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开张的经典对联

药店开张的经典对联,第1张

有的 药店对联 表达了店主对人们健康的美好祝愿,如"但愿世间人常寿,不惜架上药生尘。"有 的向人宣传店有良药,如"灵丹妙药,皆藏芝兰之室;悬壶济世,竟开仁爱之门。"有的表达店方的经营理念,如"君臣佐使,臣辅君君信臣,风调雨顺;义礼智信,仁居首万事明,生意兴隆。"以下的供大家参考:

1) 韩康利薄,橘井泉甜。

2) 精心炮制,热诚经营。

3) 露根固本,仙草延年。

4) 一囊春贮,九鼎云英。

5) 有药皆妙,无丹不灵。

6) 聚蓄百药,平康兆民。

7) 药圃无凡草,松窗有秘方。

8) 艾早三年蓄,功堪百病除。

9) 青囊千古泽,红杏一林春。

10) 夙擅轩歧术,全凭药石灵。

11) 独活灵芝草,当归何首乌。

12) 良药苦口益病,忠言逆耳利行。

13) 尽是回春妙药,只开逐疾良方。

14) 橘井龙吟喜雨,杏林虎啸和风。

公元前453年,53岁的智伯带领韩康子、魏桓子围攻晋阳城,试图剿灭晋国另一个卿大夫赵襄子。但是在破城在即之际,韩魏两氏却突然倒戈。智伯由此兵破身亡,智氏一族被灭,史称“晋阳之战”。

这一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智氏覆灭之后,韩赵魏三家分了智家的田,不久之后又向周天子要求封侯。随着周威烈王官方承认三家的诸侯身份,三家分晋的事实得到了官方正式确认,中国历史进入到各大诸侯逐鹿中原的战国时代。而这一段历史被司马光拿来做了《资治通鉴》的第一篇故事,用以说明对于一个治国之君,“才有余而德不足”会遭至什么样的灾难。

在评述这个故事之前,我们需要对当时的背景做一个简单的了解。春秋时期,战争通常都是诸侯之间的纷争引起的,大夫阶层只是诸侯自己分封的封臣罢了,通常都是跟着诸侯的指令行事的。但在这个故事里,主角却是晋国的四个卿大夫,他们的生杀夺予似乎不受诸侯的任何制约。那么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

这要说起由晋文公建立起来的晋国的六卿制度。晋文公重耳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当年晋献公诛杀公室宗亲,诸公子纷纷外逃,重耳便是其中之一。重耳在流亡十九年之后重回晋国掌权,开创一代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于公室遭晋献公屠戮,晋文公启用了大批的异氏人才辅佐自己的大业,并以此作为基础建立了六卿制度。

六卿指的是晋国三军的六个统帅,每军设将、佐两个首长,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相当于宰相了。六卿可以说是晋国的高层,辅佐晋国的君主治理国家,而且是世袭的。他们有自己的分封土地和直属军队,有点类似于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关系。也就是说,六卿不是职业经理人搭建的管理团队,而是六个贵族家族的结盟体。

晋文公时代,六卿是对晋侯忠心耿耿的心腹大臣,但过了几代,关系就变了。晋国的公室如周王朝一样衰落,大权在握的六卿开始互相争抢土地,打得你死我活。《史记》描述这段期间的晋国形势,用了六个字:“六卿疆(强),公室卑”。打到最后,六卿就剩下智、韩、赵、魏四家,其中智氏势力最大,独掌晋国大权。而晋侯的公室掌控的土地,仅剩下绛、曲沃两邑。

《资治通鉴》讲述这个故事是从选定接班人开始的。

智宣子将以智瑶为后,但智果表示反对,说:“不如(智)宵也”。他说智瑶有五大优点,但却有一个缺点,而这个缺点是致命的。这个缺点就是“不仁”,当政者最基本的品质是“仁”,没有这个东西,能力再强也是白扯。而这一点正是司马光要通过这个故事来表达的中心思想。

