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表看懂全球5G布局

一张表看懂全球5G布局,第1张

全球主要工业国的各大电信运营商正在同几大通信设备公司积极接洽,合作建设5G的商业运营网络。这里有一张表让你3分钟看懂2018年底前的全球5G网络布局。

制图 |企业观察报 牛小伟

作者|阅琅嬛

校对|谷红欣

编辑|钱馨瑶

据《人民邮电报》消息,国内三大运营商上周已经获得全国范围5G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这说明,全国范围的5G大规模试验即将展开,中国国内的5G网络商业化又实实在在地前进了一步。

5G的全称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相比于4G将我们的生活带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拥有更强的性能,能够支持数据的超高速率传输,实时通信将享受超低的时延、可以连接超大规模的应用场景,这些功能会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图:来源网络(三星)

自从2013年5月13日,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开发出5G的核心技术以来,各大通信公司、电信设备公司及主要国家的电信运营商都开始积极参与到5G的开发中来,以期能够早日商业化。

不过根据现有的技术储备和设备研发状况来看,能够完整做完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安装再到调试、维护全套服务的,全世界具备这个能力的只有: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和三星电子这几家大厂。这其中,除了华为公司能够立即拿出方案并实施以外,其他几家的成熟产品都要等到2019年。

目前,5G的商业化在即,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电信运营商都已经找到了合适的通信或相应的设备提供公司来携手发展。那么不妨分地区的来看看,主要国家的5G商业化布局又呈现出那些态势。

图:来源网络(主要国家5G商业化进度)

东北亚地区

日本:2014年5月8日,日本电信营运商NTTDoCoMo正式宣布将与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6家厂商共同合作,开始测试5G网络技术,并希望在2020年前正式商用。但日媒近日传出消息称,日本NTTDoCoMo、KDDI(au)和软银(SoftBank)3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确定了5G基站等不采用中国产品的方针。此外,将于2019年秋季涉足移动通信的乐天也提出同样方针。考虑到日本通信运营商中,目前只有软银和DoCoMo在现行的4G网络方面,部分领域采用了华为和中兴的设备。今后被替换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因此,日本的5G将大概率采用爱立信或者诺基亚的成套设备。

图:来源网络(诺基亚)

韩国:其三大运营商SK电讯、KT和LG U+本月初已经同步在部分地区针对大型制造企业用户正式投入了5G运营。而为他们提供技术和设备的主要是三星电子。

中国大陆:从目前的招投标信息来看,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和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4家公司都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可以预见,中国的5G“蛋糕”应该是由这4家共同分享。

中国香港:今年10月,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宣布将与华为联合建设面向5G的综合承载网。

东南亚地区

印尼:其电信运营商Telkomsel宣布与华为携手完成印度尼西亚首个FDD Massive MIMO测试,正式拉开了印尼Telkomsel网络向5G的演进之路。

南亚地区

印度:印度的主要电信运营商如巴帝电信和BSNL等正在同包括华为、中兴在内的设备供应商进行接触,并开展了5G相关的技术测试。而具体的合约恐怕要等到2019年底前的测试反应来最终确定。

西亚中东地区

沙特:沙特电信公司已同诺基亚与华为和思科签署了5G技术协议,预计未来这三家设备供应商将参与到沙特5G的实际运营活动中来。

阿联酋:阿联酋综合电信公司以及第二大电信运营商Du正在测试思科的5G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来实现5G的商业化运营。

图:来源网络(华为)

土耳其:今年3月,土耳其电信与华为签署5G网络合作协议,该协议涵盖新一代云网络架构、天线技术、物联网、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

科威特:本月3日科威特VIVA与华为签署全网独家千站5G商用合同,目的是为科威特打造一个全国覆盖的5G商用网。

阿曼: 阿曼电信公司称正在与华为进行合作,部署中东地区首个Gfast网络。华为将为之提供技术支持,协助阿曼电信公司引领中东地区迈入5G时代。

黎巴嫩:黎巴嫩移动通信和数据运营商touch正利用华为的最新5G设备在该国进行了首个5G商业测试。

东欧地区

俄罗斯:俄罗斯网络运营商巨头VimpelCom与华为签署了在5G网络领域的合作协议,以帮助旗下的Beeline公司实现俄罗斯的5G商业化运营。

乌克兰:早在2016年乌克兰移动运营商LIFECELL就与华为、爱立信两家公司签署开发乌克兰第五代移动通信合作备忘录。

拉脱维亚:拉脱维亚电信提供商Bite Latvija和华为在中国签署了建设5G网络基础设施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包括2019年在里加建设5G基站,在拉脱维亚全国发展窄带物联网。

西欧地区

奥地利:奥地利T-Mobile与华为签署了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基于45G技术进行网络的端到端升级,在WTTx(Wireless To The x)等业务上展开更紧密的合作。

图:来源网络(思科中国)

