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华为手机不再依赖安卓系统,世界科技公司格局会怎么样?

等华为手机不再依赖安卓系统,世界科技公司格局会怎么样?,第1张

1、国外是重度依赖Google的GMS。目前世界人口将近78亿,而中国占1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807%;

2、虽然三星在国内被干趴下了,但在国外三星的销量还是高于华为

3、华为要有所突破还是要冲刺海外市场,基于欧美国家对我们政治上的激进,海外市场会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

GMS是一套谷歌旗下的应用程序和基于云的软件服务,它是谷歌重要的收入来源渠道,当用户使用谷歌服务的时候,谷歌可以把广告嵌入各种谷歌服务中。问题的关键在于,GMS并不是安卓的开源项目,只有当安卓智能手机制造商,获得了Google的许可之后,才能合法的在安卓设备上安装GMS。

国内和国外的语言有别,形成了很好的软件和互联网自我生态,国内华为不会受到影响。但缺少GMS,会对华为手机的海外市场推广带来致命的影响。国外对谷歌系的Google Search、Gmail、Google maps、YouTube、Google Play等一些列的谷歌“全家桶”是重度依赖的,让其他国家再去开发这些软件,很难。

一个大型企业要持续良好的运作下去,注定是要开疆扩土。

2019年12月,据印度《经济时报》透露,华为正和印度排名前150的App开发商进行商谈,邀请对方进驻HMS,并提供每人至多17万美元的补贴。为了开发HMS,华为还准备了10亿美金全球基金。英国和爱尔兰也投入了2000万英镑以鼓励开发者将应用程序整合进HMS生态系统

华为开启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是可期待的。

三星手机和华为手机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之处,都在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大量的广告费用宣传。曾经的三星在中国市场是霸主一般的存在,现在在国内市场却不行的,归根结底还是国产手机的全面进步,三星水土不服了。

但是,三星在全球的份额依然还是第一,这得益于三星的持续性积累,尤其是在硬件供应上比别的厂家更有优势。

三星、华为势均力敌,三星会是华为在海外市场的劲敌。如果华为想要在这样的格局下突破,一定是要联合可以联合的国内盟友,比如,小米在欧洲的销量也非常不错,OPPO、Vivo、One plus在其他国家销售也还不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特别是科学技术领域。但是和欧美国家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比如光刻机、芯片等等。自俄罗斯解体后,我们完完全全就是针尖、麦芒上的尖尖,欧美国家是害怕的。

这次冠状病毒疫情其实告诉了全世界,中国是一个和平求发展的国家,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这个大国。这或许会是华为拓展海外市场的一个突破口。

既然华为手机不再依赖于安卓系统,那就意味着华为自己的鸿蒙 *** 作系统就已经完全取得了成功。很显然, 从移动 *** 作系统来说,华为鸿蒙将和苹果iOS、谷歌安卓一起,形成三强鼎立局面 。

华为自己的鸿蒙系统成熟以后,其手机及各种终端设备、物联网设备都将连接在一起,具有强大的互通能力。而鸿蒙系统也将成为未来主流物联网 *** 作系统之一,将会广泛应用于华为系统之外的设备。如果谷歌的下一代物联网 *** 作系统Fuchsia(研发中,但落后于鸿蒙)能取得成功,也将是万物互联时代的另一个 *** 作系统玩家。

目前还看不到其它在研的物联网 *** 作系统。 未来 社会 将是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所以鸿蒙成功将会深刻影响未来世界 科技 公司的格局。可以说鸿蒙将会把华为拉到这个时代的中心,同样也会让世界上其它 科技 公司必须考虑到并更加重视与华为的合作。

要明确一点的是华为手机不可能脱离安卓系统。 不知题主说的是不是软件生态系统 ,而且现在已经不可能自建手机系统,安卓是一款开源 *** 作系统,不受其他国家的控制,华为完全有免费使用的能力。

有很多人误认为鸿蒙是手机系统,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鸿蒙只是一个平台,将软件通过华为自研的方舟编译器进行重新编译,完成后导入到华为的智能终端里,相当于给软件做了一次“洗脑”从而使整个软件适配华为一系列的黑 科技 *** 作,如华为智慧屏就是搭载的鸿蒙系统,可以实现很多华为自研的新技术。HMS是华为在海外版推出的一款替代谷歌服务的软件平台,其实也是不得已,谷歌将华为的软件生态封锁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部再好的手机没有软件生态支持就是砖头。

华为既然不用安卓,肯定会研发自己的 *** 作系统,以华为的实力超越安卓和苹果位居第一肯定不是问题,现在的国际手机市场也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华为的老本行是通讯,在手机信号方面肯定比其他厂商都要强,芯片更不用说了,恐怕得甩苹果和高通半条街,华为的优势就是舍得投入资金搞研发,所以技术方面肯定是领先其他所有厂商的。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假设,或许二十年前华为开始研发手机系统,没准到今天真的能够成功。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一个安卓系统有上千万行的代码,并不是普通码农能够触碰的,必须是精英中的精英才行。当下,自建手机系统已完全不可能,换个角度想,安卓系统本身就是开源的,为什么不用现成的而非要自研呢?那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又有什么区别。

三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安卓系统本质上手机基础层面的 *** 作系统,因为其基于Linux系统,所以它继承了Linux的来源属性,因此安卓系统其实是开源的,没有禁用一说。所以华为想用就用,不想用可以不用,现在之所以华为摆脱不了安卓系统,是因为安卓系统比较成熟,被大家所认可,另外自己也没有拿的出手的强力竞争者来替代,所以还将继续使用安卓,不过鸿蒙系统一直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值得期待一下。

华为立足于世,最大的倚仗并不是手机业务,而是起通信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各个领域的专利,比如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之所以围堵华为,并不是因为华为手机卖的好,而是因为华为在5G领域的巨大优势,以及在芯片研发领域的技术储备。

