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中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通信是什么方式?

物联网中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通信是什么方式?,第1张

无线通信。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物联网中常用的无线通信方式有Wi-Fi、蓝牙、Zigbee、LoRa等,这些通信技术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可以实现物与物和物与人之间的远程通信。

很多人都有选购智能家居用品武装自己住宅,过智能生活的打算。可是,市面上的智能家居设备玲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智能家居产品怎么选,怎么才能挑选一些称心如意的智能设备呢在这里整理一些选购智能家居的建议,可供大家参考。

认准技术标准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家居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协议很多。像我们熟知的WiFi、蓝牙、射频、ZigBee等,不同的技术标准对产品的性能和安全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在这里向大家推荐选购ZigBee无线技术协议的智能设备。

ZigBee在物联网行业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无线技术协议,被广泛运用于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智慧医疗、智慧教育中。ZigBee也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讯协议,相较于其他无线技术协议,在安全性、稳定性、组网能力、能耗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ZigBee技术安全性高,采用128位AES加密技术,加密程度相当于yhk的10倍以上,安全性能让人放心。同时,ZigBee技术是一种低功耗的无线通讯技术。目前,很多智能家居设备采用电池供电,但是WiFi、蓝牙等技术功耗大,选择这类技术的产品用户会面临经常换电池的困扰。挑选ZigBee技术的产品能够保证设备长时间的运转而不用频繁更换电池,同时也有利于打造低碳环保的居家环境。而且,ZigBee技术在通讯的稳定性和产品组网能力方面也要更胜一筹。

明确自己的需求

在选购智能家居设备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想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智能生活,因为智能家居系统可以从智能照明、电器控制、安全防护、环境调节、健康服务等方面覆盖我们的生活,营造智能家庭。同时,智能家居产品可以任意组合,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例如,如果觉得家庭安全不够放心,可以侧重于智能安防,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智能安防系统。如果重在居家的舒适度和氛围,可以在智能照明、环境调节等方面多花点功夫。明确自己的需求非常重要,目前市面上智能家居设备非常多,如果盲目选择,有些产品在尝过鲜之后可能就成为了居家摆设,不仅让智能生活大打折扣,有时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像众多厂家宣传的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等智能家电,其实就是一种噱头,不一定就真的具有实用性。

选择互联互通的产品

选择互联互通的产品意义非常重要。目前,智能家居行业还没有一个完善统一的技术标准,不同厂家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产品的兼容性是个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对智能家居产品的希望不仅仅是使用简单的单品,更希望不同的设备协同工作,可以自由编辑场景。如果购买了不同技术标准的产品,产品不能互联互通,不同的产品可能就需要不同的APP控制,随着设备不断增加,APP就越来越多,用户使用起来非常麻烦,也不利于后期设备的维护和升级。相反,基于同一技术协议统一标准的智能家居产品,在同一个智能家居APP下进行管理和编辑,不同设备可以个性化编辑,互联互通,轻松享受智能生活。后期如果生活需要进行设备节点的添加,只需要购买基于同一技术标准的设备即可,升级无忧。

选择节能环保型产品

目前,节能环保是政府倡导、社会主流的一种生活价值观念,节能环保在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厂商能否提供既好用又节能环保的产品也是选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智能家居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生活,节能环保也非常突出。在智能照明中,利用先进的传感器,以及设备的定时和场景的联动等手段,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用电规范,张弛有度,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智能灯泡相较于传统的照明设备,节能率一般能达到40%以上。节能环保的产品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更能帮助用户节省生活开支,带来方便。

产品售后有保障

对于厂商来说,产品的售后服务是厂商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也非常注重售后服务质量。目前,智能家居市场还有有待规范,每个厂商、代理商、售后服务中心等网点的铺设情况也不尽相同。为了保证产品能得到好的服务,为日后减少麻烦,尽量选择公司实力强、产品口碑好的厂家。所以,一般在全国范围代理商和售后服务中心较多的厂商可以成为首要选择,因为代理商覆盖范围广,侧面印证公司实力强的同时也能保证更方便快捷的得到产品服务。