意大利:意大利最大铁塔公司INWIT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宣布将在室内覆盖产品与技术、服务与平台以及生态与拓展领域展开紧密合作。而且意大利电信运营商沃达丰同华为在米兰完成了在意大利的首个5G新空口连接测试,并在今年2月实现了全球首个5G通话。此外,意大利TIM与Fastweb将携手华为,正式上电开通首个符合3GPP标准的5G基站并投入商用,此基站会采用华为端到端5G设备。

瑞士:在今年世界移动大会上,瑞士电信与华为共同签署NetCity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为瑞士用户提供全新的通信网络服务。

马耳他:马耳他政府与华为签署过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利用华为5G技术来帮助马耳他启动智慧城市建设。

摩纳哥:摩纳哥电信和华为于今年9月初正式签署了5G合作协议,以帮助摩纳哥实现5G跨越。

西班牙:2015年,西班牙电信就与华为在香港签署战略备忘录,表示将在5G领域加深合作。之后双方又在深圳签署了5G&NG-RAN联合创新协议。另外西班牙移动通信运营商Orange也与华为共同发布面向5G的“1+1”天面全场景解决方案。

葡萄牙:就在刚刚过去的5日,葡萄牙电信运营商Altice与华为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承诺在葡萄牙开发和实施5G服务。

英国:英国目前已经明确宣布在未来的5G网络搭建过程中不使用华为和中兴的设备,因此诺基亚和爱立信将有大概率中标英国的5G网络建设。

其他的西欧国家:尽管法国布依格电信宣布同华为签署5G合同,共同在法国启动5G测试,但考虑到法、德等一批老欧洲国家的实际电信运营状况,爱立信、诺基亚以及华为有可能共同参与到5G网络的构建活动中来。

美洲地区

美国:有消息称,包括威瑞森通讯公司在内的多家电信运营商正在同美国和欧洲的5G设备供应商进行接触,有望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在部分地区进行实际测试。考虑到美国政府对中国公司的禁令,华为和中兴在美国偏远地区的4G运营也将告一段落。而且,有传言称在美国政府的“撮合下”思科正在同爱立信联手,加大在美的5G投入,以期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

加拿大:虽然加拿大没有明确禁止华为和中兴参与到5G的竞标,但考虑到美国政府对其的压力,加拿大最终将会同美国一样,“有选择的”同部分设备供应商来推进5G网络在加拿大的商业化运营。

巴西:今年1月巴西 科技 、创新及通信部(MCTIC)同华为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合作内容涵盖了帮助巴西制作5G宽带网络以及光纤网络在技术和经济层面的可行性研究。

图:来源网络(爱立信)

大洋洲地区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均宣布禁止中国的设备公司参与其5G商业运营竞标,所以思科、爱立信、三星、诺基亚等相关厂商都有可能获得两国一定的5G市场份额。

结语

尽管有不少国家因各种原因禁止中国公司参与其5G网络建设,但来考虑到5G网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云VR/AR、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无线医疗、无线家庭 娱乐 、联网无人机、社交网络、个人AI助手、智慧城市等一系列、大规模的场景应用,以及全球现有的4G基站分布来看,华为仍将获得全球最多的5G订单;紧随其后的是爱立信、诺基亚、思科等欧美公司;而韩国三星电子将会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享有优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5G的通信设备中,各家的技术专利是相互契合、相互缠绕的。所以说,即便有的国家没有采用华为的成套设备,但依然会使用华为注册的专利技术。同理即使使用了华为设备的5G网络,仍旧有相当多的国外零部件提供商会从中获益。换句话说,全球5G的网络布局中,其实早已经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状态了。因此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感到“物喜”或是“己悲”。

智慧城市是什么意思?
智慧城市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在全球城市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迈进的过程中,智能作为驱动因素为城市的有机建设赋予了新生命。政策方面,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智能化建设,积极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举措,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迭代。经济方面,城市已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旧动能转换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产业升级和迭代的迫切需求。技术方面,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智能城市发展奠定基础。智能城市的建设需求驱动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城市与社会方面,中国的城市已逐渐成为人民生活的核心空间。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镇人口急剧增长对城市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城市管理和运行的角度出发,可将城市内的各种发展要素划分为五大系统,包括综合管理系统、经济系统、民生系统、生态系统及基础系统。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自动驾驶等等最新的技术趋势,让技术和人类生活更加密切的连接在一起,帮助人类创造更加智能、自动化的生活空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是对居民城市生活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世界很多知名大城市也都饱受交通拥堵之苦。智能科技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公共交通路线可以根据需求实时调整,智能交通灯可以让城市通行效率极大提升。在中国杭州,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大脑”帮助城市交通拥堵减少了15%。
比如西班牙电信一直在本国大举投资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在垃圾桶上装入传感器,可以实时报告垃圾桶的负荷状况,这能帮助环卫工人更有效地工作,及时发现那些垃圾桶已经装满需要清理,哪些无需清理。
除了投资清洁能源之外,智慧城市还利用技术来帮助密切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并降低能源消耗。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为城市家庭提供了智能电表,纽约的斯克内克塔迪市升级路灯为LED技术,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调整灯光的明暗。
由于Wi-Fi连接、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探头的广泛普及,城市居民的生活会更加安全,一旦有事故或者警情发生,可以有效提高公务部门的响应效率。
智慧城市技术的应用让居民不只是生活在其中,还能更多的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最为常见的例子就是各种APP可以让居民更容易汇报本地生活的问题。另一个例子是低成本的环境测试套件,可以让城市居民收集自己生活区域的环境数据,将数据汇总到统一在线平台之后,就可以创建众包数据,为环保部门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数据。
技术的发展让每个不管是生活小家庭内还是大城市中的居民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智能化的改变,但这种改变还远未完成。

