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芯”动能来袭! 武汉集中优势资源突破战略新兴产业 | 特别报道

光谷“芯”动能来袭! 武汉集中优势资源突破战略新兴产业 | 特别报道,第1张

该市通过人才引进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迅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孵化而出,为“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被称为中国光谷,在这片引领先进 科技 风潮的创新之地,一股“芯”势力正在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5月15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芯”驱动高端论坛暨2019北大国发院(武汉)论坛,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新大道中国光谷 科技 会展中心举办。

圆桌论坛环节,小米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王斌、武汉慧联无限 科技 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胡昱、武汉芯泰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光、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院长龚强与圆桌主持人、《投资时报》执行总编辑邓妍一起,以“创新引领,培育壮大新动能”为主题,就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以及武汉在此领域的独特优势展开了热烈讨论。

邓妍: 2018年末湖北省委十一届四次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我们知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武汉给人留下的产业支柱印象是钢、是 汽车 ,2011年在地方政府“工业倍增”计划下,信息技术、生命 健康 、智能制造三大新兴产业开始抬头,五年内投资比重从377%上升到636%。现在,围绕国之重器的“芯产业集群”,GDP占到整个湖北全省38%的武汉,又面临一个全新的转型“窗口期”。

巧合的是,前几天刚刚出台的《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显示,武汉在全国经济总量TOP100城市中,总分位居第六。这个报告覆盖了4个直辖市、23个省区的重要大中型城市,从软环境、硬环境两个维度,7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着手,综合反映出一个城市对于投资创业、企业经营、吸引人才的综合支持程度。

龚强从美国学成归来,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政府财政与公共政策等。请问,你怎么看待上述现象?武汉在“芯产业”方面,都具备哪些优势?

龚强: 武汉“芯产业”具有来自高校与交通两个方面的增长动力和优势。

首先,武汉市高校资源集中、研究实力较强,有利于人才培养与产业集聚。武汉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高校数量众多,科教综合实力不容小觑。其不仅拥有包括武汉大学、华中 科技 大学、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等诸多名校,在校大学生人数亦超百万,位居全国甚至世界第一,能够为“芯产业”发展提供大量高精尖专业型人才。

第二,武汉市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雄厚,有利于人才输送与地区经济发展。武汉地处中部核心区域、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的美称,每年向外输送几十万高校学生。此外,作为近代工商业的发源地之一,能够为“芯产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工业基础。

考虑城市环境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地区资源聚集程度会对其经济发展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地区充分整合其核心资源,便能够有效发挥其工业基础与人文底蕴的内部优势,进一步形成人才高地。反之,若地区无法合理聚集优势资源,则会造成人才洼地,不利于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

因此,国家或区域间的竞争实际是政府执政能力的竞争。政府执政能力水平较高,会增强地区资源聚集程度,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而显著提升地方经济发展质量。实际上,无论是技术发展还是人工智能,其背后依旧是人,依旧是高端人才的比拼,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近年来,武汉市坚持人才优先,通过人才引进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发展势态良好、经济增速迅猛,能够充分反映出湖北省与武汉市较为到位的发展和战略规划,并对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邓妍: 目前,在光谷,企业生态多样,新动能潜力十足,比如小米作为独角兽企业,已经是全球最大的IoT(Internet of Things)消费级物联网平台,在人工智能方面也积极布局。小米董事长雷军曾经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来的超级机遇至少比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一个数量级。”

作为小米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王斌此前工作于中国科学院,主要从事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相关的科研工作,由学界进入产业界是一个不小的跨越。您如何看待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大潮中的定位以及发力方向?就武汉而言,能在这一领域发出怎样的声音?

