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酒店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第1张

酒店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锦江酒店(600754)、首旅酒店(600258)、金陵饭店(601007)、华天酒店(000428)、君亭酒店(301073)等

定义

酒店是为客户提供安全、舒适的短期休息或睡眠空间的商业机构。酒店服务一般包括住宿服务和餐饮服务。根据2022年5月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开的《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星级酒店被分为一二三四五星级,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白金五星级。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 行业发展趋势:智能化、连锁化、复合化转型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以智能终端为载体,通过信息化、数字化高效管理酒店业务成为发展趋势,来解决酒店行业长久以来的同质化严重、入住流程繁复、人力沟通成本巨大等问题。

近年来,中国酒店行业显露出整合迹象,酒店总数有所下滑但连锁酒店数量持续攀升。截至2021年底中国酒店连锁化率为35%左右,但仍远低于欧美成熟市场60%-70%的水平,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国际高端星级酒店也在布局中国市场,将于中国连锁企业展开正面竞争。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酒店+”复合性功能成为新的设计趋势。酒店消费者由价格敏感型转向服务敏感性,并将个人的生活体验需求融入到对酒店住宿的需求中。

2、行业发展前景:2027年星级酒店营收超2000亿元

2022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波动较大,中国多地出现疫情散发情况,酒店、旅游业等行业受到不小的影响,但同时国家和地方各项政策也在积极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恢复经营,疫情防控能力也在逐渐提升。考虑到新冠疫情暂时无法完全解除,因此预期未来3年左右中国仍将受到影响,但是防控能力的提升将帮助酒店企业逐渐恢复正常经营,预期到2024年左右中国星级酒店营收基本恢复至2018和2019年水平,到2027年星级酒店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正在掀起一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变革,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拥有独特的教育制度优势、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坚实的网络基础设施以及成功实施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实践经验,已经具备抢抓时代机遇的先决条件。

未来教育将向何处去?中国教科院课题组梳理政策文件和理论文章,分析未来教育发展形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01 教育智能化

作为新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在推动教育体系从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一是重塑学习环境 ,借助物联网和情境感知技术全面了解教育运行状态,将学校变成万物互联、智慧感知、虚实融合的智慧学习空间;

二是重构学习流程 ,利用学习分析技术跟踪学生学习过程,洞察学习规律,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三是创新教育管理 ,利用智能技术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流程规范化、业务处理协同化。

02 教育数字化

随着5G技术的落地应用,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一是在线教育加速普及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在线教育的“井喷式”增长,直播课堂、网络点播、在线辅导等成为学校开展教学的重要方式;

二是教育供给有效拓展 ,在线教育和智能教育新业态初现端倪,社会化教育服务市场不断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教育机会;

三是教育“在地国际化”成为常态 ,在国际秩序动荡调整和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人才跨境流动面临挑战,国际人文交流的主阵地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不出国门也能开展“留学”、国际交流和科研合作。

03 教育融合化

知识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导趋势,未来教育也将呈现出三种态势:

一是学科融合 ,跨越学科专业的界限,注重跨学科课程建设,以交叉学科专业对接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二是校内外融合 ,政府积极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教育服务,指导性目录不断优化,支持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社区、家庭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校内外资源相互沟通、高度共享的办学格局;

三是线上线下教育融合 ,在线教育正在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混合教学逐步走向常态化。

04 教育终身化

当前,知识更新明显加速,新旧职业呈现结构性更替,终身学习能力成为新一代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教育目标立体化 ,未来人才培养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发展互联网思维和跨界思维,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是教育对象全纳化 ,通过各类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为各行各业人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每个人都成为终身学习者;

三是学习途径多元化 ,加强校园与职场的对接,面向重点人群开展“不脱产学习”“送教入企业”和“订单式培养”,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01 人才培养重心转移

新科技革命引发了一场剧烈的社会分工调整,那些以机械性重复劳动为核心的职业将会被技术所替代,人才培养重心不再局限于固定的知识技能,更加注重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联结,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责任感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02 教师角色面临转型

“双师教学”和“人机共教”将对“个体户”性质的教师工作模式带来严峻挑战,教师角色出现分化,学情分析师、教学设计师、学习指导师、情感引导师等角色受到社会关注。同时,具有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全科教师、STEM教师等专门人才培养仍显薄弱。

