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享经济到物联网的几个关键步骤包括

从共享经济到物联网的几个关键步骤包括,第1张

车锁与物联网

扫码开锁即可解锁骑车,是共享单车的特点。说到智能锁,这里就必须要提到物联网了。共享单车的物联网原理主要是采用了“手机端—云端—单车端”的架构:

手机端:我们通过手机端的App可以查看附近的单车,充值、预约开锁等等;

云端:云端就是服务器端了,是整个共享单车系统的控制台,它可以与所有的单车进行数据通讯,收集信息指令,响应用户和管理员的 *** 作;

单车端:单车端是收集信息与执行命令的一端,比如卫星定位、开锁等等。而整个物联网最具象的体现就体现在了它的这个锁上了。

共享单车的智能锁内部集成了GPS系统和带有SIM卡!它能够将车辆所在位置和电子锁的状态传输给云端。

这里的SIM卡绝对有必要说一下,大多数人应该都不会意识到车锁里面还集成了SIM卡。而这个SIM卡其实我们常用的电话卡还有所不同。它属于物联网SIM卡,物联网卡是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SIM卡、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连接,可以实现人与物体和物体与物体间的沟通和对话。

最后,说到车锁的核心——CPU。以摩拜单车为例,摩拜单车通过嵌入式芯片搭建了一个稳定高效的“CPU”大脑处理器,运用GPS模块实现了定位,将SIM卡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连接来达到给用户显示单车实时位置以及进行连接等。

共享单车所采用的是比较常见的物联网应用架构:云-用户-终端。像上文提到共享叉车的可能实现,也是基于将设备与数据接入AbleCloud所提供的物联网云端的实现。虽然物联网的架构并不只有这一种,但我们目前用到的绝大多数服务用的都是这种。

那共享单车跟电信运营商又是什么联系呢

NB-IoT技术

共享单车得到市场认可的主要原因是其便捷的使用方式,核心环节包括找车、开锁、还车和计费,而这4个核心环节都依赖一张高质量的无线网络将单车与云端服务器“连接”起来。“连接”背后的关键挑战在于网络覆盖和电子锁功耗。

目前,蜂窝网络覆盖不足会导致用户锁车后车辆状态无法反馈到云端,迟迟无法计费和释放该车辆,给用户使用共享单车带来诸多困扰。同时,使用传统通信技术的电子锁有较高的功耗,使单车不得不内置微型发电装置,通过用户的骑行为车锁充电,这样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用户的骑行体验,增加故障发生概率。

值得关注的是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这是运营商今年力推的一项技术,力图通过广泛的物联网设备将运营商管道能力触达到更多场景。基于NB-IoT技术的共享单车应用开发也是该领域的一个突破。

简单的说,共享单车作为典型的低功耗广域市场应用,NB-IoT的技术特点很符合此类场景。

强链接:在同一基站的情况下,NB-IoT可以比现有无线技术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数。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可满足大量设备联网需求。

覆盖广:NB-IoT 网络比现有传统网络信号覆盖强度提升了 20dB,相当于可以多穿 1~2 堵墙。

低功耗:对于一些不能经常更换电池的各类传感监测设备,长达几年的电池使用寿命是最本质的需求。NB-IoT设备功耗可以做到非常小,设备续航时间可以从过去的几个月大幅提升到几年。

低成本:低速率、低功耗、低带宽给NB-IoT芯片以及模块带来低成本优势。

以ofo与中国电信、华为的合作为例。

一是能提升用户体验。使用NB-IoT 模块的共享单车不需要安装人力供电装置,用户体验更加轻便,电池使用寿命可达3 年。

二是能加强管理。相较于其它移动网络,NB-IoT覆盖范围更广,这不仅使地下车库、地下室、地下管道等偏僻位置的单车可收到信号,提高了解锁率,也能保证车辆永远在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定位、丢车和乱停乱放等问题。

靠技术创新异军突起的共享单车,利用NB-IoT破解管理难题,使各方共赢成为可能。对于共享单车而言,可同时满足用户体验、制造成本、运维便利性三方面的要求。

在商业模式同质化的当下,通过技术和服务体验的升级,也将提升差异化竞争的能力。对于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而言,借助于共享单车这一热门应用,NB-IoT技术有了更直观的感知,规模商用的步伐也将加快推进。