小米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王斌

王斌: 人工智能是中国进入世界强国的一个重要机会,和其他国家不太一样。比如说美国的人工智能战略可能偏国家安全,欧盟可能更偏隐私和安全。中国的人工智能其实是比较激进的,跟产业结合得非常紧密,以人工智能对产业改造升级,技术化是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中国的定位非常准确。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是分三步走,首先跟世界同步,第二是在某些核心技术上领先,第三是成为世界人工智能的中心。

这几年人工智能很热,其中还伴随着其他的一些关键词,比如说物联网、智能制造,而武汉正好跟这两个词都非常相关,这对武汉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其有可能走在国内甚至国际前列。

邓妍: 此次圆桌会议主题是“创新引领,培育壮大新动能”。据我们了解,目前武汉提出的口号是“芯片引领创新,面板拉动增长,端网支撑规模”。但无论是芯片还是面板,都属于高资金密集型、长投资周期型,且风险极大的产业,确实需要政府、企业、 社会 力量以最大力度和巨大勇气去介入,同时又需要面对因技术迭代带来的不确定性。

今天有来自两家光谷企业的代表。一家是接连三年入选光谷“瞪羚企业”的武汉慧联无限,武汉建成的100个平安智慧社区,1/3是由武汉慧联无限打造的;与武汉慧联无限一起进入德勤“2018光谷明日之星榜单”的,还有一家做芯片的企业—武汉芯泰 科技 有限公司。胡昱和夏光身处“芯产业”内核,你们如何看待这种风险与机遇的矛盾?

夏光: 我们企业是2010年创立的,理念是不跟随,就要做原创,就要做颠覆。我们坚持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年,几乎是零营收,但是今年开始爆发式成长。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给用户提供稳定的芯片,我们完全是自主知识产权,未来会给整个产业界带来一个非常大的惊喜。

武汉慧联无限 科技 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 胡昱

胡昱: 慧联无限其实是做5G通信里面窄带这一块的通信核心技术。慧联作为本土企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对于新动能的体会也十分深刻,对比全国其他地区,在企业扶持方面,光谷做到了三个“专”。

第一,“专”为“人才”。光谷近些年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上卓有成就。除了光谷本地有着大量的高校之外,光谷近些年也引进了大量如华为、小米这样的一流高新技术企业入驻,这些“大厂”企业和中小企业彼此之间形成了立体化的技术性人才梯队培养,这些人才储备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光谷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第二,“专”为“生态链和产业链”。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无论芯片还是人工智能行业没有生产、集成和应用场景这些基本环节要素项目是没办法落地的,为什么美国的芯片做得比我们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硅谷地区具备这样的立体化的产业链支持,目前相对国内其它地区来说光谷对于 科技 行业产业链的理解更为深刻,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根基和养分。

第三,“专”为“市场动能”。光谷地区由政府牵头引导企业发展的动能相对其他地区来说更“专”。政府自身就具备一些城市精细化建设的需求,光谷在项目中会优先为本土企业提供更多的磨合机会。企业在这种磨合的过程中,获得了对产品和方案的优化,这种经验是十分宝贵的。例如慧联在光谷理想城的智慧平安社区项目,通过在理想城项目中的反复试炼,现在“理想城”模式的智慧平安社区已在全国十多个城市落地了。政府从市场端点燃的星星之火可以给企业带来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邓妍: 我注意到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中国本土芯片产业产值在5000亿元人民币,进口2700亿美元。按计划,中国在2020年国内芯片自给率将达到40%,到2025年将达70%,简单计算下,即便是40%的取代率也高达7600亿元,相当于从2018年到2020年,中国芯片产值升至12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36%的数据意味着什么?可供参考的是,2003年至2012年中国房地产黄金时期,年复合增长率也才30%。

问题是,尽管中国芯片产业从设计到制造过去几年发展迅速,但在自主核心技术上仍然落后不少,特别在基站芯片、人工智能芯片上差距更大。在座的几位嘉宾如何看待这种差距以及缩短时间表?政府与企业又该如何扮演好各自角色,并相互借力?