03 教育信息化亟待升级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学习环境建设还比较薄弱,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在线教学大多停留于传统讲授层面,对学生在线学习规律的研究明显不足,“互联网+教育”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模式。

04 办学体系相对封闭

学校与外部社会缺乏协同机制,教育供给相对不足,学校购买教育服务的准入标准和权责机制不够健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互联网+教育”新业态的质量监管目前还处于真空地带。

05  终身教育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终身教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终身学习理念尚未普及,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强,学分银行和资格框架还不健全,缺乏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地方配套落实措施,教育、人社、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源转型。​​

将智能学习环境列入教育领域的新基建重点工程,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支撑引领未来教育发展。

一是加快建设教育专网 ,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依托,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教育专网,在农村学校优先部署5G网络,支撑在线教育和智能教育的规模化应用。

二是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大平台 ,以省级单位为试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区域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资源平台,逐步实现标准互认、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三是创新投资模式 ,通过减免税收、增加补助等政策支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投资,推动建设模式从单一政府财政投资向多元化投融资转型。

四是利用新基建带动教育新业态 ,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教育模式、新型学校形态、新型服务业态进行有效对接,发挥“一张白纸好作画”的独特优势,在欠发达地区率先开展“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试点,优先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农村教育转型,使处境不利学生也能享受到高质量教育。

加大教育数据开放共享力度,推动教育数据标准化建设,发挥大数据驱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巨大潜力。

一是大力推动教育数据开放共享 ,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依规发布基础性教育数据,建立国家教育数据开放平台,优先向教育科研机构共享教育信息和统计数据,引导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科技企业等主动开放数据。

二是加快建立教育数据标准体系 ,引导教育机构、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多方主体参与,共同编制教育教学各领域的细化数据标准,包括指标口径、分类目录、数据质量、安全保密等关键共性标准,促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深化应用。优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标准互认协议,提升中国在教育数据标准体系中的话语权。

三是高度重视隐私保护和算法伦理 ,建立教育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机制,采用数据隔离、数据加密、行为审计、第三方认证等方式保障教育数据安全,提高教育算法透明度,切实保障师生知情权,避免出现算法偏见和算法歧视。

四是加快教育数据的法规制度建设 ,界定师生信息采集应用的范围和方式,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加强对数据泄露、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的管理和惩戒。

推进教育服务供给社会化,大力支持学校购买教育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

一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将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和智能教育平台,通过互联网提供特色教育服务,依托社会机构建立实践教育基地和体验式学习基地,推动校内外的教育场景互联,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二是积极培育教育服务新业态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市场化手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根据未来教育发展态势更新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进一步放开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教育服务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良好社会信誉、自主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教育机构。

三是支持学校购买教育服务 ,全面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设立专项经费,完善制度体系,规范采购流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学校购买教育服务的有效模式,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价,加强学校购买教育服务的绩效管理。

四是完善监管机制 ,建立教育服务供给的质量评价标准,健全准入、退出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对师资、课程、教学、资源、平台等方面的审核力度,坚决打击损害师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完善终身教育制度体系,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构建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沟通的“立交桥”。

一是加快完善终身教育法规 ,推进《终身教育法》起草以及《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修订,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健全终身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跨部门协同机制和支持激励机制,为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 ,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沟通衔接,研制各类学习成果认证标准、转换路径和实施办法,推广普及个人学分银行账户,率先实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之间的学分互认,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学分银行中的创新应用,为学习者提供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

创新教师培养计划,推动教师资格认证的社会化,打造一支面向未来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是完善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 ,增加智能教育、在线教学、跨学科教学等方面的课程比重,与互联网企业联合建立师训基地,加强新技术条件下人机协同、双师课堂、多师协同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培养。

二是引导师范院校形成差异化的教师培养方案 ,主动对接社会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加强全科教师、STEM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探索开展学情分析师、教学设计师、学习指导师、情感引导师等新型教师培养。

三是推动师资认证社会化 ,畅通高新科技、传统文化、艺术创意等专业人才从事教育工作的渠道,成立第三方教师资格认证机构,健全教师资格认证的监管机制,把好教师入口关。​​​