但智宣子没有理会智果的反对,还是立了智瑶为后,也就是前面说的智伯,谥号为智襄子。看到这种情形,智果认为“智宗必灭”,就把自己一族的氏给改掉了,改成了“辅”,脱离了智氏宗族。所以后来晋阳之战,智氏被灭族的时候,智果一族逃过了一劫。当然,那个时候他已不叫智果了,而是叫辅果。史书的记载方式让人觉得智果真的是高瞻远瞩,智慧过人的人。但我猜他当时脱离智氏更多的考虑还是怕遭到智伯的报复。以当时智氏的势力,除非时光穿越,我不相信有人能预言它会一代而亡。

司马光又列举了赵氏选后的过程,表扬了赵简子的英明,以突出智宣子在接班人问题上犯的致命错误。

赵简子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不知所立。于是写了两个训戒书简给两个人,要求时时研习。三年后,当赵简子问起这个书简,伯鲁完全蒙圈了,那书简早不知丢到哪里去了。而无恤则诵其辞甚习,求其简,竟从袖中掏了出来。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司马光想表达的是,智宣子是用能力标准立了智伯为接班人,赵简子则是用品德标准立了赵襄子,最终结果品德压过能力,赵襄子获胜。但像我们这样从小看着历史剧、宫廷剧长大的人,却嗅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无恤狼子野心,背后必有高人指点呀。伯鲁作为长子,就这样莫名其妙被夺了继承权。

继承问题一向是王朝顺利延续的核心问题,一旦出现状况便是血雨腥风,江山不保。最理想的方式当然是在诸候选人中选择最贤者,但在实际 *** 作中却会遇到巨大的困难。首先,何为“贤”,这个标准很难确立;再则,就算确立了这个标准,也会各执其词,弄虚造假,恶性竞争。中国的王朝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套稳定的体系,君王的贤与不肖对政体的稳定运转其实影响不是很大。反倒是皇子之间的争权夺位,会动摇整个王朝的根基。

所以,从周朝开始,中国就实行了“嫡长继承制”,也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其原则就是,继承人不以能力为标准,正妻生的嫡长子是第一继承人,然后依次按正妻生的嫡子的年龄排序;如果正妻没有孩子,那么从其他孩子中选择年龄最大的;如果年龄相同,则选能力强的;如果都差不多,那就通过占卜决定。

但在这里,“嫡长继承制”好像失效了。智伯这个名字让人猜测他是个长子(比如刘邦叫刘季,刘老三的意思),但智果却公然反对立他为后;赵简子则根据自己的判断,干脆立了小儿子无恤。

司马光似乎并不赞同严格遵守“嫡长继承制”,而是用“仁”这个标准去选择继承人。但后来的历史一再证实,不管以“贤”立后也好,以“仁”立后也好,设立这种主观性颇强的标准,往往在执行层面会出现问题。反倒是简单粗暴的“嫡长继承制”是成本最低也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 *** 作方式。

智果在反对立智瑶为后的时候,向智宣子指出了智瑶的五大优势,他用了“贤”这个字,可以理解为能力。智果用下面这五个词指出了智瑶的五个优势:

1 “美鬓长大”:高大威猛,一表人才;

2 “射御足力”,擅长骑射,力大无比,是个武将之才;

3 “伎艺毕给”,才艺双全,涉猎广泛;

4 “巧文辩慧”,文笔口才俱佳,文化层次很高;

5 “强毅果敢”,意志力、决策力都尚佳。

从这里可以看出,智瑶几乎是一个完美的领导型人才!既有作为领导者颇有魅力的外表,又有作为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其能力更是可以用文武双全、多才多艺来形容。

