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行业前景怎么样?

水处理行业前景怎么样?,第1张

水处理行业 前景很美好 现状有点糟
竞争:内外资巨头竞逐
无论是从行业发展前景还是增长趋势来看,水处理其价值含量都可与风电等概念比肩。“环保+高科技”的旗号似乎让人们更愿意相信,水处理概念股配得上较高的市盈率。在城市供水增长逐渐稳定和水价上调的乐观预期下,水务公司经营和盈利能力持续性和稳定性不会有太大的起伏波动。因此,国内外水务巨头近年纷纷跑马圈地。
目前我国的水务发展已经从大城市项目转向中小城市项目的争夺,从国内公司和国内公司的竞争,转向国内公司和国内公司、国内公司和国外公司、国外公司和国外公司的竞争。特别是近年来,国际水务巨头的加入,行业竞争热度升级。
自2002年国家允许外资进入水务行业以来,看好中国水务未来前景的国外水务集团依托“投资带动运营”模式在我国跑马圈地屡试不爽。近年来,法国威立雅水务公司先后以171亿元受让兰州供水集团净资产45%股份;以953亿元人民币获得海口市水务集团49%的股权和以218亿元收购评估价仅为7亿多元天津市市北水务有限公司49%的国有股权;中法水务2007年以895亿元的中标扬州项目,2009年又收获天津芥园项目。
另外,国内水务上市公司也加紧整合。前不久传闻武汉控股有望获注入当地的输配水管网资产,股价闻风而起。接着,昨日洪城水业公告,拟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旗下的水处理资产,收购后上市公司将拥有完备的水处理产业链,从而有利于提升竞争力。

蛋糕:空间很大很诱人
水务产业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绿色资源产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电、水运等产业的需求将日益旺盛,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广发证券研究员谢军表示,从污水处理量的角度来看,据此估算“十二五”期间的污水年处理量将达500亿立方米左右,假设运行负荷率为75%,则对应的总处理能力应接近19亿立方米/日。在现有基础上之外,新增污水处理能力接近3000万立方米/日。
另外,多位分析师认为,再生水业务将成为未来水务公司新的增长点。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循环再利用的水。“再生水的市场不错,在水源紧张和人均用水不足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再生水业务显得尤为重要。”国信证券分析师谢达成认为,目前首创股份和创业环保都涉及到再生水业务,但是份额都比较小,市场的潜力很大。
据悉,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率还相当低,如果以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要达到680万m3/日计算,污水处理量也仅占10%左右。如果按发达国家污水再生利用率达70%计算,我国每年还有近150亿m3的再生水资源可以得到开发利用。
“如果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在政府政策、技术水平和思想观念上改进。这对我们北方城市等缺水的城市来说显得尤为必要。北京和天津等城市再生水利用值得借鉴”。谢达成说。
第三,污水处理设备这一子行业的蛋糕也很诱人。即便是现有的污水处理项目,也存在相当的市场机会。资深人士表示,当前国家制定的污水处理标准要高于欧洲不少国家的标准,但当前大多数污水处理设备仅达到欧洲二、三十年前的水平。为奉行现行标准,必然要对现有项目进行升级换代。
初步测算以上海地区为例,一个10万吨/天污水处理厂的总投资在4亿元左右。其中,部分设备为18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大约为750亿至900亿吨,对应的年设备价值超过130亿至160亿元。

问题:集中度与技术都很低
虽然摆放在面前的蛋糕巨大,但是市场化程度不强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有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污水处理行业中市场化程度不强,企业水平也参差不齐,令高端企业难以做大做强。而很多项目的招标上也普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他表示,“现在很多工程都凸显行政化特征,关系单位近水楼台。但污水处理其实是一项颇具技术要求的行业,如果不在行业内设定较高的门槛,好的企业接不了工程,技术水平不高的企业又做不好工程。这样下去,不但影响行业自身的发展,还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此外,该业内人士对于现有上市公司标榜的设备国有化的问题也提出质疑。他表示,国有化应该作为一种趋势,这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石。但并不能作为市场炒作的概念。现在我国的水处理行业依然处于起步晚技术水平低的状况,关键设备的自制和量产,在短期内会同时带来缩减生产成本和影响产品质量两个后果。前者无疑是对公司有利,但后者则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发展来克服。“从当前国内的水处理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来看,国有化程度不宜过快,也不会过快。”
“未来的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面对记者的提问,财富证券分析师邹建军说,以BOT项目为主的跨区域并购会成为国内水务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国内水务公司集中度不高,并购肯定会遭遇很大阻力。谢达成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不过他看好跨流域的行业并购,他说,“在投资运营饱和的基础之上,大公司的纵向整合将会开始,水务公司最终将会转型以提供服务为主。”