关于智能家居怎么选就先介绍到这里了,每个用户实际情况不同,但是只要按照以上几点建议进行挑选,相信每个人都能买到好用的智能家居产品。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物联网架构三层结构中不包括应用层,因为应用层不是物联网架构的一部分,而是应用程序的一部分。物联网架构三层结构包括物理层、网络层和数据层,它们分别负责物理设备的连接、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物理层用于连接物理设备,网络层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数据层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网工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涉及到多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数据传输技术、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设计和实现各种类型的网络架构,如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数据中心等。
2网络应用开发:这是指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常常涉及到网站、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例如各种在线服务、网页、互联网应用等。
3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包括传输介质的选择以及数据通讯协议和各种网络设备的配置等,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
4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对网络的攻击和不正常使用进行保护的技术与方法。网工专业需要学习如何保护网络的安全,例如防火墙、入侵检测、流量分析技术等,以保护企业或组织系统的安全。
5移动通信:涉及到移动设备的网络通信技术、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等。
6虚拟化技术:包括虚拟化平台的使用、云计算平台的实现,以及在大型教育、商务和知识管理系统上的应用等。
7物联网技术:网工专业也需要掌握物联网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和分发等方面。

问题一:怎么用手机控制家电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可以远程控制技术的几种方式:一种是红外感应,一种是wifi技术,以及蓝牙和zigbee技术。
目前采用通过手机控制家电,市场上使用较多的是wifi模块,以及zigbee模块嵌入我们家电产品中。然而蓝牙技术以及红外技术通讯的距离太短。不符合我们生活所需。但是对于wifi模块和zigbee模块控制家电哪种技术更好呢?
美国物联网专家詹姆士认为,zigbee技术只是适合于小范围的通讯,但是如果牵涉到远程控制,他必须与网关结合,这个网关和我们常见的路由器有点相似,里面嵌入了wifi模块。wifi具有传输距离远,可传输数据量大,组网简单等优势以及对于wifi技术市场上的趋势,只要在常见的家电中进行嵌入式开发,将wifi模块与单片机结合,就能形成物联网智能家电。让我们更好的享受智能家居家电的便捷与舒适。
手机通过wifi模块控制家电控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局域网的方式,一种是广域网的方式。当然这些控制方式用户在使用手机控制家电的情况下,用户不需要了解这些信息。
接着给大家介绍一下wifi模块的工作方式,它有常见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sta模式,即wifi模块工作客户端模式:二是AP模式,即wifi模块工作热点模式,它可以为其他终端提供一个无线网络,以便他们接入。
wifi模块控制家电局域网工作模式有两种:
第一,wifi模块工作在AP模式,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直接接入wifi模块提供的网络,在同一个热点网络实现无线控制。 第二,wifi模块工作sta模式,智能终端和wifi模块工作由无线路由器提供的无线网络环境中,数据信号经过无线路由器转发,从而实现无线控制。
wifi模块控制家电广域网工作模式有一种:
第三:wifi模块工作sta模式,必须借助服务器和无线路由器的支持,首先将wifi模块的MAC地址绑定在服务器中,这样在整个互联网中服务器相当于一个路由器,智能手机只要有网络(2G/3G/4G/wifi)的支持,既可以实现无线远程控制。(如腾讯QQ聊天)
在局域网的工作模式下,通常简称为点对点控制,广域网工作模式简称为远程控制。

问题二:智能手机如何控制家电? 很感兴趣,这个应该在江苏无锡物联网中已实现,具体不知道怎么弄。个人理解:手机安装对应程序,开启程序后发送指令通过数据网络进行传送,家庭内接收器收到后根据对应电器进行指令下发,例空调设定26度即可执行。台灯开启这个感觉不实用。电饭锅煮饭出门前需要先填水、加米(一定要有前期试验经验,米泡过后如果水添的多会太粘,可能与家人口味不对口)。相对目前来说如果增加这些芯片及程序物品的成本会增加。一个无线猫接收器成本就在150+,批量话可能会降。无线猫接收指令后传给无线路由器,各物品开启WIFI接收功能接收自己的指令。相应的问题又来了,家庭耗电量会增加,与绿色环保背道而驰啊。只想到这么多,呵呵。

