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品牌时代,海尔"人单合一"模式为何会成为企业范本?

生态品牌时代,海尔"人单合一"模式为何会成为企业范本?,第1张

近日,第四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在青岛盛大开幕,本届论坛由海尔集团和加里·哈默管理实验室(MLab)联合主办。会议现场,全球领先的洞察与咨询公司凯度集团、全球顶级学府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携手海尔集团正式发布了《物联网生态品牌白皮书》,该书以中国企业海尔为核心案例,探讨了物联网生态品牌的成因、定义和影响。

白皮书的发布,不仅为物联网时代的生态品牌标准提供了范例,也为企业快速迈入物联网生态提供了一份"入场指南",为生态品牌的未来创造了"无限可能"。

变革时代,品牌战争再升级

在传统工业时代,企业的主要职责就是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再通过线下渠道卖给客户。在卖方市场的基础上,产品只要被生产出来,基本上就不缺少买家,甚至有的产品一上市就成为爆款,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追捧。

但可惜,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来临和爆发,互联网让实时大规模在线连接成为现实甚至是常态化,传统商业模式被打破,一种新经济形态——平台模式应运而生。

在平台模式下,企业之间形成了初步的线上互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品牌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同质化,逐渐走上价格战的老路。残酷的事实是,平台品牌也已经成为杀得热火朝天的红海。

在一脚踏入物联网时代的今天,企业要想摆脱这种"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关系,就必须进一步打破行业和品类壁垒,共同促成动态多边合作的新品牌模式——生态品牌。而这也将成为继工业生产时代的产品品牌、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品牌之后的又一次品牌发展演进。

人单合一,企业创新的"元技术"

在物联网时代的全球竞争中,一家企业想要取得优势,仅在技术和产品上不断创新已经远远不够,更要通过组织创新为自身构建独特的差异化优势。

正如前瞻性管理科学家、《竞争的衰亡:商业时代的领导力与策略》作者詹姆斯·穆尔博士所言:全球经济需要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模式不是某一项科学技术创新,而是"元技术"。这个"元技术"就是宏观组织创新及商业生态系统。

而对海尔来说,"元技术"的核心就是人单合一模式,它在本质上就是让每个人创造的价值和分享的价值合一,让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通过这种模式,海尔由传统的、封闭的科层体制转型成为开放的创业平台,真正实现了"自组织、自驱动、自增值、自进化",并在 探索 物联网生态品牌的道路上持续向前。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过,"在物联网时代,企业不应再是有围墙的花园,而应该是一片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不会死亡,因为它是一个生态系统,自己能够繁衍出新的物种而生生不息"。如今的海尔,就是这样的新物种,物联网生态品牌标准描述的就是海尔打造的无边界的、开放的"热带雨林"。

而在这片雨林中,海尔已经繁衍出海尔智家、卡奥斯、海创汇、日日顺、盈康一生、海纳云等一系列生态品牌的新物种,并拥有了4家上市公司、5家独角兽企业和23家瞪羚企业。

探索 创新,中国企业引领世界品牌

2019年,凯度首次在"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设立"物联网生态"类别,海尔是 历史 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进入百强的物联网生态品牌。2020年,海尔再次登榜,成为唯一连续两年蝉联BrandZ榜单 的"物联网生态"品牌。

随着白皮书的发布,"人单合一"模式的重要性和示范性再次得到了肯定。这也意味着,一个由中国企业引领的共创共赢共享的全新生态系统即将形成。

可以说,在这一次的变革之中,海尔已经取得了领先优势。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海尔集团将继续突破创新,将"人单合一"这一充满东方智慧的管理模式分享给全世界,让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17年时,传统家电厂商海尔发布了其首款智能音箱产品,涌入了超过两千家厂商的智能音箱市场。根据海尔公开的信息,这款产品除了和普通的智能音箱一样的功能之外,更多在于通过海尔的平台,实现家电设备的互联,帮助实现家电联网控制,从而塑造家庭物联网。

从其智能音箱产品的迭代和出货量上来看,海尔本身并不在意音箱本身的产品,其目的在于布局物联网产业。

虽然物联网给了传统家电新的增长方向,但也给传统家电厂商带来了更多对手。

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除了霸占电视这块大屏之外,已经进军到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这一传统家电厂商的核心腹地。