2月26日,2018年世界移动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中国移动以“智连接、新未来”为主题参展,围绕5G技术、物联网、数字家庭、国际业务、终端等领域,展示了最新技术和产品,并宣布将在2018年建设世界规模最大的5G试验网。

中国移动尚冰董事长表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信息通信与各行各业融通发展的新趋势、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国移动将主动把握产业演进变革趋势,深化实施“大连接”战略,深入推进“四轮驱动”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普及,以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使广大用户体验到更加智慧的数字生活,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移动过去几年建成并不断升级着全球最大的4G精品网络,创造了移动通信史的发展奇迹。作为引领5G发展的排头兵,中国移动也在本次大会期间公布了公司的最新研发成果——已基于3GPP新空口标准,率先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基站、终端芯片和测试仪表端到端互通,并首次发布了5G核心网预商用产品样机测试成果,为5G商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移动还宣布,将在政府的指导下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5G试验网,并正式公布了2018年5G规模实验计划——将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五个城市开展外场测试,每个城市将建设超过100个5G基站;还将在北京、成都、深圳等12个城市进行5G业务和应用示范。

作为中国移动实现“连接驱动发展”目标的重要“增长极”,预计到2020年,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量将达到50亿,物联网收入规模将达1000亿元。在本次大会的物联网展区,中国移动展示了一系列物联网解决方案。其中,基于NB-IoT(窄带物联网)的城市照明智能解决方案,可根据时间、光线、人流车流等外部传感数据,自动调节亮灯方案,还可实现远程开关灯、电费数据统计、故障报警、地理位置实时显示等智能控制。目前该技术已在贵州、甘肃等地多个城市应用,实施路段整体照明二次节能率达到23%以上,巡检成本减少80%。

近年来,中国移动持续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家庭领域的应用,并于去年10月成立了中国移动数字家庭合作联盟,现成员企业已达68家,其中包括小米、海尔等知名企业。不同品牌的智能设备,只需通过“和家亲”APP就能轻松控制,让用户轻松享受现代智能生活。除了自动开关灯、智能窗帘、网关报警等数字家庭产品外,中国移动还现场展示了咪咕旗下的多款个人智能产品,包括莫比斯智能耳机、咪咕盒子二代、无线麦克风及智能体脂秤等,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

大会期间,中国移动还现场展示了公司在国际漫游、网络资源、运营商合作、“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成果和亮点,以及最新的自主品牌终端、海外终端联盟产品等。

继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之后,近日,中国移动上线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该业务自2019年1月23日至2019年12月进行试行。又一家运营商在eSIM推广上“松了口”意味着,随着一点点的突破,eSIM在国内的普及终有一天会到来。

eSIM前世今生

eSIM卡这一技术概念最早在2010年被提出,所谓的eSIM是指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就是将传统的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本质上还是一张SIM卡,只不过它变成了一颗SON-8的封装IC,集成到移动设备当中。

这意味着用户不再需要繁琐的步骤拆卸SIM卡,不用去识别标准卡、micro卡、nano卡,也不用去管什么型号的手机匹配什么类别的SIM卡,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连接可靠性的问题,也可以有效缩减手机的卡槽空间,相较于实体SIM卡可以减少高达90%的空间,使得手机变得更为纤薄。省去的SIM卡的卡槽和卡托等附件,可以降低这部分的成本。

eSIM是可编程的,支持通过OTA(空中写卡)对SIM卡进行远程配置,实现运营商配置文件的下载、安装、激活、去激活及删除。

对于用户来说,更换网络运营商不再需要换卡,eSIM卡可以在不同运营商的多种套餐之间自由切换。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所在地区以及信号质量实时切换运营商,像选WiFi一样方便。对于出国 旅游 或者异地出差来说尤其方便。

eSIM卡可实现一卡多设备,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同号同时在线,共享同样的流量服务,这使得这些设备可以不受使用场景的限制,随时随地联网独立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从安全性上看,由于手机不再需要实体卡,更安全地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安全。因此今后黑客想办法破解被盗手机已经变得没有必要。

