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安全面临哪些问题已题

企业信息安全面临哪些问题已题,第1张

1、DDoS攻击

IT专家认为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就是:大量数据包涌入受害者的网络,让有效请求无法通过。但这只是最基本的DDoS攻击形式,防御方面的改进已经迫使攻击者改变了他们的攻击方式。DDoS攻击使用的数据包越来越多,攻击流量最多达到100Gbps。

攻击者还开始针对基础设施的其他部分,其中企业域名服务的服务器的攻击者最喜欢的目标。因为当攻击者成功攻击DNS服务器后,客户将无法访问企业的服务。

大规模DDoS攻击通常会采用“低且慢”的攻击,这种攻击使用特制的请求来让web应用程序或设备来处理特定的服务,以快速消耗处理和内存资源。这种应用层攻击占所有攻击的四分之一。

此外,攻击者还会寻找目标网站的网址,然后呼叫该网站的后端数据库,对这些网页的频繁呼叫将很快消耗掉网站的资源。

在速度慢的攻击中,路由器将崩溃,因此,企业无法使用设备来阻止不好的流量。这些攻击还可以通过云DDoS防护服务。企业应该采用混合的方法,使用web应用程序防火墙、网络安全设备和内容分发网络来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防御,以尽可能早地筛选出不需要的流量。

2、旧版本浏览器

每年涉及数百万美元的银行账户欺诈网络攻击都是利用浏览器漏洞,更常见的是,利用处理Oracle的Java和Adobe的Flash及Reader的浏览器插件。漏洞利用工具包汇聚了十几个针对各种易受攻击组件的漏洞利用,如果企业没有及时更新,攻击者将通过这种工具包迅速侵入企业的系统。

例如,最新版本的Blackhole漏洞利用工具包包含7个针对Java浏览器插件的漏洞利用,5个针对Adobe PDF Reader插件,2个针对Flash。

企业应该特别注意Oracle的Java插件,因为Java被广泛部署,但却鲜少修复。 企业应该利用补丁修复管理产品来阻止这种漏洞利用攻击。

3、不良网站

知名的合法网站开始成为攻击者的目标,因为攻击者可以利用用户对这些网站的信任。企业不可能阻止员工访问这些知名网站,并且企业的技术防御总是不够。

还有另一种更阴险的攻击--恶意广告攻击,这种攻击将恶意内容插入广告网络中,恶意广告可能只是偶尔出现在广告跳转中,这使这种攻击很难察觉。

同样的,企业应该采用多层次的防御方法,例如,安全代理服务器结合员工计算机上的反恶意软件保护来阻止已知威胁的执行。

4、移动应用程序

BYOD趋势导致企业内消费者设备激增,但移动应用程序安全性很差,这使企业数据处于危险之中。

60%的移动应用程序从设备获取独特的硬件信息并通过网络接口传出去,更糟糕的是,10%的应用程序没有安全地传输用户的登录凭证。

此外,支持很多移动应用的Web服务也很不安全。由于用户不喜欢输入密码来使用移动设备上的服务,移动应用经常使用没有过期的会话令牌。而攻击者可以在热点嗅探流量并获取这些令牌,从而访问用户的账户。

企业很难限制员工使用的应用程序,但企业可以限制员工放到其设备的数据以及限制进入企业的设备。

5、SQL注入

对于SQL注入攻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检查所有用户提供的输入,以确保其有效性。

企业在修复SQL漏洞时,通常专注于他们的主要网站,而忽视了其他连接的网站,例如远程协作系统等。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网站来感染员工的系统,然后侵入内部网络。