来源 | 《光明日报》

作者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课题组负责人 | 王素

执笔人 | 曹培杰、赵章靖、康建朝、王晓宁、周文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发请注明出处。

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也是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增长持久动力的主要着力点。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努力促进传统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加快回补的同时,加快培育新消费,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不仅是当前守牢“保”的底线、夯实“稳”的基础、提高“进”的质效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 社会 发展工作、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积蓄势能、增创优势的重要抓手。


新冠肺炎疫情对零售、餐饮、酒店、 旅游 、文化 娱乐 等传统消费需求带来巨大冲击,但疫情期间人们持续居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无形中倒逼消费、产业等加速数字化转型,信息消费、智能消费、 健康 消费等新型消费、升级消费需求快速成长,“互联网+”消费等新动能显现出强大生命力。


信息消费发展强劲



所谓信息消费,主要是指居民、企业、政府或组织等多元信息消费主体对信息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具体包括对智能手机、数字家庭设备、可穿戴设备等联网型产品的消费,以及对软件应用服务、通信服务和其他网络服务的消费。网购、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 娱乐 、远程办公、短视频、直播带货等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支付行为也均可纳入信息消费领域。信息消费是当前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高端消费,在推动供给体系质量变革、促进经济运行效率变革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具备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潜力。此次疫情强烈激发了新型信息消费需求,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场景信息消费比例持续提升,信息消费表现出强劲的发展韧劲和增长潜力。


智能消费空间无限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智能生产和智能消费发展势头迅猛。人工智能将重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各环节,赋能释放经济新活力,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此次疫情发生后,无接触配送、无人零售等消费新模式、新方式快速发展,智能消费显著增长。展望未来,随着在消费观念和行为上更为偏好智能化、个性化的“90后”成长为我国主力消费群体,智能家居、智能驾驶、智能安防、智能网联、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 健康 、智慧 旅游 等智能消费将为激活市场消费新动能开拓新的空间。


健康 消费爆发增长




深刻把握当前我国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紧抓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良好契机,要通过科学引导和积极扶持,把在疫情防控期间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努力增创发展新优势,力争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探索 线上服务新模式,激活消费新市场


一是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 加快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形成高质量线上教育资源供给,积极开展基于线上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


二是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 健康 ”。 建立健全“互联网+医疗 健康 ”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互联网+医疗 健康 ”支撑体系和监管保障体系,全面推进互联网与医疗 健康 深度融合。


三是鼓励发展便捷化线上办公。 引导各行各业转变管理理念,积极打造“随时随地”的在线办公环境,推进管理效率提升和组织方式变革。四是提升发展“互联网+社区商业”。创新社区商业服务模式,培育发展“社区团购”“社区到家”等新型社区零售商业模式,更为快速便捷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加速推进新基建,激发新型消费需求


线上新型消费能否蓬勃发展,既离不开对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挖掘,更需要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大量绿色智能产品的强力支撑。新基建能够为新消费开拓更多创新空间,并从根本上提升新消费体验。


因此,在推进新基建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研判、把握消费新趋势,加快突破一批反映新型消费、升级消费要求的核心、关键及共性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有效破解阻碍消费升级的共性难点堵点,着力为新型消费的发展打造更扎实的平台基础。


另一方面,需要激发广大市场主体借力新基建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线上获客”能力建设,开发出更多更好满足大众需求的消费业态,不断推进消费扩容提质,实现产品升级与消费升级协同共进。


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带动消费升级


坚持市场化运作,因地制宜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工作,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外贸企业发挥质量、研发等优势,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和消费发展趋势,加大生产适销对路的“同线同标同质”产品,充分利用网上销售、场景体验、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国内销售渠道,丰富国内市场供给。


大力推进政府、企业、平台三方互动,通过提供新服务、支持新模式等途径,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参加境内展会、转型境内电商,支持在特定场所组织开展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题活动,在帮扶外贸企业转“危”为“机”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