新华社

8月,骄阳似火。7万多名雄安新区建设者与时间赛跑,热火朝天地奋战在塔吊“丛林”里;夜色下,雄安建设现场则是一幅“灯光璀璨、壮美如画”的景象。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未来之城”正在拔节生长……

“未来之城”上演“速度与激情”

起重机巨臂高擎、工程车辆穿梭忙碌、建设者埋头奋战……秩序井然的雄安新区建设工地上,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建设者们挥洒汗水、全力以赴,展现出新时代“未来之城”的“速度与激情”。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椭圆形水滴状造型初露端倪;北京支持雄安“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日新月异;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雄安首个标志性城市建筑群……

容东片区是雄安新区先期启动建设的片区之一,根据规划居住人口规模约17万。“截至8月8日,容东片区建设现场已矗立塔吊600余台,进场建设者超过5万人。”容东安置房G1标段项目总指挥李国强介绍,容东安置房项目预计明年6月底就能交付使用。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规划建设,加快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开复工。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雄安新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近16倍,工程建设全面铺开。

雄安新区2020年谋划提出百余个重点建设项目。截至7月底,近70个项目已主体开工或配套辅助设施工程开工。

创新 科技 “铸造”智慧新城

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5月,雄安新区正式发布智能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包含基础设施与感知体系建设、智能化应用、信息安全共三大类的智能城市标准体系,规范了从物联到数联再到智联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标准。

雄安新区坚持把智能城市基础设施与传统城市基础设施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实现城市物理空间与数字虚拟空间“双规划”合一、“双基建”同步。

“我们以BIM、云计算、区块链为技术支撑,提高施工效率,实现透明建设监管,主体结构封顶比计划早5天。”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项目设计负责人吴新竹说。

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办公及公寓两栋建筑作为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在围护结构、能源和设备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采用各项节能技术。

除了加快推进全域智能感知体系、新一代通信网络、城市计算能力等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雄安新区目前在建重大项目中,已经有许多先进创新 科技 元素融入其中。雄安容东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设置体检机器人,在工人进场时检测人体数据与数字化指标,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互联网巨头相继入驻争抢布局。阿里带来云计算、物联网;百度将无人驾驶车辆开到雄安;腾讯则拿出大数据、金融云、区块链……除此之外,中国移动、清华大学、华为等纷至沓来,智慧新城从“纸上”到“地上”指日可待。

“蓝绿底色”绘就“雄安画卷”

驱车穿行在雄安新区,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林海映入眼帘,这里是“千年秀林”工程。截至2019年底,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总造林面积已达31万亩,树种达200种,植树1400万棵。

“千年秀林”工程于2017年11月启动,打造以近自然林为主的森林体系,是未来雄安新区城市组团和板块之间的重要生态缓冲区,结合白洋淀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构建“一淀、三带、九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实现以淀兴城、城淀共融,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百度《雄安新区2019年大数据报告》显示,经卫星遥感图像分析发现,与2017年相比,2019年雄安新区的地面水体径流和水体面积显著增加,白洋淀水域面积整体增加了2405%,紧靠雄安新区启动区的烧车淀水域面积增加尤为明显。雄安新区部分区域植被覆盖范围显著扩大,“蓝绿底色”面积不断拓展,生态环境治理显现出阶段性成果。

智慧城市的五大内容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智慧城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关于智慧城市的具体定义比较广泛,目前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同的定义是,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强调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的方法论应用,构建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城市可持续创新生态。
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