王斌: 我们确实在核心技术上跟别人有比较大的差距,我们一直在缩短差距,投入也非常大。我觉得首先要正视差距,虽然我们论文专利非常多,但一些核心技术还比较缺乏。第二就是找到关键点去做,从政府的引导,到企业在市场上拼杀,这种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是很必要的。我觉得未来拥有核心技术的创业者对我们国家非常重要。

胡昱: 美国的芯片类似高通,是从技术角度来定义一个标准从而推动应用市场发展,这是一种“美式”商业路径。在中国,商业路径更多的是从应用市场来推动技术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例,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包括国外的人工智能企业也纷纷瞄准国内市场。相对国外市场人工智能大都还停留在 游戏 等领域,国内已经逐步进入智慧城市管理范畴,由此可见国内城市化机器管理的应用场景是非常丰富的,市场也是十分广阔的。

同时,企业对各自领域输出行业规范和标准也十分重要。例如,国外的高通和国内的华为都是在各自领域中对行业进行了定义和规范、标准的输出。慧联就多次参与了窄带物联网行业规范的制定。

武汉芯泰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 夏光

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院长 龚强

龚强: 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种误解,认为 科技 发展纯粹靠 科技 。然而事实上,与 科技 相比,核心与创造才是 科技 发展的关键。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产品的火爆不仅由于先进技术的运用,主要原因在于其更具核心竞争力,即独特的设计与创新的理念。

同时,近期的贸易战亦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核心与创造性的东西,会导致一国或地区处于被动的地位。只是一味地对外加工与代工,会造成地区竞争力地丧失。只有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 社会 价值。

邓妍: 作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上仅次于北上广深的“中国第五城”,武汉在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中排名全球40位、中国第7位,并被认为是“中国创投20年最具潜力城市”。今年一季度,武汉GDP同比增长84%,增速高于全国两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武汉的新动能正在加快集聚,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此时此刻,这句话可资共勉。我们期待武汉这座因创新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的火热城市,不断发生“芯”的变化!

高铁方案

普快火车方案

汽车方案

驾车路线:全程约7476公里

起点:武汉东站

1武汉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行驶120米,右转

2) 行驶650米,过右侧的物美超市约70米后,右转进入栗庙路

3) 沿栗庙路行驶520米,稍向右转上匝道

4) 沿匝道行驶170米,左转进入环岛路

5) 沿环岛路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环岛路

6) 沿环岛路行驶18公里,过杨桥,左前方转弯进入藏龙大道

7) 沿藏龙大道行驶930米,右转进入流芳路

8) 沿流芳路行驶19公里,右转进入光谷大道

9) 沿光谷大道行驶860米,右转进入光谷二路

10) 沿光谷二路行驶540米,朝黄石/上海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1) 沿匝道行驶590米,直行进入武汉绕城高速

12) 沿武汉绕城高速行驶125公里,朝武东/黄石/上海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84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

3沿沪渝高速行驶1479公里,朝小池/九江/龙感湖/G7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黄梅互通

4沿黄梅互通行驶83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5沿福银高速行驶473公里,朝九江/景德镇/G56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七里湖枢纽

6沿七里湖枢纽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7沿福银高速行驶141公里,朝婺源/景德镇/黄山/G56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4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杭瑞高速

9沿杭瑞高速行驶1988公里,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10沿杭瑞高速行驶50米,朝杭瑞高速/江湾/黄山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杭瑞高速

11沿杭瑞高速行驶607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

12沿京台高速行驶161公里,朝机场/市区2/市区3/杭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屯溪枢纽

13沿屯溪枢纽行驶99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14沿杭瑞高速行驶2069公里,朝千岛湖/金华/G2501(南)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留下枢纽

15沿留下枢纽行驶720米,直行进入长深高速

16郑州市内驾车方案

1) 沿长深高速行驶110公里,在转塘/之江路/G320出口,稍向右转进入转塘互通

2) 沿转塘互通行驶13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云河路

3) 沿云河路行驶24公里,朝滨江彩虹快速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滨江彩虹快速路