尽管eSIM有着多重优势,但与SIM卡相比,也有一定的劣势,比如eSIM卡芯片损坏,更换起来可能成本较高;如果具备eSIM卡手机给他人使用,新老号码切换难度增加;如果手机出现故障或丢失,补卡、补号相关业务或者更换手机可能造成困扰。

eSIM领域巨头云集

在eSIM卡的推广中,终端厂商是先行者,尤其是苹果公司,可谓是开路先锋。

2014年9月,苹果在发布iPad Air 2时就首次将eSIM卡的概念带到了实际产品中。

2015年8月,三星Gear S2成为首款支持eSIM的智能手表。

2017年10月,Google发布的Pixel 2与Pixel 2 XL成为首款兼容eSIM的智能手机。

在国内,互联网巨头和手机厂商同样在eSIM卡上发力,包括小米、联想等多家企业已在自家的笔记本产品上集成了eSIM功能,华为推出的HUAWEI WATCH智能手表2018版也支持eSIM功能

在终端设备商们纷纷投入eSIM怀抱的同时,三大运营商也开始发展eSIM业务。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步子比中国移动迈得都快,中国移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近日才姗姗来迟。因而,亦有业内人士指出,联通、电信都推出了这一业务,使得中国移动在eSIM业务的态度上出现了松动。

eSIM是奶酪还是毒药?

手机卡经历了最早的SIM卡,再到Micor-SIM卡,再进化为Nano SIM卡,手机卡越做越小,从技术层面上看,eSIM技术早已成熟,eSIM卡的远程配置规范在2016年初已经正式发布。

而从需求层面上看,eSIM能实现一号多终端的功能,可简化用户的账号管理,在当下可穿戴热潮、物联网浪潮下,eSIM卡的市场需求可谓巨大。

据权威部门预测,至2020年,新增eSIM连接数将达到2亿个,全球将拥有346-864亿部内置eSIM卡的智能手机。德国电信甚至大胆预计,至2025年,eSIM将全面取代传统SIM。

三大运营商纷纷开展eSIM业务,说明通信业开始启动改变SIM卡的使用模式,配合5G的升级,为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做准备。目前物联网、车联网所运用到的eSIM技术是厂商和运营商共同推进的。

既然好处那么多,为何eSIM迟迟难以普及?总的来说,运营商的利益、设备的部署、政策的落实都是e-SIM普及缓慢的原因。特别是对运营商来讲,既面临着巨大机遇,也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有沦为管道的风险。

eSIM卡使用户可以在不同运营商的网络间进行切换,这无疑降低了消费者对运营商的依赖用户通过eSIM卡直接面向手机生产商,则为终端厂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终端厂商则非常积极地推动这项技术,它们希望通过eSIM获取更多的用户控制权。

在传统业务被互联网冲击得七零八落的情况下,用户(号码)成为了运营商唯一的藩篱,一旦这个都被突破,运营商就真的是彻彻底底的通道了。

● 运营商原来SIM卡的采购体系、供应模式将会转变。

● SIM卡满号资源管理也将有一些相应的转变。

在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上,比如预置的证书如何统一、号码与运营商的对接由谁来把控、空中下载过程中如何来保证信息安全等问题都需解决。

还有就是,SIM卡所依附的基础增值业务就会失去。小小一张实体SIM卡片,却承载着用户数据这一运营商们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数以亿计用户的名字、号码、资费套餐、使用习惯等等。

此外,用户的流动性增加,运营商对用户资源争夺力度加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运营商要部署很多的远程配置管理的系统,导致它的运维服务的成本也有所提升。对于运营商来说需要对现有的管理系统和硬件设备进行一定的改良和部署。

苹果曾向美国司法部提出投诉,指控AT&T和Verizon进行了合谋,阻碍苹果推广eSIM,但并未成功,而此前的西班牙就是前车之鉴。西班牙监管机构曾要求运营商将用户更换网络的处理时间缩减到24小时,结果导致用户流失率猛增。

对此,某运营商内部人士表示,出于安全问题、实名制等方面的需求,目前运营商均暂不考虑eSIM进入手机,但会做好相关的技术储备。

有专家表示,应该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eSIM的应用,eSIM业务将会覆盖物联网及消费电子领域,eSIM取代实体SIM卡会是大势所趋。(小青桔)

— The End —

更多 科技 生活相关信息,请关注公众号“晓说通信”(ID:txxxbwz)

近日,3GPP正式向ITU-R(国际电信联盟)提交5G侯选技术标准提案。其中,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NB-IoT被正式纳入5G候选技术集合,作为5G的组成部分与NR联合提交至ITU-R。据悉,ITU-R对提交的5G标准提案进行复核后,将于2020年正式对外发布。

这将意味着,NB-IoT可在NR in-band部署,支持接入5G核心网;同时,NB-IoT 3GPP标准将持续演进,成为5G mMTC关键组成部分。

对于NB-IoT未来的发展,3GPP曾指出NB-IoT将继续服务于5G LPWA用例(即mMTC,海量机器通信),成为5G技术规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若提案最终复核通过,那么在明年6月份的ITU会议之后,NB-IoT将正式成为5G mMTC的一个可以演进的方向。

