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男子设计透明玻璃屋顶养鱼,这种养鱼方式有什么好处?

贵州男子设计透明玻璃屋顶养鱼,这种养鱼方式有什么好处?,第1张

贵州有一名男子设计透明玻璃屋顶,选择养鱼这种方式养鱼就能够合理的运用空间也让人们感觉到创新的精神。

近日大家看到这样的一个消息,贵州有一名男子设计了透明的玻璃屋顶,选择养鱼,当时在建房子的时候就有了大露台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大家感觉到发愁,不仅会感觉到浪费地方,也认为这种大露台是不实用的,因为家里人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经历过,多个日日夜夜的思考,终于想到了解决的方法,就花费了几万元钱在楼顶上安装了一个空中鱼池,就能够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也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可以发现鱼池中大部分的鱼都是可以食用的鱼,其中鲫鱼是最多的,因为家里人都比较喜欢吃,鲫鱼还有一部分,养的是观赏鱼。

当这样的视频拍摄出来,发布到网络上,很多网友感觉到设计非常的好,也会夸赞这样的露台设计是非常漂亮的,你会质疑鱼缸怎么可能如此透亮,每个星期都是需要清理的。大家看到这样的情景,只有羡慕的感觉,也有一些人提出质疑这样的玻璃鱼缸,在夏季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去吃烤鱼了。

通过一些信息的了解,当地的气温是比较好的,一般都在20℃左右,最冷的时候气温也在0℃左右,夏天一般不会达到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在这样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可以选择养鱼,这更是天然的一种温度,全国能有这样的地方是非常少的。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创新意识,能把自己的家里装修的特别好,也能够符合每个人的要求,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既可以晒太阳也可以观赏鱼还能够合理的利用空间,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创新意识。

生态鱼要饲养方法如下:

一、水体立体利用

水体是一个立体空间,既是动物(鱼,虾、蟹等)栖息场所,又是植物(高等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制造养料的场所。各种水生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生态习性,包括栖息的水层、营养方式、食物结构等。根据这一特性,人们就可以在同一个水体中安排多种水生动植物,在一般情况下,单一性的放养是空间和食料资源的浪费。

二、物质能量多重利用

生态养鱼可以多重利用生物物质能量,变废为宝。 如,改造浅水滩地栽培荷,慈菇,水稻,并结合养鱼蟹虾等;将农作物秸杆或畜禽粪便加工成鱼类的饲料,沼气下脚料亦可用作养鱼肥料。此外,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下脚料,这些废弃物残留着大量的有机营养物,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不仅是浪费,而且污染环境。若采取 一定工艺,用于养鱼,使污水资源化,节约了饲料。
三、生物结构合理配置

在设计生态养鱼的生物结构时,就要考虑生物之间互利互惠的因素,合理安排,兴利除弊。多品种混养就是利用不同生态习性的生物品种,科学搭配,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天然食料资源。在稻、萍、鱼共生系统中,形成了“养萍固氮,萍充饵料,鱼除虫草,鱼粪肥稻”相互促进的高效生态系统。把陆生系统和水生系统互相衔接也可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两个系统生态效率共同提高。如桑基鱼塘,桑—蚕—鱼之间物质循环利用;又如草—禽—猪—鱼的联结,环环相扣,互为利用,构成多产出、高效率的生态系统。
四、经济成分优化组合

生态养鱼实质上是一个人为控制的生态经济系统,它把自然变化过程与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结合了起来,成为一个生态与经济交错进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物与经济物、生物结构与经济结构融为一体,这就要求人们在设计生态养鱼系统和实施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优化生态经济结构。
从规模生产结构上说,生态养鱼即为“以鱼为主,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由于它具有多环节的转换,多层次的利用,所以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优点表现为物质转化率高、能量转化率高、资金利润率高、土地产出率高。

1选好养殖的水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灌排方便,耕作层深厚不漏水的田。

2加高加固田埂。养鱼稻田四周田埂在春耕前用开挖鱼沟的下层硬土进行加高、加宽、加固。

3开好鱼沟、鱼坑。在养鱼稻田四周田埂80-100公分的地方开挖环田鱼沟,并根据田块大小再开挖“十”字、“井”字形中心鱼沟,鱼沟深30公分,宽40公分,同时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角或田中心挖一个深一米,面积约3-5平方米大的鱼坑,以备鱼栖息。