问题三:手机怎么控制家电 您好,首先您的家电必须支持,然后您的手机必须下载来自家电官方的控制软件,然后通过蓝牙或WLAN连接,就可以了

问题四:怎么用手机控制家里电器 需要设备:红外家电设备、一部带有红外的手机或红外发射器
手机下载APP:指尖遥控
点击添加遥控
选择电器类型
选择品牌
等待码值下载完成
遥控器添加成功。

问题五:怎么样利用手机控制家电 买智能开关和控制器 配套后才是智能。

问题六:手机 什么软件可以控制家电 别整那个了 手机支持红外才行的 距离也不能远了 品牌不同软件也不同 也没有万能通用的 还不如用万能遥控器

问题七:如何用手机控制家里的电器 买智能开关和控制器 配套后才是智能。

问题八:怎么用手机控制家里的电器? 想通过网络控制现成的家用电器,只能控制电源插座的部分,电器设备的其他功能肯定不好折腾的。
控制部分需要通过单片机驱动继电器控制220V的交流电的开和关,远程控制的话,要么通过GSM或者GPRS模块进行通讯,要么通过TCP/IP连接到Internet通讯,前面的方法实现起来要靠谱一点。

问题九:怎么样利用手机控制家电 买智能开关和控制器 配套后才是智能。

物联网网关组网方式和功能配置有以下:
1、丰富接口,满足组网、数据采集与传输需求,支持2个光纤口、7×LAN、1×WLAN、2×RS485、1×AC220V输入、3×AC220V输出、1×DC24V输出、1×DC12V输出。
2、支持WIFI(可选),5G/4G(可选),网口,光口等方式接入互联网,可多网同时在线,可实现4/5G转WiFi、网口转WiFi。
3、支持多种无线扩展方式,LoRa、ZigBee、蓝牙等;支持ZigBee(支持频段,24GHz全球免费频段)。
4、支持5G/4G/PPPoE/DHCP/静态地址等连接方式,有线无线互为备份,多网智能切换备份,多种工作模式选择。
5、超强的边缘计算计算能力,整合数据采集、处理、执行,实时分析,安全高效,实现灯管边缘策略,断网情况可继续执行灯控等命令;标准Linux系统支持用户二次开发。
6、可外接PLC载波ZigBee/LoRa等单灯集中器,实现非智慧杆路灯的单灯集中管理。
7、支持APN/VPDN数据安全传输;支持IPSec、L2TP、PPTP、OPEN等类型。
8、支持AP,STA,Repeater多种模式与系统云平台数据交互。
9、支持DHCP server,DHCP客户端,IP与MAC地址绑定,DDNS,NAT,DMZ主机,QoS,流量统计。
10、支持TCP/IP、UDP、MQTT、MODBUS、TFTP、>分别说下吧:
1、WiFi:WiFi技术是目前传输速度最快的的技术,产品成本较低,在目前的生活中较为普及,最方便的是只需要购买元件连上WiFi网络就能使用。所以目前基于WiFi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占的市场份额最大。缺点是安全性差,稳定性弱,功耗大,可连接的设备有限。WiFi网络的实际规模一般不会超过16个,而在智能家居的发展中,开关、照明、家电的数量肯定会远远多于16个,所以WiFi有它的优势,但局限性也很大,限制了发展。
2、ZigBee:关于ZigBee这项技术目前网上的争议比较大,大家撕的比较厉害,作为一个看客看的也比较爽,但是现在的能力有限,也看不出来谁说的比较有道理,这里就把正方和反方的观点都贴出来,大家自己判断
先介绍一下ZigBee技术的概述,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ZigBee可以工作在24GH(全球)、868MHz(欧洲)、915MHz(美国)3个频段上,最高250Kbit/s,最低20Kbit/s,传输距离在10-75M之间,ZigBee的安全性是公认的比较好的,采用AES-128加密方式,另外,ZigBee网络的自组织网和自愈能力强。
上面对ZigBee技术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下面开始介绍反方的观点:关于成本的问题反方的观点是ZIGBEE芯片出货量比较大的TI公司的CC2430,CC2530以及Freescale的MC1319X,MC1322X系列,其成本均在2~3美金左右,再考虑到其他外围器件和相关24G射频器件,BOM成本难以低于10美金。在淘宝查了一下确实ZigBee的芯片价格在RMB20元以上,其他的外围器件加起来估计要超过RMB50元,这样的成本在价格上在智能家居上确实略高。
