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学什么专业能报2022河南专升本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

专科学什么专业能报2022河南专升本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第1张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郑州研究所有郑州机械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南省化工研究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等等。

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拥有国家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端人才。先后取得各类科研成果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多项。

在民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重点打造信息网络与集成、先进动力能源与平台、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在河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产业已覆盖物联网、新能源、轨道交通信息化和特种飞行器等领域。

二、郑州机械研究所

郑州机械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主要从事装备制造业共性基础技术的研究及成果转化,以工业用高参数齿轮箱、焊接材料与装备、精密成形铸锻件制品、机电一体化装备、机械强度与振动技术及测试设备为主要研究领域,是河南省首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2014年被工信部命名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始建于1959年,是河南省省属从事畜牧兽医领域科学研究的唯一专业机构。

先后获得80多项科技成果,2个新兽药证书,其中省级二等以上奖项17项,科技成果及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河南省化工研究所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隶属河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厅,始建于1951年,有比较完备的化工科研开发基础设施、仪器和设备。

五、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磨料磨具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全国磨料磨具、超硬材料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信息和咨询服务中心, 1999年转制为科技型企业,隶属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百度百科-郑州机械研究所

百度百科-河南省化工研究所

百度百科-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百度百科-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北京林业大学

天津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河北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保定学院、唐山师范学院、衡水学院、邢台学院、沧州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唐山学院、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科技学院、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燕京理工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山西

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工业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沈阳化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渤海大学、沈阳大学、大连大学、辽宁科技学院、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工学院、大连科技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大学、长春光华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长春建筑学院

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石油学院、黑龙江工商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黑河学院

上海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建桥学院

江苏

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盐城工学院、徐州医科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常熟理工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淮阴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扬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泰州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浙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江科技学院、衢州学院、宁波大学、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安徽

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滁州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宿州学院、巢湖学院、淮南师范学院、铜陵学院、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科技学院、蚌埠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合肥师范学院

福建

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武夷学院、三明学院、龙岩学院、莆田学院、厦门华厦学院、厦门工学院、阳光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建江夏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福州理工学院

江西

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新余学院、九江学院、南昌理工学院、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南昌工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德州学院、滨州学院、山东财经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潍坊科技学院、山东英才学院、山东协和学院、青岛工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河南

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许昌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平顶山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安阳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城建学院、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科技学院、商丘工学院、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安阳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湖北理工学院、湖北科技学院、三峡大学、荆楚理工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武汉东湖学院、汉口学院、武昌首义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武昌工学院、武汉工商学院、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商贸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南学院、衡阳师范学院、邵阳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南华大学、湖南城市学院、湖南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

广东

暨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韶关学院、肇庆学院、嘉应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深圳大学、广东白云学院、广州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州商学院、广东科技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广西

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河池学院、玉林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百色学院、梧州学院、南宁学院、钦州学院、贺州学院、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海南

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

重庆

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四川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理工学院、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学院、成都工业学院、成都东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贵州

贵州大学、遵义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大学、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师范学院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昭通学院、曲靖师范学院、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工商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陕西

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西安文理学院、榆林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邮电大学、西京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甘肃

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青海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

宁夏理工学院

新疆

塔里木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伊犁师范学院、新疆工程学院

河南机电学院有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

设计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产品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策划与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动漫设计。

人文学院:学前教育,空中乘务,应用英语,酒店管理。

航空学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定翼机驾驶技术。

智能工程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体育健康学院:健康管理,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简介: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河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现任党委书记张震、校长王本亮。

根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24个二级学院,开设76个专业,与洛阳理工学院联合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本科专业;有专兼职教师1350余人。

学院始建于1953年,初名中南机耕干部培训班,历经河南中牟农业机械化学校、河南省郑州农业机械化学校、郑州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河南农学院农机分院、郑州农业机械化学校、河南省农业机械学校、河南省机械工业学校、河南机电学校、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等历史变迁。

不是。根据查询河南双子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资料得知,河南双子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不属于骗子公司,是持证上市的正规公司。河南双子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03月22日,注册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时代国际广场,法定代表人为王小林。经营范围包括项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外包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网络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软件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河南科技学院是属于公办的学校。

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不过公办大学中也有中外合作等部分高收费专业,当然中外合作专业录取分数线比普通类专业通常低10-20分,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可以考虑填报。
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公办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办学性质也属于民办大学,但是民办大学也是正规大学,是受国家认可的,毕业证、学位证等都是在学信网可查的,国家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办学。

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39年,前身为中国***早期创建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历经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长治分院、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2176亩,校舍面积64万平方米。

河南科技学院最早是农学类院校,农学相关专业水平比较高,这一点从学校的发展历史、硕士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中不难得出结论。但是这类专业叫好不叫座。学校比较受考生追捧的专业,是师范类专业和工科中的热门专业。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5月,学校设21个教学学院,办有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开办6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


                                 

学科体系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国际商务、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省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3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个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6个省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河南中原中农良种有限责任公司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市场营销学科教学法。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

省级特色专业(13个):农学、园艺、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市场营销、机电技术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植物保护 、园林、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国际经济与贸易。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生物学、食品科学、动物医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园林学、经济管理。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生物与发酵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高等数学。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个):数学欣赏。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基因工程 、肉品工艺学、动物微生物学。

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个):中学生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现代教育技术、数学学科教学法、动物医学学科教学法、化学教学法。

省级精品课程(16个):遗传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高等数学、管理学、植物化学保护、动物病理学、生物化学、生态学、公共关系学、基因工程、肉品加工工艺学、蔬菜栽培学、动物免疫学、心理学、微生物学。

人才培养

截至2019年7月,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9项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项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1项河南省教学成果鉴定。


                                 

科研机构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1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蜜蜂)新乡综合试验站。

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现代生物育种河南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棉麦分子生态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河南省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畜禽智能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基因组编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河南省棉花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国际联合实验室。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7个):畜禽智能化清洁生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棉花基因工程育种与有害生物防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粮食资源深度利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起重设备安全运行监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农业物联网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功能吸附分离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农作物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园艺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院士工作站(2个):河南省动物病毒病防控与免疫检测院士工作站、河南省棉花遗传改良与害虫防治院士工作站。

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个):作物栽培生理实验室、作物分子育种实验室。

省级科研创新团队(8个):河南省棉花育种与分子生物学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动物病毒病防控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精密加工与特种制造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农产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小麦高光效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功能性吸附分离材料研究及产业化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优异园艺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创新型科技团队、河南省农业数学模型分析与应用创新型科技团队。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动物病毒致病及免疫机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作物分子遗传育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南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农产品深加工及质量控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动物病源和新兽药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食品质量与安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昆虫分类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畜禽疫病防控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与区域经济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新乡市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百农207小麦育种研发团队、智能农业与生产过程控制团队、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

科研成就

据2019年7月河南科技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攻关、转基因生物重大科技专项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3629项,获科技成果奖154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师资力量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6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11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2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2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20余人,双聘院士、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校级特聘教授24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98人。聘请70余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

合作交流

学校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合作举办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教育学等3个本科课程合作项目。2018年,学校申报了人力资源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旅游管理、物联网工程、生物技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前教育等中外本科课程合作项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134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