为了减少SQL注入问题的风险,企业应该选择自己的软件开发框架,只要开发人员坚持按照该框架来编程,并保持更新,他们将创造出安全的代码。

6、证书的危害

企业不能盲目地信任证书,攻击者可能使用偷来的证书创建假的网站和服务,或者使用这些证书来签署恶意代码,使这些代码看起来合法。

此外,糟糕的证书管理也会让企业付出巨大的代价。企业应该跟踪证书使用情况,并及时撤销问题证书。

7、跨站脚本问题

跨站脚本利用了浏览器对网站的信任,代码安全公司Veracode发现,超过70%的应用程序包含跨站脚本漏洞,这是影响商业开源和内部开发软件的首要漏洞问题。

企业可以利用自动代码检查工具来检测跨站脚本问题,企业还应该修改其开发流程,在将程序投入生产环境之前,检查程序的漏洞问题。

8、“物联网”漏洞

在物联网中,路由器、打印机、门锁等一切事物都通过互联网连接,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设备使用的是较旧版本的软件,而这通常很难更新。 攻击者很容易利用这些设备来侵入企业内部网络。

企业应该及时发现和禁用其环境中任何UPnP端点,并通过有效的工具来发现易受攻击的设备。

9、情报机器人

并非所有攻击的目的都是攻击企业的防御系统。自动web机器人可以收集你网页中的信息,从而让你的竞争对手更了解你的情况,但这并不会破坏你的网络。

企业可以利用web应用程序防火墙服务来判断哪些流量连接到良好的搜索索引机器人,而哪些连接到竞争对手的市场情报机器人或者假的谷歌机器人。这些服务可以防止企业信息流到竞争对手。

10、新技术 旧问题

不同企业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威胁,有网上业务的企业可能会有SQL注入和HTML5问题,有很多远程办公人员的企业可能会有移动问题。企业不应该试图将每一种威胁降到最低,而应该专注于最常被利用的漏洞,并解决漏洞问题。同时,培养开发人员采用安全做法,并让开发人员互相检查代码以减少漏洞。

扩展资料

方法技巧:

1、正确配置

多数防火墙损害是由于其错误配置造成的,而不是由防火墙的缺陷造成的。这至少说明一点,保障安全设备的正确配置很有意义。在防御自己的网络时,实施恰当的安全工具和策略是很重要的。因而,如果企业的设备过期了,遗漏了关键的补丁或没有配置,企业网络遭受暴露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有人也许会说,我拥有强健的防火墙规则,我的网络固若金汤。但是,如果路由器运行在一个有严重漏洞的老 *** 作系统上,其中的安全漏洞随时可被利用,这不是相当于搂着一颗随时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定时炸d吗

2、打破壁垒

企业的低效安全是企业文化问题的一个症状。IT和IT运营团队都要为管理、支持、保障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环境负责,并呼吁更多的资源参与到安全工作中。

随着工作日益增多,每一个部门都非常重视自己的业务应用,复杂的连通性需求也牵涉到多个方面,如应用程序的所有者和防火墙的管理员等。企业应当考虑打破无形的壁垒,让有关各方都能够相互有效交流,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改善安全性。

3、过程自动化

如果你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就需要自动化来强化安全和运营了。许多企业认为,在管理网络安全设备时,耗时过多、手工 *** 作、易于出错等是最大的困难。如果让人工去发现由于某个变化而影响的防火墙规则,这是相当耗时且易于出错的。

企业不妨借助自动化技术来保障准确性,减少风险,极大地减少处理变化时所花费的时间。这时,IT就可以更快捷地应对变化的业务需求。

4、减少复杂性

企业IT环境中往往有多种设备和策略都与关键业务应用紧密联系,因而在保障网络、应用程序、信息安全时,往往存在诸多困难。而且通常一种设备、策略或应用对另一种设备或策略、应用的影响并不明显。

例如,如果安全策略发生了变化,那么它对维持企业运行的关键业务应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应用程序发生了变化,对安全策略和网络会有影响吗这不仅是一个安全问题(应当移除与退役应用程序相关的不再使用的规则),而且还是一个保障业务高效运行的问题。

5、反思网络安全

在规划防御时,根据一个干净的没有遭受损害的网络来制定计划也为了一种标准。但是,如今恶意软件深藏不露,针对性攻击日益强烈,而且网络越来越开放,上述标准就成为了一种错误的假设。反思网络安全意味着IT要从一种不同的假设开始,要假定自己已经遭受了黑客攻击。IT应当重新规划企业防御,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状况焕然一新。

