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行业怎么样?前景如何?

智能家居行业怎么样?前景如何?,第1张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尔智家(600690);格力电器(000651);美的集团(000333);小米集团(01810HK)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能家居产量、废铝回收量、智能家居产量占比等

行业概况

1、定义

智能家居的定义经历了从10至30的变化,10时期智能家居通过感知技术与家居设备相连,帮助用户减少劳务量;20时期智能家居综合利用多项技术,通过家庭设施创造高效、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30时期智能家居以人的需求为核心,随时提供个性化服务。

根据功能不同,智能家居可以分为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控制、智能影音、智能传感、智能家电、智能设备、智能网络、智能遮晾、环境控制十类。各类型智能家居具体产品如下:

2、产业链剖析:中游为关键环节

智能家居产业链上游为技术层和基础层,主要参与企业包括芯片、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等硬件供应商以及AI技术、云服务等软件供应商;中游为智能家居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制造;下游为消费市场,主要参与者有房地产企业、家装企业、零售企业等。

上游领域,芯片供应商包括英特尔、ARM公司等;传感器供应商包括博世、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霍尼韦尔等;PCB供应商包括深南电路、欣兴电子、惠亚集团等;电容供应商包括村田、宇阳科技、松下等;通讯供应商包括华为、顺舟智能、泰利特等;智能控制器供应商包括拓邦股份、和尔泰、和晶科技、中颖电子等。

中游设计、制造领域,智能单品及智能家居系统开发代表企业有小米、三星、百度、京东等,传统家电领域代表企业有海尔智家、美的、飞利浦、康佳等;其他代表性企业包括欧瑞博、超级智慧家、杭州行至云起科技等。

下游消费市场,智能家居To B端的代表企业有房产企业碧桂园、万科、恒大、保利,以及家装公司东易日盛、金螳螂等;To
C端,消费者既可以通过红星美凯龙、五星电器、国美电器等线下商城购买智能家居产品,也可以通过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线上渠道购买。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迎来全面爆发期

中国智能家居发展始于1999年,2005年前处于萌芽期,行业内主要参与者为欧美智能化定制品牌;2005-2008年中国企业开始探索发展路径,智能窗帘、智能灯控等细分领域抢先发展;2008-2019年,家电、电器类龙头企业开始参与到市场中,行业内企业开始生态圈建设,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等新领域爆发,行业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年以来,随着物联网、5G等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家居行业迎来了全面爆发期。

行业政策背景: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我国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智能家居行业发展。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加快;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重点面向在智能家居领域融合5G、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行业技术发展;2020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出台,智能家居行业产品、服务和应用得到规范;“十四五”期间,我国继续规范和支持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政策强调要健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引导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推进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

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

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背景下,随着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与普及,万物互联互通已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智能家居也迎来发展机遇。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已达204亿台,同比增长359%;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上游供应紧缺带来的压力,2020年全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亿台,同比下降19%。IDC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110%。

2、智能家居系统平台

目前较为主流的智能家居平台主要包括Apple的HomeKit、Amazon的Alexa、Google的Google
Home、三星的SmartThings,以及国内厂商小米的米家、百度的DuerOS、阿里巴巴的AliGenie、华为的HiLink、海尔的U+、京东的京鱼座等,发布时间主要集中在2013-2017年间。整体来看,除小米生态相对独立外,国外平台和国内平台通过合作协议互通。

3、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CSHIA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2016-2020年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26085亿元增长至514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51%。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80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东部地区发展较好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企业数量较多,从区域分布来看,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广东省,其次为山东、江苏、浙江、陕西等,东南部地区整体分布更为集中。

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来看,代表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均为东部省市,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和新兴技术发展基础,其中广东省拥有华为、格力、欧瑞博、美的等多家领先企业,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摇篮。

2、企业竞争:米家排名第一

按企业主营业务类型分,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竞争派系可分为传统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三派。传统家电企业代表有海尔智家、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等,具有供应链和销售渠道,制造能力和品牌优势突出;互联网企业代表有小米集团、百度集团、阿里巴巴、华为等,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其他企业主要为萤石网络、欧瑞博等智能家居专门企业以及其他行业参与者,其中智能家居专门企业业务类型专一,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需求较大。