7月31日,在“5G物联网产业生态大会”上,华为蜂窝物联网产品线副总裁刁志峰表示,“NB-IoT在协议标准上属于5G,这一块的部署可称为5G NB-IoT;此外,投资NB-IoT,就是投资5G。”

5G技术的应用场景是方方面面的,按照不同的技术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NB-IoT为什么能够成为5G mMTC的标准呢?雷锋网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有观点认为:

2018年,NB-IoT技术经历了高速的发展,用一年时间走完2G六年的路,预计2019年NB-IoT全球连接数将过亿,其模组价格与2G模组持平,价格方面将小于22RMB(甚至低至15RMB)。

就现阶段NB-IoT全球商用网络的部署,雷锋网了解到,其已有79家商用网络运营商入局,而LTE-M为31家。相比eMTC和LoRa,NB-IoT凭借技术和产业优势,在美国已有较好的网络覆盖情况,成为美国四大运营商AT&T、T-Mobile、Sprint和Verizon新的赛道。此外,商用情况较好的NB-IoT应用案例其优势也慢慢凸显出来。

NB-IoT在国内大规模的商用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海外,NB-IoT已实现的大规模商用的应用案例则有,例如:摩托车监控(泰国)、羊联网(挪威)、气表(韩国)、智慧门锁(西班牙)、智慧停车(德国)等,未来NB-IoT还将继续发力海外市场。

刁志峰在会上表示,NB-IoT业务场景将从2G/2B向2C端延展,2019年燃气、水表、烟感、电动车防盗将进入干万级规模;而门锁、跟踪类、白电等将进入百万级规模;此外,智慧社区、智慧家庭将成为新的场景化规模应用的市场。

华为既做NB-IoT芯片,也做5G芯片,那么该提案通过后,是否会给华为现有的产品形态带来影响,先前已上线的NB-IoT基站和应用是否面临退网风险?

雷锋网了解到,该提案提交的信息就是华为现在的产品,因此对华为NB-IoT芯片和5G芯片的产品形态没有任何影响。

5G的到来,对NB-IoT的应用也不会有任何影响。NB-IoT属于5G,它可以部署在5G上,也可以部署在4G上,还可以部署在2G上。NB-IoT是一个新的技术,所以原先的NB-IoT基站不存在任何退网的风险。

刁志峰表示,投资NB-IoT,就是投资5G。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30年,华为的NB-IoT会保持目前这种部署。2019年,华为NB-IoT的目标是完成一个亿的用户数,现在已经接近6000万。后续,NB-IoT的市场还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017年,华为先后推出了NB-IoT芯片Boudica 120和Boudica 150,雷锋网从其他渠道获悉,传闻中华为将于2020年推出的NB-IoT芯片Boudica 200,这个芯片可能会把很多东西都集成进去,例如AP和相应的一些安全机制等,此外,支持3GPP R14和R15的标准也会集成进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华为该系列的NB-IoT芯片会持续的向外开放,提供给所有的模组厂家使用。

雷锋网了解到,目前,华为海思整个NB-IoT芯片已经超过了2000万片,预计到2023年或更早一点的时间,将会实现超过10亿的连接。

对于NB-IoT被划到5G,很多行业人士对已上线的设备是否面临退网风险这个问题表示担心。在了解了NB-IoT为什么能成为5G mMTC的标准之后,以及现阶段NB-IoT的网络部署和行业应用情况,以及刁志峰会上的发言后,对此问题大可不必太过担心,因为当前NB-IoT投资将作为5G的一部分被继承下来。

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晓天也曾表示,今年是5G 最热的元年,而前两年是NB-IoT,这对物联网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今大家的关注点都在5G上,而我个人认为,NB-IoT即将进入规模化的商用。


数据从四个方面改变了金融机构传统的数据运作方式,从而实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这四个方面(“四个C”)包括:数据质量的兼容性
(Compatibility)、数据运用的关联性(Connectedness)、数据分析的成本(Cost)以及数据价值的转化
(Capitalization)。

 
 大数据在金融业的应用场景正在逐步拓展。在海外,大数据已经在金融行业的风险控制、运营管理、销售支持和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得到了全面尝试。在国内,金
融机构对大数据的应用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整合和部门协调等关键环节的挑战仍是阻碍金融机构将数据转化为价值的主要瓶颈。

 
 数据技术与数据经济的发展是持续实现大数据价值的支撑。深度应用正在将传统IT从“后端”不断推向“前台”,而存量架构与创新模块的有效整合是传统金融
机构在技术层面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此外,数据生态的发展演进有其显著的社会特征。作为其中的一员,金融机构在促进数据经济的发展上任重道远。

为了驾驭大数据,国内金融机构要在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引入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视角,最终形成自上而下的内嵌式变革。其中的三个关键点(“TMT”)包括:团队(Team)、机制(Mechanism)和思维(Thinking)。