针对物联网设备的安全评估,这里总结七种评估方式,从七个方面对设备进行安全评估,最终形成物联网设备的安全加固方案,提升黑客攻击物联网设备的成本,降低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风险。

硬件接口

通过对多款设备的拆解发现,很多厂商在市售产品中保留了硬件调试接口。通过 JTAG接口和COM口这两个接口访问设备一般都具有系统最高权限,针对这些硬件接口的利用主要是为了获得系统固件以及内置的登陆凭证。

弱口令

目前物联网设备大多使用的是嵌入式linux系统,账户信息一般存放在/etc/passwd 或者 /etc/shadow 文件中,攻击者拿到这个文件可以通过John等工具进行系统密码破解,也可搜集常用的弱口令列表,通过机器尝试的方式获取系统相关服务的认证口令,一旦发现认证通过,则会进行恶意代码传播。弱口令的出现一般是由厂商内置或者用户不良的口令设置习惯两方面造成的。

信息泄漏

多数物联网设备厂商可能认为信息泄露不是安全问题,但是泄露的信息极大方便了攻击者对于目标的攻击。例如在对某厂商的摄像头安全测试的时候发现可以获取到设备的硬件型号、硬件版本号、软件版本号、系统类型、可登录的用户名和加密的密码以及密码生成的算法。攻击者即可通过暴力破解的方式获得明文密码。

未授权访问

攻击者可以不需要管理员授权,绕过用户认证环节,访问并控制目标系统。主要产生的原因如下:

厂商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授权认证或者对某些路径进行权限管理,任何人都可以最高的系统权限获得设备控制权。开发人员为了方便调试,可能会将一些特定账户的认证硬编码到代码中,出厂后这些账户并没有去除。攻击者只要获得这些硬编码信息,即可获得设备的控制权。开发人员在最初设计的用户认证算法或实现过程中存在缺陷,例如某摄像头存在不需要权限设置session的URL路径,攻击者只需要将其中的Username字段设置为admin,然后进入登陆认证页面,发现系统不需要认证,直接为admin权限。

远程代码执行

开发人员缺乏安全编码能力,没有针对输入的参数进行严格过滤和校验,导致在调用危险函数时远程代码执行或者命令注入。例如在某摄像头安全测试的时候发现系统调用了危险函数system,同时对输入的参数没有做严格过滤,导致可以执行额外的命令。

中间人攻击

中间人攻击一般有旁路和串接两种模式,攻击者处于通讯两端的链路中间,充当数据交换角色,攻击者可以通过中间人的方式获得用户认证信息以及设备控制信息,之后利用重放方式或者无线中继方式获得设备的控制权。例如通过中间人攻击解密>

云(端)攻击

近年来,物联网设备逐步实现通过云的方式进行管理,攻击者可以通过挖掘云提供商漏洞、手机终端APP上的漏洞以及分析设备和云端的通信数据,伪造数据进行重放攻击获取设备控制权。例如2015年HackPwn上公布的黑客攻击TCL智能洗衣机。

尽管IPv4中常见的攻击方式将在IPv6网络中失效,使来自网络层的一些安全攻击得以抑制,但采用IPv6并不意味着关紧了安全的大门,来自应用层的威胁将以新的方式出现。 总有人误认为“网络改成IPv6,安全问题就全面解决了”。诚然,IPv4中常见的一些攻击方式将在IPv6网络中失效,例如网络侦察、报头攻击、碎片攻击、假冒地址及蠕虫病毒等,但IPv6不仅不可能彻底解决所有安全问题,反而还会产生新的安全问题。
虽然与IPv4相比,IPv6在网络保密性、完整性方面做了更好的改进,在可控性和抗否认性方面有了新的保证,但目前多数网络攻击和威胁来自应用层而非网络层。因此,保护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只靠一两项技术并不能实现,还需配合多种手段,诸如认证体系、加密体系、密钥分发体系、可信计算体系等。