4做栏鱼栅。为防止逃鱼,在鱼种放养前,须在进、出水口设置较牢固鱼钻不出去的栏鱼栅。

5消毒和施肥。在冬季开挖鱼沟、鱼坑或旧的鱼沟、鱼坑修整时,每亩要用60斤以上的生石灰撒施消毒,撒石灰时田中应无积水,撒施后一星期再灌水,并亩施600斤腐熟粪肥培肥水质,再过4-5天后放养鱼种。

扩展资料:

生态鱼塘:

生态养鱼是生态农业中的一个细类,科学的使用生物各自的优缺点,最大化的把资源利用在最有效的地方。

中国传统养鱼的特色是在同一水体中进行多种鱼类混养,既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饲料,又充分利用水体本身的食料资源,同时又把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相衔接,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生态养鱼属生态农业的一个分支,是以水体为依托,以养鱼为核心来组织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鱼缸其实是要模仿自然环境,但是,这是根本没有可能达到的,所以,换水还是必须的。养鱼最好养小型鱼,红雀 红箭 红绿灯玛丽就可以,密度不要太大,可以适当的种点水草,喂食量要小,能保证鱼的基本生活就可以了。泵要24小时开着。不然,鱼缸内的生态平衡会很快被打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生态养鱼

小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成本

小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成本,世界上目前已知的鱼类共有两千余万种,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它们有的美丽,有的凶猛,有些还有毒,形态不一,生活习性各有差别。以下分享小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成本。

小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成本1

一般8-10亩地建设1个养鱼槽,每个养鱼槽需要投入约8-10万元,此外还有基础设施和养殖设备进行完善需要大约25-30万元,主要设施包括鱼池、沉淀截留池、网状滤料过滤池、生物移动床、调节池及回水增氧管等,许多设施为公用,因此养鱼槽越多则会越划算。

一、小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成本

通常每8-10亩地可以建设1个养鱼槽,而3个养鱼槽则需要24-30亩地,每个养鱼槽的资金投入大约在8-10万元,另外基础设施和养殖设备进行完善需要大约25-30万元,主要有鱼池、沉淀截留池、网状滤料过滤池、生物移动床、调节池及回水增氧管等,但很多的设施和设备是共用的,因此养鱼槽越多越划算。

二、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现状和发展趋势

1、现状:目前我国工厂化养鱼处于起步时期,其科研技术和配套设施等尚不完善,另外我国水质净化技术还比较落后,养殖密度小,饵料系数高,也频频发生病害,近年只有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可以作为代表,其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可以进行高密度的养殖生产。

2、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类不便的主题,要做到清洁、安全、健康、高效的水产养殖业,目前工厂化养鱼收到国内外许多专家及学者的关注,随着世界不断城镇化、工业化、土地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等,工厂化养鱼这种环保无害的方式必然是未来养殖的一种发展趋势。

小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成本2

一般8-10亩可以建设1个养鱼槽,3个槽子为24-30亩,基础设施和养殖设备全部完善好大约需要25-30万,每个养鱼槽子大约在8-10万元。本项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是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及其方法,主要包括鱼池、沉淀截留池、网状滤料过滤池、生物移动床、调节池及回水增氧管。

一、小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成本

1、一般8-10亩可以建设1个养鱼槽,3个槽子为24-30亩,基础设施和养殖设备全部完善好大约需要25-30万,每个养鱼槽子大约在8-10万元,有很多是共用系统,因此养鱼槽建得越多就越划算。

2、小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高产出伴随的'是高投入,使用此技术养殖是有一定门槛的,一般养鱼户有30亩的鱼塘,自己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成本,同时还可以自行负责管理和喂养。

二、循环水养鱼系统介绍

1、本项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是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及其方法,主要包括鱼池、沉淀截留池、网状滤料过滤池、生物移动床、调节池及回水增氧管,鱼池为长方形,每个单元中水可向1个方向旋流,相邻单元旋向相反。