根据Maigoo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十大品牌榜,米家MIJIA、海尔智家U-home、美的美居、华为全屋智能、天猫精灵、小度、京鱼座、萤石Ezviz、欧瑞博ORVIBO、BroadLink依次为排名前十品牌。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发展趋势:全屋智能、语音交互、信息安全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有全屋智能、语音交互和信息安全三个方向。

全屋智能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风向标。IDC发布的《中国全屋智能设备和解决方案市场回顾和展望,2021》报告显示,我国全屋智能市场在产品、技术、服务能力上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智能家居赛道各领域头部企业纷纷入局全屋智能。

语音交互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目前来看,搭载语音助手的设备产品主要为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但其在智能家居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小米、百度、阿里等领先企业均已通过以搭载语音助手的智能音箱为中枢的语音控制体系实现智能家居产品的语音控制。

此外,智能家居产品的快速普及、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在给家庭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信息安全问题浮出水面。一方面,智能家居设备从传统的接触式 *** 控变为远程网络 *** 控后,网络安全威胁提升;另一方面,智能家居设备与云端、其它智能设备、消费者之间都在频繁交互,采集并储存了大量消费者信息,信息泄露风险提升。因此持续提升信息安全水平也将是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2、发展前景:政策加持下发展前景向好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应用的愈发成熟、中国智能家居硬件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提升,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1万亿元。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能家居品牌前三名推荐有:海尔U-home、京东微联和华为HiLink。

1、海尔U-home智能家居有无线和有线网络,无线的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实行,拥有智能识别安全指数功能,实现了在家中也能安全,舒适,流通的好处,拥有特别智能的芯片不在家都能自己掌握家里的一切事物,也可以随时开关智能家居。

2、京东微联的智能家居着重是在无线网络中来通过智能手机上的软件来进行 *** 控,京东智能家居主要是遵从客户们想要的安全和简便这两个因素来生产制造的,设计的智能产品都适用于网络。

3、华为HiLink的智能家居开放的是互联平台,平台主要是智能连接和智能联动这两个方面,可以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也是通过手机app来 *** 控的智能用品,而且可以一键连接正在使用的家居智能产品,解决了输入密码的繁琐时间,变得易开易关,非常的方便和实用,形成开放,互联和共建的智能家居形态。华为HiLink是值得大家选用的品牌之一。