所以安卓系统对华为的影响有限,华为如果崛起也跟安卓系统关系不太大。

不论华为依赖不依赖安卓系统,甚至其他公司以后会不会也摆脱安卓系统,中国在关键领域,比如芯片,5G,人工智能等等关键领域都将会把国产化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我们在之前已经在导航系统,芯片领域吃了大亏,所以这次其实也是一个契机,关键领域的技术不掌握,就好像脖子被卡在别人的手里,终究是不安全的。

总之,安卓系统的作用没那么大,世界 科技 公司将因为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而改变格局。

华为不再依赖安卓系统的时候就是华为HMS软件生态已经建立,鸿蒙系统开始担当大任的时候了。到时候将会是以下几种格局:

第一步是安卓、ios和鸿蒙三分天下。鸿蒙系统在建立软件生态后将会是最先进的系统,因为研发时间晚,可以摆脱和改进安卓系统的一些固有缺陷,在使用体验上有明显提升,但安卓系统毕竟市场占有率高,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将是安卓、ios和鸿蒙三个系统并存的局面。

第二步是ios和鸿蒙评分天下。鸿蒙系统是开放式系统,开放才能共赢,鸿蒙最终是要独立于华为之外的。鸿蒙天生的分布式微内核优势在软件生态建立后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安卓用户将逐步向鸿蒙转移,同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选择使用鸿蒙系统,届时落后系统的淘汰是必然的,谷歌也意识到此问题,也在研发微内核Fuchsia OS。

第三步是ios将打破封闭,逐步开放,和鸿蒙系统竞争分天下。开发才能发展,苹果ios目前封闭式的软件生态只适用于当下安卓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长远发展还是要走向开放。届时将和鸿蒙形成竞争关系。

一家独大并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结果,有竞争才有创新!

这个问题提的很大胆,我估计连任老都不敢这样想,也不会这样想。但是既然这样假设了,我们也不妨讨论一下。

首先,如果华为手机不再依赖安卓系统,那么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华为鸿蒙系统是个开放性系统,开放给所有手机厂商。并且鸿蒙系统已经获得了市场认可,并拥有等同于或者接近于安卓生态应用软件规模的手机应用,与此同时,HMS这类基础的系统服务也能够覆盖到谷歌覆盖的区域。

第二,华为鸿蒙系统是个封闭性系统,仅提供自家产品使用,类似于苹果。这个时候鸿蒙系统跟华为硬件的结合必然要很完美,竞争对手也从谷歌变成了苹果,不管竞争结果如何,但从本质上来讲,华为手机也不再依赖安卓系统。

所以,世界 科技 格局的变化,也要分两种情况来说。

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先统计一下华为的实力。华为目前在通信设备领域是全球第一,在消费电子业务上位居全球前三,在手机芯片涉及领域位于全球前五(保守估计)。而如果华为手机不依赖安卓,那么就是鸿蒙OS站住了脚跟,在手机 *** 作系统领域进入全球前三。并且鸿蒙OS严格来说是物联网 *** 作系统,它可以随着设备的不同切换不同的界面,它属于一个应用场景更加广泛的 *** 作系统。

综合来说,就是华为不仅在通信领域上游居首,同时在通信领域下游的消费电子行业里也位于头部位置,并且华为还是软硬件通吃。

可以这么说,如果真像题主这样假设,未来的华为类似于现在“三星电子+爱立信+高通+谷歌”,届时的 科技 结局就是,华为成为全球 科技 企业中的一哥,谷歌很可能被逼着去研发物联网系统,而系统的加成,会让华为在产品上更得心应手。

大家很容易忽略一点,谷歌是由系统切入硬件,但硬件并未跟安卓系统手机厂商构成实质性竞争;苹果虽然系统和硬件都做,但苹果系统是封闭式的,它未曾想过在两个赛道同时取胜。而华为,就是在手机产品和系统两个方面都有野心。虽然说后者被逼的成分更多。

如果华为实现了自己的期望,那么对于中国 科技 产业来说,也意味着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提升,毕竟顶尖的产品必然得益于优质的供应链。

只是中国其他手机厂商的日子不会很好过,除非华为这个时候将麒麟芯片也开放给其他厂商,将产品设计的壁垒给拿掉,让国产手机厂商与华为手机在产品设计环节大致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总之这种情况下,世界 科技 格局会发生巨大改变,中国 科技 力量会获得较大的提升。

这样的话,华为手机走的其实就是苹果的路线,它的竞争对手不会像上边那样多,这时候大概仅剩下苹果一家公司,但华为可能就要艰难得多。

至今为止,苹果依然是智能手机领域产品溢价最高的公司,没有之一。往往我们无法将iOS和iPhone区分开来,不像安卓和安卓手机那样界限分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者分别代表着软硬件,而合在一起才构成苹果产品。也就是说苹果的产品就是服务,服务就是产品,这跟安卓的发展路线完全不同。

如果鸿蒙OS也做成类似iOS这样,首先就要改变做手机的思路,硬件设备的设计和配置都要考虑软件所提供的服务,而系统的设计与软件生态,则要考虑硬件性能功耗等表现,这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更涉及到对产品服务的理解。

而在我看来,苹果之所以无法被复制,就在于这种对于产品服务的理解无人能及。

华为恐怕也不行。

那么华为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呢?华为手机跟鸿蒙OS如果产品力出众的话,会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形成一个小规模的低端产品市场,最后很可能会因为用户量的持续萎缩而消失。

对于世界 科技 格局的改变来说,华为也无法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当下华为走苹果的路会更容易一点,却非要去走谷歌的路子?答案就是为了长远利益。