运营商加紧布局NB-IoT

2016年6月16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3GPP RAN全会第72次会议顺利结束。NB-IoT作为3GPP R13一项重要课题,其对应的3GPP协议相关内容获得了RAN全会批准,正式宣告这项受无线产业广泛支持的NB-IoT标准核心协议历经2年多的研究终于经全部完成。

从2015年9月启动工作立项到2016年6月冻结标准,进度之快反反映出需求的迫切。全球运营商有了基于标准化的物联网专有协议,标准化工作的成功完成也标志着NB-IoT即将进入规模商用阶段。

2017年伊始,三大运营商就开始紧锣密鼓布局NB-IoT网络。

1月,中国电信正式发布“中国电信NB-IoT企业标准(V10)”,启动了7省12市外场试验,预计今年3月末完成网络侧测试,6月末全网覆,启动基于LTE 800MHz网络的NB-IoT试商用。于鹰潭投入资金5000多万开通297个NB-IoT基站,本月还望建成121个NB-IoT基站。

中国移动1月在江西鹰潭建成全国第一张地级市全域覆盖NB-IoT网络,并且同步实现了NB-IoT业务终端与物联网业务平台的双向数据传输 ,实现了业务实用功能。2月,以点亮应用NB-IoT技术的路灯为起点,江苏移动首个NB-IoT 商用网络在南京发布。

中国联通已将物联网列为三大创新战略之一,2016年11月,在广东开通了首个标准化NB-IoT商用网络。今年,计划在超过5个城市启动基于900MHz、1800MHz的NB-IoT外场规模组网试验及业务示范,以及6个以上业务应用示范,并在重点城市推进NB-IoT商用部署。

预计,2017年下半年NB-IoT模块成熟后,应用场景的推进将大大加快。而共享单车这类新的物联网终端爆发,也会反过来对网络和后端产生了推动,端和管逐步相互促进。

发掘科技一家专业的物联网硬件方案公司:发掘科技

1990年,施乐公司推出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d Coke Machine,是物联网最早的实践。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物互联”这一概念。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4年,日本总务省(MIC)提出u-Japan计划,该战略力求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连接,希望将日本建设成一个随时、随地、任何物体、任何人均可连接的泛在网络社会。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提出“物联网IoT”的概念,并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
2006年,韩国确立了u-Korea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无所不在的社会(ubiquitous society),在民众的生活环境里建设智能型网络(如IPv6、BcN、USN)和各种新型应用(如DMB、Telematics、RFID),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务
2009年 欧盟委员会发表《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系统提出发展物联网的规划和行动蓝图。 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提出“感知中国”计划,拉开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帷幕。 韩国放送通信委员会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物联网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提出到2012年实现“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术强国”的目标。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同年,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IBM论坛上,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IBM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2010年,吴邦国参观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表示要培育发展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确保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分现状及形势,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5部分。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这一概念提出已有20多年,但受全球各国重视是2008年和2009年这两年,各国纷纷推出物联网相关政策,我国也开启了物联网发展里程碑的年份,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经过10年发展,物联网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在云+AI等技术加持下,让物联网得到了广泛应用,产业发展迅猛,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时代。
运营商、半导体厂商、通信设备、云服务商和应用端等形成物联网产业链,而NB-IoT和LoRa等LPWA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解决物联网大规模部署连接等需求,继而使得物联网在工业、零售、物流和交通等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产业链积极推动下,物联网连接规模成倍速度增长,LPWAN连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9%。此外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指出,5G技术部署,也将把物联网带上更高的层次,也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其中运营商是万物互联积极推动者,全球运营商纷纷转型寄望于在大连接时代,不再局限做一个管道提供者,希望能抢夺物联网应用端市场,例如面向工业、教育、医疗、车联网和智慧家庭等应用场景寻求机遇。
物联网在移动监测、智能可穿戴、POS机、气象、医疗和能源等行业用途很大,而且是实现设备联网不可或缺的产品,不少相关的top域名都被注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860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