《史记》记载,晋出公17年(公元前458年,也就是晋阳之战前5年),智伯带着韩魏赵三家将六卿中的另两个家族,即范氏和中行氏给瓜分了。晋文公闻讯大怒,向齐、鲁求援,要讨伐这四个卿大夫。四卿惧,反过来攻打晋出公。晋出公兵败逃往齐国,在途中死掉了。智伯于是立了晋昭公的曾孙为晋君,是为晋哀公。晋昭公是晋出公的曾祖父,所以晋哀公和晋出公的辈分是一样的,但血缘关系就远了去了。智伯是找了一个没有根基的旁系立为晋君,从此便完全掌握了晋国的军政。有一点后世曹 *** 的味道了。

《史记》上说,智伯与晋哀公的父亲姬忌比较要好,但姬忌死得早,智伯本想把晋室吞掉,但又有所顾忌,就立了忌的儿子为晋君。这就相当于立了一个象征性的傀儡共主,真正的晋国国君其实是智伯自己。

所以,说智伯是能力超群,雄才大略的枭雄,完全不为过。

虽说智伯雄才大略,但《资治通鉴》自有它自身的叙事逻辑。司马光是要证明智宣子选错接班人,致使智氏灭族。那么,智伯必须是刻薄不仁、刚愎自用的那种人。

于是就有了智伯在宴会上戏弄韩康子和侮辱他的策士段规的傲慢无礼一幕;有向三家索要土地的蛮横贪婪一幕;有韩魏两家有明显造反迹象,却视若无睹的昏庸无知的一幕。

先看看第一幕。书中只用了一句:“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如何戏和如何侮,没有交代,重点在下面。智国劝智伯,侮辱了人家君相一定要多加提防,不然“难必至矣!”。智伯却大不以为然,说:“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这一幕虽然反映了智伯的傲慢,但从侧面可以看出,晋国已是智伯一手遮天,其他氏族他完全没有放在眼里,连表面起码的尊重也不用给了。或者说,他这是故意为之,以显示智伯远高于韩康子的地位,即智伯是君,韩康子是臣。智伯是要让韩康子习惯被他踩在脚底下。

智伯独尊的地位和其他氏族唯唯诺诺的处境,在智伯围攻晋阳之时视察水势的描述中有鲜活的反映。《资治通鉴》写到:“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这是什么意思?古代贵族出行都是坐马车的,马车有三个座位,左边是一般是主公坐;中间是驾驭马车的人,也就是司机坐;右边是一般是武士陪侍,也就是保护主公安全的人坐,可以理解为保镖。《史记-项羽本纪》有一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就是说,刘邦的保镖是屠狗出身的武夫樊哙。可以看出来,虽说是四卿都是一个等级,智伯已经是享受君王的地位了。他把魏桓子当司机用,把韩康子当保镖用。怪不得智伯可以随意侮辱韩康子而不以为然。

再看看晋阳之战快打赢的时候,有人提醒智伯要当心韩、魏的一幕。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然后又详细说明了他的理由,没想到智伯竟然一转身就把他说的话告诉了韩康子、魏桓子。看起来智伯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也根本就不相信以韩康子、魏桓子这样的角色还敢造反!

智伯可以随意把韩、魏踩在脚下,那么他对赵襄子是什么态度?

我觉得可以用恨之入骨又有所忌惮来形容。只要赵氏被灭,韩、魏便会更加无足轻重,智氏取代晋君的道路就一马平川了。所以,智伯突然向三家索地,绝不是任性胡为,而是智伯精心策划的灭赵的一步棋。

智伯以加强晋公室为由,以晋室的名义向三家索地,但索地的要求对三家却不尽相同。对于韩、魏,智伯只是要求提供土地,而对于赵氏则明确要求割让蔡、皋狼之地。韩、魏忍气吞声,同意割让一万户规模的邑,也就是小城,而赵襄子则坚决不予退让,给了智伯发动战争的借口。

很明显,智伯知道韩、魏不敢造次,必会同意割地。只要韩、魏同意,则会给智伯必要的道义优势。三家一心扶持晋室,唯有赵氏不予配合,这无异于背叛。要知道智氏在索要土地之前,自己主动割让万户之邑给了晋公室。当然,这对于智伯来说只是左手倒右手罢了。

对于赵氏,蔡、皋狼之地的重要性在哪里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但我相信必然是生死攸关的战略要地,不然赵襄子不会宁愿决一死战也要守住这两地。猜想如果割让,赵氏可能会成为智氏的囊中物,任人宰割了。

何以智伯要针对赵襄子?从上面选后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赵襄子是一个城府极深,很有心机的政治家,智伯对他是有所忌惮的。除此之外,智伯和赵襄子有着极深的私人恩怨。三家分晋后,“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这该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脑袋砍下来还不解气,要做成酒器把玩!