2、沉淀截留池前半部分,设多斗集污槽和排污穿空管,后半部分设立体d性填料,同时生物移动床为前后2组串联,中间隔墙下部为若干大通孔结构,每组中间设置隔板,腔体内放置悬浮性滤料,横向布置曝气穿孔管。

3、网状滤料过滤池和调节池并联设置下部相通,取用网状滤料,上覆滤网片,调节池为补充水、pH浓度调节、加温、设置气提管,本项发明投资低、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节能省电,有利于促进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鱼事业发展。

4、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因具有节地、节水、环境友好、生产可控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水产养殖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但是现在因为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比较高,其发展一直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5、本发明设计构建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主要通过优化集成一批节本、节能型养殖设施及水处理技术,包括单元式养殖池、生物移动床、截留沉淀、气提泵等,在保证系统水处理效果及生产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系统运行能耗。

6、以同等养殖密度为40kg-50kg/m3,每日换水量为5%-10%/天计算,系统整体运行能耗相对于常规典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可降低30%左右,比较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健康养殖要求的,是一种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小型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成本3

小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将养鱼的水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系统特点:

1、不受到气候、水质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高产量低风险,投(tou)资少。

3、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能耗,系统工艺合理 *** 作简单,维护方便,故障率低。

4、通过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将蛋白质、NH3/NH+4等转化为对养殖鱼类无害的物质。

5、系统只需一台水泵一级提水就能满足整个系统的工作。比起传统的工艺流程,节约能耗。

6、将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未分解成NH3/NH+4等对养殖鱼类有害物质之前分离出去。

一套循环水系统设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微滤机、紫外线消毒器、生物机械过滤器和蛋白分离器。由海边引入生产用的新鲜海水,首先经过室外消毒和砂滤池过滤,进入微滤机再过滤,再通过蛋白分离器分离去除水中的蛋白质,再通过生物机械过滤器过滤,进入紫外线消毒器进行消毒处理后进入曝气池进行曝气处理,最后注入到每个养殖池中。

海产品需求量将不断上升,市场对海产品品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由于近海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环境水质的易变性,使得传统的流水或静水养殖方式的生产稳定性愈发得不到保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对于养殖企业有望变成一种自发的需求。