安全新问题如影随形

IPv6是新的协议,在其发展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新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
● 针对IPv6的网管设备和网管软件都不太成熟。
IPv6的管理可借鉴IPv4。但对于一些网管技术,如SNMP(简单网络管理)等,不管是移植还是重建,其安全性都必须从本质上有所提高。由于目前针对IPv6的网管都不太成熟,因此缺乏对IPv6网络进行监测和管理的手段,对大范围的网络故障定位和性能分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 IPv6中同样需要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网络过滤、防病毒网关等网络安全设备。
事实上,IPv6环境下的病毒已经出现。例如,有研究人员在IPv6中发现了一处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用户遭受拒绝服务攻击。据悉,该漏洞存在于IPv6的type 0路由头(RH0)特征中。某些系统在处理IPv6 type 0路由头时存在拒绝服务漏洞。
● IPv6协议仍需在实践中完善。
IPv6组播功能仅仅规定了简单的认证功能,所以还难以实现严格的用户限制功能。移动IPv6(Mobile IPv6)也存在很多新的安全挑战,目前移动IPv6可能遭受的攻击主要包括拒绝服务攻击、重放攻击以及信息窃取攻击。另外,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必须经过升级才可以支持IPv6地址,DHCPv6仍然处于研究、制订之中。
●向IPv6迁移过程中可能出现漏洞。
目前安全人员已经发现从IPv4向 IPv6转移时出现的一些安全漏洞,例如黑客可以非法访问采用了IPv4和IPv6两种协议的LAN网络资源,攻击者可以通过安装了双栈的IPv6主机建立由IPv6到IPv4的隧道,从而绕过防火墙对IPv4进行攻击。
IPv6协议在网络安全上的改进
● IP安全协议(IPSec)技术
IP安全协议(IPSec)是IPv4的一个可选扩展协议,而在IPv6中则是一个必备的组成部分。IPSec协议可以“无缝”地为IP提供安全特性,如提供访问控制、数据源的身份验证、数据完整性检查、机密性保证,以及抗重播(Replay)攻击等。
IPSec通过三种不同的形式来保护通过公有或私有IP网络来传送的私有数据。
(1)验证:通过认证可以确定所接受的数据与所发送的数据是否一致,同时可以确定申请发送者在实际上是真实发送者,而不是伪装的。
(2)数据完整验证:通过验证保证数据从原发地到目的地的传送过程中没有任何不可检测的数据丢失与改变。
(3)保密:使相应的接收者能获取发送的真正内容,而无关的接收者无法获知数据的真正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IPSec能够防止多种攻击,但无法抵御Sniffer、DoS攻击、洪水(Flood)攻击和应用层攻击。IPSec作为一个网络层协议,只能负责其下层的网络安全,不能对其上层如Web、E-mail及FTP等应用的安全负责。
●灵活的扩展报头
一个完整的IPv6数据包包括多种扩展报头,例如逐个路程段选项报头、目的选项报头、路由报头、分段报头、身份认证报头、有效载荷安全封装报头、最终目的报头等。这些扩展报头不仅为IPv6扩展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比较IPv4和Ipv6的报头可以发现,IPv6报头采用基本报头+扩展报头链组成的形式,这种设计可以更方便地增添选项,以达到改善网络性能、增强安全性或添加新功能的目的。
IPv6基本报头被固定为40bit,使路由器可以加快对数据包的处理速度,网络转发效率得以提高,从而改善网络的整体吞吐量,使信息传输更加快速。
IPv6基本报头中去掉了IPv4报头中的部分字段,其中段偏移选项和填充字段被放到IPv6扩展报头中进行处理。
去掉报头校验(Header Checksum,中间路由器不再进行数据包校验)的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大部分链路层已经对数据包进行了校验和纠错控制,链路层的可靠保证使得网络层不必再进行报头校验; 二是端到端的传输层协议也有校验功能以发现错包; 三是报头校验需随着TTL值的变化在每一跳重新进行计算,增加包传送的时延。
●地址分配与源地址检查
地址分配与源地址检查在IPv6的地址概念中,有了本地子网(Link-local)地址和本地网络(Site-local)地址的概念。从安全角度来说,这样的地址分配为网络管理员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方便。若某主机仅需要和一个子网内的其他主机建立联系,网络管理员可以只给该主机分配一个本地子网地址;若某服务器只为内部网用户提供访问服务,那么就可以只给这台服务器分配一个本地网络地址,而企业网外部的任何人都无法访问这些主机。
由于IPv6地址构造是可会聚的(aggregate-able)、层次化的地址结构,因此,IPv6接入路由器对用户进入时进行源地址检查,使得ISP可以验证其客户地址的合法性。
源路由检查出于安全性和多业务的考虑,允许核心路由器根据需要,开启反向路由检测功能,防止源路由篡改和攻击。
IPv6固有的对身份验证的支持,以及对数据完整性和数据机密性的支持和改进,使得IPv6增强了防止未授权访问的能力,更加适合于那些对敏感信息和资源有特别处理要求的应用。
通过端到端的安全保证,网络可以满足用户对安全性和移动性的要求。IPv6限制使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允许所有的网络节点使用全球惟一的地址进行通信。每当建立一个IPv6的连接,系统都会在两端主机上对数据包进行 IPSec封装,中间路由器对有IPSec扩展头的IPv6数据包进行透明传输。通过对通信端的验证和对数据的加密保护,使得敏感数据可以在IPv6 网络上安全地传递,因此,无需针对特别的网络应用部署ALG(应用层网关),就可保证端到端的网络透明性,有利于提高网络服务速度。
●域名系统DNS
基于IPv6的DNS系统作为公共密钥基础设施(PKI)系统的基础,有助于抵御网上的身份伪装与偷窃。当采用可以提供认证和完整性安全特性的DNS安全扩展 (DNS Security Extensions)协议时,能进一步增强对DNS新的攻击方式的防护,例如网络钓鱼(Phishing)攻击、DNS中毒(DNS poisoning)攻击等,这些攻击会控制DNS服务器,将合法网站的IP地址篡改为假冒、恶意网站的IP地址。