《史记》记载了这样的一幕。

“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恤将而围郑。知伯醉,以酒灌击毋恤。毋恤群臣请死之。毋恤曰:“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訽。”然亦愠知伯。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恤,简子不听。毋恤由此怨知伯。”

智伯攻打郑国的时候,不但喝醉酒打了无恤(赵襄子),而且还劝赵简子不要立无恤为后,造成无恤非常仇恨智伯。但也可以看到无恤的隐忍,智伯应该是看到无恤将会是未来潜在的政敌。

还有资料显示,智伯打郑国的时候,无恤按兵不动,造成智伯成就寥寥,颓然归国。智伯醉打无恤是否是这个原因呢?无论如何,两个人一早就结下了梁子,智伯对赵襄子是要除之而后快的。智伯的策略很到位,而且离成功就差一线之遥了,结果被他完全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打乱,功亏一篑。不仅如此,还灭了族。

故事讲完,《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叙述了自己的观点。

智氏为什么会灭?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又说:“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为政之人没有德行,必遭覆灭,这是司马光的观点。正如刚开始智果所预言的,智伯有五贤,但不仁,所以智伯上位“智宗必灭”。

但我看不到德与覆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孔子周游列国而大失所望,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遵从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德”绝对不是领导者的首要品质。说到“德”,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在屠杀智氏一族,又瓜分晋国的时候,他们的“德”表现在那里呢?

反倒看智伯的诸多品质,倒是符合时代的要求。其实智氏一族的最高峰正是在智伯的带领下达到的。可以说智伯被灭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只不过它莫名其妙就发生了,给了中国历史一个大惊喜。不然,可以猜想,智氏将效仿齐国的田氏,取代晋君。那么,战国就会是五国争雄,历史的轨迹就大为改变了。

其实,历史的发展并不一定就具有必然的逻辑的,反倒是诸多偶然的因素汇聚在一起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历史就是多个不同的力量互相博弈和互相寻找均衡的过程,每一个新的因素都会打破原有的均衡,而很多这样的因素往往是以偶然的形式出现的。

如果说一定要找出智伯覆灭的原因,那么他的傲慢和盲目自信可能是其中之一吧。剪除赵氏,然后进一步吞并韩魏的战略目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他却没有认真评估晋国的整个政治局势。他低估了韩魏两个手下,也低估了赵襄子的政治能力。他的战略意图太过明显,让韩魏两家感受到“唇亡齿寒”危险,才让即将覆灭的赵襄子有机会串联两家,成功策反。

三家分晋后,智伯之臣豫让上演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可歌可泣复仇故事。虽然刺杀赵襄子未能成功,但他的士的精神却青史长留,受后世敬仰。就此明代的李贽就对《资治通鉴》的叙事提出来质疑。如果智伯真的“不仁”,何能得国士如豫让,为他舍身取义?

智伯在人生的最巅峰轰然覆灭,让人读之唏嘘!