而在物联网的潮流下,行业融合开始逐渐发力,互联网厂商和家电厂商开始各显神通,都想要开拓新的物联网市场。

开拓市场当然要从改名开始,家电行业在19年前后迎来了改名狂潮,海信电器改名为海信视像,TCL集团变成TCL 科技 ,而海尔则从青岛海尔摇身一变成为了海尔智家,其打造智能家居平台的寓意,跃然纸上。

19年六月,海尔发布其证券名称变更公告,青岛海尔更名为海尔智家。在公告中,海尔还特别解释, 其更名是为了更好推进公司的物联网智慧家庭生态品牌战略实施。

今年3月,海尔发布其更名后的首份财报,其19年全年营收2007亿,。然而看似实现关键增长的海尔,其实也面临巨大困境。

首先,盈利能力不够,和美的,格力差距过大。 19年海尔虽然拥有2007亿的营收,但是净利润只有82亿。相比之下,格力营收只有1981亿,但是净利润却达到了246亿

海尔一直无法上升的利润率在于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一直高居不下,极大了影响其利润率。由于海尔存在,海尔智家和海尔电器两个经营主体,在销售,管理上都存在冗杂过度的问题,导致其费用高涨,难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再而,海尔市值低于美的,格力

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 美的和格力的市值差距就足以填补一个海尔

10月份以来,美的市值一直在5000亿以上,格力也一直维系在3500亿左右,其市值差距超过1500亿,而海尔的市值只有1600亿左右。当然,海尔智家只是海尔集团的部分业务,美的和格力则是集团整体估值。

虽然,海尔高举智能家居以及物联网等概念,寻求新的增长方向。但是在向这一方向靠拢的不仅仅只是海尔,还有美的,格力,TCL等老牌家电企业。

横向对比国内家电三巨头,不难发现,在转型中,美的无论在市值还是在营收等关键数据上,都已经获得局部优势,正在成为家电一哥。而格力则严守空凋这一核心阵地,拥有最高的利润率,同时也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打造智能家居系统。

而小米,华为这样的互联网厂商也在智能家居上攻城略地,分别推出了自家的智能家居方案。

面对这样的情况,海尔似乎也进入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观察海尔近年的调整,海尔似乎试图通过主动升级的方式来化解危机。从产品渗透到场景,打造平台化的家电运营。

目前,海尔官网的业务介绍已经以海尔U+智慧生活平台为核心宣传点,而这也透露了海尔转型的决心。

然而就当前的激烈竞争而言,海尔中年之后,能不能赢得下一个时代,仍然尚未可知。

随着 社会 文明的快速发展,商业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在不同时期发展路线上的更迭。

若干年前,商业上以单打独斗为主流,这时企业会像一间房子一样,关起门来进行自我改进。但时代发展更迭后,企业意识到合作的重要,因而门窗逐渐被打开,供应链的上下游开始被联合,共进共生。

如今,单链条的合作已无法满足商业发展需要,于是企业开始四散触角,去触达生态内每一处有效节点,再由这些节点继续向四周扩散,最终形成了物联网生态的发展模式。这也是本次在青岛举行的“第四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中重点探讨的模式,而这种模式的领路人就是海尔集团。

单一的用户需求引领企业生产要素的进步。

改革开放之初,用户对商品的需求非常单一,如对自行车的要求仅是结实不爱坏,对手套的要求仅为耐磨,而“红色的鞋子”和“舒服的鞋子”可以不是一双鞋,“好看的棉衣”和“保暖的棉衣”也可以不是同一件棉衣。

此时,企业的发展重点,则是对产品质量、数量等生产要素的提升。因此,在满足用户单一维度的需求下,企业无需考虑与外界的合作,只需要做好“本分”,即可在市场中长期占据一席之地。

多维的用户需求促使企业打破边界,实现供应链联合发展。

随着 社会 的进步,用户对于商品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单一要素,而是多维发展。譬如,购买一个电饭煲时,用户心里想的除了煮饭功能外,还要能够煮粥、炖汤、炖甜品等。不仅如此,还希望它容易清洁且使用寿命长,同时还要拥有较高的性价比。

这就给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仅靠单打独斗已经不能满足多维用户需求,需要联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各节点联合优化,共同发力,最终呈现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这时,企业边界逐渐被打破,向外延伸至供应链中。