你们可以先从四大家鱼开始,因为这个风险比较小,20亩的鱼塘经营的好年产鱼20T 以上 我是这么建议的
首先你先对鱼塘所在地的气候有个了解,确定看主养什么鱼,然后调查一下你们当地的市场,看看鱼的价格怎么样 ,看当地人喜欢吃什么鱼,确定主养鱼,然后看那十亩空地怎么处理,是种草料养殖食草鱼,还是开发搞其他副业还是弄垂钓, 我明年毕业,也打算搞渔业,手头有很多关于渔业的资料,我可以发给你,大家一起学习 。
一、鱼塘养鱼,需要准备什么?
只需要:泵--给养用的,视面积配数量
船--撒药打鱼用的,不用太好的
网--打雨用的,网目视你出鱼大小而定
磅秤--称鱼卖鱼用的
太阳伞--为钓鱼者准备的
钓鱼用具--包括杆、漂、坠、线,不用太好的。
鱼药和饲料,鱼苗
如果有条件,再配一套水质检验设备。
二、鱼塘修建好要消毒养护,新挖的鱼塘养鱼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处理,即清塘。
清塘的药物,最好用生石灰,使用方法和数量与苗种池的相同。鱼苗下塘前15—20天进行池塘清理消毒,最好是晴天进行,先将池塘水排干,清除淤泥和杂草等。池溏消毒可用生石灰、茶籽饼、漂白粉等。
生石灰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灰75公斤,池底有8—10厘米的浅水,将石灰用打谷桶加水溶化并搅均匀泼洒次日,若有被杀死的野杂鱼必须捞净,并除尽池底表层淤泥,提高消毒效益。对有些难以排干的池塘,或排干没有水源灌水的鱼塘,水深1米,每亩用茶饼90—100公斤,以同样的方法加水搅均匀后立即泼洒。这种方法清塘7—10天后,用活鱼放入小网箱在池塘中试水检查,池塘毒性过后,才可以放养鱼苗
茶饼“清塘”:因茶籽饼含有皂角甙,对野杂鱼、水生昆虫蝌蚪及螺蛳等有毒杀作用,但对病原体细菌则无效果。使用方法是:
先将茶籽饼粉碎,再用温水泡24小时,才加水调均匀,泼洒全池,浅水消毒,每1亩要用25—30公斤即可,如水深1米每亩要用茶籽饼90—100公斤,清塘10天即可放鱼苗。
漂白粉清塘:漂白粉含有效氯30%左右,加水后分解为次氯酸和氯化钙,其次氯酸分解中释放出初生态氧,具有较强杀毒作用。水深1米的池塘,每亩用漂白粉125—15公斤加水溶化后搅均匀,泼洒全池,清塘后5天可以放鱼苗。
也可以每立方米水体用鱼藤精2克加水稀释后,泼洒全池,7—8天药性消失即可放鱼苗。然后适当的加入新水,鱼苗饲料,每亩可以加施发酵过的猪牛粪75公斤。
三、鱼种如何选择。
养鱼一般混养比较养,上下水层活动的鱼都养点,充分利用空间。
可以主养一种或两种鱼,搭配养点滤食性质的鱼类,如鲢鱼,鳙鱼,保持水质。
首先得知道你养的什么鱼,常见的草食性鱼有草鱼,长春鳊,团头鲂等,如果是草鱼的话可以用草来饲养,草鱼的牙齿可以吃完芦苇的叶子,但是有时候比较硬的秆它吃不钓的,建议把剩下的草竿即时捞出,防止其腐败影响水质,过分影响水中溶解氧去氧化分解有机物 养殖草鱼应该青饲料和精饲料搭配,抓住时机。
《精养鱼塘养鱼如何获得高产》
精养鱼塘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其鱼产量受很多因素制约。其中水体生态因子的变化关系到水质的好坏,最终影响鱼产量的高低。产量越高,水质问题就越显得突出,往往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掌握高产鱼塘水质变化特点,并采取有效改良措施,是取得养鱼高产的关键。
1高产鱼塘的水质特点
(1)透明度
透明度是光透入塘水中的程度,主要是随着塘水的浑浊度而改变。浑浊度是由于塘水中混有各种微粒和浮游生物造成的。测定水的透明度,通常采用透明板。它用直径20厘米的圆铁片制成,在圆心处开设一个小孔,穿上一条有刻度标志的细绳,并通过圆心,将圆铁片分成四等份。把对角的两等份油漆成白色,另两等份油漆成黑色,使圆铁片黑白分明。测量时手提小绳,将透明板缓缓沉入水中,当看到透明板的黑白部分隐约难分时,便停止下沉。这时,浸入水中的绳子长度即为塘水的透明度。简易的测定法是:将手掌与手臂垂直,掌心向上平放于水中,向下沉至刚看不清掌心时的这个深度,即为透明度。
透明度能大致表示水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瘦程度。一般以透明度25~40厘米称为肥水,塘水较浓,不太浑浊,无腥味,呈油绿色或黄褐色,给人以嫩翠之感,在这样的水中,清晨鱼浮头,日出后即消失。透明度经常为60厘米以上,称为瘦水,塘水清淡,呈浅绿色或淡**,清晨鱼不浮头。透明度在20厘米以下称为老水,塘水过浓,很浑浊,常有腥味,呈灰蓝色、暗绿色或棕色带黑,给人以老、浓之感,清晨鱼浮头严重,日出许久鱼浮头仍不消失。高产鱼塘要求在鱼生长季节即4~10月池水透明度为18~30厘米,5~9月应在18~25厘米范围内。
(2)溶解氧
