开始时间至结束时间产生的数据情况

④分区设置分析:可进入具体分区查询分区项目进度、工况记录,在详情页可了解测点布置及相应的数据分析情况

⑤剖面设计分析:分析剖面点使用的支护形式、开挖深度、安全等级、土层结构、工况记录情况,可查看测点布置数据分析

⑥通信节点管理:使用组网结构,分析基坑项目使用的采仪器类型,进行节点管理

⑦项目平面巡检:可视化巡检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测点情况,智能化监测异常状态

核心价值

①对项目工程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和辅助决策,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现代化

②项目完成程度、安全状态、测点情况实时掌控,辅助任务监管与考核

③基坑地图可视化,实时获取监测到的坐标信息,及时发现问题,保障基坑监测质量

④工程资料统一信息化,系统自动成图,内外业务一体化,降低内业整理人工与时间成本

⑤项目资产精细化管理,规范并简化任务处理流程,提高基坑监测入库、异常事件流出效率


GSI-FM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包括常规监测仪器、自动化监测仪器和通信节点管理。通过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基坑监测项目信息、传感器、采集仪器、现场监测数据,利用各业务系统通过人工解译、深度学习自动化解译等方式提取的各类监测指标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在工程实施范围内,根据基坑监测目标和标准,建立三级监测评估内容和指标。

主要功能

①常规监测仪器管理:统一规范管理常规监测仪器,按名称、编号、类型、厂商、型号、智能程度归类划分

②自动化监测仪器管理:按传感器、DTU&MCU、采集仪器三大类分区管理,按型号、地址、单元、状态等进行划分归纳

③通信节点管理:根据所属部门、关联项目、通信节点名称、物联卡号码、网络类型进行设备管理,并赋予拓扑图进行分析

核心价值

①整合硬件设备状态、智能程度信息等,实现设备管理一张图,宏观把控设备运行状况

②结合常规与自动化仪器设备,提取各类监测指标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

③根据所属部门、关联项目进行设备管理,打通信息化孤岛

④任务量化管理,人员工作科学评价

⑤维修现场实时反馈,设备 历史 可查阅追溯


GSI-FM预警管理

通过PC端和移动端小程序,实现基坑工程监测预警管理自动化流转与分派,对基坑开挖深度、安全等级、开挖面积、基坑周长、支护形式、项目安全状态、项目完成度、测点安全状态、项目地理位置和项目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值超过设定预警值时,系统及时反馈告警信息,自动启动现场预警提醒,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主要功能

①告警日志:记录整体各个区域基坑工程项目的测点、告警级别、告警详情、发生时间信息

②异常上报:异常事件上报,快速流转到后台进行统一处理

③任务监督:实时了解工作进度,对现有工作情况进行指导,支持日常报表的生成

④视频监控:结合监控视频实时查看施工现场发展状态和工作人员 *** 作情况

⑤辅助决策:可查看异常事件详情、设备维护 历史 、上报现场信息、申请支援等,辅助调度

核心价值

①现场异常及时上报,后台监管快速响应,降低影响

②任务进度实时掌控,统计报表一键生成

③为运维现场提供信息支持,快速查询现场基坑周边情况

④加强现场运维情况的动态监控力度

⑤科学管理应急事件,合理处置突发事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035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