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覆盖哪些省份

国家电网覆盖哪些省份,第1张

国家电网覆盖了26个省份,分别是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四川省、重庆市、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新疆、西藏。

2010年以来,国家电网规模增长近一倍,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的需求。2017年,公司经营区全社会用电量50万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83亿千瓦,装机138亿千瓦。

扩展资料:

国家电网主要职责:构建能源互联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公司使命内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构建以电为中心,以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为基础平台;

深度融合先进能源技术、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多能互补、智能互动、泛在互联的智慧能源网络,助力低碳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贵州理工学院下属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有哪些专业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是由原电气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设有电学基础、计算机基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等6个教学单位;拥有“电力大数据”省级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拥有新能源与微网技术应用、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电力系统仿真、继电保护、DSP、微机原理、网络工程、物联网、移动通信等十多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40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价值近2000万元,为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培育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079人,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精湛的专业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3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4人,博士18人,硕士33人,拥有学校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学科方向带头人2人,校首届教学名师1名。
学院秉承贵州理工学院“高起点、开放式”的办学理念,围绕“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电气与网络工程领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强电、弱电并重,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网络通讯等教学内容体系,在电力系统运行、电力设备开发、电力电子应用、网络通讯工程等诸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学院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建立由学生团队自主管理的电子(Electronic)、能源(Energy)、工程(Engineering)“3E”创客空间;与2014年中国-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二等奖获得团队贵州蜂能科技公司合作,打造学生开展创新、创业交流的蜂巢众创园平台。与国家能源局贵州能源监管办合作开展国家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考试培训工作,为毕业就业打好工作基础。每年举办“创意、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老师科研项目和各种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学院学生多人次在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中获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磁场、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DSP原理及应用、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网公司、电力设计院、送变电工程公司等企业和相关设计院所工作。
学 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有较深厚的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精神,能在自动化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运动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及仪表、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工厂供电、计算机控制技术。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械、电力、电子、冶金、化工、烟草、军工等企业、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从事自动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与开发、调试与维护、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 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610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