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分布式存储联合实验室特讯: 近期,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通报,暂停阿里云公司作为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6个月。此次事件源自阿里云发现阿帕奇(Apache)Log4j2组件严重安全漏洞隐患报告不及时, 再次为国家数据安全敲响警钟,国资云建设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通报称,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简称“阿里云”)是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近日,阿里云公司发现阿帕奇(Apache)Log4j2组件严重安全漏洞隐患后,未及时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未有效支撑工信部开展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管理。经研究,现暂停阿里云公司作为上述合作单位6个月。暂停期满后,根据阿里云公司整改情况,研究恢复其上述合作单位。


Apache Log4j 史上最大安全漏洞

先梳理一下阿帕奇严重安全漏洞的时间线:


11月24日

阿里云在阿帕奇(Apache)开放基金会下的开源日志组件Log4j2内,发现重大漏洞Log4Shell,然后向总部位于美国的阿帕奇软件基金会报告。

获得消息后,奥地利和新西兰官方计算机应急小组立即对这一漏洞进行预警。新西兰方面声称,该漏洞正在被“积极利用”,并且概念验证代码也已被发布。



12月9日

中国工信部收到有关网络安全专业机构报告,发现阿帕奇Log4j2组件存在严重安全漏洞,立即召集阿里云、网络安全企业、网络安全专业机构等开展研判,并向行业单位进行风险预警。


12月9日

阿帕奇官方发布紧急安全更新以修复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漏洞利用细节公开,但更新后的Apache Log4j2150-rc1版本被发现仍存在漏洞绕过。


12月10日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录Apache Log4j2远程代码执行漏洞;阿帕奇官方再度发布log4j-2150-rc2版本修复漏洞。