谷歌的路子是很难走,但对于华为和合作伙伴来说,这条路至少不是断头路。

需要指出的是,华为需要平衡各方的利益,因为既做鸿蒙OS,又做终端电子产品,这就像是既当裁判,又下场参赛,对于其他运动员(如小米、OPPO等)不太公平。这是需要华为在做大之前所在做的取舍和决策,要不然,除了华为未必有手机厂商愿意用它。

以上。

当华为手机不再依赖安卓系统时,手机行业将变成三足鼎立,即:苹果,安卓,华为。华为的鸿蒙系统现在还不能与前两者进行比拼,有待完善,特别是生态的建立非一朝一夕能搞好,需要一定的时间,指日可待了。现在安卓并未真正的把华为拒之门外,暂时不会换上自己的系统。当安卓禁止华为使用安卓系统时,随时都可以换上自己鸿蒙系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包括国内的手机厂商,大家都意识到自主产权的重要性,都在努力研发。中兴事件惊醒了国内的手机厂商,大家都在努力的奋斗,争取做到不受外国的核心部件卡死,而要交高昂的专利费。

华为手机如果不依赖安卓系统,而IOS系统闭源,属于苹果手机独有,那么华为手机用什么系统呢?

或许大家会说华为手机使用自研的鸿蒙系统。

首先,对于华为鸿蒙系统进展如何,外界无从得知,迄今为止也没有任何一款搭载真正鸿蒙系统的电子产品面世,即使是在华为鸿蒙系统发布会上,也没有对鸿蒙系统有任何展示,除了吹嘘一些概念,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因此被外界评价为“哄蒙系统”、“PPT系统”!

即使目前鸿蒙系统研发成功,华为手机也不会轻易使用。日前,任正非表示华为 *** 作系统要想超过安卓苹果系统,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不会超过300年!

当然,任正非的这句话属于谦虚委婉的说法,也就是说可能目前鸿蒙系统还没有研发成功,或者说不存在。即便是华为 *** 作系统研发成功,那么对于系统生态这个大难题怎么面对?目前安卓应用超过300万个,而华为 *** 作系统刚刚起步,这个怎么去与安卓系统竞争呢?况且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流畅性、安全性方面能得到保障吗?另外,大众早已习惯了安卓生态,假使一个新的同类型产品出来,能否让大家改变习惯去做华为 *** 作系统的小白鼠,大家会平白无故答应吗?说白了,都是商业行为,没有利益趋使要想成功难如登天!

再者, 安卓系统属于开源系统的,底层是基于Linux,这些都是免费开放给大家使用的,也就是说华为手机如果坚持用安卓系统,是没有人会禁止的! 只不过谷歌在安卓系统里面新加的东西、对系统进行完善的东西,华为没办法使用。举个例子,目前安卓最新版本为Android 10,那么如果现在谷歌下禁令以后,华为手机永远只能采用Android 10,并且谷歌还可能把自己加入的一些应用拿掉,结果就是影响手机系统体验!

如果华为鸿蒙系统成功,华为手机也搭载鸿蒙系统,那么世界上将会出现苹果、安卓、鸿蒙三足鼎立,当然由于鸿蒙系统本身是基于微内核并且开源系统,如果鸿蒙系统能够成功,那么也基本预示着安卓系统衰败,但是大家要知道谷歌几年前就开始基于微内核在研发新的 *** 作系统,也就是说谷歌不仅在系统技术方面遥遥领先华为,并且早于华为开始基于微内核的系统研发,所以谁胜谁负,都属于未知之数,并且无疑谷歌成功极率比华为高出太多!

另外, 华为的成功之处,或者说让国际忌惮的地方并不在于系统或者说手机终端,虽然华为手机贡献了超过50%的年营收,而是因为华为在通信领域的话语权,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专利数量、市场份额,特别是5G领域,都是数一数二的。

由于5G通信属于基础领域,只要在基础领域具有话语权,那么就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铸起一个万里长城,提升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如果真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世界 科技 格局将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倒不是华为自己 *** 作系统打败安卓,而是从精神层面(旗帜)鼓舞国内外非美国 科技 公司从基础源头对美 科技 公司进行斗争:

1当今世界高 科技 公司,美国公司一般是作为制定标准的存在,获取高额利润,其他国企业只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食;

2说到手机行业,我们知道,现在手机目前二大系统IOS,安卓都是美国公司控制,唯一区别就是IOS不开源,而安卓开源;如果华为能够成功,那么手机行业将出现颠覆性变化,作为高 科技 打破美国垄断巨额利润的成功例子将激励全世界其它国家公司进行此方面反抗,王侯将相宁有种呼,有可能美国高 科技 神话将就此落幕,高 科技 行业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大家好,我是海鸟看世界,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按题意,有两种可能, 1、华为成功了,鸿蒙系统上位; 2、华为因为没有安卓,逐步衰落(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按照第一种假设进行讨论, 鸿蒙系统成功了,那么世界 科技 公司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诞生很多伟大的公司,但是也会有一些公司衰败。 具体分析如下。

1、华为的系统叫“鸿蒙”, 鸿蒙系统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 *** 作系统,并不是对标iOS和安卓。 它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 汽车 、穿戴设备,统一成了一个 *** 作系统。由此可以看到鸿蒙对IOS也好,安卓也好,属于降维打击。如果鸿蒙系统成功了,那么农业、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以及面向数字世界的智能产业将会依托鸿蒙系统形成一个巨大的生态网络,不管哪个领域都会产生体量超大的 科技 公司。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它将使用AI技术实现对设备、数据和应用的连接,从而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AIoT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成本开销。此外,AIoT还能够帮助企业针对不断变化的需要快速作出决定和行动。

随着各种预热的到来,华为的自主研发 *** 作系统终于要面向消费者用户提供服务。在五月二十四日更是将网络平台的EMUI账号名称更改为了HarmonyOS。在如今智能时代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华为正式把鸿蒙推向了 历史 舞台,而这也是华为推出的“1+8+N”全场景布局的系统支持,你对此有哪些期待?