这是一篇博文,原文如下:
四 挽联
为悼念死者而作的对联,叫挽联。
挽联来源于古挽词。古挽词包括挽诗、吊文和挽歌等,多是韵文。
《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穆公)卒,以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陪葬),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后收入《诗·秦风》。其首章云:“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惟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是一首挽诗,内容充满了悲愤。
西汉文帝时,“贾谊为长沙王太傅,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文选》贾谊《吊屈原文并序》)《吊屈原赋》是一篇吊文。下面是该文的两段:
恭承嘉惠兮,俟(sì)罪长沙。仄(cè)闻屈原兮,自湛(chén)汩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
乌虖(hū)哀哉兮,逢时不详。鸾凤伏窜兮,鸱鸮(chī xiāo)翱翔。板茸(tàrǒng)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可正倒植。谓随夷溷(hùn)兮,谓跖蹻(zhìjué)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xiān)。于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wò)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pí)牛,骖褰(jiǎn)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父荐屦(jù),渐不可久争。嗟若先生,独离此咎(jiù)兮!
这篇吊文,是作者联系自己的身世来写的,对屈原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读起来十分感人。
《黄鸟》和《吊屈原赋》,都是为挽死者而作的,但都没有在送丧时作歌唱过。
崔豹《古今注·音乐》:“《薤(xiè)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二章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者歌之,世亦呼为挽歌。”
《薤露》曰:“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生一去何时归!”晞,干。
《蒿里》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稍踟蹰。”这就是专在送丧时唱的挽歌了。
此后还出了许多挽词。如汉武帝《伤霍嬗(shàn)诗》,司马相如《哀秦二世赋》、后汉蔡邕《吊屈原文》、胡广和王粲《吊夷齐文》、曹植《金瓠哀辞》、潘岳《金鹿哀辞》与《为任子咸之妻作孤女泽兰哀辞》,等等。这些作品,内容都比较伤感。唯东晋陶渊明,谓人终不免一死,何悲之有,并不把死看成一件大不了的事。故其《拟挽歌词》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其《自祭文》云:“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之如何?”
挽词这些格调,对后来的挽联都有直接影响。
挽词怎样演化成挽联的,尚无确载。据推测,当是古挽词中间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如李廌祭苏轼文中的“皇天后土,实表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复收自古英灵之气”(见吕本中《紫微诗话》)之类,人们把它摘下来挂在帷幕之中,逐渐便自成一体。又如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韩琦死,王安石所致挽词中有两句:“木稼尝闻达官怕,山颓果见哲人萎。”(《临川集》三五《忠献韩公挽词》之二)这两句就曾被人作为一副独立的挽联来对待。木稼,木甲,即树上所结冰壳,形似武士甲胄。宝庆三年(1040),韩琦与范仲淹同御西夏,兵威远震。边人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后王安石为相变法,韩琦多次上疏反对,王安石也畏他三分。此语意在言其刚正。
刘禹锡曾给其故上司写过一篇祭文,以申门吏之礼。《唐语林》中仅见其一个对句:“事吴之心,虽云已矣;报智之志,岂可徒然。”这个对句若当时已摘出来单独使用,恐怕这就要算最早的挽联了。可惜《唐语林》没有言明。
相传最早的一副挽联,为苏轼所作。苏轼有个丫环(后来作了苏轼的爱妾),名朝云。一次苏轼扪着肚子笑问身边的人:“这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只有朝云说:“我看是一肚子不合时宜的牢骚。”苏轼听了,认为只有朝云最了解他。后朝云病故,苏轼便作了如下一副挽联挽她: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d古调,每逢暮雨便思卿。
