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体系结构_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有哪三层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_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有哪三层,第1张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包括传感器或读卡器等数据采集设备、数据接入到网关之前的传感器网络。感知层以RFID、传感与控制、短距离无线通信等为主要技术,其任务是识别物体和采集系统中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对“物”的认识与感知。

网络层。是建立在现有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融合网络,网络层通过各种接入设备与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相连,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实现信息的传输、初步处理、分类、聚合等,用于沟通感知层和应用层。目前国内通信设备和运营商实力较强,是我国互联网技术领域最成熟的部分。

应用层。是将物联网技术与专业技术相互融合,利用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目的。物联网的应用可分为控制型、查询型、管理型和扫描型等,可通过现有的手机、电脑等终端实现广泛的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

资料拓展:

物联网的整个结构可分为射频识别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两部分。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标签和读写器组成,两者通过RFID空中接口通信。读写器获取产品标识后,通过internet或其他通讯方式将产品标识上传至信息网络系统的中间件,然后通过ONS解析获取产品的对象名称,继而通过EPC信息服务的各种接口获得产品信息的各种相关服务。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都会借助internet的网络系统,利用在internet基础上的发展出的通信协议和描述语言。

因此我们可以说物联网是架构在internet基础上的关于各种物理产品信息服务的总和。从应用角度来看,物联网中三个层次值得关注,也即是说,物联网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传感网络,即以二维码、RFID、传感器为主,实现对“物”的识别。二是传输网络,即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计算。三是应用网络,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

物联网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如下:

物联网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最常见的就是快递跟踪、货品跟踪(二维码\条形码扫描),另外一些典型的物联网项目有:谷米科技的汽车在线、湖南中菱的控网开放式物联网在线监控平台。

物联网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

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IT行业又叫:泛互联,意指物物相连,万物万联。由此,“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共享单车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其中二维码扫描属于感知层。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使用的是物联网中感知层;向云端发送开锁请求时,使用的是物联网中的传输层;打开手机端的用车软件时,使用的是物联网中的应用层。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一、物联网卡是什么?

物联网卡是由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提供,基于物联网专网,用来满足智能硬件的联网、管理,以及集团公司的移动信息化应用需求的流量卡,通俗来讲就是给电子硬件联网的卡,不能打电话,专注于上网,所以说它相当于一张流量卡。要注意的是,物联网卡针对的是物联网企业,而非个人,实名办卡的主体需要是运营公司法人。 1 运营商有专用号段

三大运营商采用各自物联网专用号段,通过专用网元设备支持包括短信、无线数据及语音等基础通信服务,提供用户自主的通信连接管理和终端管理等智能连接服务,目前,目前的物联网卡基本都是13位号码的,物联网卡的号段由之前的11位升至13位,到了几年年,工信部再次分配号段,大致如下:中国移动:10648号段;147、1849、178号段;中国联通:10646号段;1457号段;中国电信:10649号段;149号段
2 物联网卡的分类 物联网开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插拔式卡,另一种是贴片式卡,通常情况下,MS卡只用于生产前装,而MP卡则前装与后装都有可能用到。 MP卡,插拔式卡,他在外形上和我们的手机SIM卡上差不多的,但是他在一些方面却比SIM卡强大的多,比如:物联网卡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环境场合,不管是在极低的温度环境还是极高的温度环境他都能保持正常运行。

MS卡,贴片式卡,贴片式卡也叫MS卡,这种物联网卡具备插拔式卡的所有优点外,还具备着高抗震的功能,目前广泛应用在焊接设备上。在一般情况下贴片式卡只适合前装,而插拔式卡前装和后装都能够适用。
二、物联网卡与SIM卡有何区别? 我们对手机SIM卡比较熟悉,而多数人把物联网卡当作是纯流量卡。物联网卡通常按照流量来收费,而流量资费少之又少,所以受到双卡双待用户的欢迎。 物联网卡除了不能电话通信,与SIM卡还有哪同?