完善保障体系,优化新消费生态环境


一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完善新型消费引导政策,推行负面清单制度,放宽新型消费领域的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守法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大税费减免和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构建科学监管体系。 及时修订完善监管政策制度,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留足空间;创新数字化监管模式,健全触发式监管机制,构建各类主体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监管效能;加大对平台型消费供给主体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建立并完善人工智能基础共性、互联互通、网络安全、隐私保护、行业应用等技术标准体系;坚守安全和质量底线,构建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和产品追溯体系,强化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优化 社会 诚信环境。 构建 社会 诚信体系,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培育诚信消费理念,促进监管者、生产者、消费者三者之间诚信互动,共同营造诚信守法的新型消费生态。


摘编自《群众》2020年第15期,原标题为《激发新消费潜能 畅通国内大循环》

作者:杨凤华(作者系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城市发展发生新变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也面临新形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应对百年变局、开拓发展新局的战略选择,对“十四五”时期城镇化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2、全球城市发展格局发生新变化

3、新科技革命重塑全球城市发展格局。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城市竞争力消长和全球城市格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进程,数字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重新定义国际分工和产业生态,并将深刻影响城市发展格局。

4、全球化退潮影响城市网络体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化进入退潮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经历了30多年扩张后转向收缩。疫情加快了这个进程,主要经济体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全球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近岸化和在岸化趋向,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内部循环强化。在东亚地区,东盟已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5、世界城市体系孕育重大调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带来世界城市体系的重大调整。纽约、伦敦、东京等顶级全球城市仍处于核心地位,在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全球城市正在加速崛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东亚地区有可能出现全球顶级城市,并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6、大都市圈的重要性日益上升。目前全球排名前50位的城市,其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比重超过20%。这些城市集聚了全球主要跨国公司、学术机构、行业组织和智库等全球性机构,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各主要经济体对接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

7、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新形势

城镇化增速将趋于放缓。我国城镇化在经历高速发展阶段后,增速已趋于放缓。这与经济增速放缓是分不开的。“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16年至2019年经济年均增长66%,比“十二五”下降了13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口、城镇人口增长也在放缓,带来城镇化速度放缓。“十四五”时期,随着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加之农业可转移劳动力数量下降,城镇化率年均增幅也会呈现放缓趋势。

8、内陆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十三五”时期,中西部内陆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基于人口流动的大数据观察城市中心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处在第一序列,内陆地区的成都也在第一序列,说明内陆地区的大都市圈发展也明显加快。“十四五”时期,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内陆地区城镇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并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的主要力量。

9、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位势上升。现在19个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80%以上,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比更高。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城市群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位势快速提升。大都市圈与周边城市的同城化也在加快,比如广州和佛山加快推进广佛一体化。城市群和大都市圈正在成为优质生产要素的汇聚平台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十四五”时期,这个发展态势还会深化,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扩散和集聚效率大幅提高,进而提升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效率。

10、部分城市创新活力明显增强。由于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本、科研设施、大学和科研机构等要求较高,创新活动在空间上具有更高的集聚性,并吸引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口向这些城市流动,创新生态逐步形成和完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

11、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加快。这次疫情加快了城市数字化进程,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信息溯源等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推进“一网通管”“一网通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流程再造,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效率,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12、新发展格局对城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城镇化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要确保国内消费持续扩大和升级。研究表明,如果农民工按照城市居民消费方式消费,人均消费支出将增长27%,这对扩大消费意义重大。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释放巨大消费潜力,最重要的是要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梗阻。我国城乡要素长期单向流动,比如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变成了城市的高楼大厦,金融资源从农村单向净流出,农民工进城落户又面临各种限制。这就要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逐步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要探索扩大土地使用权入市的用途,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要拓展使用权向外部人员流转的空间,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第二,增强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双循环”的枢纽功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对提高国民经济循环效率,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尤为重要。依托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建立以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为枢纽的经济循环系统,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集聚和扩散,提高空间配置效率,将成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源。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新形势下大都市圈和城市群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外资企业根植性,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第三,增强中心城市的创新策源功能。“十四五”时期,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美国推动与我国科技脱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为紧迫。要加强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建设,推动创新体系战略性重构,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布局建设基础研究、前沿创新和生产制造相结合技术集群,构建安全的技术供给体系。

第四,在内陆地区培育有竞争力的城市群。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要建设内陆地区城市群,释放内陆地区发展潜力。要培育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一批重要城市群,拓展内陆地区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第五,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和空间集中度提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将迅速增长。要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其覆盖面,并率先在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一体化。