为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上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关于高水平实现全面小康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若干意见》(慈党〔2020〕1号)要求,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特制定本扶持政策。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确保粮食、生猪增产保供。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生猪增产保供相关政策,对粮食规模种植大户规模化种粮给予补贴,种植水稻给予140元/亩补助,种植大小麦给予120元/亩的补助(含上级补助),对粮食规模种植大户收购环节按宁波政策给予补助,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落实专项资金,支持生猪增产保供。
(二)实施产业融合集成项目。鼓励农业经营主体打造集绿色化、数字化、集约化、融合化于一体的农业特色园区,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和新产业、新业态开发,对主体实施的农业产业新建项目或提升项目,按投资额的40%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150万元。对列入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且项目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给予一定的配套奖励。
(三)推广应用数字化物联网技术。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运用先进物联网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分析、自动化控制,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对开展数字农场(牧场、渔场)建设的,按投资额55%予以奖励,最高不超过25万元。
(四)强化基地示范引领。对创建成为国家级、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每个主体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对通过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复查换证的,每个主体奖励03万元。
二、鼓励质量兴农、品牌强农
(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新认证、续展认证绿色食品的,每个分别奖励3万元、05万元。强化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对实现全程追溯的市场主体,每家奖励1万元,对农场、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购置快检设备、追溯设备、追溯用品的,按购置额50%补助,最高不超过1万元(含上级补助)。
(二)鼓励创建农业名牌。对新获得国家、省、宁波级农业名牌产品称号的,每个分别配套奖励10万元、5万元、3万元;对新认定的浙江省知名农业品牌,每个配套奖励5万元。新获省级及以上优质农产品金奖、银奖的,每个分别奖励1万元、05万元,新获宁波市级优质农产品金奖、银奖的,每个分别奖励05万元、03万元。对新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每件奖励5万元。
(三)积极拓展农业市场。经组织参加上级政府及部门举办的各类农业展会的农业市场经营主体,省内、省外展会每家分别奖励03万元、05万元,赴国(境)外参展的每个摊位奖励1—2万元,特装展示或举办农产品专场推介会的,每家奖励2—3万元。加快农产品电商发展,对线上销售农产品的农业市场主体,年线上销售额超10万元的,给予不高于全年快递费总额20%,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奖励;利用线上平台销售农产品达一定规模的,给予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网上宣传推广费用奖励。加快农民信箱推广力度,对评为省万村联网“季度之星”的村级网站,每村每次奖励01万元。
三、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推进农业肥药双控。深入实施肥药双控工程,对列入计划的50亩以上规模农场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按核定量内给予200元/吨补助。对推广应用性信息素、频振式杀虫灯、黄板粘卡等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按其设备材料购置额的50%进行补助。对列入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示范点的,按投资额80%给予补助,每家最高不超过30万元。实施沃土工程和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工程,按照上级政策给予补助。对稻麦良种种子收购、种子储备转商亏损及化肥储备给予一定补助,其中化肥储备由市供销社组织实施。
(二)加快渔业绿色发展。全面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对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按照投资额80%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奖补;对大型连片区域化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按150亩折算为一个示范点,给予最高不超过180万元的奖补。
(三)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对后备母牛按每头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支持动物疫病防控,实施病死畜禽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养殖环节对设储存点的生猪养殖场每头收集补助15元,镇(街道)收集生猪每头补助25元,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生猪补助每头60元,其它动物及产品按每吨2600元补助,对各地的产地检疫工作按每头生猪产地检疫费07元的标准进行补助。支持畜禽屠宰行业规范发展,生猪屠宰环节病死生猪每头损失补助800元,病害产品及废弃物损失补助4元/公斤,资源化利用补助08元/公斤,病死猪及产品收集补助每头15元(产品按90公斤1头折算);屠宰环节病死家禽每羽损失补助4—8元,病死家禽收集补助每羽05元;家禽定点屠宰企业“净膛杀白”年实际屠宰量达到80万羽以上的,给予一次性净膛补助25万元。
(四)开展清洁美丽田园建设。对各镇(街道)收集点建设、垃圾箱设置、日常管理运营等经费给予补助,原则上按耕地面积对各镇(街道)每年每亩最高补助10元。对市级认定的秸秆收集利用单位,按照收集量、销售额等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宁波(慈溪)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供热由崇寿镇解决,市财政给予50万元定额补助;腌制废水装运由周巷镇解决,市财政给予50万元定额补助。
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一)稳定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对2018年前已认定的委托流转到二轮承包期剩余年限内的农户或土地股份制入股农户,仍按每年每亩150元予以补贴。对新委托流转且注册成立的单体规模在30—50亩、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的,每家分别奖励1万元、15万元。
(二)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对新命名国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每家分别配套奖励20万元、15万元;对新命名宁波和慈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每家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鼓励农业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对慈溪市级以上(含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且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自制设备除外),按实际投入额的8%奖励,每家奖励最高不超过80万元;鼓励企业成长壮大,对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超3000万元且增幅在20%以上的,每家奖励3万元,对年销售超亿元且当年增幅在15%以上的,每家奖励10万元。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计划,对新命名的省级及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配套奖励2万元,新命名的宁波示范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配套奖励1万元。开展“十佳家庭农场”评选,对列入“十佳”的主体,每家奖励2万元。对通过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给予每人200元的奖励。鼓励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对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创业就业的,按宁波市补助标准给予配套。
(三)积极培育农机服务组织。实施功能培育项目,达到宁波规定标准的建设单位,按上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实施提质工程项目,被评定为宁波市级、省级(或国家级)示范合作组织的,分别配套奖励2万元、3万元(同年度配套奖励就高原则享受一次);服务组织被宁波评定为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的,配套奖励3万;被宁波评定为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的,按上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达到综合农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的,奖励3万元。
(四)深化农业政策性保险。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五、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一)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购置宁波市补贴机具品目内的农机具按上级补贴标准执行,其中对宁波市重点推广的水稻插秧机、打(压)捆机、水稻直播机、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秧盘播种成套设备、粮食烘干机按中央补贴额的30%累加补贴(累加机具视宁波实施方案调整);购置列入《2020年宁波市新型农机试验示范与推广补贴机具一览表》内符合慈溪本地实际的机具,按宁波市补贴标准执行,同时按上级定额补贴的30%累加补贴(具体补贴机具在年度实施办法中明确);购置列入中央财政“新产品补贴”范围的机具,按新产品补贴标准和办法执行,其中对田间运输机按中央补贴额的30%累加补贴。
对购置补贴机具品目外的符合慈溪特色的农机具,按购置价的35%给予补助,每家补助最高不超过35万元(具体补助机具在年度实施办法中明确);通过宁波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考核的,给予配套奖励5万元。
(二)继续开展平安农机建设。被评为市级以上“平安农机”示范单位的,按上级相关规定执行。推进农机报废更新,拖拉机报废补贴按上级规定执行;联合收割机报废补贴按种类分别给予1万元/台,15万元/台补贴;对实行牌证管理的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报废更新的,按上级更新补贴标准实行1:1配套补贴(上级文件另有规定的,按上级文件执行)。
(三)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列入本市级设施农业补贴对象的,建设要求、标准、补贴范围、标准等按上级规定执行。列入《慈溪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年)》养殖区范围内新建连片面积10亩(含)以上标准钢绳式水产暖棚,按3500元/亩给予补助(单户补助最高限额10万)。
(四)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开展农业科技项目研究,项目申报按照《慈溪市农业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执行。以科室(单位)负责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技术人员为培训对象,组织现代农业高研班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六、其他
(一)本政策若无特殊说明的,补助标准均含上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
(二)本政策同一补助(补贴、奖励)对象的同一项目或参照同一补助(补贴、奖励)考核依据的项目,市级优惠政策不重复享受;执行过程中如遇上级政策调整,按上级意见执行。
(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涉农项目和资金监管,对经营主体申报项目已审批立项但未实施的,应暂缓其他项目申报;对受扶持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以及个人发现骗取财政资金行为的,三年内不得申请享受财政补助政策。
(四)市现代农业开发区根据发展需求,结合本政策另行制定政策,所涉扶持资金由开发区管委会自筹解决。
(五)本政策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一年。此前相关补助政策停止执行。市级相关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水务行业的减污降碳对碳达峰和碳中和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碳减排领域。在给水系统中,取水、原水输送、自来水输送等环节都涉及大量的能耗。