拍明芯城电子元器件网常用的wifi芯片:
1、BCM4325
标准:80211a/b/g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21+FM
应用:游戏设备,笔记本电脑,便携式音频/媒体/游戏设备,打印机
备注:iPhone4,HTC,LG,SAMSUNG手机上都用过
2、BCM4329
标准:802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BT21+FM
应用:便携式音频/多媒体/游戏设备
应用:手机、平板、OTT盒子等。
3、BCM4330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播放器等
备注:iphone4S用过
4、BCM4390
标准:80211b/g/n
5、BCM4334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备注:iphone5用过,村田331S0171模块的核心芯片
6、BCM4335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4333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播放器等
备注:三星手机i9500,note3,19508,Galaxy S4,HTC One有使用
7、BCM4336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功能:单WiFi
8、BCM4339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应用:低端智能手机、平板或 PC nubia Z5S使用过
9、BCM4343W
标准:80211b/g/n
10、BCM4383
频段:24GHz
11、BCM40181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12、BCM43340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13、BCM43241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BT40+FM
14、BCM43341
标准:80211 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BT40+NFC + FM
15、BCM43362+MC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功能:单WiFi
16、BCM43364
标准:80211b/g/n
17、BCM43438
标准:80211b/g/n
18、BCM43907
标准:80211a/b/g/n
1、AR1021x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 Mbps
应用:MID,网络摄像头,机顶盒GPS,电子书,硬盘播放器,网络收音机,PSP等需要实现无线联网设备的消费类电子产品。
2、AR9271
标准:80211b/g/n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应用:笔记本无线网卡,外置扩展无线网卡
应用:网关、机顶盒、游戏控制台、打印机、IP摄像机等
3、AR9285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海华模组AW-NE785H
4、AR933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功能:单WiFi
应用:无线路由器的主芯片
5、QCA953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应用:无线路由器
6、QCA6174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G/58G
功能:WiFi+BLE41
7、QCA9377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G/58G
功能:WiFi +BLE41
8、QCA4004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5GHz
功能:WiFi+MCU
应用:智能家居,物联网
1、 88W8686
标准:80211a/g/b
频段:24/5GHz
最高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手持终端
2、 88W8688
标准:80211a/g/b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 WiFi+BT30 1X1
应用:支持WLAN/蓝牙的手机
支持WLAN/蓝牙的数码相机和打印机
3、 88W8782
标准:80211a/g/b/n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消费类电子设备(TV、DVD播放器、蓝光播放器等)
手机和其他移动应用
4、 88W8797
标准:80211ac
频段:24/5GHz
最高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BT40+FM
应用:
平板电脑,智能电话光播放器,机顶盒数字电视
5、88W880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72Mbps
功能:Wi-Fi+MCU 1x1
应用:物联网、智能家居,在小米智能模块、Broadlink智能家居产品中使用
6、88MW30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高传输速率:722Mbps
功能:WiFi+MCU
1、TI CC320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2、WL1831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3、WL1833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功能:WiFi+BT40
4、WL1801
标准:80211b/g/n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村田LBEP5CLXRC
1、MT7688A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WiFi+CPU
2、MT7688K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CPU
3、MT7688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CPU
4、MT7688AN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CPU
5、MT7681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433Mbps
功能:WiFi+MCU
应用:灯泡、门锁、插座等小型设备、IOT
6、MT7681N
标准:80211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7、MT7601UN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8、MT7601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功能:单WiFi
9、MT3332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0、MT7610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奥金瑞模组GWF-5M01
11、MT7620A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2、MT7620N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13、MT7632U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14、MT7662U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867Mbps
功能:单WiFi
15、RT5572N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16、RT2700E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海华AW-NE766模块
17、RT2070
此芯片做的WiFi模组如下:
(1)旭瑞升3A
18、RT307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9、RT3072
20、RT535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家庭联网设备APSoC、路由
21、RT5350FT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22、RT5370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家庭联网设备USB 20界面,PC端USB 20界面单晶片
23、RT5372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24、RT5572
标准:80211n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功能:单WiFi
25、MT5931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单WiFi
应用:智能手机,手持终端
1、RTL8189E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2、RTL8189F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3、RTL8189E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4、RTL8188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5、RTL8188E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6、RTL8188F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7、RTL8188CTV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8、RTL8188EU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9、RTL8188CE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0、RTL8192DU
标准:80211a/b/g/n
频段:24GHz+5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1、RTL8192E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2、RTL8192C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3、RTL8192CE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
14、RTL8710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5、RTL8711AF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6、RTL8723B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54Mbps
17、RTL8723B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8、RTL8811AU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4333Mbps
19、RTL8812AU
标准:80211a/b/g/n/ac
频段:24/5GHz
最大传输速率:867Mbps
20、RTL8187SE
标准:80211b/g
应用:无线网卡主控芯片,
1无线串行总线适配器
2无线笔记本迷你卡适配器
21、RTL8123BS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22、RTL8123BU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1、ESP8266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2、ESP8285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NL6621(T)
标准:80211/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Cortex-M3
集成了MAC、PHY、AFE、RF和PA
应用:智能家居,WiFi音乐盒等
W500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医疗监护、无线音视频、智能玩具、汽车电子、智能电网与工业控制等
SSV6060P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M88WI6032D
标准:80211 b/g/n
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MCU
(1)EMW5088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2)EMW3081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传输速率:150Mbps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3)EMW3088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4)EMW3165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应用:IOT
(5)EMW1088
标准:80211n
频段:24GHz
传输速率:72Mbps
WiFi芯片:88W8801
(6)EMW3162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STM32F2 MCU
(7)EMW3240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STM32F2 MCU
(8)EMW1062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传输速率:72Mbps
(9)EMW3081A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MCU
(10)EMW3238
标准:80211 b/g/n
频段:24GHz
功能:WiFi+BT