12月10日

阿里云在官网公告披露,安全团队发现Apache Log4j2150-rc1版本存在漏洞绕过,要求用户及时更新版本,并向用户介绍该漏洞的具体背景及相应的修复方案。


12月14日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发布《Apache Log4j2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排查及修复手册》,供相关单位、企业及个人参考。


12月22日

工信部通报,由于阿里云发现阿帕奇严重安全漏洞隐患后,未及时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未有效支撑工信部开展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管理,决定暂停该公司作为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6个月。

在服务器的组件中,日志组件是应用程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其中Apache(阿帕奇)的开源项目log4j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日志组件,被广泛应用。


由于Apache Log4j存在递归解析功能,未取得身份认证的用户,可以从远程发送数据请求输入数据日志,轻松触发漏洞,最终在目标上执行任意代码。即 攻击者只要提交一段代码,就可以进入对方服务器,而且可以获得最高权限,控制对方服务器。通俗说,黑客通过这个普遍存在的漏洞,可以在服务器上做任何事。


有关报道显示,黑客在72小时内利用Log4j2漏洞,向全球发起了超过84万次的攻击。利用这个漏洞,攻击者几乎可以获得无限的权利——比如他们可以 提取敏感数据、将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删除数据、安装勒索软件、或进一步散播到其它服务器。

国外网友以漫画说明Log4j2的重要性

该漏洞CVSS评分达到了满分10分,IT 通信(互联网)、工业制造、金融、医疗卫生、运营商等各行各业都将受到波及,全球互联网大厂、 游戏 公司、电商平台等都有被影响的风险。 比如苹果、亚马逊、Steam、推特、京东、腾讯、阿里、百度,网易、新浪以及特斯拉等全球大厂,悉数中招,众多媒体将这个漏洞形容成“史诗级”“核d级”漏洞,可以说相当贴切。


据工信部官网消息,今年9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信息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其中提到,根据《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网络产品提供者应当及时向平台报送相关漏洞信息,鼓励漏洞收集平台和其他发现漏洞的组织或个人向平台报送漏洞信息。

此次事件中,作为我国云计算服务的头部供应商的阿里云,11月24日发现计算机史上最大的漏洞,是先向国外的Apache基金会报告,而未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漏洞信息。工信部得知情况,已经是12月9日,中间已经过了15天。这十五天,中国的互联网简直是在裸奔。这期间已经有黑客掌握了这个漏洞,在利用这个漏洞进行网络攻击。作为新基建重要一环的云计算平台,更加应以谨慎的心态承担起保障网络安全的责任。


国资云建设 安全自主可控为上

互联网时代,国家安全自然延伸到了网络。各个国家,都在想办法堵自己漏洞,找别人家的漏洞,甚至是隐藏的后门。同样的漏洞,那就是看谁率先掌握。国外的开源软件层出不穷的漏洞,隐没难寻的后门,应用于国家重要机构或事关 社会 民生的部门,其潜在危害难以估量。我们除了想方设法被动收集修复漏洞,还要大力发展和利用自主安全可控的技术,才能在互联网领域寻求战略平衡,保障国家安全。


所以说,阿里云的这次行动足以为戒,忽视国家各项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安全责任意识淡漠,将国家网络安全置于巨大的危机之中。试问这样的第三方云服务商,如何让国家机构、央企国企放心将数据业务托管?


风险就在那里,警告从未缺席。国资云以安全自主可控、平稳可靠运行为上,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尽到 社会 责任。第三方云服务商难以超越企业自身的稳健盈利,更不要说将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亿万民众福祉放在首位。国资云的建设将第三方云服务商排除在外,是互联网竞争环境的使然,也是数据安全责任的担当,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国资云”建设 大势所趋

经过深入研究分析,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ICIR)认为, “国资云”建设是大势所趋,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国资云”建设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国企数据资源属于国有资产,应纳入国资监管和统一管理,保护国有数据资产安全是建设国资云的核心目的;