氧气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鱼、虾、贝、藻类的呼吸都要消耗氧气,水中有机质、底泥的分解也要消耗大量氧气,故鱼塘水中溶解氧量少且多变。高产鱼塘内饲养密度大,鱼类往往面临缺氧,造成大量浮头或窒息死亡。因而高产精养鱼塘对溶解氧的变动有特殊要求。通常高产鱼塘表层水体下午在55~18毫克/升范围内变动,底层则在4~8毫克/升范围内变动,凌晨6时塘水溶氧量最低,已接近鱼浮头的临界值(2毫克/升)。上述溶解氧的变动范围不至于影响鱼类正常生长,但要鱼增加产量,还需采取增氧措施。
(3)耗氧量
高产鱼塘的耗氧量变动较大,波动范围在10~25毫克/升之间,其平均值为12~15毫克/升。因此,12~15毫克/升已成为肥水的标志。
(4)酸碱度
养鱼水体适宜的pH值范围为7~85。高产鱼塘的水质一般呈弱碱性,pH值稳定在8左右,水质的缓冲性较好,有利于鱼类生长。
(5)氮、磷营养元素
高产鱼塘的三种无机氮总量为1~3毫克/升,其平均值为15毫克/升。可溶性磷酸盐含量为01~1毫克/升,平均值为02~04毫克/升。氮、磷比为7∶2。“三氮”中铵氮占60%~75%,硝酸盐氮占20%~24%,亚硝酸盐氮占1%~2%,氮、磷比例较为合理。
(6)浮游生物
鱼塘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有隐藻、蓝隐藻、绿球藻、十字藻、衣藻、小球藻、栅藻、小环藻、直链藻、平列藻、裸藻等10多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群为轮虫,主要种类为晶囊轮虫、裂足轮虫、疣毛轮虫、萼花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等。枝角类、桡足类很少,其生物量不超过1毫克/升。浮游植物个数在10 000万~20 000万个/升之间变动,生物量在30~110毫克/升之间波动,平均为60~80毫克/升。浮游动物量约占浮游植物的1/4~1/3。浮游生物量与鱼产量成正相关。养鱼高产关键之一就是“看水养鱼”,故渔民通常根据水色来鉴定水质,而鱼塘水色主要由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决定。
2高产鱼塘改善水质的措施
(1)根据水色和透明度灵活调节水质
若塘水透明度过低(20厘米以下),表示水质过肥,浮游生物繁殖过盛,遇天气不正常时容易大量死亡和腐败,使水质突变,继而转清、发臭,渔民称为“臭清水”。这时水中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塘水缺氧严重,极易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因此,当发现水质将要突变时,必须及时冲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防止水质恶化。当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时,表明水质过瘦,浮游生物数量偏少,应该及时施肥。速效方法是追施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每667平方米水面各施用10千克。施肥后5天内若透明度未能恢复到35厘米以下,应再次施肥。此后每15~20天施肥1次,并适当施用人畜粪等有机肥,塘水透明度就能保持20~40厘米。
(2)适时注水并提高鱼塘水位
在鱼类生长旺季的4~6月,每月注水1~3次,每次使鱼塘水深增加10厘米,既可补充池水溶氧量的不足,又改善了水质条件。
(3)适时启动增氧机
每667平方米水面产鱼500千克以上的鱼塘,原则上每067公顷水面配备1台功率25千瓦的增氧机。4~6月每天启动1~3小时,7~11月每天启动4~8小时。
(4)翻动底泥改善水质
5~9月,每月用泥耙翻动鱼塘底泥1~2次,使底泥营养成分在水中溶解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施肥、减少底泥耗氧和改善水质的目的。
(5)施放化肥改善水质
在鱼类生长旺季的5~9月,施用氮、磷比为1∶1的化肥。每667平方米水面每次施用4~5千克,每3~4天施用1次,既可增加塘水生物量,又能达到生物增氧目的。
(6)施放石灰改善水质
5~8月,每月用生石灰水溶液全塘泼洒1~2次,使每立方米水体含药量为25~30克,有助于改善水质。
(7)清污保洁
经常清除塘水中的污物、死鱼、废渣、残饵及杂草,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通过以上措施,高产鱼塘就能保持“肥、活、爽”的最佳水质。“肥”,指水中溶解营养盐分丰富,浮游生物种类多、数量大;“活”,指水中营养物质循环快,上午水色较淡,下午较浓;“爽”,指塘水肥而不浊。鱼类在这样良好的水质中,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130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