品牌智能家居是小米家电。

小米体系庞大、复杂,性价比较高,部署成本低,体验门槛低。配置灵活,前装后装都适合。

产品相对中庸,定位中端和低端。

小米可以认为包含了很多“Broadlink、欧瑞博”等,比如Aqara就可以认为是小米体系中孵化出来的一个很不错的智能家居体系。

目前米家体系主推蓝牙协议,优点很明显,成本低,售价便宜,门槛极低,一百块能买好几个组件。缺点也很明显,稳定性略差,延迟也比较大,整体来讲,蓝牙连接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全屋智能的话,仅仅满足功能需求,米家几乎都可以做到,但是要想做好,搞一套相对稳定的系统,要仔细研究米家的组件,花费很多心思才能搞得定。

小米家电的定位:

定位中端和中高端,相当部分产品兼容米家。

但是有很多高端产品只能用在Aqara Home APP和HomeKit中,且在HomeKit中的体验明显差于Aqara Home APP。

通讯协议为zigbee,覆盖面肯定不如米家。

和总线制智能家居系统相比,无线的好处是即插即用、免布线等。但主流的Wi-Fi、ZigBee、蓝牙在家庭的环境中都有各自的短板。网上有很多关于技术的介绍,我就不详细分析技术了,从应用上来聊聊。
Wi-Fi是基于IEEE80211的通信协议,被广泛使用在智能单品及智能家电中。原因是配网简单,用户熟悉度高,不需要额外的网关,可以和存量路由器直接通信。但Wi-Fi的问题是信道本身已经拥挤、接入数量多容易掉线,路由器能支持同时连接的设备数有限。
BLE(低功耗蓝牙技术)有低功耗、快速与手机连接的特性,但早期都是以点对点产品为主。基于低功耗特性,蓝牙智能产品集中在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护设备等产品中。从蓝牙41协议开始,蓝牙 mesh产品具备了ZigBee才有的自组网特征,但蓝牙mesh还处在技术积累期,尤其是要解决为了组网而功耗增加的问题。
以上两种协议在苹果的HomeKit中有完整定义,其他无线产品则需要通过“bridge”来接入。智能手机都标配这两种技术,用户都非常熟悉这些产品的配对、联网,这也是大量的智能硬件使用Wi-Fi和BLE的原因。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的通信协议, 它的特点是低功耗、自组网、节点数多。但手机中没有ZigBee模块,需要额外的网关接入ip网络。ZigBee mesh网络复杂、用户DIY的可能性小,可能更适用于工业物联网。早期的ZigBee智能家居产品有很多私有协议,使得产品互通困难。ZHA和ZLL做了不少互通尝试,ZigBee30也风风火火,都想解决iot时代互通问题。
请注意以上三种技术都是基于24GHz频段的,在无线设备爆发的时代,这个信道变得越来越拥挤,相互之间干扰问题也会更严重。在无线产品中,频率越高则距离越短,穿墙性越差,这也是subGHz频段越来越被重视的原因。早期的小无线产品集中在315MHz和433MHz频段,但由于频段宝贵,所以带宽很窄,因此一些成熟的通讯算法无法实现。这些早期产品给人的印象就是不稳定,抗干扰性差。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用subGHz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发展迅速,目前主要集中在LoRa和NB-iot两个技术标准上。利用数字扩频、纠错码、双工通讯、MAC层控制等技术使得LP-WAN既保留了低功耗、远距离、穿墙好等优点,又解决了抗干扰的问题,在iot领域有后来居上的优势。
用户并不关心誉诚智能家居系统用的是什么无线技术,只要求联网简单、稳定。各种协议并存将长期存在,短期内还看不到一统江湖的无线标准。在BroadLink我们采取Wi-Fi加LP-WAN两种技术,同时在系统层面接入BLE、ZigBee以及KNX,485总线,供参考。

个人推荐以下3家,3家均有互联网巨头战略投资的背景,所谓树大好乘凉,各方面都能得到巨头的支持嘛

第一 上海庆科

成立于2004年,在行业内有10多年的技术和经验沉淀,实力杠杠的

2013年阿里巴巴战略投资的

产品及服务:物联网 *** 作系统MiCO、基于MiCO的wifi模块、移动应用(App)开发以及FogCloud云端服务(如对第三方公有云的访问和协议接入等)四个领域;

公司定位:智能硬件背后的连接者和交互者;

客户群所在市场领域:物联网领域(如:智能家电、智能健康、智能照明、智能安防、工业物联网、可穿戴产品)