在今年的四月底鸿蒙OS开发者公测版就已经开始上线,所以已经有了很多使用体验,原本的神秘面纱也已经逐渐展开。鸿蒙面对消费者来说它有着不变的地方和改变的地方,不变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当下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而变化则是为了突出自身特色。



不变之处

1、在系统的交互逻辑以及UI设计上和当下华为用户的emui 11并没有太大的出入,在上手体验上有着同样的简洁性和稳定性。

2、并不需要担心,安卓应用无法使用的情况可以完美地兼容原有的安卓APP,在应用市场的下载过程中,所使用的APP版本也都均为安卓版本。



在原因上,第一为了照顾目前拥有的用户群体的使用习惯节约了换机成本。第二,不同于iOS以及安卓系统开创性,鸿蒙应用生态还尚未建立起来,如果封闭性的设计无法使用安卓APP的话,在生态的发展过程中会造成很大的流量成本影响。



改变之处

1、在通知栏方面下滑板块的设计会有不同的展示,比较符合当下统一设计潮流,但是这并不是根源性的改变。

2、鸿蒙版APP软件体积相对较小在安装包上有着很大的差距。另外去除了大部分的广告,并且让页面设计更为的流畅动画效果十分出色。



其实在更深层次的改变上是我们无法看到的,鸿蒙OS是打开物联网全场景的一把钥匙。这样基于微内核面对生活、运动、办公、开车等等多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根据你的需要来进行不同的架构部署。三层架构分别是内核基础服务和程序架构,一个系统可以适配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 汽车 和可穿戴设备的多终端设备进行连接。



在现有的在现有的emui系统中,我们就体验到了华为的多屏协同功能,以及现在已经是用的华为HiCar和手机的过度上感受到了分布式 *** 作系统的便利。而在之后的过程中,也会融入到 健康 生活运动,智慧驾驶等多个方面,一碰即传一个摄像头可以展示多个设备的内容等等。



而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在运动 健康 方面,华为所做出的努力,随着华为智能手表的不断推陈出新再加上鸿蒙OS的助力。在之后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智慧屏乃至 汽车 的中控屏幕上都能够实时地了解到自己的运动 健康 。



但是了解了很多鸿蒙OS公测版的具体使用感之后看到了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安卓套皮,虽然兼容了安卓APP,那么就等同于两者大体相同吗?



安卓 *** 作系统与鸿蒙 *** 作系统都是基于Linux进行开发的,但是二者所采用的架构却是不同的,译者是手机终端 *** 作系统的开创者之而鸿蒙OS则是作为物联网的打开的钥匙他们的定位以及驱动型都是具有差异感的。 安卓系统采用的是Linux宏内核设计,鸿蒙系统则是采用的微内核设计。



二者的主要差别,其一是功能性和模块的权限设计上,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区分上。在这其中看到了华为新研发的方舟编译器,可以保证模块的出错率降低,鸿蒙系统加上编译器可以取代虚拟机来进行底层的通信功能。



而这样的微内核设计,也正好是适应了分布式的场景设计,而同样谷歌也正在开发基于微内核的分布式系统,但鸿蒙无疑是先行者,他的上限有多高?也需要我们在之后的使用中来进行体验。


伴随着5G,物联网就要来了,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对各方面都产生了新的要求。可以说物联网最大的变化就是联网的设备数量级地增多,互联网的节点以百亿计算,那么,物联网的连接数量将达到万亿级别,同时,上网的用户也在发生本质的改变,互联网时代是人在上网,当互联网发展到物联网阶段,上网的用户不仅仅是人,更多的是设备。
互联网时代的终端多数是富设备,有高速cpu、大内存、触摸屏幕、存储器、摄像头、音频模块等等,而在物联网中,更多的是贫设备,相对于手机和PC,这些设备不是却这个就是缺那个,就算什么都有,配置也非常低。用户的要求就是平台的需求,用户间的差距巨大、类别繁多是物联网面对的主要问题。这时,对于新的生态系统的核心 *** 作系统就需要体积小、能耗低、速度快、延时小,特别是对延时的要求极高,需要达到毫秒级,毕竟人可以忍着沮丧的心情等待,设备没有感情只有规则,它们可不会等待,如果延时过大,物联网将变得毫无意义。不仅如此,对于类别复杂的设备,还需要有互助机制,利用富设备的资源帮助贫设备,以完成任务。

互联网升级为物联网必然在近几年完成,所有一切相关要素都将发生适应性变化,现在看来,在美国打压华为的背景下,这种进程被人为地加速了。

2007年,苹果正式发布iPhone,2008年,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Android手机问世,此后的10余年时间,虽然不断地有公司挑战android的地位,但均无建树,可以说移动互联网 *** 作系统的天下就是苹果和谷歌。

而随着谷歌Fuchsia和华为鸿蒙(Harmony)的推出,沉寂了10余年的 *** 作系统领域烽烟再起,即将开始战国时代。

由于设备类型复杂,未来的 *** 作系统应该有别于现有linux的宏内核,改用微内核,这成为未来 *** 作系统的开发方向。从公开的信息得知,目前谷歌的Fuchsia、华为的Harmony都是微内核,苹果也采用了一部分微内核。至于IBM近期收购的红帽linux应该没有变化,依然采用宏内核。微软的windows系列没有赶上移动互联网,在物联网时代似乎也没用看到有大的动作。

如果苹果依然维持封闭的状态,那么在开源 *** 作系统展开竞争的只有华为和谷歌两家。

Fuchsia不同于安卓使用的Linux内核,采用比较新的Zircon的内核,与当下Android相比,无论是存储器还是内存之类的硬件要求都大幅降低,可以看出这是一款面向物联网的家用电器用的系统。