材质不同,拔插式物联卡和普通SIM卡在大小尺寸形状上一致,但普通SIM卡应用在手机这个环境中,相对温湿度等比较理想,普通使用PVC、ABS等材质进行封装;而物联卡由于要在物联网设备等使用,一些还要在户外等环境下使用,所以使用的材质要比普通SIM卡更耐用。
普通SIM卡主要是插入式MP卡,但物联卡增加了嵌入式MS卡,采用焊接工艺,前置在物联设备中,抗震指标好,确保数据传输稳定。 普通SIM卡不需要管理平台,但物联卡一般需要物联网卡管理平台,在平台里你可以查询流量使用情况、设备是否在线、充值等功能。 普通SIM卡内置STK 菜单,通过这些菜单可以使用一引起功能或应用;物联卡主要用于上网,没有其他的应用。 普通SIM卡使用11位号码,而物联网卡使用13位号码,号码资源更丰富。 三、物联网卡怎么用? 物联网卡是面向集团企业和相关专业领域使用的,是一种属于“集团客户”范畴的套餐卡。个人用户在营业厅是无法办理集团客户套餐的,此外,运营商也有通过各渠道的物联卡供应商出售。 运营商的物联网卡资费可以分为3个标准:全国统一的资费标准、地方区域的资费标准、集团客户的资费标准。在这3种标准当中,集团客户套餐的性价比往往是最高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物联网卡也可以用在手机终端,所以经常被卡商通过集团客户渠道办出来,在市面上出售。由于这种卡没有语音和通话功能,流量资费相比普通SIM卡便宜3-4倍。 物联卡是集团单位统一挂名开出来的流量卡,适用于各类终端设备的,根本无法实名制,所以要求实名制的物联卡商,一般都是为了收集客户的身份信息再进行倒卖,为了个人的电信安全,防止电信诈骗的事情发生,这里提醒大家多注意此类陷阱。 四、如何选择运营商?
1 移动物联网卡 优势:基于移动基站覆盖的优势,提供4G+物联网,信号稳定,下载上传速度快,提供2M/月-2000G/月的物联网卡套餐。 劣势:物联系统目前还不够完善,问题较多。其之前出现过串号问题,套餐生效异常,由于系统出错查询数据不准,导致很多卡恶意高额欠费,直接废卡。但现在最新的移动物联卡已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但仍有不稳定存在。
2 联通物联网卡 优势:收费灵活,流量不清零,半年有效期,用多少充多少。 劣势:网速较慢(介于3G和4G之间),信号稳定性也一般。部分商家会收取卡费。
3 电信物联网卡 优势:资费在三大运营商中相对是最便宜的,也是最灵活的。速度和稳定性均有不错的表现。 劣势:支持电信网络的硬件设备和模块也是最少的,这也是限制电信物联网卡发展的最大障碍。 五、物联网卡用在哪? 物联网卡广泛应用于移动传媒、监控和监测、医疗 健康 、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表具、无线POS机等诸多领域。
1 无线POS机:在无线POS机上的应用属于较早的,并且很成熟。传统的POS机,需要通过电话线来通讯,因此只能安装在电话附近,受线缆的限制不能移动,且个头较大。在POS加入物联网卡后,就可以摆脱这些束缚,像手机一样带着出门,实现了移动性,使用起来更便捷。由于POS机刷卡产生数据很少,流量费用也少,30元左右即可用一年,实现较大普及。
2 共享单车:2015年,共享单车开始兴起,它的GPS定位功能、扫描解锁功能都是通过物联网卡联网实现。拿摩拜单车来说,已经覆盖全球170座城市,投放单车总量近800万台。其核心技术就是物联网卡,每辆单车配备了“北斗+GPS”多模卫星导航芯片和移动物联网芯片,能够实时监控单车位置和状态。此前,摩拜单车宣布与四川移动达成战略合作,订购四川移动下发的100万张物联网卡。
3 可穿戴设备:通过物联网卡进行数据链接,穿戴设备将不再需要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的连接上互联网。例如,年老者或年幼者佩戴有定位功能的设备,通过物联网卡就可以实现GPS定位;穿戴设备利用物联网卡,实时收集用户的行走步数、行走距离、生活轨迹、睡眠质量、身体状况等数据。
4 车联网: 汽车 装置物联网卡后,车载自动诊断系统,可实时采集车辆的刹车、轮胎、发动机等部件的运行情况,为车主提供 汽车 各项数据,保障安全出行。物联网卡还常用在车载导航、行车记录仪、智能中控等。

物联卡,主要是给设备用的流量卡,比如电话手表、共享单车以及各类需要联网的设备上,目的主要是进行流量传输,打不了电话,一般情况一张物联卡需要与一个物联设备进行绑定,物联卡还有一个对应的串号。