这副挽联,《楹联续话》又说是清人严问樵为“姬人没于清江”而撰。看来是否苏轼所作,还是个问题。
我国史籍记载最早的一副挽联,见于南宋叶梦德(号石林)所撰《石林燕语》。该书讲北宋庆历年间韩康公(绛)得解(考举人)、过省(考进士)、殿试(考状元),皆第三名;后为相四迁,皆在熙宁中。死日,苏子容挽:
三登庆历三人第,
四入熙宁四辅中。
庆历,宋仁宗年号。熙宁,宋神宗年号。
挽联一般要求写得有感情。清人林昌彝说:“挽联若能赅括切实,可当篇行状读。惟有笔足以达意,才足以写情。”(见林庆铨《楹联述录》)若连“意”都不可达,“情”自然就难以写出来了。又《文心雕龙·哀吊》:“隐心而结文则事惬,观文而属心则体奢。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意思说,为写挽词而表示痛心,则浮夸而不实;只有因痛心而写挽词,才能情辞切合。一些挽联之所以动人,就因为都不是无病呻吟。
清代以来,挽联比比皆是。“中流社会,遇有哀吊事项发生,联语动以百计;交游稍广,甚以千计。”(卢希裴《六家联语合钞》序)。
1661年,郑成功抗清失败,率水师四万渡海东征。鏖战九个月,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后来,其灵柩自台湾迁葬故里福建南安石井镇时,康熙因其功在不灭,曾亲题了一副挽联: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可知海外有孤忠。
四镇,南明福王时设于江北的四个抗清据点,由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分守。两岛,金门岛与厦门岛。1646年起,郑成功即以此为抗清根据地。诸王,指南明福王、唐王、鲁王、桂王等。一隅,指台湾。抗志,坚持高尚气节。这副挽联表彰了郑成功,虽意在提倡忠君,但对郑成功的事迹和精神,都是讲得很确切的。
1898年,西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杀谭嗣同等维新派首领六人。康有为题联以挽:
逄比孤忠,岳于惨戮,古人尚迩,君复奚悲!地下如有知,好从孝孺先生侈口问成王安在!
汉家党锢,唐代清流,自昔已然,于今为烈。海内正多故,愿效子胥相国悬眸看越寇飞来。
逄(pāng),关龙逄,夏末大臣,因谏夏桀,被杀。比,比干,商纣王叔父,因谏纣王,被剖腹挖心而死。岳,岳飞。于,于谦。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役,英宗被俘,立景帝,于北京抗击瓦剌军。后英宗被释,发动夺门之变,加以“谋逆罪”,被杀。孝孺,方孝孺。明成祖篡侄帝位,曰效周公辅成王,要方孝孺起登极诏,方不肯,且质问“成王安在”,被诛十族。党锢,指东汉李膺、陈蕃等“党人”谋诛宦官不密,一次被禁、二次被杀事。清流,指唐末裴枢等三十余人,因反对朱温以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被杀于白马驿。子胥,伍员,春秋时吴国大夫,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被赐自尽。临死前,谓门人曰:“抉(挖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康有为乃戊戌维新主要首领,侥幸逃脱追捕。这副挽联一方面安慰死者,一方面对西太后之流表示极大愤慨。
1936年,鲁迅逝世,社会各界人士隆重追悼于上海万国殡仪馆,几乎皆送有挽联。有一副题的是:
拯溺是前锋,才德兼备,君乃勇逾义者。冲突荒霾,拥护自由,开辟光明途径,阐文化而驰驱,作民众之导师,那料半世冷宦青毡,宏业忽中阻,则感到彷徨故室,白发,红颜,黄口,共衔悲哀,招魂何处,归鹤几时,气魄非常生无敌。
著述称巨擘,知识先觉,人固莫如命也,抗衡环境,砥柱潮流,散布伟大种子,慨社会将沉沦,挽国难于狂澜。太息当此凄风苦雨,鲁殿又圮灵,只留得呐喊余声,断稿,残编,遗迹,同资纪念。盖棺定论,下笔千秋,学术卓荦没为神。
溺,落水之人,此指受苦受难的人民。荒霾(mái),喻社会黑暗。黄口,小孩。归鹤,化鹤归来。《搜神后记》云: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来,集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乃徘徊空中而歌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是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鲁殿,汉鲁灵光殿,屡经战乱,岿然独存。常被用以称颂硕果仅存者。圮,毁坏。鲁殿又圮灵,谓鲁灵光殿毁坏,借喻鲁迅逝世。卓荦(luò),卓越。这副挽联对鲁迅的伟大作了充分肯定。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4月5日,北京百万群众不顾“四人帮”压制,纷纷汇集天安门广场进行悼念。除花圈、诗词、誓言之外,挽联亦甚多,下面乃其中一副:
灰撒江河,看不尽波涛,涓滴都是人民泪;
