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系统开发的流程是什么?

物联网系统开发的流程是什么?,第1张

物联网系统开发涉及的环节、人员及内容非常多,把物联网系统开发分成四大阶段,主要是需求阶段、研发阶段、测试阶段、发布阶段等,实现循序渐进,完成物联网系统项目开发。
1、需求阶段
企业在开发前就需要清楚想要什么类型的系统,产品经理与客户进行沟通讨论时,就包括开发类型、开发平台、功能需求、页面设计、开发周期、开发预算等问题反复讨论,之后还将这些需求梳理、需求分类,整理出大致的物联网系统功能框架原型图,只到确认原型图符合要求。
2、研发阶段
在需求阶段梳理完成后,进入物联网系统项目研发时,UI设计师会根据互联网系统原型图进行界面设计,在经过过多次与项目经理沟通修改后,形成初步的互联网系统的页面设计效果图。页面设计完成后,项目开发的前后端工程师根据需求文档进行需求评审,需要程序编写人员根据计划表,按计划和模块进行编写;在编码阶段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制定编码规范、建立数据库系统、进行程序编码。
3、测试阶段
测试是项目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其保证软件系统最后的质量。在物联网系统开发的测试中大致环节包含:测试用例设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编写《测试分析报告》。在此过程中,测试人员会将出现bug的部分,按计划反馈给前后端的相关负责人或工程师,然后相应工程师进行修改,直至项目在测试环节无bug问题,与客户进行沟通开始验收。
4、发布交付
软件系统开发公司根据合同向企业交付相关程序和文档,

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IT新产业快速发展,各行业对软件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以及技术快速迭代的需求下,期望通过IT培训“借风起火”的人群愈加庞大。

BAT、美团、字节跳动、动因等企业纷纷打出高薪招聘软件测试人才。

科技信息时代,万物瞬息而变,而IT行业作为其核心支柱,必然需要不断创新。

与此同时企业对测试人才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如何应对未来的技术变革,是每个测试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

很多人刚从事软件测试这个行业的时候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

但是摸爬滚打几年以后,渐渐的发现这个行业不像当初了解的那么美好。

比起网上很多鼓吹自动化、性能测试多么有前途的文章。我更想跟大家聊聊实在些的东西。

功能测试的现状和未来

目前入门的门槛很低很低,基本上都不是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对计算机一窍不通。或者不是大公司毕业的,进入测试岗位是通过培训到外包公司。

在真正工作当中,即使有需求文档和测试分析也被抛在脑后了,剩下的只会点点点。

功能测试的未来?

国外,技术公司构成很简单,技术骨干,产品经理,开发人员,测试基本上全部外包。为什么?

因为成本太高,如果招聘一个测试10k薪资,一年加上保险最少支出15万,如果招聘2人就是30万的人员成本。

那公司还不如拿出20万外包给其他公司。

将来会有类似国外一样大批的外包公司,就像国内的服装加工厂,公司做设计,工厂来加工。

工作越来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确,公司职能更清晰,开发岗位,测试岗位,更多会被外包。

所以,功能测试可能会被外包公司垄断,公司的能测试业务会更多的有外包人员介入,模式会是一个公司放管理+n个外包测试,或全部是项目打包给外包测试。

关于功能测试会被外包垄断不是绝对的,这是一个两级分化的现象。对于集中度和测试规模高的项目,偏向于外包,这样可以节约成本,适合打团战,快速化 *** 作。

对于很多中小型公司的项目也许会以作坊的形式存在,并且项目周期长,测试团队相对稳定。但容易出现项目一结束,就解散或者在别的项目中重组的可能。

如果是中小型公司的产品团队、测试团队也相对于会固化。因为这时候的测试工程师大多数是一专多能,测试任务少的是可以补位到质量管理或者是其他岗位中。

除了外包化还会外延化

也就是很多不属于测试行业的人可能会扩展自己的技能,而且这种角色会出现很多。

主要很多产品众测的需求,他们会代替原来纯手工测试工作者,由真实的用户去评测产品对企业有更大的好处。

而且这样的情况不会产生任何成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很多APP已经开始参与用户版本内测了,这些人的测试行为以及触发的问题都会被很多的云测服务和监控sdk进行收集分析。