4) 沿滨江彩虹快速路行驶20米,直行进入滨江彩虹快速路

5) 沿滨江彩虹快速路行驶77公里,过左侧的彩宏大厦,朝时代高架/复兴大桥(四桥)/杭州绕城高速南线/G2501南线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彩虹立交桥

6) 沿彩虹立交桥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时代大道高架

7) 沿时代大道高架行驶15公里,在江南大道/杭州萧山机场出口,稍向右转进入中兴立交桥

8) 沿中兴立交桥行驶640米,直行进入江南大道

9) 沿江南大道行驶32公里,右转进入阡陌路

10) 沿阡陌路行驶300米,右转进入物联网街

11) 沿物联网街行驶230米,到达终点

终点:物联网街

近日,据报道,11月2日。国内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将其华中总部设立在武汉市武昌区,其总部园区预计于2026年建成,阿里巴巴集团也表示将与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同担风雨共创未来。阿里将其华中重要总部设立于重镇武汉,意味着今后武汉会是其战略发展重点,阿里希望从这里实现商业创新和新的腾飞;而对于武汉来说,拥抱数字新经济时代,引进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发展更好的数字化基础,有助于经济的快速恢复,实现经济新的高增长。武汉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两江汇流,九省通衢,有着陆水空三线重要的交通优势,自古以来就是商业发展的主要点。近年来,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热点城市由于房价和生活消费成本的提升,交通承压,很多企业的发展和运营也会随之增加,员工的生活压力也会增大,很多公司会为了自身未来发展和市场需求,选择别的城市设立新的总部迫在眉睫,而武汉因其优势明显受到众多好公司的青睐。像腾讯、华为、小米等公司都在武汉有所布局,阿里巴巴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商巨头,自然也不会错过在这一个重要商业重镇的业务拓展。武汉因其地理位置优势,而且在水运枢纽和高铁等方面非常便利,能够有效连接周边城市,形成很好的经济联动性。在生活成本和房价上相比于北上广深要低,交通便捷,有利于吸引年轻人才的前往。武汉也是个历史文化很丰厚的城市,一直以来也有着很好的商业创业氛围,充满了活力,而且武汉的高校教育也很不错,有很多名校位居其中,这也是很多公司所看重的地方,毕竟发展依靠的主要是人才。阿里巴巴选择在武汉作为华中总部,可以很好地与武汉这座城市形成联动,发挥其互联网技术优势,拓展其商业生态和业务,在数字经济、物流、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继续创新引领发展,帮助武汉提升新基建发展。虽然疫情曾经重创武汉,但是武汉顽强坚挺了过来,经济、消费等各方面都已经有着非常良好的复苏,在迎来很多国内外优质企业的进驻后,将有助于武汉数字经济和新基建的快速发展,这座伟大的英雄城市未来值得期待,也一定很美好。

一、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和****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27-83791876、83772598,该校联系地址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117号、邮编为430205。

二、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简介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专科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专科计算机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授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教学改革试点院校”;省级“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亿元。学校建有 300余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4个,教科研设备总值达到166亿元。

学校设有11大学院、49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13个,开设软件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两个本科试点班。现有教职工1042人,其中专任教师603人,高级职称教师279人,教授41人,硕、博士以上学历教师422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6项,成功构建职业基本素养培育体系,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升,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斩获大奖近千项。

学校牵头成立湖北省信息技术、武汉电子信息、武汉智能制造、武汉财经商贸、武汉生命健康技术、武汉服装智能制造等六大职教集团,吸纳十多个行业协会组织参与办学,先后与西门子、华中数控、青岛海尔、富士康等近300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厚德尚能、崇实敬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大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加拿大圣力嘉学院、法国工程师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泰国北部大学、芬兰图尔库应用技术大学均有合作交流,与芬兰萨洛市物联网高新技术园区达成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166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