志华日月,信无际光焰,浩气长贯神州天。
有的挽联挽同道挚友。
过去,有一农夫在傍晚收工时不幸失足落水而死,其伙伴悲而挽之:
刚唱罢一曲农歌,奸趁夕阳觅归路;
岂欲效三闾故事,错把洋湖作汩罗。
三闾,指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军攻破时,感救国无望,自投汩罗江而死。洋湖,农夫落水之地。
清末,虚谷和尚与任颐,均著名画家。任颐死,虚谷挽之:
笔无常法,别出新机,君艺称极也;
天夺斯人,谁能继起,吾道其衰乎!
有的挽联挽各类亲属。
曾国藩挽乳母联:
一饭尚铭恩,况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论人情天理,亦当泣血三年。
上联指韩信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说,韩信见漂母供给他饭食,“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后韩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在曾国藩看来,乳母对他的恩德,绝不是千金可以报答的。
无名氏挽叔联:
先中秋卧病,后重九登仙,想阿叔动避龙山,赏菊别尘寰去矣;
读薤露伤情,诵蓼莪增惨,叹婶母悲登走石,哭声动梓里哀哉!
龙山,登高避劫之地。《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各作彩囊,盛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蓼莪(1ù é),《诗·小雅》篇名。朱熹《诗集传》注云:“人民劳苦,孝子不得终养,而作此诗。”夫石,望夫石。梓里,邻里。
无名氏挽妻联:
你翁衰,你姑衰,你祖姑尤衰。听盆鼓声喧,一个个顿足捶胸,看你哪何舍得!
我女幼,我子幼,我次子更幼。到更阑人静,皆依依索衣问母,教我怎样开销!
盆,古时一种瓦质乐器。
人们有时在生前就写挽联预挽自己,这种挽联叫自挽联。一般自挽联,内容多抒发情怀。
自挽联也起自宋代,汉以前就有一种风俗,人死以后要在柩前竖一旗幡,上写死者姓名。这种旗幡叫铭旌,亦作明旌。北宋赵鼎,死前就自题一联于铭旌之上:
身骑箕尾归足上,
气作山河壮本朝。
箕尾,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两宿。骑箕尾,亦省作“骑箕”,星图言傅说死后,其灵魂跨于箕尾二宿之间,后即以“骑箕尾”或者“骑箕”为“死”的讳称。这里即指死。
前清时一穷秀才,惨淡经营而屡试不中,一感世之不容于己,二为生活所迫,意欲自绝,写下了这样一副自挽联:
母也六十年垂老,身又靠谁?幸有兄有弟有侄儿,诸事放心,到争朝正好归去。
妻乎五百载修来,尔休怪我。惜无男无女无恒产,欲图如意,待他生再作商量。
1926年,熊亨瀚被国民党反动派禁于狱中,临刑前也写了一副自挽联,表达他对未完事业的遗憾和革命到底的决心:
十余载劳苦奔波,秉春秋笔,执教士鞭,仗剑从军,矢忠护党,有志未能伸,此生空热心中血;
一家人悲伤哭泣,求父母恕,劝兄弟忍,温语慰妻,负荷嘱子,含冤终可白,再世当为天下雄。
自挽联若有“兼示”性,则带遗嘱意味。清时一林姓妇人,中年遽卒,临死前一副“出语告夫,对语教子”的自挽联,就是如此:
我别君去,君何患无妻。倘异时再叶鸯占,莫谓生妻不如死妇。
儿随父悲,儿终当有母。愿他日得酬乌哺,须知养母即是亲娘。
这副挽联,后来又被改为:
我别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无妻,他年弦续房中,休向生妻言死妇。
子依严父哀哉,小孩儿终当有母。异日欢承膝下,须知继母即亲娘。
挽联也有戏题的。1916年,袁世凯皇帝梦破产,气病而死。有人送了一副戏挽联: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为中药名。这里是双关语,指杨度、孙毓筠等六人。1915年8月l4日,此六人在袁世凯之子袁克定授意下联名通电全国,组织“筹安会”,鼓吹君主立宪。从此,袁世凯便正式做起皇帝梦来。二陈汤,中药名,这里也是双关语,指陈树藩、陈宦和汤芗铭。此三人皆为袁世凯心腹,迫于护国讨袁运动的发展,先后在陕西、四川和湖南宣布独立,使袁世凯失去了最后的地盘。袁世凯见大势已去,不久便一命呜呼。
戏挽联在通常情况下,对被挽者都颇有些不敬。但亦不全然。看下面一副:
蝴蝶东飞,蝴蝶西飞,不管东飞西飞,依庄周说蝴蝶终归梦里;
先生来了,先生去了,无论来了去了,据穆叔言先生长在人间。
这副戏挽联乃1945年湖南大学中文系学生谭佛雏为挽该校著名音韵学家曾远乾先生逝世而作。曾逝世前,正为学生讲授《庄子》,深受学生欢迎。谭遂借庄周梦见化为蝴蝶事,撰写此联,以表达对曾先生的深切怀念。此联笔调幽默,出自学生之手,既诙谐又得体。
有时人们将挽联(非自挽联和戏挽联)写得与寿联没有区别,原因是“只顾单纯称赞、歌颂死者”。例如:
德高望重,
伟绩丰功。
生于旧社会,能特立独行,志气可贵;
处在新中国,愿同心协力,精神足多。
早年怀壮志,恨黑暗重重,睥睨(pìnì)权贵,有两只冷眼;
晚岁见赤心,喜红旗处处,服务人民,惟一片热忱。
罗元贞先生在《漫谈对联》一文中指出:“像这些挽联,都必须恰当地加上哀悼字句。比如‘千古’、‘不朽’、‘永逝’、‘长存’、‘含哀’、‘挥泪’、‘伤益友’、‘哭良师’等等,否则就不像挽联。”这个意见很对。