二是“国资云”建设是保障国家重要数据安全的需要。近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相继颁布实施,将数据安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国有企业的许多数据事关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三是“国资云”建设是信创工程落地的重要抓手。在“国资云”数据中心逐步加大CPU、 *** 作系统、存储、数据库、中间件等国产信创产品比重,并鼓励国产信创业务系统与“国资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适配应用,从基础到应用全方位推进信创工程步伐。

因此,“国资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业界已达成高度共识。


国资云赋能云上安全 G-Cloud增强国企竞争力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也具有强烈的经济属性和物质属性,坚定不移地将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做优是党和人民对国有企业的基本要求。因此,国有企业更需要资产不断保值增值,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盈利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需使用最先进的生产工具,创造出最先进的生产力,保持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


而云计算平台就是当前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云计算平台中除了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等Iaas服务相对比较成熟外,在Paas、Saas层面的技术创新速度非常快,产品迭代周期不断缩短,不同的厂商提供的云平台服务在技术领先性、服务稳定性、用户覆盖面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选择了什么类型、什么厂商的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企业使用了什么工具和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市场效率,也就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国资云赋能云上安全,打造排除第三方云服务商的行业专属私有云。 中科院云计算中心自主研发的G-Cloud云 *** 作系统,首要胜在安全。 其次G-Cloud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成功案例,将有助于充分激活国企强劲的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


2021年11月, 国资云平台中科云(东莞) 科技 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中科院、东莞市政府等多方投资的上市企业国云 科技 控股,国资背景加持,官方认可,国内顶尖 科技 机构技术背书,使用国内首个自主产权、安全可控的G-Cloud云 *** 作系统,建设“国资云”, 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最大化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能、产业互联和商业创新!


中科云凝聚服务政企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团队, 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府、医疗、教育、交通、智能制造等多行业、多领域提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布式存储服务,助力国资国企规模和实力的持续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专业威胁和安全风险。以下是物联网应用技术的一些专业威胁:

隐私和数据泄露:物联网设备会收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含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如果这些数据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使用,可能会对用户的隐私造成泄露和侵害。

安全漏洞:物联网设备通常是由嵌入式系统构成的,这些系统的安全性通常较低,容易受到攻击和入侵,从而被黑客用来进行恶意活动。

不安全的通信协议: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通常采用无线网络,但很多无线协议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安全性,容易被黑客攻击。

缺乏标准化: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缺乏标准化和统一的安全机制,导致不同的设备之间存在兼容性和安全性问题。

物理攻击:物联网设备通常被安装在不同的环境中,容易受到物理攻击,如设备被窃取、损坏或篡改等。

综上所述,物联网应用技术的专业威胁较多,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

今年两会海尔总裁周云杰有一个相关提案,保护数据安全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立法层面,建立针对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的法律体系;二是技术层面,能够保证个体数据的信息安全;三是文化层面,要建立一种尊重消费者、尊重数据知识的文化。说白了,立法就是从国家层面上重视起来,技术呢就是各机构也要有数,及时准确地开发更多保障用户的权利,出台更多的隐私条款搭建更多的数据来保护,文化层面是从大家的意识上来改变对隐私问题的看法。这就由外而内再到本质,思路很清晰了。绝对是个优秀的提案。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社会正在迈向一个万物互联、万象更新的智能时代。与之相伴相生的是,万物互联正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个体将被接入万物互联的体系,未来甚至垃圾箱也可能会联网。

借由一个物联网设备,黑客攻击行为通过蝴蝶效应扩展到物联网更多节点,影响范围将被迅速放大。物联网环境下,个体间的联系越紧密,那么任何一个针对个体的网络攻击都有可能蔓延到更广的范围,攻击带来的损害程度也将远比对单独个人电脑端、移动端的攻击大得多,物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维护正在成为一盘需要统筹全局的“大棋”。

相关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的《2017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显示,物联网正在加速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传统的网络攻击和风险正在向物联网和智能设备蔓延。

数据显示,2017年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录的安全漏洞中,联网智能设备安全漏洞多达2440个,同比增长1184%,每日活跃的受控物联网设备IP地址达27万个,涉及的设备类型主要有家用路由器、网络摄像头、会议系统等。来源:央广