1价值导向与内嵌式变革—BCG对大数据的理解

“让数据发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这个声音正在变得日益响亮。为了在喧嚣背后探寻本质,我们的讨论将从大数据的定义开始。

11成就大数据的“第四个V”

大数据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国内目前常用的是“3V”定义,即数量(Volume)、速度(Velocity)和种类(Variety)。

 
 虽然有着这样的定义,但人们从未停止讨论什么才是成就大数据的“关键节点”。人们热议的焦点之一是“到底多大才算是大数据?”其实这个问题在“量”的层
面上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量”的大小是相对于特定时期的技术处理和分析能力而言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10GB的数据需要当时计算能力一流的计算机
处理几个小时,而这个量现在只是一台普通智能手机存储量的一半而已。在这个层面上颇具影响力的说法是,当“全量数据”取代了“样本数据”时,人们就拥有了
大数据。

 
 另外一个成为讨论焦点的问题是,今天的海量数据都来源于何处。在商业环境中,企业过去最关注的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和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系统中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是由一个机构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到的数据,而且基本上都是结构化数据。随着互联网的深
入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机互动所产生的数据已经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来源,比如人们在互联网世界中留下的各种“数据足迹”。但所有这
些都还不是构成“大量数据”的主体。机器之间交互处理时沉淀下来的数据才是使数据量级实现跨越式增长的主要原因。“物联网”是当前人们将现实世界数据化的
最时髦的代名词。海量的数据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源源不断地产生和积累。

“3V”的定义专注于对数据本身的特征进行描述。然而,是否是量级庞大、实时传输、格式多样的数据就是大数据?

BCG认为,成就大数据的关键点在于“第四个V”,即价值(Value)。当量级庞大、实时传输、格式多样的全量数据通过某种手段得到利用并创造出商业价值,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商业模式的变革时,大数据才真正诞生。

12变革中的数据运作与数据推动的内嵌式变革

多元化格式的数据已呈海量爆发,人类分析、利用数据的能力也日益精进,我们已经能够从大数据中创造出不同于传统数据挖掘的价值。那么,大数据带来的“大价值”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无论是在金融企业还是非金融企业中,数据应用及业务创新的生命周期都包含五个阶段:业务定义需求;IT部门获取并整合数据;数据科学家构建并完善算法与
模型;IT发布新洞察;业务应用并衡量洞察的实际成效。在今天的大数据环境下,生命周期仍维持原样,而唯一变化的是“数据科学家”在生命周期中所扮演的角
色。大数据将允许其运用各种新的算法与技术手段,帮助IT不断挖掘新的关联洞察,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因此,BCG认为,大数据改变的并不是传统数据的生命周期,而是具体的运作模式。在传统的数据基础和技术环境下,这样的周期可能要经历一年乃至更长的时
间。但是有了现在的数据量和技术,机构可能只需几周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走完这个生命周期。新的数据运作模式使快速、低成本的试错成为可能。这样,商业机构
就有条件关注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忽略的大量“小机会”,并将这些“小机会”累积形成“大价值”。

具体而言,与传统的数据应用相比,大数据在四个方面(“4C”)改变了传统数据的运作模式,为机构带来了新的价值。

121数据质量的兼容性(Compatibility):大数据通过“量”提升了数据分析对“质”的宽容度

 
 在“小数据”时代,数据的获取门槛相对较高,这就导致“样本思维”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大多是通过抽样和截取的方式来捕获数据。同时,人们分析数据的手段
和能力也相对有限。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人们通常会有意识地收集可量化的、清洁的、准确的数据,对数据的“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大数据时代,
“全量思维”得到了用武之地,人们有条件去获取多维度、全过程的数据。但在海量数据出现后,数据的清洗与验证几乎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正是这样的困境催生了
数据应用的新视角与新方法。类似于分布式技术的新算法使数据的“量”可以弥补“质”的不足,从而大大提升了数据分析对于数据质量的兼容能力。

122数据运用的关联性(Connectedness):大数据使技术与算法从“静态”走向“持续”

 
 在大数据时代,对“全量”的追求使“实时”变得异常重要,而这一点也不仅仅只体现在数据采集阶段。在云计算、流处理和内存分析等技术的支撑下,一系列新
的算法使实时分析成为可能。人们还可以通过使用持续的增量数据来优化分析结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一贯以来对“因果关系”的追求开始松动,而
“相关关系”正在逐步获得一席之地。

123数据分析的成本(Cost):大数据降低了数据分析的成本门槛

 
 大数据改变了数据处理资源稀缺的局面。过去,数据挖掘往往意味着不菲的投入。因此,企业希望能够从数据中发掘出“大机会”,或是将有限的数据处理资源投
入到有可能产生大机会的“大客户、大项目”中去,以此获得健康的投入产出比。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的成本不断下降,数据中大量存在的“小机会”得见天
日。每个机会本身带来的商业价值可能并不可观,但是累积起来就会实现质的飞跃。所以,大数据往往并非意味着“大机会”,而是“大量机会”。