资源链接:>

为了给最疼爱的小老弟菜鸟(克里斯多夫·奈茨 Christopher Knights 配音)庆生,老大(汤姆·麦格拉思 Tom McGrath 配音)带领菜鸟以及好搭档科斯基(克里斯·米勒 Chris Miller 配音)、瑞哥闯入了防守最严密的美国黄金储备中心,只为找到金库尽头仅有的那台销售炸薯条的自动贩卖机。谁知他们刚刚完成任务没多久,便被长着触角的贩卖机吞了进去,随后被运到一个神秘的所在。在全封闭的设施内,四只企鹅见到了伪装成基因遗传科学家的章鱼戴夫(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配音)。

yiyc
《信使 The Courier 2020》百度网盘资源在线播放
导演: 多米尼克·库克
编剧: 汤姆·奥康纳
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瑞秋·布罗斯纳安、梅拉布·尼尼泽、玛丽亚·米罗诺娃、安东·莱瑟、安格斯·瑞特、大卫·巴克·琼斯、米尔斯·理查森、杰西·巴克利、基里尔·彼洛高夫、Yuri Klimov 、马里安·洛伦西克、艾丽丝·奥尔尤因、乔纳森·哈登、伊莲娜·艾尔米纳斯、阿勒斯·比利克、安德烈·库尔加诺夫、奥德·马利、贝恩·科拉科、迪诺·布加迪、Emma Penzina、Fred Haig、Charles Walters、James Schofield、Keir Hills、Vladimir Chuprikov
类型: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0-01-24(圣丹斯**节)、2021-03-19(美国)、2021-05-17(英国)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铁幕行动(台)、军情谍报(港)、情报人员、铁皮木、Ironbark
根据英国商人葛雷维尔韦恩(Greville Wynne)的真实故事改编。
《信使》描述葛雷维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饰)在冷战期间与苏联线人欧列格潘科夫斯基(Oleg Penkovsky),暗中协助中情局渗透苏联的核子计划,并提供了成功阻止古巴导d危机的重要情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859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