水务业务系统的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确化、决策智慧化,保障水务设施安全运行,使水务业务运营更高效、管理更科学和服务更优质。我国管网漏损率高,水处理效能低下,运营管理上存在以现有能量消灭潜在能量、以药物去除污染物等不可持续问题,且在技术调控、能量消耗、药剂添加等方面有大水漫灌、粗放经营现象,难以保障水处理单元高效精准运行,因此发展智慧水务势在必行。

实现生化系统运行的无人值守和闭环控制,通过对水、泥、气、药等各个关键工艺参数的智能控制,达到行业运行专家的控制水平,大幅度节省运行的电耗和药耗,降低电耗10-20%,降低药耗,同时提升处理水质,提高系统抗冲击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预计将呈现两个主要趋势:

“供排污”一体化智慧管理系统将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即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在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实现有机地结合,对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统一管理。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供排污”一体化改革是最重要任务的任务之一。全国多地水务公司也陆续开展“供排污”一体化工作,在“供排污”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供排污”一体化智慧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亦不断增长。

智慧水务逐渐融合于智慧城市发展体系。当智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智慧水务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必然产品。而智慧水务的建设,不仅需要硬件支持,也需要软件支持,利用传感器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手段,最终达到增收、减支、人性化的目的。图扑软件智慧水务三维可视化监控解决方案,实现全新的、全套的水厂数字孪生目的,满足集团决策以及管理人员对其所属业务单元实施运营、管理、指挥、调度等多维度综合应用,帮助企业快速落地配水、净水、输水以及工艺、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全流程,高效规避城市供水出现的二次污染问题,为集团生产运营管理调度建立可信的可视化决策平台。