第六,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1] 俞文兰,孙道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一线女护士心理健康风险及干预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0,30(6):200-217 [2] 程家国,谭晓东,张玲,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及隔离留观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20, 20(1):1–5 [3] 马楷轩,张燚德,侯田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医学, 2020, 27(1):36–40 [4] 马良坤,段艳平,郑睿敏,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心理调整专家建议[J]协和医学杂志, 20201674–908120200031 [5] 李少闻,王悦,杨媛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居家隔离期间儿童青少年焦虑性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34(2):135-142 [6] 董人齐,周霞,焦小楠,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康复学报, 2020, 30(1):1–4 [7] 徐东。复盘思考迎接大考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物流启示[N/OL] [2020-02-24] [8] 董炜疆,宫惠琳,刘文彬,等。新冠疫情下留学生医学基础课网上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25-128 [9] 吕海侠,王渊,张莉,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学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135-142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EB/OL][2020-0123]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2020-01-2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EB/OL][2020-02-06] [1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四川省实施细则(第一版)[S]成都,2020 [14] 姚宏武,索继江,杜明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感染防控难点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6):200-21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EB/OL][2012-08-01] [16]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国卫办医函[2020]75号[EB/OL][2020-01-26] [17服装设计毕业论文 陈明壮,查静茹,鲁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实践[EB/OL][2020-03-21] [18] 孙晨,江亚南,赵继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21(3):47-52 [19] 徐燕,刘洪生,胡克,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肺癌患者临床管理[J]中国肺癌杂志,2020,23(3),136-141 [20] 杜娜雯,白日兰,崔久嵬。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治疗策略[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9,26(4):454-462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EB/OL](2020-01-23)[2020-03-1] [22] 黄耿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实施普通外科手术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0,29(2):127-130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EB/OL](2020-03-07)[2020-03-09] [24] 王玲玲,杨丽,王彩虹,等。“6S”融合目视化管理在援鄂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OL]护理学杂志,2020,35(2020-03-19)[2020-03-22] [25] 李宝金,邬子林,胡波涌,等。疑似及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手术管理指引[J]广东医学,2020,41(5):1-4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与预防指南[EB/OL](2020-01-27)[2020-03-06] [27] 周志强,孙星星,李世勇,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J/OL]中华麻醉学杂志,2020,40(2020-02-25)[2020-03-08] [28] 李太生,曹炜,翁利,等。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V20)[J/OL]协和医学杂志,2020,11(2020-01-30)[2020-03-03] [29] *** 静,温敏,石义容,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调查[J/OL]护理学杂志,2020,35(2020-03-20)[2020-03-22] [30]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母胎医师专业委员会。妊娠期与产褥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建议[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0,23(2):73-79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2012 [32] 孟凡慧,范红艳,闻智。SARS疑似患者急诊手术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8):9-10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EB/OL](2020-01-20)[2020-02-26] [34] 韩光,韩景田。方舱医院在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8):117-118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S]2016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S]2009 [37] 刘俊峰,翟晓辉,向准,等。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方舱医院建设管理探讨[J/OL]中国医院管理,2020,40(2020-03-02)[2020-03-04] [38] 左惠敏,王冬。发热门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标本采集与转运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0,35(6):62-64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S]2012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EB/OL](2020-02-04)[2020-03-01] [41] 孙润康,张晓祥,徐进,等。基于5G技术的COVID-19方舱医院网络基础设施快速部署和应用探索[J/OL]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0,15(2020-03-19)[2020-03-22] [42] 郑喜灿,王志敏,赵丽,等。高原环境下方舱医院护理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9):65-67 [43]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J]网信军民融合,2020(2):9-15 [44] 白莉,杨达伟,王洵,等。物联网辅助新冠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OL]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1):2-10+1[2020-04-09] [45]王志心,刘治,刘兆军。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分析及预测[J/OL]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20(1):1-9[2020-02-21] [4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2):145-151 [47] 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S](2020-1-26)[2020-1-27] [48]韩博学,张睢扬,韩永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9):1129-1133 [49]李硕,尹红波,刘杰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诊疗特点[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32(3):67-69 [50] 倪力强,陶宏武,杨小林,等。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策略与分析[J/OL]中华中医药学刊:1-18[2020-03-06]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287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