另外大量的基础工作测试服务或者一些测试产品代替,比如最典型的浏览器兼容性测试,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去做,现在已经有了完整的云测服务,可以很容易缩减成本。

如果对软件测试、接口、自动化、性能测试、测试开发、面试经验交流。感兴趣可以加入1079636098,群内会有不定期的发放免费的资料链接,这些资料都是从各个技术网站搜集、整理出来的,如果你有好的学习资料可以私聊发我,我会注明出处之后分享给大家。
还配有更好的云监控分析等产品,这将会成为测试行业很重要的力量。

所以测试内容和职责发生了转移,但是市面上很多培训机构针对软件测试培训仍然在以这样的项目授课。

不请自来!

关于楼主所问,老向认为物联卡流量的计费方式如下:

1、按照卡付费方式和卡的套餐模式收费

(1)单卡预付。可分为月卡、季卡、半年卡、年卡。如果设备的单卡月流量起伏较大,就适合用单卡预付的方式。

(2)共享流量池。适用于设备总体流量的需求大,不同的卡流量应用差别较大的情况,可以通过开通共享流量池,来实现流量费用节省。提示一下:流量池共享功能属于集团客户(大客户)才能订购的产品,原则上同一集团下物联卡成员数原则上不低于500张时才可办理。具体请咨询物联网卡的代理商。

2、按照物联网卡流量大小进行收费

在物联网行业里,卡流量可分为大流量(≥1024M)、中流量(150-1024M)、小流量(10-100M)。一般来说,物联网流量需求的大小与行业和设备有关:

3、测试期和沉默期的计费方式

测试卡是三大运营商推出的测试卡,一般只有几十M,到期自动停卡。测试期的时间是和物联网卡代理商协议,时间不一。至于收不收费,也需要和代理商协议。

物联网卡开卡后,有一定时间的沉默期(一般为六个月),过了这个约定的时间后,物联网卡就可以自动计费。现在不管是测试卡的套餐设定,还是沉默期的时间设定,一些比较大的代理商会享有更多的自主权。

4 定向流量和非定向流量的计费方式

物联网卡流量按照使用范围,可分为定向流量和非定向流量(也就是通用流量)。一般定向流量资费较低,不过其应用范围会严格受限。加油包、安心包和闲时包内包含的流量都是指全网通用流量。用户订购定向流量套餐后,若出现非指定APN的话单,按照标准资费计费。

更多物联卡知识,请百度搜索“老向聊物联卡”大量免费视频供您学习!

   首先呢,学习物联网专业,物联网,说白了,以后的工作一个是偏软件,即编程,实现万物互联的需求。另外是硬件,各种通信设备,传感器等等。相比与硬件的开发,软件显得就是那么高大上一点,起码一个造设备,一个实现设备的功能 。我个人认为最容易实现,最好的就业方向依然是程序员,因为物联网是朝阳行业,就业回报率普遍高于其他传统行业。而作程序员呢,不求爹不求妈,也不用找关系,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不说饿不死,起码比你同一个学校出来平均水平要活得好。而且也不用跟销售那样风餐露宿,抛头露面。

   作为女生呢,学习物联网是很辛苦的,但是一样是可以把程序员作为长期事业的,但是因为个人性格原因,你不想做程序员,物联网领域依然有很多工作适合你。比如产品经理,原型设计师,项目经理,测试等等。只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岗位,依然都是从程序员开始干起的。比如产品经理,其实要掌握的技能是很多的,首先,你得懂一点程序,知道程序的运行逻辑,最好是掌握一门语言。否则的话,你没办法跟程序员交流的,没有办法把产品设计翻译给程序员听。

   物联网工程从工作上来讲倒不是不适合,从找工作方面来讲比较不适合。等毕业了在相同能力的条件下,物联网工程用人方95%会选择男毕业生;即是女毕业生能力很强,他们也会更倾向于男性。至于学习上,读工科的女生反而一般成为班级里成绩出众的学生。这个专业要求知识面很广,一般要学习计算机,数学,电子技术等等很多东西,课很多。因为是11年的新专业,现在还没有毕业生,所以能找什么工作还不确定。应该可以找计算机,传感器相关的工作。我个人感觉不适合女生学,要学的很好的话会很辛苦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799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