 1、过时的硬件和软件

由于物联网设备的用户越来越多,这些设备的制造商正专注于增产而没有对安全性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些设备中的大多数都没有获得足够的更新,而其中一些设备从未获得过一次更新。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在购买时是安全的,但在黑客发现一些错误或安全问题时,就会容易受到攻击。

如果不能定期发布硬件和软件的更新,设备仍然容易受到攻击。对于连接到Internet的任何产品,定期更新都是必备的,没有更新可能会导致客户和公司的数据泄露。

2、使用默认凭证的潜在威胁

许多物联网公司在销售设备的同时,向消费者提供默认凭证,比如管理员用户名。黑客只需要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攻击设备,当他们知道用户名时,他们会进行暴力攻击来入侵设备。

Mirai僵尸网络攻击就是一个例子,被攻击的设备使用的都是默认凭证。消费者应该在获得设备后立即更改默认凭证,但大多数制造商都没有在使用指南中进行说明。如果不对使用指南进行更新,所有设备都有可能受到攻击。

3、恶意与勒索

物联网产品的快速发展使网络攻击变得防不胜防。如今,网络犯罪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禁止消费者使用自己的设备。

例如,当系统被黑客入侵时,联网的摄像头可以从家中或办公室获取私密信息。攻击者将加密网络摄像头系统,不允许消费者访问任何信息。由于系统包含个人数据,他们会要求消费者支付大笔金额来恢复他们的数据。

4、预测和预防攻击

网络犯罪分子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安全威胁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找到漏洞并进行修复,还需要学习预测和预防新的威胁攻击。

安全性的挑战是对连接设备安全性的长期挑战。现代云服务利用威胁情报来预测安全问题,其他的此类技术包括:基于AI的监控和分析工具。但是,在物联网中调整这些技术是很复杂的,因为连接的设备需要即时处理数据。

5、很难发现设备是否被入侵

虽然无法保证100%地免受安全威胁和破坏,但物联网设备的问题在于大多数用户无法知道他们的设备是否被黑客入侵。

当存在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时,即使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也很难监视所有设备。这是因为物联网设备需要用于通信的应用,服务和协议,随着设备数量显着增加,要管理的事物数量也在增加。

因此,许多设备继续运行而用户不知道他们已被黑客攻击。

6、数据保护和安全挑战

在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中,数据保护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它在几秒钟内就可以在多个设备之间传输。这一刻,它存储在移动设备中,下一分钟存储在网络上,然后存储在云端。

所有这些数据都是通过互联网传输的,这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并非所有传输或接收数据的设备都是安全的,一旦数据泄露,黑客就可以将其出售给其他侵犯数据隐私和安全权利的公司。

此外,即使数据没有从消费者方面泄露,服务提供商也可能不遵守法规和法律,这也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7、使用自治系统进行数据管理

从数据收集和网络的角度来看,连接的设备生成的数据量太大,无法处理。

毫无疑问,它需要使用AI工具和智能化。物联网管理员和网络专家必须设置新规则,以便轻松检测流量模式。

但是,使用这些工具会有一点风险,因为配置时即使出现一点点的错误也可能导致中断。这对于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电力和运输行业的大型企业至关重要。

8、家庭安全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办公室通过物联网连接变得更加智能,大型建筑商和开发商正在通过物联网设备为公寓和整栋建筑供电。虽然家庭智能化是一件好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面对物联网安全应该采取的最佳措施。

即使IP地址暴露,也可能导致住宅地址和消费者的其他****暴露。攻击者或相关方可以将此信息用于不良目的,这使智能家居面临潜在风险。

9、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就像家庭一样,自动驾驶车辆或利用物联网服务的车辆也处于危险之中。智能车辆可能被来自偏远地区的熟练黑客劫持,一旦他们进入,他们就可以控制汽车,这对乘客来说非常危险。
目前物联网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中景元物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889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