另外一个是通信的稳定性,目前在国内ZigBee技术的主要采用ISM频段的24GHz,衍射能力弱,穿墙能力弱,容易受到障碍物的影响,而且容易受到同频段的WiFi和蓝牙的干扰。
另一个是自组网的实用性,自组网原本的优点能够感知其他节点的存在,并确定连接关系,组成结构化的网络,并且在某一个节点移动后能够自动的重新感知,组成网络。但是在家庭的实际应用中,开关、照明、窗帘、防盗器等在安装完毕后基本不会移动,所以反方的观点认为自组网的有点没有作用。
最后一个吐槽的点是ZigBee的网络容量,ZigBee支持高达65000个节点,但是在家庭的使用中可能不会超过100个,所以这个也没有实用的价值。(个人认为这条观点站不住脚,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后面的是正方公正的反驳反方的观点:
关于成本,说ZigBee的成不高,但是跟wifi比起来成本已经很低了,常见的wifi芯片都只是射频前端加上基带,所有的协议栈都是在主机MCU/CPU完成的,并且绝大多数这些MCU/CPU都是需要跑linux的,所以都是2颗芯片的方案,所以必须加一起算成本。而单芯片的wifi解决方案现在也有,但是成本高到吓人,单卖7~10美金,批量的也要5美金左右,并且其也不支持大数据量。(虽然不知道正方为啥只和wifi去比,可能wifi的成不最高,但是这样也不能体现ZigBee的成不优势啊)
关于通信,反方的观点的是24GHz的频段穿墙都弱,wifi、蓝牙都是一样的(居然这么红果果的承认了),墙体会大大降低信号强度,但是ZigBee的优势在于网络结构,可以一跳一跳的向外衍生,每多一个节点,就相当于有了一个中继器,可以把通信方位扩大1倍。而wifi和蓝牙的通信距离看的是直接通信距离,也就是天线的好坏。
自组网的功能除了上面讲的扩展通信的范围外,正方的观点还认为未来的智能家居不可能只用于开关、插座、冰箱这些静物上面,还会有传感器、遥控、扫地机器人之类的移动物体。
关于容量的问题还是跟wifi进行的比较,反方认为容量过大,但是wifi能够连接超过100个的的设备吗?答案是不能。所以容量大还是有好处的。
以上的就是正方和反方的所有有用的观点了,虽然都比较片面,但还是可以参考一下。
3、Z-wave:Z-Wave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射频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适于网络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工作频带为90842MHz(美国)~86842MHz(欧洲),采用FSK(BFSK/G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96 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范围在室内是30m,室外可超过100m,适合于窄带宽应用场合。
Z-Wave的优势Z-Wave采用了动态路由技术,每个Slave内部都存有一个路由表,该路由表由Controller写入。存储信息为该Slave入网时,周边存在的其他Slave的NodeID。这样每个Slave都知道周围有哪些Slaves,而Controller存储了所有Slaves的路由信息。这样包在发送的时候已经规定好了通过的路径。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一是能容纳的节点较少,理论值为256个,实际上很多厂商只能做到容纳20-30个。二是树状组网结构,一旦树枝上端断掉,下端的所有设备将无法与网关通信。三是没有加密方式,安全性较差。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点是Z-Wave所用的频段在我国是非民用的,所以Z-Wave的智能家居更多的还是用在海外。
另外,Z-Wave的标准是独立开发的私有无线标准,不像其他无线标准那样开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27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