而鸿蒙 *** 作系统具有四大技术特性:1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2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3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4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目前看来,华为的鸿蒙 *** 作系统更胜一筹,但毕竟姜还是老的辣,浸 *** 作系统数年的老江湖谷歌也不是吃素的,如此一来,在 *** 作系统领域必将展开厮杀,结局很严重,关乎两个公司的生死存亡,毕竟对于 *** 作系统,两个开源平台显得多余,将额外消耗不必要的全球化资源。

从产业链来看,华为的通讯公司背景有利于新生态的建立,并且鸿蒙 *** 作系统的一些新特性也属于世界首创,在背水一战的状态下,华为极有可能置于死地而后生,任正非几天前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以前们就是想赚点小钱,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战胜美国”,而 *** 作系统正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1、中标麒麟 *** 作系统:中标麒麟Linux桌面软件是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发布的面向桌面应用的 *** 作系统产品。中标麒麟开发了与windows *** 作系统非常接近的图形化桌面。习惯使用windows *** 作系统的用户,只需做简单的适应性学习即可在该图形化桌面下完成软件安装、文档编辑、浏览网页、播放视频音频等 *** 作。
优点:为windows用户迁移到该 *** 作系统提供了方便,使用户能够迅速掌握新系统,可节省大量人员培训成本。
缺点:与其他软件兼容性差,响应速度慢。与服务器兼容欠佳,系统运行时,高级别进程在执行低级别文件后会降低级别,而低完整级进程不可能通过执行文件提升自己的权限。
2、银河麒麟 *** 作系统:银河麒麟(Kylin)是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开源服务器 *** 作系统。此 *** 作系统是863计划重大攻关科研项目,目标是打破国外 *** 作系统的垄断,研发一套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 *** 作系统。
优点:银河麒麟 *** 作系统具有性能领先、生态丰富、体验提升、云端赋能、融入移动、内生安全等优点。
缺点:在其稳定性、性能和标准化这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3、云针 *** 作系统(CloudNeedle OS):分为服务器 *** 作系统、桌面 *** 作系统、移动 *** 作系统、物联网 *** 作系统四个版本,该 *** 作系统适用于各种智能终端,是一款能够把各大 *** 作系统的软硬件生态完全兼容和直容的新型革新纯国产无国界 *** 作系统。其研发公司云针科技系列产品主要包括以云针 *** 作系统为核心的软件产品,与合作开发生产嵌入该 *** 作系统的服务器、消费终端(电脑、电视、平板、手机、智慧盒)、物联网终端等硬件产品,及虚拟化应用服务,可见生态集群极其丰富。
优点:一个内核就将服务器终端到消费终端、物联网终端全面打通的全新 *** 作系统;从办公到娱乐,同时兼容直容安卓应用和windows应用,独具特色的丰富应用生态,相应速度更快,更安全可靠,并革新了美国软件生态的下载、卸载、安装等复杂的 *** 作过程,更加高效,便捷。同时,完全直容和兼容目前国际国内市场上大部分算力终端设备(含芯片)及软件,完美打通“云-边-端”,真正实现了生态、生活、生产算力的全方位归集与精准调度运营。
缺点:由于是初上市的全新纯国产无国界 *** 作系统,还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需进一步打进消费者市场,让更多人发现。
4、深度Linux(Deepin)Deepin:原名Linux Deepin,于2014年4月更名为Deepin,常被称为“深度 Linux”,是一个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美观易用,安全可靠的Linux 发行版。它不仅仅对最优秀的开源产品进行集成和配置,还开发了基于 HTML5 技术的全新桌面环境、系统设置中心、以及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软件中心等一系列面向日常使用的应用软件。
优点:Deepin 简单易用,桌面美观,能够很好的代替Windows系统进行工作与娱乐,深受用户好评。
缺点:性能优化不足,软件难兼容,应用生态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仍旧需要不断完善。
5、UOS统一 *** 作系统:统一 *** 作系统筹备组是由多家国内 *** 作系统核心企业自愿发起,成员包括中兴新支点、中国电子集团(CEC)、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诚迈科技。2019年7月,筹备组联合技术研发团队正式成立,并在广州、武汉、南京、北京等地组织了数百人的研发团队开始研发工作。
优点:UOS采用开源共创社区研发模式,鼓励上下游产业链厂商和技术人员参与研发工作贡献代码,共同打造符合行业用户需求的安全、易用、稳定的 *** 作系统产品。今年内将发布UOS的第一个版本,实现不同的CPU平台上统一发布渠道,统一应用商店、统一交互体验、统一内核版本、统一文档和开发接口。
缺点: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缺点也很明显,缺少日常软件、游戏的生态环境极大地阻碍了系统在消费市场的发展。
6、华为鸿蒙系统(HarmonyOS):鸿蒙OS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微内核、耗时10年、4000多名研发人员投入开发、面向5G物联网、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鸿蒙的英文名是HarmonyOS,意为和谐。 基于AOSP的一款 *** 作系统,华为基于安卓生态开发的应用能够平稳迁移到鸿蒙OS上做好衔接——将相关系统及应用迁移到鸿蒙OS上,差不多两天就可以完成迁移及部署。
优点:这个新的 *** 作系统将打通手机、电脑、平板、电视,并且该系统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能兼容全部安卓应用的所有Web应用。若安卓应用重新编译,在鸿蒙OS上,运行性能提升超过60%。鸿蒙OS架构中的内核会把之前的Linux内核、鸿蒙OS微内核与LiteOS合并为一个鸿蒙OS微内核。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联系在一起。同时由于鸿蒙系统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缺点:虽然鸿蒙系统可以兼容安卓应用,基于AOSP,但不是真正完全适配的软件,使用起来总是有些不稳定,其系统框架下的APP应用数量太少,局限性强,使其饱受诟病,鸿蒙OS基于Android系统的常用应用,也同时受谷歌的框架服务GMS制约,出国使用不了,导致核心技术始终受制于人的局面。

