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专业有哪些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的创业机会?

数控专业有哪些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的创业机会?,第1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控专业也迎来了新的创业机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机会:
1 数控加工平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购物。数控加工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种定制化的产品,如机械零部件、家具、装饰品等。这个平台可以与多家数控加工厂合作,通过在线交易和物流配送来实现订单的快速交付。
2 3D打印服务:3D打印技术是数控技术的一种应用,可以制造出各种形状复杂的零部件、模型等。在“互联网+”时代,3D打印服务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提供,客户可以通过上传3D模型文件来下单,而不必亲自前往3D打印厂家。
3 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制造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开发和应用这种系统,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化制造解决方案。
4 数控机床维修服务: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设备,但由于其复杂性,维修难度较大。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提供数控机床维修服务,为制造企业提供设备维护和维修服务。
5 工业机器人应用: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开发和应用工业机器人,为制造企业提供自动化生产线的解决方案。
总之,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在“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创业来应用其专业技能,为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解决方案。

物联网技术起源于传媒领域,是信息科技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

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和/或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理科男生划出五大类理科专业:

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工科专业,如机械、材料、工程、电子;农林专业,如农学、林学、园艺、水产;医学专业,如临床、检验、麻醉;经管专业,如经济、工商、工程管理。

机械行业简介:

机械行业是个老行业,人才需求一直是不冷不热。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型工业逐渐复苏,制造业发展正面临高级人才短缺的严峻挑战,工业制成品的自主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且能耗、物耗高,浪费、污染严重,庞大的工程技术队伍不能有效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正成为制约制造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业内专家介绍,制造业高级人才大致可以分成研发、设计、工艺、装配四种。目前这四种人才都严重短缺,呈现明显的供不应求趋势。同时,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也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

物联网的核心是应用是正确的。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是应用,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也可以是基于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网络,让终端用户可以得到强大计算能力的服务从而具有单机所不能比拟的强大计算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行业都离不开物联网的支持,就比如我们家里的开关空调,控制电视,调节灯光等等,都是利用了物联网技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和对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技术目前来看主要是应用领域:

1、智慧建筑:建筑是城市的基石,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的智能化发展,以物联网等新技术为主的智慧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的智慧建筑系统主要是感知建筑内相关设备信息、将设备感知到的数据进行传输进而实现远程监控。

智慧建筑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同时也能减少楼宇人员的运维。 像智联蔚来科技的智慧施工,在施工中对于材料、巡场、技术交底、工地回访等多项产品管理、业务管理、项目管理等中都能快速准确统一管理,实现智能化、安全化施工。

2、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就是物联网在家庭中的基础应用,随着宽带业务的普及,智能家居产品涉及到方方面面。 家中无人,可利用手机等产品客户端远程 *** 作智能空调,调节室温,甚者还可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实现全自动的温控 *** 作,使用户在炎炎夏季回家就能享受到冰爽带来的惬意。

3、智慧医疗:在智能医疗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必须以人为中心。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感应器对患者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关键是指医疗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检测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方便本人或者医生查看。