核心优势:经过多年的行业经验和技术沉淀,上海庆科将开发中各种常用的中间件进行封装,整合了端和云之间的各种服务协议,定义成MiCO *** 作系统。当开发不再受硬件形态限制的时候,厂商可以专注在产品本质功能的研发,而不是投入过多精力在嵌入式底层上。因此对于众多不熟悉嵌入式底层开发、云端部署的硬件厂商来说,不仅缩短了研发时间更节约了研发成本,能够快速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并上市。

第二 古北科技

成立于2009年12月

2013年获京东战略投资

产品及服务:wifi模块,DNAKit开放平台,智能家居单品等

公司定位:倾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DNAKit及智能家居生态圈BroadLinkDNA

客户群所在市场领域:智能家居

核心优势:BroadLink与平台、厂商三方跨领域强强联合,将构建更多安全可靠、方便易用、智能互动的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和个性化的智慧生活场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智能家居体验。

第三上海汉枫电子,百度投资的,有wifi模块,

成立于2013年

2014年获百度战略投资

产品及服务:Wi-Fi/zigbee/BLE/Zwave等模块、APP、云服务器全套解决方案

公司定位:专注物联网领域无线解决方案开发

客户群所在市场领域:智能家电,手持移动设备,医疗和工业检测仪表,智能电网,物联网等领域

核心优势:拥有自主基带处理器芯片和超过30件该领域专利技术,2013年Wi-Fi模组累计出货超过500K

以上资料都是在官网或百度找的,供参考。若有不足之处,欢迎更多同行批评与指正~

和总线制智能家居系统相比,无线的好处是即插即用、免布线等。但主流的Wi-Fi、ZigBee、蓝牙在家庭的环境中都有各自的短板。网上有很多关于技术的介绍,我就不详细分析技术了,从应用上来聊聊。
Wi-Fi是基于IEEE80211的通信协议,被广泛使用在智能单品及智能家电中。原因是配网简单,用户熟悉度高,不需要额外的网关,可以和存量路由器直接通信。但Wi-Fi的问题是信道本身已经拥挤、接入数量多容易掉线,路由器能支持同时连接的设备数有限。
BLE(低功耗蓝牙技术)有低功耗、快速与手机连接的特性,但早期都是以点对点产品为主。基于低功耗特性,蓝牙智能产品集中在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护设备等产品中。从蓝牙41协议开始,蓝牙 mesh产品具备了ZigBee才有的自组网特征,但蓝牙mesh还处在技术积累期,尤其是要解决为了组网而功耗增加的问题。
以上两种协议在苹果的HomeKit中有完整定义,其他无线产品则需要通过“bridge”来接入。智能手机都标配这两种技术,用户都非常熟悉这些产品的配对、联网,这也是大量的智能硬件使用Wi-Fi和BLE的原因。
Zigbee是基于IEEE802154的通信协议, 它的特点是低功耗、自组网、节点数多。但手机中没有ZigBee模块,需要额外的网关接入ip网络。ZigBee mesh网络复杂、用户DIY的可能性小,可能更适用于工业物联网。早期的ZigBee智能家居产品有很多私有协议,使得产品互通困难。ZHA和ZLL做了不少互通尝试,ZigBee30也风风火火,都想解决iot时代互通问题。
请注意以上三种技术都是基于24GHz频段的,在无线设备爆发的时代,这个信道变得越来越拥挤,相互之间干扰问题也会更严重。在无线产品中,频率越高则距离越短,穿墙性越差,这也是subGHz频段越来越被重视的原因。早期的小无线产品集中在315MHz和433MHz频段,但由于频段宝贵,所以带宽很窄,因此一些成熟的通讯算法无法实现。这些早期产品给人的印象就是不稳定,抗干扰性差。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用subGHz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发展迅速,目前主要集中在LoRa和NB-iot两个技术标准上。利用数字扩频、纠错码、双工通讯、MAC层控制等技术使得LP-WAN既保留了低功耗、远距离、穿墙好等优点,又解决了抗干扰的问题,在iot领域有后来居上的优势。
用户并不关心誉诚智能家居系统用的是什么无线技术,只要求联网简单、稳定。各种协议并存将长期存在,短期内还看不到一统江湖的无线标准。在BroadLink我们采取Wi-Fi加LP-WAN两种技术,同时在系统层面接入BLE、ZigBee以及KNX,485总线,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23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