HarmonyOS(鸿蒙系统)更安全,苹果系统经历事件检验和公司以及国家信用大量事实来看均不是安全的系统,只是和大部分系统一样没有病毒而已,没有病毒并不代表没有木马后门,只是没有影响你使用的病毒,但有窃取隐私和数据的后门以及无时无刻的收集资料!
1、初识鸿蒙,混沌中生
鸿蒙是谁?从哪里来?要干什么?
2019年8月9日,华为在开发者大会HDC2019上正式发布了鸿蒙 *** 作系统,该系统率先部署在智慧屏、车载终端、穿戴等智能终端上,同时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也开始使用开源的鸿蒙OS。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介绍鸿蒙OS开发初衷时表示:“随着全场景智慧时代的到来,华为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 *** 作系统的跨平台能力,包括支持全场景、跨多设备和平台的能力以及应对低时延、高安全性挑战的能力,因此逐渐形成了鸿蒙OS的雏形,可以说鸿蒙OS的出发点和Android、iOS都不一样,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全场景流畅体验、架构级可信安全、跨终端无缝协同以及一次开发多终端部署的要求,鸿蒙应未来而生。”
不得不佩服华为远见卓识的发展战略以及自力更生的顽强斗志,就在最近,华为又推出HMS
Core(华为移动服务,Huawei Mobile Services),以及App Gallery
(主要面向海外华为手机用户的应用商店)。足以说明,华为已经正式把自主研发的产品应用生态放到台面上,和谷歌、苹果硬刚了。这个生态究竟能否稳固壮大,继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呢?我们拭目以待。
下面,咱们回到今天的主角鸿蒙OS,来欣赏一下它的鸿鹄之志(开辟天地的壮志)吧!
(来源及版权所有:鸿蒙学堂)
2、鸿蒙OS凭什么与谷歌的Android、苹果的iOS竞争?
当前,用于智能手机的 *** 作系统天下两分,一哥是安卓,二哥是苹果,近乎达到垄断的地步。那么,初出茅庐的鸿蒙OS可以撼动两寡头的地位进而在市场上分一杯羹吗?我们且看鸿蒙OS的四大技术特性,孰优孰劣,自有分晓。
(1)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鸿蒙OS的“分布式OS架构”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通过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和虚拟外设四大能力,将相应分布式应用的底层技术实现难度对应用开发者屏蔽,使开发者能够聚焦自身业务逻辑,像开发同一终端一样开发跨终端分布式应用,也使最终消费者享受到强大的跨终端业务协同能力为各使用场景带来的无缝体验。
(2)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鸿蒙

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鸿蒙微内核结构小巧的特性使IPC(进程间通信)性能大大提高,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3) 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鸿蒙OS采用全新的微内核设计,拥有更强的安全特性和低时延等特点。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态尽可能多地实现系统服务,同时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微内核只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比如多进程调度和多进程通信等。
鸿蒙OS将微内核技术应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形式化方法是利用数学方法,从源头验证系统正确,无漏洞的有效手段。传统验证方法如功能验证,模拟攻击等只能在选择的有限场景进行验证,而形式化方法可通过数据模型验证所有软件运行路径。

鸿蒙OS首次将形式化方法用于终端TEE,显著提升安全等级。同时由于鸿蒙OS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4)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鸿蒙OS凭借多终端开发IDE,多语言统一编译,分布式架构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预览的可视化编程,从而使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跨设备之间实现共享生态。华为方舟编译器是首个取代Android虚拟机模式的静态编译器,可供开发者在开发环境中一次性将高级语言编译为机器码。此外,方舟编译器未来将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可大幅提高开发效率。
3、鸿蒙OS问题集锦
(1)鸿蒙OS的项目背景
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已经影响和渗透到许多科技行业和传统行业,智能化是必然的趋势。机器智能化是必然的,但是机器种类众多,若需要智能互联,就要求 *** 作系统能适应多种设备多种终端。这意味着, *** 作系统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以适用不同种类的机器,并保持分布式的互联互通。为迎接和拥抱AI全场景时代和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华为特别定义出下一代的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 *** 作系统——鸿蒙OS。 华为的初衷是,自立自强,开放合作,并努力做到核心技术上不受制于人不局限于人,这也是让华为更加领先的原因之一。
(2)什么是全场景?
根据鸿蒙OS架构设计,系统可运行在智慧大屏、穿戴、车机、音响、手表、手机、PC等等各种各样设备。通过一套系统,一个OS实现模块化解耦,对应不同设备可以d性部署,不管硬件能力强还是硬件能力弱的,都可以一套 *** 作系统,可以统一在不同硬件平台上进行加载部署。同时应用强大灵活统一部署能力,我们一套OS能够运行在不同硬件能力上进行部署,适配丰富的万物互联时代IoT时代能力的 *** 作系统。
(3)什么是分布式架构?
目前,我们目前所有的主流OS架构都是集中式的,即你的手机OS和你家的智能电视的OS各自独立,除了共同享有后台的数据,本身没什么联系。打个比方,即使你在手机和智能电视上同时打开一个APP,现在的实现也是各自运行各自的,你手机的 *** 作不会影响到智能电视上APP的运行,除非是改了后台保存的数据。而华为的分布式OS,可以实现应用的协同处理。你在手机上的 *** 作,可以同时在智能电视的APP界面上得到体现,手机关闭APP,电视上的APP也关闭。这就是多终端的协同处理,鸿蒙OS可以把多个终端统一管理,联合来实现某项功能。
(4)为什么叫鸿蒙?
鸿蒙在中文里面可能有“开天辟地”的意思,最接近的英语单词就是Genesis,开天辟地的意思。由于用汉语拼音表达鸿蒙太难发音了,华为给取名Harmony,希望给世界带来更多和平、方便。
(5)鸿蒙OS的研发始于何时?
华为10年前就开始探索鸿蒙。现在投入的人力接近5000人,短期内要把整个系统完善,所以工作量非常大。
(6)鸿蒙OS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布架构、天生流畅、内核安全、生态共享四大特点。