M2M/物联网技术是两化融合的补充和提升 ,两化融合也是物联网4大技术的组成部分和应用领域之一。
两化融合最基础的传统技术是基于短距离有线通讯的现场总线的各种控制系统,如PLC,DCS,HMI,SCADA等。
物联网理念把IT技术融合到控制系统中,实现“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在制造业的“两化融合”可以从以下4个角度来进行理解:
生产自动化: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制造业生产,如工业控制技术、柔性制造、数字化工艺生产线等;
产品智能化:在制造业产品中采用物联网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如智能家电、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
管理精细化: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采用物联网技术,如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追溯、安全生产的应用;
产业先进化:制造业产业和物联网技术融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生产自动化
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借助模拟专家的智能活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手工和脑力劳动,以达到最佳生产状态。通过应用整合信息系统、人机界面设备PLC触摸屏、数控机床、机器人、PDA、条码采集器、传感器、I/O、DCS、RFID、LED生产看板等多类软硬件的综合智能化系统,实现布置在生产现场的专用设备对从原材料上线到成品入库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控制和监控。同时,智能制造系统实时接受来自ERP系统的工单、BOM、制程、供货方、库存、制造指令等信息,同时把生产方法、人员指令、制造指令等下达给人员、设备等控制层,再实时把生产结果、人员反馈、设备 *** 作状态与结果、库存状况、质量状况等动态地反馈给决策层。
产品智能化
利用传感技术、工业控制技术及其他先进技术嵌入传统产品和服务,增强产品的智能性、网络性和沟通性,从而形成先进制造产品。所谓智能性,指产品自己会“思考”,会做出正确判断并执行任务。比如智能冰箱能根据商品的条形码来识别食品,提醒你每天所需饮用的食品,商品是否快过保质期等;所谓网络性,指产品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联系。比如智能电表可以同智能家电形成网络,自动分析各种家电的用电量和用电规律,从而对用电进行智能分配;所谓沟通性,指产品和人的主动的交流,形成互动。比如电子宠物可感知主人的情绪,根据判断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取悦主人。
管理精细化
以RFID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为重点,提高企业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采购、市场开拓、销售和服务支持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极大提高管理水平。将RFID技术应用于每件产品上,即可实现整个生产、销售过程实现可追溯管理。在工厂车间的每一道工序都设有一个RFID读写器,并配备相应的中间件系统,联入互联网。这样,在半成品的装配、加工、转运以及成品装配和再加工、转运和包装过程中,当产品流转到某个生产环节的RFID读写器时,RFID读写器在有效的读取范围内就会检测到编码的存在。EPC代码将成为产品的唯一标识,以此编码为索引就能实时地在RFID系统网络中查询和更新产品的数据信息。基于这样的平台,生产 *** 作员或公司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可以对整个生产现场和流通环节进行很好的掌握,实现动态、高效管理。
产业先进化
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是一种高附加值、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社会经济发展手段,通过与传统制造业相互融合,可以加快产业不断优化升级。首先,物联网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节能降耗,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其次,推动制造业产业衍生,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最后,推进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技术改造等环节两化融合,提高智能化和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实现精细管理、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实现制造业产业优化升级。
中国制造业经过这些年的信息化发展,已经由初期的MIS到ERP、CRM、SCM,从CAD/CAM到CAPP、PLM,初步达到一定的规模。制造业从以往的产品竞争,到现今的服务竞争,而物联网的引入又将引发技术的竞争,进而引发产业的升级优化。物联网在制造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性能控制、故障诊断还是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都将带来的新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对制造业“两化融合”的又一次升级换代,能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必将引发制造业行业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名单: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微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微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省骨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

省特色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

省品牌专业:微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苏南工人技术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电子类中等专业学校,1960年更名为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

2002年8月,国家级重点中专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创建于1997年的国家级职教中心无锡市锡山职教中心合并,实现了人才培养层次的提高和建制的升格,迈上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征程。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王牌专业名单如下:

1、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工业机器人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2、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农业机械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3、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认定骨干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产品艺术设计、物流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

4、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

5、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物流管理、产品造型设计。

6、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机与电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软件技术。

7、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8、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群、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群、智能装备技术专业群、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群。

9、江苏省品牌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

10、江苏省特色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1、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物流管理、产品艺术设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创办于1963年,原名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2002年6月独立升格,现坐落于常州科教城。

学校始终秉持“知行并进”校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崇尚技术、开放共享、追求卓越”办学理念,根植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获批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2019年获批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简介:博拉科技是一个工业物联网大数据SaaS平台,通过博拉联网模块与数控设备控制器实现数据交互,从而在云端实现大数据采集、分析、预测和远程更新和控制,同时提供设备管理、远程运维、告警通知以及系统管理服务。
法定代表人:周公爽
成立时间:2014-08-22
注册资本:606234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3010460056362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科技经济区块16号4幢179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28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