界面摒弃了以往传统的地图模式,采用更加简洁的六边形色块拼接出湖泊水库等地形,河流分支则运用更加简化的线条予以展现,再选用不同颜色标明泵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非饮用水、饮用水水源及水源保护区域位置。如此设计更容易突出业务内容,让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支持基于时间、空间、质量等多维度监测管网漏损、水质超标或设备仪表超越阈值上限等类型事件,异常情况将自动触发告警装置,及时上报运维人员,辅助用户科学研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故障损失和管网漏损率,避免了故障导致上下游设备而出现连锁事故,时刻保障用水安全生产。

用户通过 PC、 PAD 或是智能手机,只要打开浏览器可随时随地访问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远程监查和管控。支持 VR、手持或固定触控终端等多种控制设备,轻松对显示内容集中控制,实现可视化对象浏览、点选、筛选、圈选、地图平移放缩等功能。

水厂位置普遍分散且缺乏统一集中管控,导致各厂区运营水平不均衡,频繁出现数据汇总不及时不全面、问题反馈滞后、事件处置缓慢等问题。

通过搭载数据采集设备、水质检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智能水表、流量计等设备,对水务信息进行实时动态采集,重点关注各水厂、水量、泵站的压力、流量、转速等关键性指标。主页场景汇总各水库、水厂、泵站定位信息,用户可点击对应区域进行详细查看。

也曾搭建水墨风的山水大坝 3D 可视化场景。通过三维建模,多种角度直观展示大坝主体、厂房、船闸、升船机、发电机组、闸门泄水建筑物等重点管理对象的运行态势,实现水利管理综合运营态势一屏掌握。

3D 轻量化建模形式搭建水务监管平台,依托 GIS、BIM、视频融合等技术,合力构建数字底板,实现全面感知排供管网运营状况,加强对水务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

支持集成各类监测系统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直观展示自建、报汛和共享水雨情测报站点等要素的分布、覆盖面积、类型和监测信息,结合专业分析预测模型,对流量、流速、降雨(雪)、蒸发、泥沙、冰凌、墒情、水质等水情参数进行多维度分析,对异常水情进行可视化预警告警,辅助用户及时掌握水情动态,提升对水害事故应急相应效率。

污水处理可视化板块,围绕监测污水排放区域、设施运行评估及成分参数分析(COD、氨氮、HP、总磷)等设施的运行态势,进行厂网协同分析和可视化图表展示,为污水全网溯源监测、辅助决策、应急处置提供基础辅助。当出现污水泄露类突发事故时,系统将迅速追踪定位,根据应急预案流程自动告警相关部门,跨部门、跨业务、跨层级发起协同调度指挥。辅助用户精确知悉污水排放处理全流程,在保证污水处理符合排放标准的同时,深化污水治理力度。

智慧水务通过提高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系统的智慧化水平来打造智慧水环境,有力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智慧城市进一步升级发展,同时智慧水务将逐步融合于智慧城市发展体系,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将逐步提升。

污水处理的意义:将污水进行处理之后,可以对其进行循环使用,为我国的生产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水处理技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污水进行净化,使其可以继续使用,所以污水处理极为重要。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

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

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

③纯溶液。

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

一类是自然污染;另

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扩展资料

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③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

一般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处理法。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污水处理

1、控制用水量: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为了缓解地区用水紧张的局势,减少居民和商业用水是重要的手段,蓝牙水表可以控制用水量,而且拔卡后立即停水,如果在特殊情况下(如水龙头未关闭),也不会产生浪费水的情况,所以它起到控制用水量的作用。

2、避免用水纠纷:在许多商业场所,通过将老式水表进行改装,改成民用水表,这样可以使水费降低,但是由多部门牵头进行水表改造,使用I卡水表,因为商业用水相对较贵,传统水表在私自改装之后,可以按居民用水计费,但是使用IC卡需要一户一卡,可以有效的避免用水纠纷。

3、计费准确:与同类水表相比,使用蓝牙水表可以有效规避计费差异等问题,尤其老旧小区,多采用传统式的水表,它与真实的计数有所差异,所以居家用水量的多少难以真实表现,这便导致了收费不准确等情况,为了使水费更加公允,无论是居家或商业场所都建议选择蓝牙水表,以便结算时更方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216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