124数据价值的转化(Capitalization):大数据实现了从数据到价值的高效转化

 
 在《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2020:新动力、新格局、新战略》报告中,我们探讨了传统金融机构在大变革时代所需采取的新战略思考框架,即适应型战略。采取
适应型战略有助于企业构筑以下五大优势:试错优势、触角优势、组织优势、系统优势和社会优势,而大数据将为金融机构建立这些优势提供新的工具和动力。从数
据到价值的转化与机构的整体转型相辅相成,“内嵌式变革”由此而生。

 
 例如,金融机构传统做法中按部就班的长周期模式(从规划、立项、收集数据到分析、试点、落地、总结)不再适用。快速试错、宽进严出成为了实现大数据价值
的关键:以低成本的方式大量尝试大数据中蕴藏的海量机会,一旦发现某些有价值的规律,马上进行商业化推广,否则果断退出。此外,大数据为金融机构打造“触
角优势”提供了新的工具,使其能够更加灵敏地感知商业环境,更加顺畅地搭建反馈闭环。此外,数据的聚合与共享为金融机构搭建生态系统提供了新的场景与动
力。

2应用场景与基础设施—纵览海内外金融机构的大数据发展实践

 
 金融行业在发展大数据能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受行业特性影响,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高价值数据,其中包括客户身份、资产负债情况、资
金收付交易等数据。以银行业为例,其数据强度高踞各行业之首—银行业每创收100万美元,平均就会产生820GB的数据。

21大数据的金融应用场景正在逐步拓展

大数据发出的声音已经在金融行业全面响起。作为行业中的“巨无霸”,银行业与保险业对大数据的应用尤其可圈可点。

211海外实践:全面尝试

2111银行是金融行业中发展大数据能力的“领军者”

 
 在发展大数据能力方面,银行业堪称是“领军者”。纵观银行业的六个主要业务板块(零售银行、公司银行、资本市场、交易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每个
业务板块都可以借助大数据来更深入地了解客户,并为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价值主张,同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其中,大数据在零售银行和交易银行业务板块中的应
用潜力尤为可观。

 
 BCG通过研究发现,海外银行在大数据能力的发展方面基本处于三个阶段:大约三分之一的银行还处在思考大数据、理解大数据、制定大数据战略及实施路径的
起点阶段。还有三分之一的银行向前发展到了尝试阶段,也就是按照规划出的路径和方案,通过试点项目进行测验,甄选出许多有价值的小机会,并且不停地进行试
错和调整。而另外三分之一左右的银行则已经跨越了尝试阶段。基于多年的试错经验,他们已经识别出几个较大的机会,并且已经成功地将这些机会转化为可持续的
商业价值。而且这些银行已经将匹配大数据的工作方式嵌入到组织当中。他们正在成熟运用先进的分析手段,并且不断获得新的商业洞察。

 
 银行业应用举例1: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信贷风险控制领域。在美国,一家互联网信用评估机构已成为多家银行在个人信贷风险评估方面的好帮手。该机构通过分
析客户在各个社交平台(如Facebook和Twitter)留下的数据,对银行的信贷申请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并将结果卖给银行。银行将这家机构的评估结
果与内部评估相结合,从而形成更完善更准确的违约评估。这样的做法既帮助银行降低了风险成本,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风险定价方面的竞争优势。

 
 相较于零售银行业务,公司银行业务对大数据的应用似乎缺乏亮点。但实际上,大数据在公司银行业务的风险领域正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在传统方法中,银
行对企业客户的违约风险评估多是基于过往的营业数据和信用信息。这种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缺少前瞻性,因为影响企业违约的重要因素并不仅仅只是企业自身的经
营状况,还包括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但要进行这样的分析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因此在数据处理资源稀缺的环境下无法得到
广泛应用,而大数据手段则大幅减少了此类分析对资源的需求。西班牙一家大型银行正是利用大数据来为企业客户提供全面深入的信用风险分析。该行首先识别出影
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一一进行模拟,以测试各种事件对其客户业务发展的潜在影响,并综合评判每个企业客户的违约风险。这样的做法不仅成本
低,而且对风险评估的速度快,同时显著提升了评估的准确性。

 
 银行业应用举例2:用大数据为客户制定差异化产品和营销方案。在零售银行业务中,通过数据分析来判断客户行为并匹配营销手段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大数据
为精准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例如,海外银行开始围绕客户的“人生大事”进行交叉销售。这些银行对客户的交易数据进行分析,由此推算出客户经历“人生
大事”的大致节点。人生中的这些重要时刻往往能够激发客户对高价值金融产品的购买意愿。一家澳大利亚银行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家中即将有婴儿诞生的客户对
寿险产品的潜在需求最大。通过对客户的yhk交易数据进行分析,银行很容易识别出即将添丁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准妈妈会开始购买某些药品,而婴儿相关
产品的消费会不断出现。该行面向这一人群推出定制化的营销活动,获得了客户的积极响应,从而大幅提高了交叉销售的成功率。