场景化的用户需求,模糊了各链条边界,引领企业呈矩阵式发展。

如今,用户需求又再升级,由多维度向场景化扩展。以海尔发布的全球第一个场景品牌“三翼鸟”为例,用户的需求不再是针对洗衣机、晾衣架等具体产品的需求,而是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此场景化需求下,单个企业已无法完成对用户需求的解读了,需要在此场景中加入多个可发挥作用的品牌,共同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定制方案。因此,在三翼鸟阳台场景中,海尔就联合了博洛尼、箭牌、迪卡侬等行业头部品牌,利用感知技术、人工智能、生态服务等一系列 科技 ,为用户提供洗、护、存、搭、购的全场景全生命周期服务。

不难看出,在场景化的用户需求下,各供应链边界逐渐模糊,企业开始跨链条合作,向着生态矩阵的方向发展。而满足某一场景化需求的其中一个企业,很有可能再次触发子场景化需求的生态构建,从而使生态矩阵无边无界,各企业在生态中实现共生共赢。

这就是海尔一直以来 探索 和实践的物联网生态模式,也是第四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发布《物联网生态品牌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的意义所在。

从海尔多年构建物联网生态的实践中我们可知,时代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更迭,必然引领商业打破传统壁垒,走向新的生态发展之路。正如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白皮书卷首语中所说,“在物联网时代,企业要么转型为生态品牌的引领者,要么成为生态品牌的合作方。”

无疑,海尔是引领者。白皮书的发布,正是对海尔多年布局与 探索 的认可,同时也是向世人宣布,海尔的物联网生态模式,才是与时俱进的现代企业发展模式,应成为标准被广泛应用。

物联网空调模拟应用场景
当你出门在外,家中有陌生人进入时,空调会自动报警并在第一时间将现场监控视频传输给你;当你旅游、出差又惦念家中近况,空调会把屋内即时画面传送给你,让您享受与家的“零距离”接触;当你在归家途中,通过3G网络远程开启空调,它会根据室内外环境温度将家中温度自动调节至最舒适状态,等你归来;当你因工作繁忙忽略了空调运转的异常时,它会贴心的提醒你并迅速通知到售后服务人员……
2010年4月,全球第一白电品牌海尔集团宣布,全球首台具有智能安防、远程运行监控、管理等功能的无氟变频物联网空调在青岛海尔空调研制成功。
这是全球首家空调企业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成功应用,也是中国空调业影响世界的一次创新之举。
不论身处何时何地,只需通过3G网络,与家中物联网空调轻松互联,便可视频监控家庭安全、进行无线温控管理;还可通过3G网络进行无线监控,调节空调运行状态;无氟变频物联网空调还可提前发现空调异常,自动联系售后服务;此外,物联网空调还可随时将空调耗电量、室内外的温度差等报告用户。
随着信息化建设在家电领域的逐步深入,作为继互联网之后下一个万亿级信息产业的“物联网”也开始从战略高度走向了产业化应用。
所以的确如楼上所说:
物联网空调是通过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比如3G/4G……,直接对空调终端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空调。
补充: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依托衣联网智慧家电和物联网技术。
海尔衣联网是COSMOPlat在服装大规模定制领域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依托衣联网智慧家电和物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贯穿衣物洗、护、存、搭、购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作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工业互联网大有可为。未来10年,投资者最大的机会之一就来自于它!”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道出了资本对工业互联网的青睐。

《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全国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总计已有上百家,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了50家。其中,有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打造的底层技术平台;有航天云网、海尔、宝信、石化盈科等传统工业技术解决方案企业面向转型发展需求构建的平台;也有徐工、TCL、中联重科、富士康等大型制造企业孵化独立运营公司运营的平台;还有优也、昆仑数据、黑湖科技等各类创新企业依托自身特色打造的平台。

再看需求侧,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驱动能力的逐渐显现,中小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需求正日益旺盛。“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是保证企业未来生存的唯一方式,而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民说。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窦勇表示,今年以来,对于工业互联网的需求已经由行业龙头企业延展到中小企业。“未来,当中小企业的需求完全释放时,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目前的供给能力尚无法满足。”

协鑫就尝到了工业互联网的甜头。作为一家光伏材料制造商,要降低成本,光伏切片越薄越好,可切片越薄,成品率越低,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协鑫引入了阿里云的工业大脑,利用工业大脑分析生产流程、找出薄弱环节,改良后,在同样薄度下,良品率提升了1%,企业效益提升上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链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因此,企业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去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政府的重要工作是扶持中小企业。针对中小企业缺资金、少人才的短板,建议政府投资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委托第三方经营,作为非独立法人,免费开放给中小企业。政府通过考核经营方的服务能力,给予运行费用补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161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