不过在实践中,物联卡是可以用来上网的。我自己就是用的物联卡,电信运营商办的电话卡流量费较高,而物联卡费用相对更低。现在大多数手机都可以插双卡(有些还可以插三张卡),我用的物联卡是98元每月流量20G,基本上用不完。

当然,这张卡是不能打电话的,仅仅用来上网,网络也不错,可以使用4G网络,视频也可以正常刷。对于物联卡不能插拔卡的问题,并不是绝对,但确实有些物联卡是不能拔卡的,之前我就用过一张,当时没注意,本来是取下自己的手机卡,但两张卡槽其实是连在一起的,需要同时取下来。

因为取下了卡,再插上去,就上不了网络,但有些物联卡是可以取卡的,只不过取下来之后再插上去,需要重新绑定一次设备,就可以正常使用了。本身就处于物联设备的话(卡片能识别),是可以正常插拔的,比如说家里的儿童电话手表,信号不好以为是没插好卡,取下来后再重新插上还是能正常使用的。

如果本身就是物联设备,那正常使用就可以,如果是将物联卡放手机上当作流量卡,那么在购买这种卡之前,需要先咨询好,能不能机卡分离,对于不能机卡分离的物联卡来说,最好就不要去取卡了,要不然重新插拔可能就无法使用了。

亲,换完手机或者卡槽需要后台重绑的,现在把卡放到你要使用的设备上,放卡一,放好了,告诉我,这边帮你重绑一下,一个月只能重绑一次。

这是我换设备的流程!

因为物联卡不是给手机用的,它是给我们身边的终端使用!

比如共享单车!膜拜 小蓝单车 0f0 等……

又比如我们 汽车 上的gps定位!它的初衷是终端设备。

物联卡是没有卡号的,使用必须要绑定卡上的序列号!而且必须放到手机卡槽一里边,手机用的话不符合它的数据传输!一旦绑定这个设备就不能随意跟换!所以换设备还需要物联卡后台替你更换设备才能用,一个月只可以跟换两次!

物联卡本身和普通的电话卡没有区别,都是SIM卡体,只不过套餐本身做了功能限定。

不建议随意插拔,其实更多是跟2G/4G模块本身有关系:

1、模块里面有为业务专门编写的固件,插拔物联卡会导致业务过程中断,如果程序员没做或漏做容错处理,会对业务数据产生影响,也可能导致模块需要重启后才能正常运行。

2、模块使用的SIM卡槽,在多次插拔后容易损坏。

3、SIM卡是分插入方向的,如果方向不对,会导致联网失败,普通用户不见得能搞对。

4、物联网设备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一旦插拔物联卡,只会把故障情况复杂化,让远程维护的技术更难以判断故障原因。

5、插拔过程不注意导电、静电的防护,会导致2G/4G模块短路烧毁,我就碰到过同事直接把模块电路板放在机柜金属外壳上导致烧毁的情况。

总结一下:其实不是不能,只是技术为了更好地处理工作,不让插拔。

物联卡为什么不能随意插拔?

如果你现在正在使用移动物联卡片,并且是在智能手机上应用,个人建议你不要随意的插拔或者更换不同的插槽,可能会出现的结果就是被移动运营商锁卡锁机卡片直接从4G网络变为两g网络,并且不能再进行上网体验

网上或者是微信群里面大多数卖的,通过移动卡片背面的ID号码进行激活的卡片,基本很多是没有通过真正的实名认证,再加上月初或者是月末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充值卡片的网络,不能得到保证,会出现网络延迟,甚至是网速被限制为100到200 KB左右基本网页打开都费劲,就更别谈,用来进行观看短视频之类

并且现在大多数的移动物联卡片要在智能手机上使用,要重新设置网络模式,不然无法正常使用

假设是应用于iPad,或者是4G无线路由器以及其他非智能手机设备,任意插拔使用都不会出现物联卡在使用的过程中被锁卡的情况出现

自互联网出现伊始, 社会 就在互联网络作用下开始交织一张连接万物的大网,从仅仅维持人与人之间数据连接、资源共享的局面到如今的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多重交互式连接,物联网功不可没,处于物联网连接万物核心枢纽的物联网卡自然也是 社会 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如今 社会 上大量引用的物联网卡物理产品形态主要有贴片式物联网卡与插拔式物联网卡,它们除了都能赋予硬件设备网络连接功能外,在网络连接特性、环境适应性、材质耐用性以及价格成本方面都有较大区别。

贴片式物联网卡与插拔式物联网卡的区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457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