 
 客户细分早已在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细分维度往往大同小异,包括收入水平、年龄、职业等等。自从开始尝试大数据手段之后,银行的客户细分维度出现了突
破。例如,西班牙的一家银行从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平台上直接抓取数据来分析客户的业余爱好。该行把客户细分为常旅客、足球爱好者、高
尔夫爱好者等类别。通过分析,该行发现高尔夫球爱好者对银行的利润度贡献最高,而足球爱好者对银行的忠诚度最高。此外,通过分析,该行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小
客群:“败家族”,即财富水平不高、但消费行为奢侈的人群。这个客群由于人数不多,而且当前的财富水平尚未超越贵宾客户的门槛,因此往往被银行所忽略。但
分析显示这一人群能够为银行带来可观的利润,而且颇具成长潜力,因此该行决定将这些客户升级为贵宾客户,深入挖掘其潜在价值。

 
 在对公业务中,银行同样可以借助大数据形成更有价值的客户细分。例如,在BCG与一家加拿大银行的合作项目中,项目组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所有公司客户
按照行业和企业规模进行细分,一共建立了上百个细分客户群。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大数据的支持,这样深入的细分是很难实现的。然后,项目组在每个细分群中找
出标杆企业,分析其银行产品组合,并将该细分群中其他客户的银行产品组合与标杆企业进行比对,从而识别出差距和潜在的营销机会。项目组将这些分析结果与该
行的对公客户经理进行分享,帮助他们利用这些发现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销售计划和话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客户对这种新的销售方式也十分欢迎,因为他们可
以从中了解到同行的财务状况和金融安排,有助于对自身的行业地位与发展空间进行判断。

 
 银行业应用举例3:用大数据为优化银行运营提供决策基础。大数据不仅能在前台与中台大显身手,也能惠及后台运营领域。在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的当
下,“O2O”(OnlineToOffline)成为了银行的热点话题。哪些客户适合线上渠道?哪些客户不愿“触网”?BCG曾帮助西班牙一家银行通过
大数据技术应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项目组对16个既可以在网点也可以在网络与移动渠道上完成的关键运营活动展开分析,建立了12个月的时间回溯深度,
把客户群体和运营活动按照网点使用强度以及非网点渠道使用潜力进行细分。分析结果显示,大约66%的交易活动对网点的使用强度较高,但同时对非网点渠道的
使用潜力也很高,因此可以从网点迁移到网络或移动渠道。项目组在客户细分中发现,年轻客户、老年客户以及高端客户在运营活动迁移方面潜力最大,可以优先作
为渠道迁徙的对象。通过这样的运营调整,大数据帮助银行在引导客户转移、减轻网点压力的同时保障了客户体验。

 
 BCG还曾利用专有的大数据分析工具NetworkMax,帮助一家澳大利亚银行优化网点布局。虽然银行客户的线上活动日渐增多,但金融业的铁律在互联
网时代依然适用,也就是说在客户身边设立实体网点仍然是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然而,网点的运营成本往往不菲,如何实现网点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成为了每家银行
面临的问题。在该项目中,项目组结合银行的内部数据(包括现有的网点分布和业绩状况等)和外部数据(如各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收入水平等),对
350多个区域进行了评估,并按照主要产品系列为每个区域制定市场份额预测。项目组还通过对市场份额的驱动因素进行模拟,得出在现有网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
该行网点的理想布局图。该行根据项目组的建议对网点布局进行了调整,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个案例可以为许多银行带来启示:首先,银行十分清楚自身的网点
布局,有关网点的经营业绩和地址的信息全量存在于银行的数据库中。其次,有关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收入水平等数据都是可以公开获取的数据。通过
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把这两组数据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帮助银行实现网点布局的优化。BCG基于大数据技术而研发的Network
Max正是用来解决类似问题的工具。
 
 银行业应用举例4:创新商业模式,用大数据拓展中间收入。过去,坐拥海量数据的银行考虑的是如何使用数据来服务其核心业务。而如今,很多银行已经走得更
远。他们开始考虑如何把数据直接变成新产品并用来实现商业模式,进而直接创造收入。例如,澳大利亚一家大型银行通过分析支付数据来了解其零售客户的“消费
路径”,即客户进行日常消费时的典型顺序,包括客户的购物地点、购买内容和购物顺序,并对其中的关联进行分析。该银行将这些分析结果销售给公司客户(比如
零售业客户),帮助客户更准确地判断合适的产品广告投放地点以及适合在该地点进行推广的产品。这些公司客户过去往往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向市场调研公司购买此
类数据,但如今他们可以花少得多的钱向自己的银行购买这些分析结果,而且银行所提供的此类数据也要可靠得多。银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传统业务之外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银行通过这样的创新为客户提供了增值服务,从而大大增强了客户粘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757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