鸿蒙OS在分布架构上,实现模块化解耦,对不同设备进行可d性部署。采用分布式软总线核心技术,将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和网络层等协议精简为一层,能提升有效载荷。还通过多方面提升IPC性能,在进程间通信效率提升5倍。
(7)鸿蒙OS可以用在智能手机上吗?
鸿蒙OS已经完全达到具备商用的程度,随时都可以出鸿蒙系统的手机,华为也做好了全面的准备。但华为还是希望继续使用全球共用开放的手机 *** 作系统和生态,换句话说,一个开放的安卓系统和生态依然是我们的首选。 鸿蒙未来在穿戴设备、车机、PC等都可以使用。
(8)什么是微内核,它有什么特点?
所谓微内核,当然是相对宏内核来说的。微内核是提供 *** 作系统核心功能的内核的精简版本,微内核仅仅提供基础的系统运行能力,以及为不同的程序/进程间提供一种消息的交互机制。而宏内核相当于一个是一个大主管,提供很全面的系统运行功能,例如时间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网络管理等等,安卓就是一种宏内核的OS。微内核的好处就是系统运行效率高,系统更加健壮,不容易出问题。微内核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进程间的消息交互的效率不高,如果有很多的消息同时交互,可能会有消息丢失、重传导致系统反应变慢。
宏内核不存在这个进程交互的消息通信问题,宏内核的系统功能常驻内核和内存,执行效率的确高一点。但是宏内核越来越多的功能会让系统越来越冗余,对系统硬件的要求很高,而且内部模块过于冗余,维护调试越来越难。
所以,宏内核的OS系统不适合一些轻量级的应用,如物联网。谷歌自己也在研究微内核的OS,为了万物互联,打造统一的OS,微内核的OS是必须的。但是华为的鸿蒙OS比谷歌的Funchsia走的更快了一些,因为鸿蒙在荣耀智慧屏马上要商用了。
(9)鸿蒙OS如何做到低延时高性能?
鸿蒙 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我们在前面说了,微内核的OS,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进程间的消息通信时,大量进程间消息一拥而上,导致大量消息被阻塞,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
鸿蒙OS的这个特性就是解决这个问题。鸿蒙OS内部把不同的进程消息确定优先级,采用专业的调度算法来合理调度进程间的通信消息,高优先级的应用优先保障,低优先级的应用排队处理。
这种机制就让微内核进程间的通信变的有序,不会出现大家一拥而上导致消息丢失的现象。其实这种基于优先级消息的调度机制在华为的高端通信设备,如路由器设备中早就使用,只是把这种机制用在了鸿蒙OS。
(10)为什么鸿蒙OS的安全性更高?
鸿蒙OS采用微内核设计,微内核本身的健壮性和安全性就比宏内核高很多。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因此不存在和系统功能的耦合性,让整个系统相对健壮。
宏内核集成了很多系统功能,功能越复杂,系统越复杂。虽然系统功能的通信效率有所提升,但是复杂的耦合性让系统的故障率也更高,这是宏内核OS的特点。
华为的鸿蒙OS基于微内核,因此可以让整个系统更加健壮,不会因为对系统功能的攻击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华为先进的验证测试算法,可以确保整个OS更加安全,在受到攻击的时候系统更加稳定。
(11)鸿蒙OS如何提高开发效率?
鸿蒙OS支持多终端的开发IDE,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也就是开发者可以一次性的生成在不同类型的终端中运行的APP。这个策略是和鸿蒙的跨多终端部署的策略紧密相关,如果相同的或不同的终端都需要重新编译适配,那么这个对开发人员典型是不友好的。
也就是如果开发者的应用,需要同时在手机、车载、物联网路由器使用,那么如果使用鸿蒙OS加上方舟编译器,只需要编译一次就可以,这样就可以实现多终端的部署和共享。
华为的方舟编译器可以为开发者在开发环境中将高级语言编译为系统底层的机器语言,机器语言的执行效率更高,同时也可以屏蔽不同的虚拟机的差异。
(12)鸿蒙是什么条件的开源 ?
鸿蒙开源是一个全面的开源。为了技术保密和核心的东西,在有一些地方分节奏开源,最终都会开源。

IoT Studio 是支持 LiteOS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工具,提供了代码编辑、编译、烧录 及调试等一站式开发体验,支持 C、C++、汇编等多种开发语言,让您快速,高效地进 行物联网开发。
IoT Studio 目前支持 Cortex-M0,Cortex-M4,Cortex-M7,Cortex-A7,ARM926EJ-S,RISC-V 等芯片架构。

IoT Studio 目前已经适配了多种开发板,主流支持小熊派IoT开发条件,另外还包括 GD、ST、HiSilicon、FudanMicroelectronics 等主流厂商的开发板。

IoT Studio 支持新增 MCU 列表,以满足用户其他开发板的业务需求。
IoT Studio下载地址如下:

下载会得到一份压缩包,其中包含一份安装指南,详细的安装教程可以参考该文档。
使用一键安装方式,无须再手动安装其他工具,安装步骤如下:

双击运行IoT-Studio_035exe文件开始安装。

选择我同意此协议:
选择安装路径,可以改动,不要有中文和空格,这里我保持默认:
确认设置,开始安装:
安装完成,选择是否安装ST-Link和Jlink驱动和工具,推荐全选:
IoT Studio安装成功之后会自动运行,在首次运行时检测到没有开发工具包,选择“是”,软件会调用浏览器开始下载,下载好之后双击运行developToolsexe。

软件会自动将需要用到的开发工具解压到C:UsersAdministratoropenSourceTools目录:
之后软件会自动开始安装ST-Link和J-link,根据提示安装即可。

打开工具目录,里面有两个路径需要我们在IoT Studio中配置:
安装完develop Tools之后,再次启动IoT Studio,无提示说明开发工具安装成功,IoT Studio的主界面如下:
在IoT Studio启动页面,选择用户指导文档,即可打开 IoT Studio 完整的使用指南,在以后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此文档中找到答案:
小熊派开源社区,专注于前沿技术分享,关注“小熊派开源社区”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教程。

在讨论Harmony OS是否真的让谷歌慌了之前,我们先来对比一下两个 *** 作系统,从架构出发对比一下两个 *** 作系统的设计理念和目标是否是一样的。

HarmonyOS整体遵从分层设计,从下向上依次为:内核层、系统服务层、框架层和应用层。系统功能按照“系统 > 子系统 > 功能/模块”逐级展开,在多设备部署场景下,支持根据实际需求裁剪某些非必要的子系统或功能/模块。HarmonyOS技术架构如下所示。

系统服务层是HarmonyOS的核心能力集合,通过框架层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该层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根据不同设备形态的部署环境,基础软件服务子系统集、增强软件服务子系统集、硬件服务子系统集内部可以按子系统粒度裁剪,每个子系统内部又可以按功能粒度裁剪。

框架层为HarmonyOS应用开发提供了Java/C/C++/JS等多语言的用户程序框架和Ability框架,两种UI框架(包括适用于Java语言的Java UI框架、适用于JS语言的JS UI框架),以及各种软硬件服务对外开放的多语言框架API。根据系统的组件化裁剪程度,HarmonyOS设备支持的API也会有所不同。

应用层包括系统应用和第三方非系统应用。HarmonyOS的应用由一个或多个FA(Feature Ability)或PA(Particle Ability)组成。其中,FA有UI界面,提供与用户交互的能力;而PA无UI界面,提供后台运行任务的能力以及统一的数据访问抽象。FA在进行用户交互时所需的后台数据访问也需要由对应的PA提供支撑。基于FA/PA开发的应用,能够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支持跨设备调度与分发,为用户提供一致、高效的应用体验。

Fuchsia OS整体也采用分层架构设计,也被分为了4个不同层次。

对于不太了解内核作用的同学简而言之,Zircon之于Fuchsia,恰如Linux之余于Android。Linux内核驱动了多个 *** 作系统,很多 *** 作系统构建在它之上,比如 Ubuntu、Android、Manjaro、ArchLinux、Debian、Red Hat、SUSE 甚至 Chrome OS ,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胆预测,如果未来Fuchsia OS 发展良好, Zircon 内核也被证明好用,那么很有可能有更多的 *** 作系统采用这一新内核。

系统服务层(Garnet)

也是直接构建在 Zircon 上的一层名叫 Garnet。 Garnet 包含各种 *** 作系统所需的各种底层功能,包括硬件的驱动程序(网络,图形等)和软件安装。这一层最激动人心的事情是 Escher(图形渲染器),Amber(Fuchsia 更新程序)和Xi Core,它是Xi文本和代码编辑器的底层引擎(今年早些时候已经发布了)。

模块管理层(Peridot)

Peridot 是接下来的这一层,主要处理Fuchsia的模块化应用程序设计, Peridot的另外两个主要组件直接用于模块。 Ledger 可以跨设备保存您在应用/模块中的位置,并同步到您的Google帐户。Maxwell 是一个更复杂的主题,需要更多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但是 Maxwell 极有可能是让 Fuchsia 充分施展魔力的点睛之笔,可以提前透露的是,Maxwell 的厉害之处包括 Kronk,也是大家熟知的 Google Assistant。

应用层(Topaz)

Topaz,是这个 Layer Cake 蛋糕的顶层,也是对开发者和用户直接影响最大的一层。Topaz 提供 Flutter 支持,而有了Flutter 的支持,各种华丽的应用程序,可以帮助充实地提供日常使用的功能齐全的应用程序。比如,现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然是 Armadillo UI,它是 Fuchsia 的主要用户界面和主屏幕。

可以做一个类比,Topaz 这一层在 Android 中可以找到一个对照,这将是你的必备应用程序,如联系人,音乐,文件管理器和文本编辑器 Xi(Topaz中的可视前端连接到Garnet的后端)。即使没有你需要的东西,你也可以简单方便地安装。

Harmony OS 与 Fuchsia OS的主要相同点:

Harmony OS 与 Fuchsia OS的主要不同点:

个人认为Harmony OS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虽然从生态上来说,谷歌可以利用Android建立的生态伙伴优势推广Fuchsia OS,但也恰恰是Android完善的生态会给Fuchsia OS的推广造成最大障碍。

相反Harmony OS从架构上更符合物联网时代的需求,然后华为作为主导者具备强大的硬件制造能力,Harmony OS在华为很多手机上已经推送,国内很多公司的冰箱、空调等也都在采用华为鸿蒙系统。这些都有利于Harmony OS系统的产业化发展。

当然,从全球大环境来说,Harmony OS可以在国内做成功,但是要想在国际上推广难度是非常大的。美国的 科技 霸权,导致计算机诞生以来底层技术很少在美国之外的公司诞生并发扬光大。Lua、Ruby等编程语言,Intellij IDEA等算是为数不多的例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709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